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颌下腺炎用什么药

颌下腺炎用什么药

1颌下腺炎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疾病,一般都跟细菌或者是病毒的感染有很大的关系,得了颌下腺炎的患者只要及时用药治疗很快就可以恢复正常,不用太担心,同时也应该注意好个人的饮食健康。

2得了颌下腺炎的患者可以服用消炎药和抗生素药物来治疗,比如说青霉素V钾胶囊,盐酸四环素胶囊,甲硝唑,阿奇霉素片等药物的治疗效果都很不错,必要的时候还需要输液治疗,这样恢复的会更快。

3患者在治疗期间一定要注意好个人的饮食健康,多吃些清淡的食物,最好还是选择容易咀嚼的松软食物,另外也要预防身体上火。因为身体上火会加重体内的炎症反应,对病情的恢复有很大的阻碍。

平时也要注意饮食清淡点,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不能吃太多辛辣刺激容易上火的食物,坚持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慢性颌下腺炎怎么治疗

慢性颌下腺炎怎么治疗1第一、慢性颌下腺炎多由结石引起,治以化瘀、散结、排石为主,方用中药排石汤加减。

2第二、慢性颌下腺炎反复发作,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应手术摘除颌下腺。

3第三、切口避免损伤面神经下颌缘支的措施:切口应在下颌骨下缘之下1。5cm。切开颈阔肌后,应紧贴深筋膜表面向上分离。

注意事项颌下腺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饮食一定要合理性,最好多吃一些高纤维素的食物,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小儿腮腺炎是有潜伏期的

腮腺炎在人口稠密地区可发生局部流行,但当大量易感者集中的时候,也可发生大流行。腮腺炎的传染性低于麻疹和水痘。冬末初春是发病高峰季节。虽然腮腺炎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发病最多的是5~10岁儿童,2岁以下少见,1岁以内一般有免疫力。约25%~30%的病例临床表现不明显。

潜伏期14~24日,前驱期症状有畏寒,头痛,厌食,不适,在尚未见有唾液腺肿胀之前,可有轻度至中度发热,并持续约12~24小时。轻症患者可无前驱症状。

腮腺炎最早的症状是咀嚼和吞咽时疼痛,尤其是吞咽酸性液体如醋或柠檬汁时。在腮腺或其他受累唾液腺表面处有明显的压痛。随着腮腺炎进展,体温升至39。5~40℃。到第2天腮腺肿胀达最大程度并引起超过腮腺范围(耳前和耳下)的组织水肿。大多数病例双侧腮腺受侵犯。

偶尔颌下和舌下腺也肿胀,单单有颌下或舌下腺肿胀非常罕见。这些病例常有颌下颈部肿胀。颌下腺受累时,可能发生胸骨上水肿。受累唾液腺的口腔内导管口"凸起",并有轻度充血。唾液腺区域的皮肤紧张发亮。在24~72小时发热期间受累的唾液腺触痛剧烈。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但多数有轻度白细胞减少伴有中性粒细胞减少。

颌下腺肿大表现

割下腺肿大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也会感觉到自己的喉咙部位出现异物感,常见的症状为红肿,这种疾病给自己带来的后果,比较严重比如说会造成下咽困难,那么在接下来的这篇文章当中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割下腺肿大,该如何治疗。

1.发热脉搏呼吸增快; 2.颌下口底区明显水肿舌下皱襞红肿; 3.颌下腺疼痛压痛导管口发红有脓性分泌物排出; 4.慢性者常有颌下区不适或胀痛;有咸味分泌物自导管口排出; 5.导管阻塞时颌下腺肿大胀痛尤其在进酸性饮食后更明显但食后逐渐缓解; 6.颌下腺肿大质稍硬压痛挤压颌下腺时导管口有咸味或脓性分泌物排出诊断1.发热全身不适血白细胞计数增多; 2.颌下区肿胀疼痛颌下腺肿大压痛; 3.患侧舌下区红肿导管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溢出; 4.慢性者可有颌下区反复肿痛史颌下腺肿大质稍硬轻压痛; 5.颌下腺导管口轻度红肿有脓液或混浊液排出; 6.口底咬合片可能显示导管结石。

