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口腔癌风险高
患口腔癌风险高
危险之一:假牙与口腔天天"打架"
修复体跟口腔作对可能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与医生医疗技术有关,第二可能是患者不懂得保护修复体。修复体有很多种,固定桥、全冠修复、活动义齿等。路边游医在补牙、镶牙时,采用的材料很可能是伪劣产品,修复体往往不能正常使用,也会出现感染、疼痛等并发症,长期刺激容易诱发口腔疾病甚至癌症,由于修复体的掩盖,病人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和预防,等到就医时可能已是口腔癌晚期。
医生安装修复体的技术也很关键。最常见的就是修复体边缘不整齐,有的医生把烤瓷金属的一头磨得尖利,放在嘴巴里如利刃般天天摩擦口腔黏膜,口腔黏膜怎能不发生溃疡呢?
此外,患者使用假牙不当也能折腾出毛病。有的患者安装完烤瓷牙以为一劳永逸,结果某天牙冠缺了一块也不知道,以致缺口反复刺激口腔内壁而发病。
活动义齿也容易出问题,一般安置活动义齿时会有卡环,即金属做的小钩子般器材,如果前端很尖也会刺伤口腔壁。还有活动义齿的基托是由金属铸造而成,边缘也可能会锋利。
专家表示,哪怕修复体安装稳妥,如果使用者不注意口腔卫生,长期抽烟喝酒,一样可能引发口腔疾病甚至癌症。随着年龄增大,人体自身免疫监视能力会逐步下降,老年人佩戴不良修复体后最容易引发口腔疾病。
危险之二:烂牙残根磨出舌癌
慢性创伤如烂牙、残根等长期刺激口腔黏膜,都可以引发溃疡从而带来癌症。如该患者舌腹部受到刺激变成溃疡后,并无多大疼痛感,从而让患者对疾病大意而延迟就医,最后不到两年时间就能转化为癌症。
据了解,有烂牙、残根等慢性创伤的其相应部位经长期慢性刺激后最可能发生的癌变部位在舌部和颊部。有统计表明,1/5的口腔癌患者在癌变部位有尖锐的刺激因子。另外,口腔卫生不良者的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也可能成为促癌因素。
创伤性溃疡引起的癌症
第一二类危险分子都属于局部刺激因素从而直接引发创伤性口腔溃疡。牙齿折裂留下的残冠、牙齿表面沉积的结石、牙齿长得不齐或者长错位置、不良的咀嚼习惯、牙齿磨耗之后形成的尖锐边缘以及做工粗糙的假牙等都可能引起创伤性溃疡。对于这种溃疡,只要尽早发现致病因素,及时采取诸如拔除残根残冠、磨改尖锐边缘、清除牙结石、重新镶牙等措施,就会很快愈合的。但是,如果发现过迟,措施不力,创伤性口腔溃疡就可能癌变。所以患者如果一段时间治疗仍不愈合,口腔溃疡底部及边缘出现变硬情况,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必要时做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再做相应的治疗。
而如果是口腔溃疡反反复复的发作则无须太过紧张,这类在医学上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其复发时间长短与口腔溃疡病史长短有密切关系,病史短时,可以几个月或一年发病一次;病史长时,可以一个月发病一次,或口腔溃疡新旧病变交替出现。一般情况下10天左右可自愈,不留疤痕。
危险之三:烟草致口腔癌已成定论
烟草中的致癌因素主要是化学物质苯芘,烟草致癌,特别是口腔癌和肺癌几乎已成定论。
一般认为,长期吸烟者患癌症的可能性大大高于非吸烟者;吸纸烟者更易发生肺癌,而吸烟斗,雪茄或咀嚼烟草者主要导致口腔癌。酒精因其对正常细胞的毒性,损害肝脏和抑制免疫而增加发生口腔癌的危险性,其发生率可随饮酒量的增加而上升。同时有烟酒嗜好者发生口腔癌的危险性更高,比单嗜烟或酒者高2~3倍。普遍认为吸烟多于1包/日或饮酒超过25克/日者,患口腔癌或其他部位癌症的可能性远远高于非吸烟或饮酒者。
从事户外工作者,长期暴露在日光直接照射下,其唇癌和皮肤癌的发病率都较高。电离福射可引起遗传物质DNA的改变,激活肿瘤基因而导致癌变,无论是r线或X线都有致癌作用。在广东省,由于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广泛应用,放射区的口腔任何部位第二原发癌的发病危险性都有所增高。
维生素缺乏也可致口腔癌。诸如维生素A1和B2以及微量元素锌和砷的缺乏等都会增加机体对致癌物的敏感性。另外,慢性肝炎、肝硬化及病毒感染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的疾病也与口腔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女性抽烟有什么危害 吸烟容易诱发女性患肿瘤
经常吸烟的女性朋友,因为烟草中含有的致癌物会大大增加女性朋友患口腔癌、肺癌、乳腺癌、子宫颈癌、卵巢癌等等癌症。经常吸二手烟的女性朋友其患肿瘤的风险也比不吸烟的女性朋友要大。
如何预防口腔癌呢
日常如何预防口腔癌?
