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癌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皮肤癌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电离辐射:在以往长期从放射工作者因忽视防护措施而导致辐射性皮肤干燥症的基础上发生的皮肤癌,近年来由于放射仪器设备的改进和放射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加强了各项防护措施,职业性皮肤癌基本上已经绝迹。但某些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经过若干年后,在放射野内发生皮肤癌的病例仍可遇见。
慢性刺激与炎症:恶性皮肤肿瘤可以发生与发展在瘢痕慢性溃疡、形成瘘管、窦道的部位、有些亚洲人群中嗜好咀嚼烟草或槟榔,故口腔或口唇部位易发生鳞状细胞癌。
其他:免疫抑制阶段,患者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可发生皮肤癌,如应用免疫抑制剂能促成皮肤癌的发生。病毒致癌物质,许多病毒在动物宿主中能引起癌变,在人类中的很多人乳头瘤病毒的亚型可诱发皮肤癌。
皮肤癌的病因
近年来皮肤癌又逐渐抬头,皮肤癌筛查再度被提升到需要重视的地位,人类对于死亡都是有一定恐惧的,但是当真正无法挽回的时候也无能为力。死于癌症手下的更是数不胜数,皮肤癌就是杀手的其中之一。平常很仔细、谨慎的人都会在早期就发现症状,可是有的早期也没有任何症状,所以最好定期检查。临床发现,皮肤癌病人出现明显的症状表现大多已到了中晚期。在此,我们提醒广大皮肤癌相关的朋友要引起重视。
(1)化学致癌物质
自Percivall首次描述了扫烟囱工人好发阴囊皮肤癌的报道后100年左右,人们才发现经常接触砷化物、焦油和沥青的工人容易发生皮肤癌。
(2)紫外线照射
1928年Findlay首先应用水银灯产生的紫外线照射老鼠诱发出皮肤癌。皮肤癌多见于农民、渔民及野外工作者,并好发于头面、手背等易受阳光照射的暴露部位,证明皮肤癌的发生与紫外线照射密切相关。此外,流行病学家发现居住于赤道地区的白人,皮肤癌的发病率远较居住在远离赤道地区的白人为高,并提出皮肤癌的发病率与纬度成反比规律,亦阐明了紫外线的致癌作用:纬度越低,离赤道越近,受紫外线照射量越大,皮肤癌的发病率就越高;反之,纬度高,离赤道远,受紫外线照射量小,皮肤癌的发病率就低。
(3)电离辐射
在以往长期从事放射工作因忽视防护措施而导致辐射性皮肤干燥症的基础上发生的皮肤癌,近年来由于放射仪器设备的改进和放射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加强了各项防护措施,职业性皮肤癌基本上已经绝迹。但在某些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经过若干年后,在放射野内发生皮肤癌的病例仍可遇及。电离辐射仍为皮肤癌的一个致病因素。
(4)癌前期病变
某些皮肤疾患如光化性质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着色性干皮病容易发生皮肤癌。烧伤疤痕以及经久不愈的皮肤慢性溃疡、瘘管、窦道在慢性炎症的反复刺激下均易恶变为皮肤癌。
避免患皮肤癌最简单的方法是减少暴露于致癌的紫外线下。有三种基本方法可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应考虑采用其中一种或多种:(一)减少在阳光下活动的时间;(二)外出时用衣帽保护皮肤;(三)如果必须待在太阳下,又不能用衣物保护皮肤,或者因希望把皮肤晒黑而不愿意用衣物覆盖皮肤,那就应该涂上防晒剂。防晒剂有霜、油等剂型,含有某些化学成分,可以阻止太阳光中最有害的射线损害皮肤。
当出现以上症状时,患者就应该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了,争取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很好的治愈皮肤癌。与皮肤癌致病因素有关的人群,建议要做好皮肤癌的预防措施。
浅谈胃癌的四大致病因素
1、遗传因素:多数的回顾性调查材料认为遗传因素在胃癌病因中的作用比较肯定,有着明显的家族聚集的倾向。一般认为胃癌病人亲属的胃癌发病率比对照组高4倍。胃癌的主要病因都有什么?遗传因素不可忽视。
2、慢性胃炎:胃癌与慢性胃炎,尤其是萎缩性胃炎之间有密切关系。这类胃癌的发生率与萎缩性胃炎严重程度及病史长短有关。由于患萎缩性胃炎,粘膜功能及结构异常,胃液游离酸减少,胃液内细菌增加,使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增加,亚硝基化合物已证实可引起胃癌。这也是胃癌的病因。
3、饮食因素:饮食与胃癌发病关系密切,可以说是胃癌病因中无所争议的一点。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中胃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这主要和饮食因素有关。
4、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重要的胃癌的病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幽门螺杆菌定为人类胃癌发生的一级致癌物。HP细菌的菌型差异可出现胃癌发生的差异。
什么能引起导致癌症