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淋巴结肿大是指淋巴结直径超过1.5厘米以上,外形改变,质地异常的状况。其病症可能是急性淋巴结炎,较轻的只是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并有轻压痛.多发生在颌下,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一般不用治疗,可自愈.较重的局部淋巴结明显肿大,并伴有红,肿,热,痛,也可有发热.如治疗不及时,可由急性淋巴结炎发展成脓肿。

该病常与涎石并发,因此,预防的关键是注意口腔卫生,多饮磷化水,防止涎石形成。慢性颌下腺炎者,如反复发作,疗效不佳,则应考虑手术治疗。

上面的文章我们了解到了割下腺肿大,首先将疾病给人们,带来的后果比较严重,加上在平时的生活当中,这种疾病引起的症状会出现发热,脉搏,呼吸增快,大家在生活当中,一定要多加注意。

宝宝腮腺炎的症状和体征

潜伏期14~24日,前驱期症状有畏寒,头痛,厌食,不适,在尚未见有唾液腺肿胀之前,可有轻度至中度发热,并持续约12~24小时。轻症患者可无前驱症状。

腮腺炎最早的症状是咀嚼和吞咽时疼痛,尤其是吞咽酸性液体如醋或柠檬汁时。在腮腺或其他受累唾液腺表面处有明显的压痛。随着腮腺炎进展,体温升至39。5~40℃。到第2天腮腺肿胀达最大程度并引起超过腮腺范围(耳前和耳下)的组织水肿。大多数病例双侧腮腺受侵犯。

偶尔颌下和舌下腺也肿胀,单单有颌下或舌下腺肿胀非常罕见。这些病例常有颌下颈部肿胀。颌下腺受累时,可能发生胸骨上水肿。受累唾液腺的口腔内导管口"凸起",并有轻度充血。唾液腺区域的皮肤紧张发亮。在24~72小时发热期间受累的唾液腺触痛剧烈。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但多数有轻度白细胞减少伴有中性粒细胞减少。

急性颌下腺炎有什么注意事项

急性颌下腺炎回答者:杨艳建议 输液抗炎治疗。戒烟酒,防止受凉感冒,避免辛辣食物。为抗炎治疗。加强口腔卫生,多饮酸性饮料,脓肿局限作切开引流。

如为结石所致,待炎症控制后,去除涎石。如深部涎石不能取出,或临床上反覆发作者,腺体增大已呈纤维组织化,可行口外颌下腺摘除术。

长急性颌下腺炎好几次,严重的时这种情况属于炎症感染导致,治疗以抗生素为主。

另外注意其他相邻的器官是否有病变,是否有扁桃体肿大、咽喉炎、牙龈炎等疾病,治疗应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采取手术不是良策。

腮腺炎有哪些典型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潜伏期14-24天,平均在18天左右。大多数起病较急,一般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1.腮腺肿胀是流行性腮腺炎的最主要症状 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言语、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

2.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 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挤压腮腺始终无脓性分泌物自开口处溢出。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全程约10~14天。颌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同时受累,或单独出现。颌下腺肿大,表现为颈前下颌肿胀并可触及肿大的腺体。舌下腺肿大可见舌及口腔底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流行性腮腺炎潜伏期有多长

潜伏期是两到三周,两到三天之后会发展成双侧肿大或者单侧肿大,肿大严重时疼痛感强烈会影响咀嚼不能长大口。流行性腮腺炎,亦称痄腮,是春季常见,也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亦可见于成人。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

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言语、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

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挤压腮腺始终无脓性分泌物自开口处溢出。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全程约10—14天。颌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同时受累,或单独出现。颌下腺肿大,表现为颈前下颌肿胀并可触及肿大的腺体。舌下腺肿大可见舌及口腔底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怎么判断腮腺炎

腮腺炎症状一:发热,体温中度增高,畏寒、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头痛、肌痛等。

腮腺炎症状二:腮腺肿痛(双侧腮腺肿大约占75%)。

腮腺肿大常是疾病的首发体征,持续7~10天,常一侧先肿2~3天后,对侧腮腺亦出现肿大,有时肿胀仅为单侧,或腮腺肿大同时有颌下腺肿大,甚或仅有颌下腺肿大而无腮腺肿大。