1、保持生活规律,按时作息。
2、戒烟限酒,改变咀嚼槟榔、爱吃烫食等不良嗜好。
3、注重口腔卫生,正确刷牙,预防龋齿,定期洗牙,清除牙结石。调查显示,不能坚持每天刷牙的人群,发生舌癌的风险增加2.1倍,发生口腔其他部位肿瘤的风险增加2.4倍。
4、对于超过两周不愈的口腔溃疡,应该予高度重视,及时就诊。
5、及时治疗癌前病变,如口腔黏膜白斑、扁平苔癣、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慢性光化性唇炎等。
6、及时去除不良修复体,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接受修复治疗。不少老年人失牙后贪图方便和廉价,在一些不具资质的场所接受镶牙,因为工艺技术不过关导致不良修复体存在。在不良修复体引起口腔溃疡的患者中,发生口腔癌的风险高于常人2.3倍。
乳腺癌术后忌食什么 忌饮酒
经常饮酒会增加患口腔癌、咽喉癌、食管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的风险,即便是少量饮酒也无所谓的“养生”功效。建议尽量不要喝酒,如果遇到推不开的酒局,要限制一天不超过一杯,这相当于250毫升啤酒、100毫升红酒或25毫升白酒。
到底什么原因导致口腔癌
1.吸烟:是40岁以下人群罹患口腔癌的祸首。
2.喝酒:每天喝3次酒就会增加口腔癌的风险。
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免疫系统脆弱,更易得。
4.人乳头瘤病毒:可致人类皮肤和黏膜异常增生引起恶变。
5.遗传:口腔癌家族病史会增加家庭成员患病的危险,如果再加上吸烟、糖尿病等其他风险因素,危险就更大。
6.吃太硬的食物:饮食等会增加口腔组织压力,吃特别硬的食物会增加患癌风险。
7.水果蔬菜摄入少:水果蔬菜摄入量不足会导致免疫能力(特别是唾液的免疫力)下降,增加口腔癌危险。
喝咖啡可防口腔癌
口腔癌在全世界是居第六位的常肿瘤,可发生于舌、颊、颌骨、牙周组织任何部位。男性的发生率较女性高1至5倍。
咖啡可防口腔癌
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的会刊《癌流行病学:生物标记与预防》中的研究称,一天喝四杯咖啡可预防口腔癌。
尽管医生认为,喝咖啡应该适量,因为咖啡因能增加心率、使血压升高。
但是研究人员将约5000名癌症患者和超过9000名健康人群的喝咖啡习惯加以对比,得出结论:每天有规律喝咖啡的人比不喝咖啡的人患口腔癌和咽癌的概率要低39%左右。
日常饮食关乎口腔健康状况
大量摄入提供能量的食物,如淀粉类、豆类、肉类、鸡蛋以及动物脂肪丰富,尤其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可增加口腔癌的发生危险。而经常食用鱼、家禽、虾、螃蟹、富含谷物的食物、植物油可降低患口腔癌的危险,大量进食水果和蔬菜可使患口腔癌的概率减少30%,多摄入柑橘类水果、深黄色和绿叶蔬菜的作用尤其显着。
口腔卫生不良者的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也可成为促癌因素。口腔卫生习惯差、不刷牙或长期使用劣质牙刷等,不能彻底清除口腔内细菌,为其在口腔内滋生、繁殖创造了条件,从而促进了口腔癌发生。
导致口腔癌的三大危险因子
危险因子1嚼槟榔
台湾与西方国家在罹患口腔癌的危险因子中最不同的便是嚼食槟榔,罹患口腔癌的个案中约有90﹪有长期嚼槟榔的习惯。
槟榔俗称菁仔,是槟榔树的果实,主要成分包括植物硷、多酚化合物、粗纤维及脂肪等,植物硷中以槟榔素(Arecoline)与槟榔次硷(或称槟榔碇Arecaidine)含量最多,这两种成分会刺激口水的分泌,且具有发汗与加速呼吸及心跳的作用,目前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认定为第一级的致癌物。
