扁桃体周围脓肿
扁桃体周围脓肿
扁桃体周围脓肿为扁桃体周围疏松结缔组织的化脓性炎症。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智齿冠周炎及外伤等亦可引起发病。多发于一侧,成人多见,致病菌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相同。
[临床症状]:
扁桃体周围脓肿多发生于扁桃体急性化脓炎症的过程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经过治疗不见好转,或症状改善后过早停药,导致体温又升高,一侧咽痛加剧,头痛、乏力、全身酸痛,吞咽及咳嗽时咽痛加重,由于咽下痛剧烈,致咽下困难,口涎外溢,且咽痛常向同侧耳部放射。病人说话时如口中含物,饮水向鼻腔反流,张口受限等现象。
[治法]:清热解毒,养阴排脓
玄参15 金银花15 浙贝10 天花粉15 皂角剌10 石斛15
黄芩15 淡竹叶15 丹皮15 瓜蒌仁20 鱼腥草12 山栀子12
急性咽炎与扁桃体炎的症状和分析
(一)急性咽炎
急性咽炎为咽部常见病之一,主要原因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或病毒感染。急性咽炎有时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鼻炎、急性喉炎同时存在。有时急性咽炎是某些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诸如麻疹、百日咳、猩红热等。主要临床表现为咽部干燥、灼热感和经微疼痛、随后疼痛加剧,吞咽时疼痛加重,常常伴有全身不适、恶寒、发热、头痛和四肢酸痛。检查时咽部充血,或有粘稠分泌物,颈部淋巴结压痛,白血球增高。[2]
(二)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病。主要病因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或其他葡萄球菌或肺炎双球菌的感染。症状轻重不一,全身不适、恶寒、发热、头痛、四肢酸痛、咽痛、下领淋巴结肿痛。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或表面有脓性分泌物,颈部淋巴结压痛。有时并发扁桃体周围炎或脓肿、或并发急性风湿热、心肌炎、肾炎及关节炎。
(三)扁桃体周围脓肿
扁桃体周围脓肿大多数继发于急性扁桃体炎,尤其是多见于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者。其症状与急性扁桃体炎相似,但较严重。咽痛限于一侧,吞咽时疼痛加重,并向同侧耳部放射,脓肿形成后;全身及局部症状加重,咽部疼痛加重、吞咽困难、语言含糊不清,张口困难,甚者牙关紧闭。患者呈急性病容,头偏向患侧,颈部活动受限,患侧下须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
(四)急性喉炎
急性喉炎是喉粘膜的急性炎症,为常见呼吸道急性感染性疾患之一。主要症状为声嘶、阵咳、呼吸困难,及发音与咳嗽时喉痛。成人全身症状轻微,无发热或有低热。
喉咙痛的症状表现
(一)急性咽炎
急性咽炎为咽部常见病之一,主要原因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或病毒感染。急性咽炎有时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鼻炎、急性喉炎同时存在。有时急性咽炎是某些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诸如麻疹、百日咳、猩红热等。主要临床表现为咽部干燥、灼热感和经微疼痛、随后疼痛加剧,吞咽时疼痛加重,常常伴有全身不适、恶寒、发热、头痛和四肢酸痛。检查时咽部充血,或有粘稠分泌物,颈部淋巴结压痛,白血球增高。
(二)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病。主要病因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或其他葡萄球菌或肺炎双球菌的感染。症状轻重不一,全身不适、恶寒、发热、头痛、四肢酸痛、咽痛、下领淋巴结肿痛。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或表面有脓性分泌物,颈部淋巴结压痛。有时并发扁桃体周围炎或脓肿、或并发急性风湿热、心肌炎、肾炎及关节炎。
