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手术有什么并发症
胆囊息肉手术有什么并发症
1、麻醉意外,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危及生命。
2、手术中损伤周围大血管,造成大出血,危及生命。
3、胆囊切除后“胆囊缺失综合征”:是因为胆囊的缺失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并发率约为20-30%,具体症状有:顽固性腹泻、腹胀、恶心、呕吐、厌油等消化不良症状及全身乏力、面色苍白、神情倦怠等营养不良症状,目前,这类并发症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4、手术中损伤周围相邻脏器,如:肝脏、胰腺、胆总管、胃、十二指肠等,从而造成相应脏器的功能受损,严重者可引起致命后果。
5、手术后人体的免疫力将会有所下降。
6、手术后,加剧肝胆的协调功能紊乱,使形成息肉的病因进一步严重,从而在肝管,胆总管等位置形成新的息肉。
7、临床验证,胆囊摘除病人结肠癌发病率较正常人明显增高。
怎样治疗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来确定,一般对息肉样病变大于1cm,特别是单发、宽蒂者;短期内增大迅速者;伴有胆囊结石或有明显临床症状者;影像学检查疑为恶变或恶性病变者,主张行手术治疗,确定胆囊癌则按胆囊癌手术处理。良性者可定期随诊观察,视病情发展再作处理决定。胆囊息肉在0.2cm以上时,应要考虑尽早手术治疗。
以前治疗胆囊息肉都以药物和手术切除为主,但是药物的缺点是不能完全治疗胆囊息肉,传统手术不但对患者身体伤害大,也不能做到完全取息肉的程度。现在随着微创保胆取息肉的出现,完全克服了传统的手术治疗的缺陷。
【推荐权威疗法】“德国西门子纤维胆道软镜微创保胆取息术”治疗胆囊息肉
重庆北大阳光结石医院采用德国西门子纤维胆道软镜微创保胆取息术治疗胆囊息肉(胆囊炎),该技术通过德国西门子纤维胆道软镜技术,在上腹部开一个0.5-2cm切口,插入西门子纤维胆道软镜直视内腔结构,不切损伤腹壁肌肉,胆囊切口缝合,不放置任何造瘘管,皮肤小切口粘膏拉合,术后不拆线,术后无需禁食。
采用德国西门子纤维胆道软镜技术,大的优点是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腹部手术切口,避免了因手术切口带来损伤。使得保胆取息技术更成熟,手术创伤更小,安全系数更高,副反应低,住院时间更短,恢复时间加快。
德国西门子纤维胆道软镜微创保胆取息术治疗胆囊息肉(胆囊炎)所具有的优势:
1、技术革新,科学保胆。采用单孔纤维胆道软镜设备,通过0.5-2cm切口进入,手术全程无痛,体表创伤极小,康复速度快。
2、视野清晰,取石更干净。手术在可视下进行,视野广阔清晰,能清楚观察胆囊内及胆囊粘膜下息肉位置、大小,并能发现较小病灶,极大地提高胆囊息肉取尽率。
3、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清晰的手术视野结合先进的软镜设备,不伤人体正常组织,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息肉复发率。
4、安全无痛,术后恢复快。术在可视下进行,即直视、屏视三维空间视野,手眼相随的操作,术前不需留置胃管,不需要全麻和CO2气腹,手术创伤更小,适应症更广,为合并有心脏、呼吸系统疾病的年老体弱患者创造了手术治疗的机会。
胆囊息肉手术
胆囊内的小息肉可以继续观察,无须吃药也无须手术。患者定期做B超检查,了解息肉的变化就行了。一旦发现有变化,再处理也不迟。胆囊息肉的治疗主要是胆囊切除和保胆手术。保胆手术无法解决胆囊息肉和结石本身所合并的胆囊壁黏膜的炎症,容易复发且有恶变的风险。对于息肉直径>10mm,又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应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
