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1岁半宝宝口水多食疗

1岁半宝宝口水多食疗

1、1岁半宝宝口水多粥类食疗方

1.1、益智仁茯苓粥

益智仁30克,与白茯苓30克烘干后,一并研为细末。大米(或糯米)50克淘净后煮成稀粥,待粥将熟时,调入上述药粉3~5克,稍煮即可。也可用米汤调药粉3~5克稍煮。每次趁热服食,每日早晚各1次,连用3~5日。

1.2、灯芯石膏栀子粥

灯芯草6克,石膏10克,栀子3克,久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30克,共煮成粥,每日2次服食。

2、1岁半宝宝口水多汤类食疗方

2.1、红枣竹叶陈皮汤

红枣5枚,陈皮、竹叶各5克,洗净后入锅中,加水适量,煎20分钟后即可。每日1次,分2次饮服,连服3~5剂。

2.2、菱角汤

菱角70克,生姜30克,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沸后再煮片刻即成。饮汤吃菱角,每日1剂,分早晚食用,连用7~10日为1个疗程。

宝宝口水多是怎么回事 宝宝口水多是生理现象

宝宝4~5个月时,添加了辅食,唾液腺受到这些食物的刺激后,唾液分泌明显增加;而此时的宝宝,口腔小而浅,吞咽反射功能还不健全,不会用吞咽动作来调节口水,所以只要口水多了就会流出口外。

宝宝通常会在7个月左右时开始长第1颗牙齿。乳牙萌出时,小牙顶出牙龈向外长,会引起牙龈组织轻度肿胀不适,从而刺激了牙龈上的神经,导致唾液腺反射性地分泌增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萌出,口腔深度增加,婴幼儿逐渐学会用吞咽来调节过多的液体,这种流口水现象逐渐消失。

宝宝一直流口水怎么办 让宝宝适当磨磨牙

很多半岁的宝宝口水增多,多数因为要长小乳牙了。小乳牙的萌出会令牙龈肿胀发痒,继而引发唾液增多。妈咪们可以给宝宝准备硅胶牙胶,让宝宝通过啃咬的方式促进乳牙萌出,乳牙一旦萌出,流口水的情况就会缓解不少。

流口水是每个宝宝成长的必经阶段,1岁之后的宝宝各项发育趋于完善后,就会自我控制不再让口水泛滥了。然而1岁前这个特殊时期,妈咪们需要对宝宝做好护理,运用这些小妙招帮助宝宝们轻松度过这个阶段。

宝宝流口水会到几岁 1-2岁停止流口水

1-2岁的宝宝口腔深度增加,吞咽能力加强,流口水的现象会慢慢消失,一般在宝宝1岁半左右,但是有极个别宝宝要在2岁前后流口水的情况才会消失。

一岁宝宝睡觉流口水是怎么回事 口腔疾病引起

一岁宝宝睡觉流口水并且还伴有口角长水泡或者在平时拒绝吃饭、出现吞咽困难等,可能是宝宝患有口腔疾病了,如口腔溃疡等,宝宝患有口腔疾病时还可能会出现经常哭闹、发热等症状。

因为口腔内的炎症刺激,就会反射性刺激导致宝宝口腔唾液增多,不仅在夜间睡觉会流口水,而且在白天也会出现流口水的情况,等口腔疾病治愈后,宝宝睡觉流口水的情况就会好转。

如果比较同龄的一岁宝宝睡觉流口水的量,发现自家宝宝流口水量多得不正常时,就要引起注意了,观察并且判断一下到底是正常出牙引起还是疾病原因引起的。

宝宝口水多的原因 宝宝口水多的影响

虽说宝宝流口水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由于唾液偏酸性,且里面含有一些消化酶和其他物质,在口腔内因有粘膜的保护,所以不致侵犯到深层。但当口水外流到皮肤时,则易腐蚀皮肤最外的角质层,导致皮肤发炎,引发湿疹等小儿皮肤病。