(1)病毒感染因素:EB病毒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多发性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有密切联系;乳头状瘤病毒和单纯疱疹样病毒是二种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人类T细胞白血病毒Ⅰ型与成人T细胞白血病有病因学上联系;免疫缺陷病毒均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
(2)烟草致癌因素:点烟中的烟焦油具有化学致癌性。据统计美国、英国全部肿瘤的30%由烟草引起。吸烟者发生肿瘤的危险性为非吸烟者的10倍,其危险性随着吸烟量的增加而增大。吸烟与呼吸道、上消化道、胰腺、肾盂和膀胱的癌证有关,而鼻烟和咀嚼烟草则与口腔、鼻咽、肾与膀胱的癌症有关。
(3)酒精致癌因素:酒在人体的主要代谢产物乙醛是已经肯定的致癌物。已证实饮酒能诱发肝癌、食管癌;过量饮酒能导致肝癌、食管癌、贲门癌、胃癌、口腔癌、上喉癌等,并且与吸烟有协同联合作用。
(4)环境致癌因素:环境被致癌物污染,如空气、土壤,亦可导致癌证的发生。目前已知约80%左右的肿瘤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尤其肺癌更为密切。大气污染越重,肺癌发病率越高。城市高于农村,都市越大发病率越高。据报导肺癌发病率最高者依次为:北京、上海、沈阳等。
(5)职业因素:人类劳动生产环境中,存在着可引起劳动者发生癌症的因素。如石棉工人肺癌和间发瘤多与从事石棉工作有关;氯乙烯聚合工人多见肝血管肉瘤;从事橡胶工业者与髓性白血病关系密切;接触电离辐射能增加肿瘤的发病率,可致白血病、乳腺癌、甲状腺肿瘤、皮肤癌等,已知的紫外线照射诱发皮肤癌、舌癌、黑色素癌等。
(6)遗传因素:肿瘤与遗传有关的证据越来越多。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等。是当前肿瘤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前列腺癌发病因素
一、年龄:年龄是前列腺癌主要的危险因素。前列腺癌在小于45岁的男性中非常少见,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急剧升高,绝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龄大于65岁。基本上,在40岁以后年龄每增加10岁,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就几乎加倍,50~59岁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为10%,而80~89岁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陡增至70%。
二、家族史:当家族中有直系男性亲属患前列腺癌时,该家族中男性发病率明显增高。直系男性亲属一般指父亲和兄弟。如果亲属中有1个直系亲属患前列腺癌,那么患前列腺癌的概率就会比普通人群高1倍;如果有2个,将会高3倍。这表明前列腺癌的发生可能与体内的一个或是一组基因相关,只是这些基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科学家完全鉴定出来。
三、人种:前列腺癌在非洲裔美国人(即美国黑种人)中的发病率最高,其次是西班牙人和美国白种人,而非洲黑种人前列腺癌的发生率是世界范围内最低的。居住在美国的亚裔男性前列腺癌的发生率低于白种人,但明显高于亚洲的本土男性。虽然前列腺癌在黄种人中的发病率还未达到欧美国家的水平,但无论是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香港,还是日本、韩国、新加坡,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都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
皮肤癌发病会出现渗水吗
皮肤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很低,但在白色人种中却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超过所有其他恶性肿瘤的总和。在澳大利亚南部地区皮肤癌的发病率至少达 650/10万,在美国的高加索人中,皮肤癌的发病率亦高达165/10万,为我国发病率的100倍,在皮肤癌中以基底细胞癌最多见,占60%以上。各类皮肤癌的早期表现多为红斑状皮损,伴有鳞片状脱屑或痂皮形成,仅凭肉眼观察非但难以区分其组织学类型,而且易与牛皮癣,湿疹等良性皮肤疾患相混淆,常需借病理检查才能确诊。无论手术,放疗或其他治疗方法,对皮肤癌均有很好的疗效,治愈率可在90%以上。
诊断依赖活检,但要求诊断者具备足够的经验以识别有恶性嫌疑的病变,遇下述情况为高度可疑之早期恶性病变:①经久不愈或时好时犯或有少量出血的皮肤溃疡,②凡日光性角化病出现有流血,溃烂或不对称性结节突起等状,③往日射线照过的皮肤或旧疮疤,或窦道处出现溃破或结节突起时,④久不消退的红色皮肤疤,其上显示轻度糜烂时当警惕原位癌之可能。
活检在较小的病变多行切除活检,诊断兼治疗一箭双雕,毕其功于一役,病变稍大特别是需切除包括病变缘外2~3毫米正常皮肤方能达治疗要求时缺损太大,造成外观缺陷,则做钳取或切取活检,记住要包括病变近缘部分。
如何做好皮肤癌患者的精神护理
