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用药注意事项
抗生素用药注意事项
过敏体质慎用抗生素,对过敏的药物禁用。
肝功能不全慎用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和抗结核、真菌药。后两者长期使用时,应定期复查肝功能。头孢菌素类剂量较大时也可损坏肝功能。
老、幼患者避免使用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肾毒性、耳毒性药物。
磺胺类药抑制甲状腺功能,故甲状腺功能低下者禁用。
中药制剂双黄连口服液、穿心莲片、冬凌草片、金莲花冲剂,草药野菊花、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黄芩等,更适用于非化脓性上呼吸道感染,副作用较小。
无明确感染征象,应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防止产生耐药性(细菌对药物的适应与抗药)及双重感染(敏感茵被杀灭后,不敏感菌因失去拮抗而感染机体)。
抗生素还存在抗菌谱问题,即主要对哪一类、哪一种病原微生物起作用。例如青霉素对肺炎球菌、链球菌、脑膜双球菌、淋球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及敏感的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而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几乎无效,这说明“一药难消百炎”
霉菌性阴道炎怎么治疗
1、外用药物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属于细菌性阴道炎的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可见用外用洗液进行阴道和外阴冲洗,减少阴道内的霉菌繁殖。
2、口服用药:治疗霉菌性阴道炎通常采用身体抗生素用药,如:口服甲硝唑、头孢等药物。
3、雾化治疗:雾化治疗可以有效杀灭阴道内的有害菌,减少因为冲洗阴道可能导致的感染上行。
4、红外线微波:红外线微波治疗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治疗方式,通常用于较为严重的患者,红外线微波治疗是通过微波进行细菌杀灭,消灭阴道内致病菌率达到90以上。
哺乳期发烧怎么办 处理原则
哺乳期的女性,一旦体温超过38℃,应停止哺乳;并及时就医,不宜自行乱用退热药。因为发热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必须先确诊病因后,才能有效地对症用药治疗。因感冒引起的发烧,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感冒清热药;因感染和乳腺炎引起发烧,可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用药期间,不宜哺乳,并运用吸乳器,排空乳房。
盆腔炎打针管用吗
目前对于盆腔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抗生素用药治疗,由于抗生素不宜长期使用,因此,必要时可结合中药灌肠法治疗。有些患者由于吃药时间长,对药物治疗失去信心,因此急于知道打什么针。
其实并不是说吃药吃不好,打针就能好,只是口服用药的效果没有静脉注射的效果来得快,不过这两种方法都是用抗生素治疗,都是可以起到治疗作用。如果口服药的费用大众都能接受,但长期的静脉注射费用不一定都能接受,如果你经济状况好,可以选择打针。
你需要做药敏实验,选择你自己敏感的抗生素,每个人对多种抗生素的反应都是不同的。因此建议患者最好是在正规的医院,经专业专业医生的诊断,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拟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激素与抗生素作用
1、产生不同,激素由生物体特定细胞产生,而抗生素有某些微生物产生
2、作用机制不同:作用机体差生各种生化反应,极微量就对调节机体有重要作用(包括抑制和激动作用);抗生素具有对抗某种其他微生物的作用
3、用法不同,激素外体有合成与来自异种生物(如曾经从牛中提取过的牛胰岛素),用于人体,解决人体某种激素的缺乏、紧急情况的缓解、对另一种激素进行调节等;抗生素主要作用于入侵机体的致病微生物,通过各种机制对微生物进行抑制、或杀灭,要注意每种抗生素有它的抗菌谱(抗菌种类、抗菌范围)。
这两种药那种副作用大,不能比较,因为他们的治病用途都已经不同了,怎么比较他们对同一病下的副作用呢?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两种药物用多了都不好:某激素用多了可能会使机体的产生该种激素的器官或细胞功能低下从而对该激素有“依赖性”。抗生素用多了可能会是身体内的菌种失调而致新的疾病,或使同种细菌对相同抗生素不敏感从而得了同样的并用同样的药无效。
新生儿流行性腹泻治疗方法
(一)控制治疗:
1、控制感染 根据病原及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
用药:可选用头孢第三代抗生素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安美汀)。
注意:病毒性腹泻不必使用抗生素。真菌性肠炎应停用抗生素,用制霉菌素口服。
2、腹泻治疗
用药:可用双八面体蒙脱石(思密达),每次0.5g,2~3次/d。腹泻时间较长者需用微生态调节剂,如双歧杆菌(丽珠肠乐)口服。
(二)对症治疗
1、纠正酸中毒 用碳酸氢钠,根据血气分析BE值计算,5%碳酸氢钠(ml)=-Be×体重(kg)×0.5,先用计算量的一半。纠正酸中毒的目标是使pH不低于7.25。
用药:用5%葡萄糖等量稀释静脉滴注。
2、纠正电解质紊乱 新生儿腹泻易发生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补钾不宜操之过急。
芦荟粉的功效与作用 消炎杀菌
芦荟粉中的芦荟酊物质是抗菌性很强的物质,具有直接杀菌的作用,与抗生素相比其抗菌效果更胜一筹,但是它不像抗生素用久了会对产生细胞耐药性,而且还能有效地杀死因使用抗生素而产生的耐药细菌。