宝宝总爱流口水,原因竟然是这样的

4-6个月:口水开始增多

辅食添加开始啦!宝宝饮食中逐渐开始补充了含淀粉等营养成分的食物,唾液腺受到这些食物的刺激后,唾液分泌明显增加。

这个时候的宝宝,口腔小而浅,吞咽反射功能还不健全,不会用吞咽动作来调节口水,所以只要口水多了就会流出口外。

另外,不少宝宝喜欢吮吸指头、橡皮奶嘴等,这也刺激了唾液腺的分泌,使口水增多。

7月以后:口水比较旺盛

宝宝通常会在7个月左右时开始长第1颗牙齿。乳牙萌出时,小牙顶出牙龈向外长,会引起牙龈组织轻度肿胀不适,从而刺激了牙龈上的神经,导致唾液腺反射性地分泌增加。

这也是为什么有经验的长辈看到小宝宝流口水了,不仅不皱眉还会流露出喜悦的表情,宝宝要长牙可是件高兴的事情呀!

研究表明,6个月到1岁,是宝宝锻炼咀嚼的黄金时期。咀嚼功能发育正常的孩子,吞咽能力强,不易流口水。如果超过1岁还总流口水,说明咀嚼功能发育没跟上。

宝宝口水多怎么办 利用安抚奶嘴

宝宝口水多,不自主流时,家长可以让宝宝吸吮安抚奶嘴,这也是训练宝宝吸吮能力的好办法,能控制流口水。不过建议妈妈应尽量在宝宝1岁前戒掉,才不会影响牙齿的发育。

1岁宝宝怎么清洁牙齿呢

1岁宝宝怎么清洁牙齿

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我们要用指套牙刷或纱布蘸上温开水,轻轻擦拭乳牙和牙床。牙齿清洁也要有规律地进行,每天早晚各一次,晚上喂完最后一次奶后要一次,以免奶液长期留在口中,容易导致龋齿。1岁以后,则要选择婴幼儿专用的牙刷和牙膏组合。

长乳牙前清洁口腔要更细致

宝宝口腔护理还有一个阶段要注意的是,长乳牙前的阶段,这个一般出现在宝宝6个月左右。长牙前会伴随一些不适症状,如牙龈肿胀、发烧、疼痛等。我们给宝宝护理时,先用棉签蘸上淡盐水或温开水,擦宝宝口腔内的两颊部、齿龈外面,再擦齿龈内面及舌部。

对于张口不合作的宝宝,我们可用左手的拇指、食指捏小儿的两颊,使其张口,必要时也可用勺子柄或筷子帮助撑开口腔,但一定不能用力过猛,会伤着宝宝。擦洗时应注意使用的物品要保持清洁卫生,已消毒的物品不被弄脏污染。

三岁宝宝流口水怎么办

三岁宝宝流口水怎么办?流口水,一般属于正常生理表现,不需医治。流口水异常的,称流涎症或唾液增多,常见于婴儿时期。少数属溃疡或唾液调节和分泌功能失调。异常流口水的原因:口腔溃疡、咬伤、喉咙发炎、神经障碍。

一般6个月~3岁流口水较常见,大部分是正常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萌出,口腔深度增加,婴幼儿逐渐学会以吞咽来凋节过多的唾液,这种流口水现象就逐渐消失。以上流口水是正常现象。但有的小儿流口水同时哭闹不安,拒食,进食时哭闹加重,或伴有发热现象,这时应仔细检查一下口腔粘膜即舌尖部,颊部、唇部有无溃疡。溃疡可引起疼痛及唾液分泌增加以致流口水,应抓紧治疗。有的流口水是由脑炎后遗症、面神经麻痹及呆小病而致调节唾液分泌功能、吞咽功能失调引起的,则应去医院明确诊断进行治疗。

除了正常的流口水,宝宝也可能是由于一些疾病引起,这就需要妈妈细心观察了。

1、口腔溃疡:如果宝宝的嘴唇、口角、嘴巴周围出现水泡或口腔黏膜、舌面出现溃烂,可能就是口腔溃疡或口腔炎,这样会使宝宝因为怕痛而不想吞咽。

2、喉咙发炎:宝宝口水流不止,同时又合并发烧、流鼻涕等症状,那么宝宝可能是感冒了或患有咽喉炎、扁桃腺炎等而引起吞咽不良。

3、病毒感染:如感染手足口病、水痘等,都有可能会引起口腔内及舌旁的溃疡而导致疼痛、吞咽困难。

4、咬伤:如果宝宝不小心咬伤自己的口唇,使口腔内有破损,就会产生疼痛感,而使宝宝不敢吞咽口水。

5、神经障碍:如智障、昏迷、面部神经麻痹、延髓麻痹、脑膜炎后遗症,都会导致吞咽功能障碍,引起口水外流。

以上就是关于三岁宝宝流口水怎么办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之后,已经知道三岁宝宝流口水该怎么办了。一般来说,三岁宝宝流口水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无需担心。如果是病理性原因导致的话,那么就需要及时治疗了。