(三)扁桃体周围脓肿
扁桃体周围脓肿大多数继发于急性扁桃体炎,尤其是多见于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者。其症状与急性扁桃体炎相似,但较严重。咽痛限于一侧,吞咽时疼痛加重,并向同侧耳部放射,脓肿形成后;全身及局部症状加重,咽部疼痛加重、吞咽困难、语言含糊不清,张口困难,甚者牙关紧闭。患者呈急性病容,头偏向患侧,颈部活动受限,患侧下须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
怎么用金银花治疗喉头炎
采用金银花、菊花各300克,红花、赤芍各 350克,寸冬250克,玄参150克。用法:将上药水煎取液2000毫升。每取本品 15-20毫升,加水10-15毫升,经雾化吸人器直 接喷人咽喉部,每日或隔日1次,5日为1个疗 程。备注:主治急忙咽喉疾病、急性扁桃体务、 扁桃体周围脓肿、扁桃体周围炎、急性咽炎、急 性喉炎。
孩子扁桃体肿大怎么办 扁桃体切除术
孩子若多次反复发生扁桃体炎,每年超过4-5次以上,或扁桃体增生肥大而影响呼吸,以及扁桃体周围脓肿、长期反复发烧;扁桃体不但起不到人体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反而成为慢性病灶,可引起风湿热、肾炎等病变,宜请医生全面权衡,考虑是否进行扁桃体摘除术。如无特殊情况,一般认为宜在5岁以后手术。
扁桃体的简介
腭扁桃体是一对扁卵圆形的淋巴器官,位于扁桃体窝内。扁桃体窝:口咽外侧壁在腭咽弓和腭舌弓之间的三角形凹陷。粘膜上皮向实质内下陷形成不陷窝,称扁桃体小窝。
扁桃体前下部分被子腭舌弓遮盖,其上端未被覆盖的部分由结缔组织构成的扁桃体体囊包绕,此囊仅借疏松结缔组织与咽肌相连。此处常是扁桃体周围脓肿形成部位。咽淋巴环由腭扁桃体、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舌扁桃体组成。
小儿扁桃体炎的西医治疗
早期采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加甲硝唑静脉滴注,全身症状重者加用地塞米松静脉推注,另外给予足够的热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对症治疗。
脓肿形成后于最隆起处以上颌窦穿刺针刺入,穿刺点一般位于悬雍垂根部的水平线与同侧舌腭弓游离缘下端的垂直线相交处,一手固定穿刺针控制深度,一手回抽至有脓液时停止进行,抽净脓液后以等量0.5%甲硝唑灌洗脓腔至无明显脓液,次日再灌洗1次。
早期治疗应针对厌氧菌广谱抗生素联合应用,脓肿形成后行脓肿穿刺并切开排脓及施行扁桃体切除术,以预防周围脓肿的复发。一般认为手术应在扁桃体周围脓肿急性炎症消退>2周进行。
穿刺抽脓治疗10天后发生出血,为提高治疗安全性,应特别注重:(1)早期大剂量广谱抗生素静脉滴注,控制感染;(2)穿刺前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3)选择合适时机,一般为扁桃体周围脓肿形成时;(4)穿刺部位恰当,位于扁桃体周围脓肿软腭最隆起处;(5)注意方位,边回抽、边进针,抽到脓液后即停止进针;(6)固定穿刺针,进针不能太深,以免误伤咽旁大血管;(7)灌洗时量不能太多,压力不能太大,以免灌洗液扩散入扁桃体周围,致感染扩散;(8)做到解释沟通,消除患者紧张状态,随时观察患者反应,有剧痛及脸色苍白即停止操作。
穿刺抽脓伴甲硝唑灌洗,治疗时间短(平均3天),疗效好,其优点是:(1)可以清除脓液,减轻局部及全身炎症症状;(2)甲硝唑是抗厌氧菌药,可以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强杀菌作用;(3)药物灌洗还可以稀释细菌与毒素,使局部细菌及毒素含量减少;(4)局部穿刺痛苦少,操作简单,费用低,无副作用,患者易接受。
扁桃体在什么情况下可切除 曾经有过扁桃体周围炎
扁桃体周围炎是扁桃体周围间隙内的化脓性炎症,早期为蜂窝织炎,称扁桃体周围炎,继之形成脓肿,称扁桃体周围脓肿.。如果曾经患有过扁桃体炎则可能引起耳、鼻以及心、肾、关节等局部或全身的并发症,所以一定要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