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大,边缘不清,压痛明显。颌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受累肿痛。表面皮肤不红,可有热感,张口、咀嚼特别是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肿痛在3~5天达到高峰,一周左右消退。

腮腺炎症状三:颧骨弓后(腮腺所在部位)酸痛或胀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进食或吃酸性食物时胀痛更为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

腮腺炎症状四:腮腺管口可见红肿,但无脓性分泌物。

腮腺炎症状五:除腮腺炎外,病者可出现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乳腺炎等,为腮腺炎病毒侵犯不同器官所引致。可伴随腮腺炎先后出现,一般认为是并发症。

腮腺炎有什么症状?以上为您总结。出现以上腮腺炎症状时,应立即隔离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同时,应卧床休息,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要多饮开水,保持口腔清洁,也可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肿胀部位可用一些中药进行外敷。

腮腺炎的最初症状有哪些

腮腺炎起初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

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言语、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

另外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挤压腮腺始终无脓性分泌物自开口处溢出。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全程约10~14天。颌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同时受累,或单独出现。颌下腺肿大,表现为颈前下颌肿胀并可触及肿大的腺体。舌下腺肿大可见舌及口腔底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由于腮腺炎这种疾病传染力比较强,起初的症状不是特别明显,所以一旦发病,就形成了比较严重的危害,所以得了腮腺炎,一定要尽早的治疗,而且治疗的方法一定要正确,如果特别严重的,最好是通过挂水治疗,这样治疗的效果相对来说会更快。

颌下腺炎概述

颌下腺炎(submandibular adenitls)因导管的阻塞和狭窄而导致颌下腺逆行性炎症,称为颌下腺炎,常与涎石并发。临床表现主要为颌下腺肿大,疼痛,有脓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溢处。本病成年人发病率高,大多系慢性表现。目前有较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治愈率较高。未及时接受治疗者,未经正规治疗者,疗效欠佳,因此,早治疗是关键。

颌下腺炎常与涎石病并发,最常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病史短者数天,长者可达数年或更长。颌下腺炎多与涎石并发。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临床以慢性颌下腺炎多见。主要原因是由于涎石堵塞导管系统后产生的排唾障碍和继发感染的炎性反应,常见的主要症状是进食时颌下腺部位肿胀和疼痛。若涎石为不完全堵塞导管,餐后肿涨可很快消失。颌下腺炎,若经久不愈,反复发作,颌下腺呈退行性变,甚至纤维化,腺体呈硬结性肿块。

慢性颌下腺炎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治疗措施

1.病原治疗(去除涎石、导管扩大术);

2.物理治疗;(理疗)

3.抗生素治疗;

4.对症支持治疗;

5.重者可作手术摘除颌下腺;

6.早期轻型病例以口服抗生素和其他辅助为主;

7.重型病例以静脉用药,注意支持疗效和防止并发症;

8.慢性病例应采用病因治疗,抗生素,支持对症等综合治疗;

9.累发病例应考虑外科切除。 预防 该病常与涎石并发,因此,预防的关键是注意口腔卫生,多饮磷化水,防止涎石形成。慢性颌下腺炎者,如反复发作,疗效不佳,则应考虑手术治疗。

颌下腺炎怎么治疗有效

一、治疗原则

急性颌下腺炎的处理与一般急性炎症相同。加强营养,应用抗生素抗炎。局部理疗等。如化脓,则应切开引流,待炎症消退后,摘除涎石或异物。慢性颌下腺炎,应及早除去病因,如摘除涎石,即可痊愈,若发病期长,颌下腺已纤维化而失去功能,或在腺体内或腺体与导管交界处有结石而手术无法摘除者,皆因做颌下腺切除术。

二、非手术治疗

用药原则:

(1)早期轻型病例以口服抗生素和其他辅助为主。

(2)重型病例以静脉用药,注意支持疗效和防止并发症。

(3)慢性病例应采用病因治疗,抗生素,支持对症等综合治疗。

(4)累发病例应考虑外科切除。

三、.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①颌下腺体内结石,有疼痛,涎液潴留症状者;②慢性化脓性颌下腺炎、纤维性变;③颌腺囊肿、肿瘤、结核等;④外伤、炎拄引起颌下腺外瘘经久不愈。