胆囊息肉是否要做手术不仅仅只是看息肉的大小,还须看息肉的类型。胆囊息肉有三种: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前两种息肉一般无恶变趋势,腺瘤性息肉尤其是单发息肉直径大于1厘米者,有恶变倾向。一般认为,息肉单发,且直径大于1厘米,应及早手术;息肉多发,直径小于0.5厘米且无症状者,可暂不手术,但要定期复查;息肉直径在0.5~1厘米者,要追踪观察,短期内有增大趋势者,也应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方面颇多争论。多数人主张以直径≥10mm的PLGs作为手术指征,对<10mm者须保持警惕性。部分人认为息肉>10mm、单个、年龄>60岁者应高度怀疑为胆囊癌,均应及时手术。认为年龄高于60岁、有胆石共存、对10mm的单个病变,即使无症状也应作胆囊切除。还有专家认为,只是将年龄改为高于50岁,>10mm的PLG作预防性胆囊切除是合理的。
无蒂癌最大直径平均为(14±4)mm,显著小于有蒂癌(22±8)mm。8例无蒂癌已浸润至肌层外,其中2例直径仍≤10mm,2例有蒂癌浸润至肌层外,最大直径均≥30mm。认为最重要的指标是无蒂而不是大小。凡发现为无蒂PLG,即使<10mm也应立即切除。而有蒂PLG,则可掌握为>10mm时施行手术。
6个肿瘤高危因素为:单发、>10mm、广基或蒂粗大、病变增长、年龄>50岁、合并结石。但也强调对<10mm不能放松警惕,必须定期随访。采用3种不同的胆囊切除术,即在胆囊结缔组织层中剥离的单纯胆囊切除术、切除全部胆囊结缔组织的全厚胆囊切除术与加作胆囊床部分肝组织的扩大胆囊切除术。根据术前判断的PLG性质加以选择。就癌肿而言,<18mm者仍有早期癌的可能,仍可经LC作全厚胆囊切除术。若术后病理证实已浸润至浆膜下,则可作二次探查术。但若直径>18mm,即有晚期癌的可能性,应直接开腹
胆囊息肉多大需要做手术呢
1胆囊息肉其实就是胆囊囊肿的一种表现,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在病人患有这种病的时候,有时候会引起身体不适,如果是比较重的病情发作则会引发胆囊癌危及患者生命。所以我们对于这种病的还是需要提起一定的关注的,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才能避免更深度的伤害的造成。
2那么在这种病进行手术治疗的时候,我们知道应该如何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法吗?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微创保胆取息肉手术、三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等,需要根据自己的病情进行选择,胆囊息肉一般症状不适十分的明显,但是治疗却不容忽视,尤其是无症状胆囊息肉的治疗不容忽视。
3如果一旦发生胆囊息肉并发胆结石,则是会提高胆囊癌的发病几率,并发胆道感染,多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确定,一般对息肉样病变大于0.2cm或恶性病变者,主张行手术治疗,确定胆囊癌则按胆囊癌手术处理。还体现了切口小,创伤轻,恢复快,收费低的特点,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注意事项:以上是专家为我们讲解的关于胆囊息肉手术治疗的一些相关信息,您要是对于这种病还有其他更多想要了解的内容的话,可以直接联系我们的专家进行了解,也可以致电我们的健康专线行了解,还需要提醒大家的事,虽然胆囊息肉病情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对于后期的恢复期饮食和生活习惯要求较高,大家需要注意一下。
胆囊息肉增多怎么办
它主要由情志失调、饮食所伤、劳逸过度、感觉外邪等所致。胆囊息肉,手术是根治的方法,但并非所有胆囊息肉都需手术治疗.因其类型不同,大小不一,疾病转归亦不尽相同,因此其手术适应症各家掌握也不一致.
手术时机选择:胆囊息肉样病变术前有时难以定性.根据胆囊息肉样病变恶变可能性的高危因素我们提出下列手术指征:
(1)单发病变,大于10mm,蒂粗大者,尤其是位于胆囊颈部,年龄大于50岁.
(2)多发病变,伴有胆囊结石,有症状,年龄大于50岁.
(3)单发病变,小于10mm,无症状,年龄小于50岁,允许观察,随访;病变增大或形态有变化则应手术治疗.
(4)多普勒彩超检查病变有丰富血供提示为恶性新生物.
(5)CEA(肿瘤标记物),测值明显升高且除外其它胃肠道肿瘤者.
(6)胆囊息肉样病变,有明显症状且反复发作者.
(7)对直径小于5mm无症状病人应间隔3到5个月随访检查.一旦病变增大或症状明显亦须行手术治疗.