另外由于槟榔本身的酸性高且口味不佳,因此国人在嚼食时多会加上荖花或是荖叶等,以加强清凉的作用,然而荖花与荖叶含有黄樟素与丁香油酚,也是被认定为第二级的致癌物。再者,额外添加的硷性石灰(红灰或白灰),在长期刺激口腔黏膜下,不仅改变了口腔内的酸硷度环境,产生硝化作用后形成亚硝胺,并且释出自由基,进而加速口腔病变的产生。
危险因子2抽烟
许多研究显示长期抽烟也是引发口腔癌的元凶之一,不管是抽一般的香烟或是抽雪茄、抽烟斗,日后发生口腔癌的机率都差不多,另外也有报告指出抽烟斗的人特别容易罹患唇癌。
危险因子3喝酒
由于酒精容易对口腔的黏膜细胞产生慢性刺激而引发细胞病变,进而导致口腔癌的发生,且过去的研究也显示:75~80%得口腔癌的患者有喝酒的习惯。而且长期酗酒的个案也可能因为营养失衡,导致免疫力下降,更是增加罹患口腔癌的机率。
红唇、烟酒族当心!口腔癌罹癌率高123倍
目前的长期研究资料显示:台湾国内嚼食槟榔的人罹患口腔癌机率是一般人的28倍;若是嚼槟榔加上抽烟,罹患口腔癌的机率是一般人的89倍;如果同时有嚼槟榔、抽烟及喝酒三种嗜好者,其日后罹患口腔癌的机率更是高达一般人的123倍。
长期抽烟的人,身体会出现4个改变!
抽烟,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种现象,不论你是否喜欢,身边总会有抽烟的人!
抽烟会大大增加罹患肺癌的几率,这个大家都知道,那么,你知道,长期抽烟的人,身体还会发生下面四个改变吗?一起来看看吧!
长期抽烟的人,身体会出现4个改变!
一:长期吸烟,肌肉会变少,力量会变弱
研究人员对41名,每天至少一包烟的烟民,进行了分组,在12个月的训练后,不吸烟组比吸烟组平均多增长了26%的肌肉,20%的力量。
也就是说,吸烟的你,肌肉会变少,力量会变弱!
二:长期吸烟,精子活跃度降低
一个人如果长期吸烟,他的精子活力会比没有吸烟的人整整降低75%。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身体改变,主要是因为本身烟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而精子对尼古丁反应较为敏感。
在发现尼古丁后会识别它,而如果长期大量吸烟,摄入过多尼古丁,精子的承受量远远超过它本身被赋予的量,就会导致精子能力活力大大降低。
三:长期吸烟,口腔癌风险提高12倍
烟草中的尼古丁具有致癌作用,长期抽烟的人不仅容易患上口腔癌,也会使除口腔癌以外的癌症发生概率大大增加。
相对于不抽烟不喝酒的人,只喝酒不抽烟的人患口腔癌的风险会增加3.6倍,又抽烟又喝酒的人会增加12.6倍。
四:长期抽烟,多了突变基因
科学家们发现,每天吸一包烟的“吸烟者”每年每个肺细胞(lung cell)中会累积平均150个额外突变。
具体来说,每天吸一包烟会导致喉部(larynx)每年每个细胞平均产生97个突变,咽部(pharynx)每年每个细胞平均产生39个突变,口中(mouth)每年每个细胞平均产生23个突变,膀胱中每年每个细胞平均产生18个突变,肝脏中每年每个细胞平均产生6个突变。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会更高。
7种癌从口入!这样吃饭,就是在喂养体内的癌细胞 这样吃,可能诱发7种癌症
现代人吃肉太多,吃菜太少,容易出现便秘和膳食不平衡。长期便秘,会迫使肠道反复吸收有害物质,诱发肠癌。
建议大家吃肉和吃菜的比例最好在1∶5~1∶4之间,并且每天吃50~100克杂粮。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报告称,40%以上的口腔癌与酒精有关。而吸烟是40岁以下人群罹患口腔癌的祸首。此外,常嚼槟榔也会增加口腔癌风险。
国人喜爱煎、炒、炸等高温烹调方式,一旦没控制好油温,就会产生大量夹杂致癌物质的油烟,人体吸入后便增加患肺癌风险。
建议多采取蒸、煮、炖、汆等低温烹调。
短期腌制的蔬菜所含亚硝酸盐过高,还可能和蛋白质食品中的胺类物质合成致癌性较强的亚硝胺。
另外,腌制食品往往较咸,而摄入过量高盐食物会对胃黏膜造成直接刺激,更易发生胃炎或溃疡增加癌变风险。
建议少吃腌制食品。
数据显示,食道癌患者中平时喜好热食、热饮者占到90%以上。高温食物会损伤食道黏膜,严重时导致食道起泡、溃烂、出血,反复如此便会诱发癌症。