相关推荐

7大家长最关心的宝宝出牙问题

1,宝宝到底何时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出牙过早或者过晚是否正常? 宝宝通常从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在2岁至2岁半之间长齐全部20颗乳牙。婴儿的出牙有早有晚,出牙早的在婴儿4~5个月就长出第一颗乳牙,晚的则到9~10个月甚至1岁才萌出第一颗乳牙,这些均属正常现象。医学上一般把晚于1岁出牙定义为出牙延迟,这往往是缺钙和维生素D造成的。 2,宝宝乳牙不按照先后顺序萌出是否正常? 大部分的宝宝会按照正确顺序出牙,但是由于出牙的快慢和顺序是与遗传因素及牙胚的深浅有关,因此的确有不少宝宝出牙并不一定都按正确顺序

半岁宝宝总流口水好不好

流口水可起到润滑作用 流口水在婴儿出牙期较明显,这个时期口腔是婴儿获得满足的重要器官。当宝宝刚长牙的时候,牙龈组织难免有肿胀疼痛感,而牙尖又比较娇嫩,此时宝宝流出来的口水可以起到润滑的作用,防止牙齿周围发炎症状的出现,唾液增多会减轻齿龈的疼痛感。 宝宝总流口水好不好 流口水可起到清洁作用 6~7个月的婴儿,唾液腺分泌口水增多,旺盛时每天可达到200ml。口腔小而浅,吞咽反射功能还不健全,不会用吞咽动作来调节口水,所以只要口水多了就会流出口外。宝宝流出来的口水可以保持口腔潮湿和清洁,也可以对宝宝刚长出来的小

1~3岁宝宝食物要多样化

1岁后,孩子的生长发育速度变缓,但仍处于对营养需求较高的时期。此时他们已经可以接受与成人类似的大部分食物,可以和大人坐在餐桌前一起吃饭。育儿专家指出,1~3岁宝宝食物要多样化。 最底层仍是母乳和奶制品,母乳可喂到2岁或者更长,断奶的幼儿则要保证每天350毫升配方奶。由下向上的第二层是谷类食物,如米面等,大约每天100~150克;第三层为蔬菜水果,数量应略多于谷物,150~200克;第四层为蛋、鱼虾、畜禽瘦肉,每天共100克即可;最上层是植物油,20~25克最佳。 需要提醒的是,1~3岁的幼儿应特别注意补充

一岁宝宝不爱吃饭

一岁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办1岁宝宝不爱吃饭正确对策:不要心急。1岁后,宝宝的食欲有所减少,是由于幼儿生长速度减缓造成的。这个时候,1岁宝宝一般一天进食5-6次。注意在吃饭前一个半小时之内,不要给宝宝吃任何其他食物。 在宝宝饥饿时先喂辅食,如果宝宝因为母亲在场而拒绝吃饭,可以暂时让母亲离开,由别人喂饭,让宝宝及时学会和接受固体食物非常重要。如果宝宝恋母乳特别严重,可以考虑断母乳,如果孩子能很好的吃辅食,母乳可以继续喂。另外,针对1岁宝宝不爱吃饭的问题,也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1、早餐起来后喝白开水:早上

1岁宝宝营养食谱

火腿粥 营养提示:火腿能提供人体所需的蛋白质。 原料:火腿、大米。 做法: 1.取熟火腿切成碎丁备用; 2.将大米淘洗干凈,先入水烧沸10分钟,后加入火腿丁改小火熬制软烂,加葱末搅匀即成。 馒头菜粥 营养小提示:粥中加馒头碎块可以锻炼宝宝学习咀嚼吞咽。米面搭配营养更全面。 原料:馒头、青菜、大米、高汤少许。 做法: 1.青菜和大米加适量水小火熬成青菜粥; 2.将馒头掰成小块; 3.锅内加高汤和少量清水煮沸,加入馒头块,用勺子捣碎稍煮片刻; 4.倒入煮好的青菜粥中搅拌即成。 小白菜玉米粥 营养小提示:玉米面