胆息肉手术后应该注意什么
胆囊息肉术后应多食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 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 宜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 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 山楂 10 克,杭菊花 10 克,决明子 15 克,煎汤代茶饮或饮用绿茶。 平时喝水时,捏少许山楂、沙棘、银杏、绞股蓝草放入水杯中当茶饮用。
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 。 这个不需要多解释,刺激性的东西应尽量避免,因为胆囊手术后无论是保胆还是切除胆 囊,其消化功能都没过多过少的降低甚至消失。而酒精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解毒,所 以,酒精可直接损伤肝功能,引起肝胆功能失调,使胆汁的分泌、排出过程紊乱,从而刺激 胆囊形成新的息肉及/或使原来的息肉增长、变大,增加胆囊息肉的癌变系数。
不要食过多高脂食品 。 少时高脂食品可以防止肥胖,以免对身体的康复带来不利的影响。
胆囊息肉患者应降低胆固醇摄入量,如果胆固醇摄入过多,可加重肝胆的代谢、清理负 担,并引起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息肉,所以,胆囊息肉患者 应降低胆固醇摄入量,尤其是晚上,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鸡蛋(尤其是蛋黄)、肥 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等食品。
饮食要规律不能暴饮暴食或饥一顿饱一顿、早餐要吃好。 吃好早餐对胆囊息肉患者极其重要。如果不吃早餐,则晚上分泌的胆汁利用不上,存留 于胆囊内,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即可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 增多,所以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 最后、胆囊息肉手术后应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常见的症状,那就是胆囊息肉了,我们知道胆囊息肉的出现容易给患者带来了多方面的麻烦,所以我们要重视这种症状,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胆囊息肉手术后要注意什么。
胆囊息肉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我们通常说的“胆囊息肉”是指胆囊息肉样病变,包括胆囊息肉、胆囊腺肌增生症和胆囊腺瘤。绝大多数为胆囊息肉。
首先从我遇到的上千例病人的观察,胆囊息肉绝大多数不增大或极缓慢的增大。极少数增大较快。
其次胆囊息肉绝大多数没有任何症状,但极少数可恶变为胆囊癌,这是最可怕的事,因为胆囊癌的恶性度很高。饮食没有什么要注意的,合理膳食,平衡膳食。一般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如果息肉较大或生长较快,可1~3个月复查。
再次绝大多数息肉无需手术。对以下情况需要考虑手术,胆囊息肉直径达到或超过1cm以上; 胆囊多发息肉并有症状如右上腹隐痛、胀痛,厌油腻食物等;胆囊息肉合并结石;对胆囊息肉顾虑极大影响正常工作、生活和学习者。
最后胆囊息肉手术目前仍然是做连同息肉一起的胆囊切除术。具体方法为绝大多数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
胆囊息肉治愈需要多长时间
1、息肉大小小于5mm的多发息肉、无明显临床症状的,不需手术治疗胆囊息肉,可继续观察,每三个月复查B超观察情况;
2、息肉小于10mm、无临床症状的单发性息肉,应定期观察治疗胆囊息肉,每3个月复查B超,若病变有增大趋势,应进行手术;
3、临床有明显症状的时候,比如常有腹泻、恶心、呕吐、厌油、口苦等消化不良症状以及腹部右上部疼痛的,是治疗胆囊息肉的好时期。这些情况手术后可以消除痛苦;
4、有其他并发症状如胆囊结石、胆囊炎或疑有癌变者等时,是需要尽快手术治疗胆囊息肉;
肠子息肉吃什么药
平息逆转疗法是采用开发出的治疗胆囊息肉的特效纯中药系列方剂内服、外用,组合用药,针对局部着眼全身,通过局部治疗(息肉、瘤体脱落)和整体病态因素调整,(逆转病态受损易感致息因素)为治疗胆囊息肉这一癌前病变的顽固性疾病开创了一条新路。十几年来,已为万余例胆囊息肉患者治愈了疾病,免除了手术痛苦,并有效防止了胆囊息肉的移位复发、癌变。