皮肤癌是指皮肤表皮发生的恶性肿瘤。皮肤癌多发于身体暴露部位,如头、面、颈、手背等部位,约占发病总数的81.1%。皮肤癌有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之分。皮肤癌多发于老年人,51岁~60岁为发病高峰期,皮肤癌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2:1。 皮肤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很低,但在白色人种中却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下是皮肤癌的精神护理: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对可能出现的放射性皮肤损害要提前告知患者,有一定心理准备。调动病人的主观积极性,保持乐观精神,避免紧张情绪。以好的状态来对抗疾病。患者的精神心理护理不能忽视,是很重要的。当患者被诊断为癌症时会产生两中情绪:一种是恐惧感,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多方挑剔,对身边的家人态度恶劣导致众叛亲离,而自身忧虑终日,使病情雪上加霜;另一种是采取“既来之,则安之”,不怨天尤人,能认真、正确地对待疾病,平时能得到医护人员、亲友和家人的谅解与同情。
专家提醒:针对病因施治、对症治疗是面瘫彻底治疗的关键,根据不同患者人群,不同病因,不同的病情应该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不可盲目服药。
皮肤癌手术多少费用
皮肤癌是常见的的恶性肿瘤之一,以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最为常见,皮肤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很低,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其发生可能与过度的日光曝晒、砷剂、焦油衍化物等长期刺激有关,射线皮炎等皮肤损害亦可继发本病,但很多病人没有明显的病因。大家发现皮肤癌的病症,要及时去医院诊治,治疗皮肤癌的价格,还是要看患者的实际治疗情况。
皮肤癌的治疗的价格和以下这些因素有关:
1、皮肤癌的治疗的价格还是要看患者选择的治疗医院。我们知道不同级别的医院,医疗水平、医疗设备、医生的资质的原因,收费标准可能会有些差异,因此皮肤癌患者选择的治疗医院不同,那么皮肤癌患者的实际治疗的价格也会有所不同,大家治疗皮肤癌的价格,还是要患者实际选择治疗医院而定。
2、皮肤癌的治疗价格和皮肤癌患者的治疗方法有关。皮肤癌的病症的治疗,大家可以选择西医的药物治疗,但是西药治疗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大家在治疗上要多加注意。药物治疗主要是局部外涂、局部敷贴及局部注射的方法治疗。对于早期的皮肤癌,大家选择用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治愈的。皮肤癌患者的治疗方法不同,实际治疗皮肤癌的价格也不同。
3、皮肤癌的治疗的价格的问题,还是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症情况。对于病症较轻的患者来说,去医院治疗皮肤癌的花费相对而言不需要花费很多钱,对于病症比较重的患者来说,治疗需要花费会更多一些,每个患者的病症程度不同,治疗的价格也不同。
皮肤癌的治疗价格是多少钱?以上就是关于皮肤癌的治疗价格和哪些因素有关的介绍,治疗皮肤癌是有针对性的,要针对患者实际情况来治疗,因而也决定了皮肤癌患者的实际治疗价格是不一样的,大家还是要去医院通过医生的诊断治疗,才能具体知道皮肤癌的治疗的价格。
为什么会得皮肤癌
为什么会得皮肤癌?虽然皮肤癌在我国比较少见,但是在白色人种中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着患者的健康。很多人对皮肤癌的发病原因很不了解,以下小编来为大家做简单的介绍,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能注意预防。
皮肤癌的病因之一:慢性刺激与炎症。恶性皮肤肿瘤可以发生与发展在瘢痕慢性溃疡、形成瘘管、窦道的部位,有些亚洲人群中嗜好咀嚼烟草或槟榔,故口腔或口唇部位易发生鳞状细胞癌。
皮肤癌的病因之二:经常曝晒与紫外线照射。有足够的证据支持紫外线照射、人体黑色素的防护与免疫系统功能相互作用导致了皮肤癌的发生。
皮肤癌的病因之三:免疫抑制阶段。患者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可发生皮肤癌,如应用免疫抑制剂能促成皮肤癌的发生。病毒致癌物质,许多病毒在动物宿主中能引起癌变,在人类中的很多人乳头瘤病毒的亚型可诱发皮肤癌。
皮肤癌的病因之四:接触化学物质。如经常接触石油、沥青、煤油、焦油、砷等物质易患皮肤癌。
皮肤癌的病因之五:电离辐射。在以往长期从放射工作者因忽视防护措施而导致辐射性皮肤干燥症的基础上发生的皮肤癌,近年来由于放射仪器设备的改进和放射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加强了各项防护措施,职业性皮肤癌基本上已经绝迹。
皮肤癌的病因之六:患有遗传性疾病。患有不耐阳光的遗传性疾病,如着色性干皮病、白化病的患者,皮肤癌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皮肤癌的病因之七:慢性皮肤病症。如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的短痕,长期皮肤溃疡、瘘管及窦道以及烧伤疤痕的基础上可发生癌变。
综上所述,以上是皮肤癌发病的常见原因,专家提醒,在生活中我们要避免长期接触有害的化学物品,如沥青、焦油、砷化物、苯并芘等这些有害物质,还要注意多补充维生素c和e,做好皮肤防晒,预防皮肤癌的发病!