小儿肺炎怎么治疗最好 抗生素治疗
给予抗生素治疗,这是临床上治疗肺炎最常用的方法,它见效快,时间短。可以在医生的指导选用抗生素,选用病原敏感的抗生素。抗生素用药要足量足疗程。一般应在体温恢复正常后再使用5--7日,且肺部症状基本消失者,方可停药。
中耳炎吃什么药
急性中耳炎以全身用药和局部用药结合为主,慢性中耳炎以局部用药为主。全身用药主要包括口服或者静脉用抗生素,局部用药则包括清洗脓液的药物、消炎杀菌类药物,以及收缩鼻腔、开放咽鼓管类药物。
1、儿童中耳炎以局部用药为主。
流脓停止、耳内完全干燥后穿孔或可自愈,穿孔不愈者可行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局部用药,需根据不同病变情况选用药物:
(1)鼓室粘膜充血、水肿,有脓液或粘脓时,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3%洁霉素液、1%黄连素液等。
(2)粘膜炎症逐渐消退,脓液极少,中耳粘膜水肿、潮湿者,可用酒精或甘油制剂,如4%硼酸酒精、4%硼酸甘油,2.5~5%氯霉素甘油等。
(3)穿孔大、脓液较少时,可用粉剂,如硼酸粉、氯霉素硼酸粉等,有助于干耳。
2、中耳炎局部用药注意事项:
(1)要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才安全有效。
(2)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抗生素滴耳剂宜参照中耳脓液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适当药物。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用于中耳局部可引起内耳中毒,应慎用或尽量少用。粉剂宜少用,粉剂应颗粒细、易溶解,一次用量不宜多,鼓室内撒入薄薄一层即可。穿孔小、脓液多者忌用,因粉剂可堵塞穿孔,妨碍引流。
尿路感染有哪些治疗方法
尿路感染是泌尿系统疾病之一,常见于女性患者,并且具有一定的职业性,一些经常需要憋尿的工作如老师,办公室文员,学生和工作环境比较凉的工作人员,同时尿路感染多发于免疫力低下的年纪较大的女性朋友,尿路感染治疗不彻底会导致很严重的并发症,尿路感染的治疗应该遵循这样一个等式:中西药结合治疗+注意卫生和休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远离尿路感染。
有尿急尿频的症状盲目用药,有些女性朋友一出现尿急尿频的现象就随便应用抗生素用药,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常见抗生素用药,而事实上,着凉,饮水量少,多食辛辣,上火的情况也会导致尿急尿频的现象发生,这个时候不一定是尿路感染,所以有尿路感染的症状应该到医院确诊,防止滥用抗生素对身体的巨大伤害。同时,配合中成药一同治疗。对于尿路感染导致的尿急尿频症状也有非常好的疗效,又不会像抗生素那样产生副作用以及耐药性。
现在了解了尿道感染都有哪些好的治疗方法了。有些人会在一开始得这个病的时候,会觉得非常的害羞,然后不愿意去医院检查,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很多的病都是要早治疗才会好的比较快。所以建议有这些症状的朋友们,一定要尽早去做检查。
抗生素用太早儿童易得哮喘
误区1:抗生素是万能药
抗生素是万能消炎药,不论宝贝是感冒、拉肚子、发热还是咳嗽都可以用。 ——— 小小妈
专家观点: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而对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病毒引起的炎症,如病毒性感冒等就没有效果。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很多时候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用抗生素并不管用。另外,临床上常见的小儿腹泻也需谨慎使用抗生素。比如,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使用抗生素就无济于事,抗生素仅适用于肠道细菌感染。
误区2:越新越贵的越好
使用越新越贵的抗生素,治疗效果才能更好。——— 明明妈
专家观点:其实,每种抗生素优劣势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根据感染的情况选用相对敏感的抗生素,并不是贵药或新药的疗效就一定比便宜或老药好。比如,老牌抗生素青霉素、红霉素,可谓物美价廉,而且药效稳定,加之人们不常使用,疗效可能更好。而且,老药的不良反应比新药更明确,更有利于诊疗。
误区3:多种混用疗效好
宝宝生病最好同时多用几种抗生素,这样可以防止细菌漏网。——— 大宝妈
专家观点:临床上如果没有明确的治疗指征,不宜联合应用抗生素,而且对非专业人士来说,更不能擅自联用。不合理的联用抗生素,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会导致更多的不良反应发生。
儿童滥用抗生素有哪些后果
相对于成年人,儿童更容易患病,而目前有部分家长对抗生素有很深的依赖观念,一到医院就要求给孩子使用抗生素。对此医学专家提醒,抗生素使用不当可能给孩子造成伤害,家长一定要遵照医嘱用药,不可“迷信”抗生素。
家长在保证儿童遵照医嘱服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前一些家长存在“抗生素依赖”,认为使用抗生素“最保险”。这不仅不利于孩子自身免疫系统的发展,更可能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儿童之所以易成为抗生素“受害”主体,主要是由于在器官生理功能上发育不成熟,尤其是新生儿应避免或慎用主要经肝脏代谢和经肾脏排泄的毒性较大的抗生素。监测数据显示,由抗生素引发不良反应,症状为皮肤瘙痒、过敏性皮疹及过敏性休克等变态反应的占67%,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系统反应的占8%。此外,还可能产生头痛、头昏、心悸、胸闷等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