平息逆转疗法,以现代医学科研成果理论为依据,以祖国中医药学为基础,以息肉发展、演变过程为对象,由此开发研制的专治肠息肉、胃息肉、胆囊息肉的纯中药肠息平、胆息康、速效化息膏系列方药;经数千例患者临床使用具有息肉脱落快、脏腑功能恢复快、症状解除快、愈后不复发、无毒副作用、药性稳定等优势。
中医治疗肠息肉 胆囊息肉的优势
肠息肉、胆囊息肉,这一重要的癌前病变性疾病,以发病率高、致癌率高、隐蔽性强为特点,手术切除,移位复发、癌变、术后后遗症时刻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令医界人士困惑、迷茫。任何一种疾病的发生都有它潜在规律性和差异性,若不管这些因素存在,凡是息肉,一律手术,一切了之;且不考虑是否会复发,是否有并发症和后遗症,是不负责任的态度。
祖国中医中药在治疗肠息肉、胆囊息肉这一重要的癌前病变性疾病有其不可取代的优势。以其组方灵活、针对性强、药力持久、无毒副作用的强大优势,从遗传致息因素、致息缺损细胞、免疫系统、微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脏腑功能等领域着手,调整、逆转患者整体病态因素,局部使息肉瘤体迅速脱落;整体使患者恢复健康体质,增强抗病能力,抑制息肉复发、再生;从根本上治疗肠息肉、胆囊息肉开辟了一条新路。辨证施治是传统医学的精髓,脱离具体患者、具体病情而谈治疗无疑是极度荒唐的,也是绝对不可信的。
不同患者不同病情临床情况不同,即使同一患者在不同的病期阶段其临床情况也不同。所以在治疗时,应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及个体差异,制定出适合该患者目前病情的治疗方案,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疗效。采用平息逆转疗法针对不同病情选用不同方剂,主药辅药配合使用的缘由所在。灵活配伍,发挥中药多层次、多靶点治疗息肉作用的优势,中药的化学实体是活性物质群,具有多靶点、多效性的特点,作用的基本形式是改变肠息肉、胆囊息肉整体环境和微环境。
而肠息肉、胆囊息肉是多因素、多阶段形式的,药协同作用,解决了肠息肉、胆囊息肉局部( 手术、肠镜钳取,镭射,冷冻,套扎 ) 治疗,易感、复发、癌变的关键问题。同时,无创伤、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治疗期间不影响工作;为治疗肠息肉、胃息肉、胆囊息肉开辟了一条新路。给众多息肉患者带来了福音。
胆囊息肉多大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胆囊息肉有良性息肉和恶性息肉之分,一般多数为一种胆囊的良性病变,但是就算是良性的,如果息肉大的话还是要及时手术治疗的,一般对于胆囊息肉小于十毫米,又没有什么不适症状的,那么是可以先观察并进行口服药物治疗的,而对于大于十毫米的息肉,就需要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一般来说,胆囊息肉的手术指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息肉直径>12mm的。
(2)单发胆囊息肉样病变。
(3)胆囊息肉并发胆囊结石的。
(4)患者年龄大于 50岁 。
(5)多发性息肉且短期内息肉有明显增大,同时胆囊壁增厚的。
另外也有一些专家认为胆囊息肉手术适应证为:
(1)单发年龄大于50岁且直径大于10mm或合并有胆结石的,就要及时手术切除。
(2)有明症症状,经治疗后没有疗效并会影响到工作生活的,可以考虑手术。
(3)内科治疗后症状缓解或是没有症状的,可定期观察三个六个月,如发现有增大及时手术。
胆囊息肉症状
胆囊息肉目前来说是很常见的一种息肉样的病变,它指的就是胆囊内凸起的一个或者是多个小肉疙瘩。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胆囊息肉的发病率也比较高了。
胆囊息肉的症状表现一般都是很轻微的,很多患者都是在检查其他疾病的时候偶然发现的。有少数的胆囊息肉患者会出现上腹部的不适感,还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有时候还会出现腹痛的症状,还有可能回诱发胆囊炎、黄疸等并发症,如果息肉是带蒂且位于胆囊颈部位的话那么也可能会引起胆绞痛。
如果胆囊息肉比较小,直径在一厘米以下那么可以先不用手术治疗,不过要注意严密的随访观察,定期去医院做B超检查,如果息肉发生了变化,变大或者是变多那么要几十次爱去治疗措施。对于较大或者是较多的胆囊息肉建议采用手术切除,现在治疗胆囊息肉比较好的手术方法就是腹腔镜手术,这方法的创伤比较小,恢复也比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