吃饭时,食物温度保持在60℃以下为最佳。
喜欢吃煎炸食物、加工肉制品等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女性,患乳腺癌风险更高。
建议女性每天吃肉不超二两,并保证吃够1斤蔬菜、半斤水果,30~50克大豆及其制品。
黄曲霉毒素可致肝癌,它常存在于受潮发霉的花生、大米、玉米、坚果等食物中。
建议合理储存食物,一旦食物变质,哪怕只有轻微的霉味也要坚决扔掉。
含酒精漱口水会致口腔癌
我们现在所面对的问题是很多的,压力就会变大,这就会使我们患一些口腔疾病。但是这些疾病会导致我们的口腔有异味,口臭等,这就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人们就会想各种方法来改变。但是含酒精漱口水会致口腔癌的。
使用漱口水的患者出现了口腔黏膜烧伤、腐蚀,继发口腔黏膜溃疡性病变,甚至口腔癌变。最近医学科学家研究发现,含酒精成分的漱口水使用者患口腔癌的几率大幅提高。日前记者对3000多名每天使用漱口水的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漱口水是导致患癌症风险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漱口水中的酒精能使一些如尼古丁之类的致癌物质更容易渗入口腔内部。此外,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也容易通过漱口过程在口腔中堆积,这种物质也能致癌。风险增大:“我常常见到一些口腔癌患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习惯使用漱口水”专家指出,有些颇受欢迎的漱口水酒精含量高达20%以上,甚至超过红酒和啤酒。虽然喝酒和吸烟也容易导致口腔癌,但是漱口水的危害也不可小视。
人们喝酒时一般一口咽下,或者边喝酒边吃饭;而使用漱口水时则是让它在口中停留许久,其中的酒精很容易变为乙醛。专家表示,如果人们既喝酒又使用漱口水,那他们患口腔癌的几率增加近10倍,如果既吸烟又使用漱口水,患口腔癌的几率会增加5倍以上。
上述就是专家就使用含酒精漱口水会致口腔癌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对此已经有所了解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患者如有口腔问题,一定要去医院诊治。
预防口腔癌的方法 戒烟限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有致癌作用,嗜烟的人易患口腔癌。酒本身虽未证明有致口腔癌的作用,但有促癌作用。因为酒精可作为致癌物的溶剂,促使嘴里的黏膜吸收更多的致癌物,进而发生癌变。有数据表明,抽烟不酗酒的人患口腔癌的风险会增加3.5倍,只酗酒不抽烟的增加3.6倍,而既抽烟又酗酒的会增加12.6倍的患癌几率。
爱吃辣烫食物增加患口腔癌风险
口腔癌是发生在舌、口底、牙龈、颊和牙槽粘膜的一种癌症,是世界上10种最常见的癌症。目前,口腔癌的增长速度惊人。口腔专家提示,喜欢吃辣烫的食物会增加患口腔癌的风险。
沈阳市口腔医院牙周粘膜病科副主任医师赵长斌介绍,口腔癌的发生与不良饮食习惯有一定关系。“喜欢吃辣、烫的食物,容易刺激粘膜,使粘膜发生病变,患上口腔黏膜白斑。刚开始患口腔黏膜白斑时,症状并不明显,有点像口腔黏膜粗糙,易被忽视。白斑转化为癌主要与局部是否继续受到物理、化学刺激有关。如果这种病症得不到及时医治,再加上经常受到不良饮食习惯的刺激,患者就很容易患口腔癌。”
赵长斌表示,除了吃过热、重口味食物以外,口腔癌还与长期吸烟、饮酒、长期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A等因素有关。建议大家平时应少吃过烫过辣的食物,避免过量吸烟、饮酒和嚼槟榔,同时注意平衡饮食,减少脂肪摄入量,提高维生素A、B、E和微量元素的摄入量。