(2)手术时机①颌下腺炎反复发作已引起腺体实质性增大。②颌下腺腺体内结石。③颌下腺肿瘤。

颌下腺囊肿怎么治疗比较好

颌下腺肿大的鉴别诊断

颌下腺疼痛、压痛:是颌下腺炎的症状之一,因导管的阻塞和狭窄而导致颌下腺逆行性炎症,称为颌下腺炎,常与涎石并发。

颌下腺导管口有咸味或脓性分泌物排出:是急性颌下腺炎的症状之一。

临床表现

1.发热脉搏呼吸增快;

2.颌下口底区明显水肿舌下皱襞红肿;

3.颌下腺疼痛压痛导管口发红有脓性分泌物排出;

4.慢性者常有颌下区不适或胀痛;有咸味分泌物自导管口排出;

5.导管阻塞时颌下腺肿大胀痛尤其在进酸性饮食后更明显但食后逐渐缓解;

6.颌下腺肿大质稍硬压痛挤压颌下腺时导管口有咸味或脓性分泌物排出

其实我个人建议您采取手术治疗,因为这种病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方法之一,因为手术治疗可以尽快的切除病变,发现病情手术治疗的费用并不是很高,现在国家医疗技术还是很高。并且没有什么副作用,所以我非常建议您去医院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颌下腺囊肿也是非常有效的,中医治疗属于非常保守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的方法有很多,吃食物治疗或中药治疗,对身体也是没有任何伤害的,并且没有什么副作用,您也可以选择中药治疗。

相关推荐

教你了解小儿腮腺炎的症状

少数患儿起病时先有发热,食欲不振,头痛,咽痛,呕吐,数小时至2日内腮腺肿大,1-3天达高峰,持续肿胀4-5天。 发热自38~40℃不等,症状轻重也很不一致,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侧首先肿胀,但也有两侧同时肿胀者;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而具坚韧感,边缘不清。当腺体肿大明显时出现胀痛及感觉过程,张口咀嚼及进酸性饮食时更甚。局部皮肤紧张发亮,表面灼热,但多不红,有轻触痛。腮腺四周的蜂窝组织也可呈水肿,可上达颞部及颧骨弓,下至颌部及颈部,胸锁乳突肌处也可被波及(偶而水肿可出

腮腺炎的症状

症状一:发热,体温中度增高,畏寒、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头痛、肌痛等。 症状二:腮腺肿痛(双侧腮腺肿大约占75%)。腮腺肿大常是疾病的首发体征,持续7~10天,常一侧先肿2~3天后,对侧腮腺亦出现肿大,有时肿胀仅为单侧,或腮腺肿大同时有颌下腺肿大,甚或仅有颌下腺肿大而无腮腺肿大。 症状三:颧骨弓后(腮腺所在部位)酸痛或胀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进食或吃酸性食物时胀痛更为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 症状四:腮腺管口可见红肿,但

腮腺炎的症状

1.发病前2—3周有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 2初期可有发热、乏力、肌肉痰痛、食欲不振、头痛、呕吐、咽痛等症状,但多数患儿症状不重或不明显。 3.起病1-2 d腮腺肿胀,一般先见于一侧,1-2d后对侧肿胀。腮腺肿胀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边缘不清楚,局部皮肤不红,表面灼热,有弹性感及触痛。腮腺管口可见红肿。患儿感到局部疼痛和感觉过敏,张口、咀嚼时更明显。部分患儿有颌下腺、舌下腺肿胀。同时伴中等度发热,少数高热。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整个病程约10~14天。 4.血白

舌下腺囊肿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舌下腺囊肿中医称为“痰包”,最常见于青少年,位于下颌舌骨肌以上的舌下区,囊壁极薄并紧贴舌下区粘膜,呈浅紫蓝色肿物,扪之柔软有波动感,可因创伤而破溃流出淡黄色粘稠、蛋清样液体,囊肿暂时缩小而消失,但不久又复发。舌下腺囊肿长大后,可以延伸至对侧而波及对侧口底,也可能循口底肌肉间筋膜薄弱处突入颌下或颏下。应与舌下腺囊肿相鉴别的疾患有:口底皮样囊肿、脂肪瘤、舌下区粘液腺囊肿、颌下区囊性水瘤。 口底皮样囊肿多见于青春后期,为无痛性逐渐生长的肿块。肿块接近中线,呈圆形或卵圆形,周界清楚,扪诊有面团柔韧感,有压迫性凹陷