1岁宝宝补钙食谱

香椿芽拌豆腐 选嫩香椿芽洗净后用开水烫5分钟,挤出水切成细末; 把盒装豆腐倒出盛盘,加入香椿芽末、精盐、香油拌匀即成。 此菜清香软嫩,含有丰富的大豆蛋白、钙质和胡萝卜素等营养,很适合宝宝食用。 虾皮紫菜蛋汤 虾皮洗净,紫菜撕成小块,香菜择洗干净切小段;鸡蛋一个,打散备用。 用姜末炝锅,下入虾皮略炒,加水适量,烧开后淋入鸡蛋液;随即放入紫菜、香菜,并加香油、精盐、葱花适量即可。 此汤口味鲜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碘等营养素,对宝宝补充钙、碘非常有益。

三岁宝宝流口水怎么办

流口水,一般属于正常生理表现,不需医治。流口水异常的,称流涎症或唾液增多,常见于婴儿时期。少数属溃疡或唾液调节和分泌功能失调。异常流口水的原因:口腔溃疡、咬伤、喉咙发炎、神经障碍。 一般6个月~3岁流口水较常见,大部分是正常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萌出,口腔深度增加,婴幼儿逐渐学会以吞咽来凋节过多的唾液,这种流口水现象就逐渐消失。以上流口水是正常现象。但有的小儿流口水同时哭闹不安,拒食,进食时哭闹加重,或伴有发热现象,这时应仔细检查一下口腔粘膜即舌尖部,颊部、唇部有无溃疡。溃疡可引起疼痛及唾液分泌增加以

1岁宝宝多钙食谱

钙是促进宝宝骨骼和牙齿生长发育的主要矿物质,1岁多的宝宝正处在长骨骼和长牙齿的阶段,补充钙质非常重要。对宝宝来说,奶类是吸收钙质的最好来源,一般这个年龄的宝宝每天应保证吃到400毫升以上的牛奶。另外食品中虾皮、紫菜、豆类及绿叶菜中钙的含量也都较高。下面介绍两种适合1岁宝宝的多钙食谱。 1.香椿芽拌豆腐 材料:嫩香椿芽适量、豆腐一盒 调料:精盐、香油 做法: 1、将嫩香椿芽洗净后用开水焯5分钟,挤出水切成细末。 2、把盒装豆腐倒出盛盘,加入香椿芽末、精盐、香油拌匀即成。 此菜清香软嫩,含有丰富的大豆蛋白、钙

妈妈巧妙应对宝宝流口水

宝宝流口水,妈妈有对策 知道了宝宝为什么会流口水,只要正确对待,宝宝会很快顺利地度过口水期。 虽说宝宝流口水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由于唾液偏酸性,且里面含有一些消化酶和其他物质,在口腔内因有粘膜的保护,所以不致侵犯到深层。但当口水外流到皮肤时,则易腐蚀皮肤最外的角质层,导致皮肤发炎,引发湿疹等小儿皮肤病。所以,对经常流口水的宝宝,应当随时为他们擦去嘴边的口水,擦时不可用力,轻轻将口水拭干即可,以免损伤局部皮肤。常用温水洗净口水流到处,然后涂上油脂,以保护下巴和颈部的皮肤。最好给孩子围上围嘴,以防止口水弄

一岁宝宝口腔疱疹治疗方法

一岁宝宝口腔疱疹治疗方法: 患病后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多喝水,不要用刺激性的药物和食物,否则加重疼痛。局部可涂疱疹净抑制病毒,也可喷撒西瓜霜,锡类散等。为预防继发感染可涂2.5%~5%的金霉素鱼肝油,1~2小时一次。疼痛严重者可在食前用2%利多卡因涂布局部,以减轻疼痛,患病期间最好吃微温或凉的流质食物为好。发烧时用退热计,如果继发细菌感染应使用抗菌素。 几个预防要点 ①注意科学喂养,提高抗病能力,增强体质,避免营养不良及维生素缺乏; ②重视口腔卫生,特别在有急性感染时应注意清洗口腔; ③注意饮食及奶具、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