口腔癌的7大风险因素
性别
男性发生口腔癌的风险是女性的两倍(他们也很少看牙医)。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将这归因于男性的酒精和烟草使用率更高,但更多的年轻人被诊断为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相关的口腔癌。
年龄
44岁以后患口腔癌的风险大大增加,确诊的平均年龄是62岁,但因为HPV相关口腔癌病例上升,也可能在52~56左右被诊断。
烟草
不管是吸烟还是嚼烟草,烟草的使用会大大增加癌症风险,包括口腔癌和身体其他部位的癌症。吸管烟者嘴唇罹患癌症的风险也更高。无烟烟草,例如嚼烟,会使口腔产生许多问题,最严重的是发生在颊黏膜、牙龈和唇的癌症。
酒精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研究,口腔癌患者中有7/10是重度饮酒者。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将重度饮酒定义为:男性平均每天喝两杯或以上,女性平均每天喝一杯或以上。如果既吸烟又酗酒,则患口腔癌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人乳头瘤病毒(HPV)
根据CDC,美国每年诊断的口咽癌中,大约有10000例与性传播疾病有关。被诊断为HPV相关口腔癌的多为年轻和非吸烟患者。HPV阳性的口咽癌通常发生在咽喉部,位于舌根部和扁桃体附近或扁桃体上,难以检测,通常后期才被诊断,但HPV阳性的癌症患者死亡或复发的风险更低,很有可能是许多外部和内部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日照
户外工作者更容易患唇癌,应使用紫外线防护。
饮食
营养不良也可能使人患口腔癌。据美国牙医学会(ADA)报告,饮食中缺乏水果和蔬菜可能增加口腔癌风险,所以在你的盘子添加更多的“颜色”吧!
不抽烟也会得口腔癌
导致口腔癌的罪魁有哪些呢?丹佛癌症检测中心列出“口腔癌7大风险”:
1.吸烟:是40岁以下人群罹患口腔癌的祸首。
2.喝酒:每天喝3次酒就会增加口腔癌的风险。
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免疫系统脆弱,更易得。
4.人乳头瘤病毒:可致人类皮肤和黏膜异常增生引起恶变。
5.遗传:口腔癌家族病史会增加家庭成员患病的危险,如果再加上吸烟、糖尿病等其他风险因素,危险就更大。
6.吃太硬的食物:饮食等会增加口腔组织压力,吃特别硬的食物会增加患癌风险。
7.水果蔬菜摄入少:水果蔬菜摄入量不足会导致免疫能力(特别是唾液的免疫力)下降,增加口腔癌危险。
吃槟榔让口腔癌风险提升百倍
台湾地区平均每10位男性中就有1.5人嚼食槟榔,导致口腔癌为青壮年(25-44岁)男性最常见的癌症。
根据最新癌症登记资料和死因统计,十年内(1997-2007年),台湾每年罹患口腔癌的人数约从1700位增为4700位,成长160%,死亡人数则从约1000位增加至2200位,成长110%,为台湾男性癌症中,发生和死亡情形增加最快者。
据统计,口腔癌在台中县已挤进癌症死因前6名,依据2007年台中县癌症十大死因数据显示,约有2,428人死于癌症,而死于口腔癌人数为142人(25-44岁占128人,每10万人口死亡率为9.2),其中男性占136人(每10万人口死亡率为17.3)。在全部男性癌症十大死因中已攀升到第4名,因此戒除槟榔、烟、酒生活型态,实刻不容缓。
局长分析指出,口腔癌为台湾男性癌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第4位,平均死亡年龄,比其它癌症早10岁以上。而口腔癌患者中,约九成有嚼食槟榔、抽烟的习惯,进一步分析发现,嚼槟榔的人罹患口腔癌的机率是一般人的29倍,若两者都有且合并喝酒,更有加乘的效果,罹患口腔癌的机率高达一般人的1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