怎么判断腮腺炎

建议你及时就医,不要简单的按照网络上的一些症状来和自己的病症相对照,很多都是不准的,别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下面是腮腺炎的症状供您参考下: 腮腺炎症状一:发热,体温中度增高,畏寒、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头痛、肌痛等。 腮腺炎症状二:腮腺肿痛(双侧腮腺肿大约占75%)。 腮腺肿大常是疾病的首发体征,持续7~10天,常一侧先肿2~3天后,对侧腮腺亦出现肿大,有时肿胀仅为单侧,或腮腺肿大同时有颌下腺肿大,甚或仅有颌下腺肿大而无腮腺肿大。 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大,边缘不清,压痛明显。颌下腺和

前列腺炎

急性前列腺炎应该吃什么?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和治疗较为容易,预后较好,大部分患者能完全愈合,但也有少数患者转为慢性。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应采快速有效的抗菌物,如复方新诺明、先锋霉素等,可迅速控制炎症。应持续一段时间,以防迁延成慢性或反复发作。 前列腺炎品在抗生素时,应选择脂溶性、容易透过前列腺屏障、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的抗生素。可选择喹诺酮类(如氟哌酸、左旋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等)、磺胺类(如复方新诺明)和四环素类(如四环素、美满霉素)等一线物。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可根据细菌培养、物敏

咽喉炎要注意些什么 引起内分泌混乱

颈项咽喉周围有甲状腺和甲状旁腺、颌下腺、腮腺等内分泌器官,当颈项咽喉部炎症或其它病变时,容易通过淋巴管的分支扩散到这些内分泌器官,引起相应的内分泌器官病变,使内分泌失调,出现相应疾病。例如上呼吸道感染可并发腮腺炎、甲状腺炎等。

腮腺炎症状都有哪些呢

1.化脓性腮腺炎 常为单侧受累,双侧同时发生者少见。炎症早期,症状轻微或不明显,腮腺区轻微疼痛、肿大、压痛。导管口轻度红肿、疼痛。随病程进展,可出现发热,寒战和单侧腮腺疼痛和肿胀。腮腺及表面皮肤局部红、肿、热、痛。当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 当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 2.流行性腮腺炎 病毒性腮腺炎最常见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为传染性疾病,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临床起病急,常有发热、头痛、食欲不佳等前驱症状。数小时至1~2天后

小儿腮腺炎的临床表现

少数患儿起病时先有发热,食欲不振,头痛,咽痛,呕吐,数小时至2日内腮腺肿大,1-3天达高峰,持续肿胀4-5天。 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偶尔1周后)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波及,颌下腺肿大时颈部明显肿胀,颌下可扪及柔韧而具轻触痛的椭圆形腺体;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舌下腺肿大时可见舌及颈部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腮腺管口(位于上颌第二臼齿处的颊粘膜上)在早期常有红肿。唾液分泌初见增加,继而潴留而减少,但口干症状一般不著。 患儿咀嚼及吃酸性食物时局部疼痛,口腔颊粘膜近第二臼

颌下腮腺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腮腺炎属于病毒感染.发病最常受累的是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也能受累. 并发症有胰腺炎,睾丸炎,卵巢炎,脑膜炎. 治疗注意休息,饮食卫生就行,睡个十几天也就好了,如果出现并发症建议送医院治疗。 因为出现睾丸炎可能导致不育,成年患者前三天可口服已烯雌酚1mg.每天3次预防。 看情况,为腮腺病毒感染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症状为耳前下方肿胀、疼痛,发热等。部分可见于细菌感染。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早期以物治疗为主,抗菌素,中荆防败毒散、五味消毒饮;同时采刺激分泌的方法以保持唾液分泌畅通。可同时外涂青黛散调醋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