为什么会得皮肤癌
(一)流行病学
皮肤癌的发病率地域差异性很大,澳大利亚南部地区发病率最高,占全部恶性肿瘤的一半以上,发病率高达650/10万,年龄标准化发生率为每年555/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达67%,即到70岁为止,每3个人中就有2个人要发生皮肤癌。这可能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有关。在美国的高加索人中,皮肤癌的发病率达到165/10万,是我国发病率的100倍以上。据美国癌症协会报道,皮肤癌占美国每年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的近1/3.估计其发病率超过800000例/年。到2000年,美国每年新增皮肤癌病例约70万人,有2100人死于非黑色素瘤性皮肤癌。据估计,能活到65岁的美国白人中,40%~50%至少要患一次皮肤癌。我国为皮肤癌低发国家,非黑色素瘤性皮肤癌发病率男性为1.3/10万,女性为1.0/10万。
(二)危险因素
皮肤癌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是阳光暴晒。其他病因包括电离辐射、遗传易感性(着色性干皮病、白化病)、砷接触史,曾经有梅毒或烧伤而导致的慢性皮肤溃疡史,还有人类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等。光化性皮肤损害作为一个致癌因素在皮肤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大约90%的皮肤癌发生于经常暴露于阳光的部位,中波紫外线(UVB,波长280~320nm)与皮肤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而长波紫外线(UVA,波长320~400nm)只能使皮肤变黑;短波紫外线(UVC,波长0~290nm)被大气臭氧层吸收,不能够到达地球表面,与皮肤癌的发生无关。某些遗传情况如着色性于皮病、白化病和基底细胞痣综合征等发生非恶性黑色素瘤皮肤癌的危险性增高。免疫抑制同样也是发生鳞状细胞癌的危险因子,特别是在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经常接触砷、柏油、沥青者皮肤癌发病率增高。有慢性皮肤损害(烧伤、瘢痕、放射线电离辐射、瘘管、性病肉芽肿、梅毒、麻风等)的皮肤癌患者,40%以上在病程中出现转移。金发璧眼白皮肤人种是皮肤癌高危人群,而有色人种皮肤癌患病率低,黑色人种皮肤癌发病率最低,因为黑人皮肤中的黑色素可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损伤,即使处于相同的地理环境,白种人发生皮肤癌比非白种人高45倍。人类乳头状病毒(HPV)在疣状瘤、退行性丘疹、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和皮肤原位癌中均有发现,HPV16和甲床的鳞状细胞癌相关。HPV感染和其他的致病危险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皮肤癌发生,是皮肤癌的潜在致病因子。
(三)发病机制
紫外线照射、基因突变、免疫抑制和感染是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发病的主要因素。紫外线产生的光化作用改变了细胞DNA的结构,破坏了淋巴细胞表面的活性抗原结构,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功能,特别是紫外线的B光谱(波长290~320nm)可妨碍朗罕细胞和T细胞处理抗原的能力,而且可以介导p53基因的突变,在皮肤癌的发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研究表明,p53在正常的角化细胞中极少表达,而在基底细胞癌和附近受辐射损伤的表皮中可检测出p53基因的突变型,鳞状细胞癌也有p53基因突变。着色性干皮病患者迟早要发生皮肤癌,皮肤白化病同样也与皮肤癌的发生有关,光化性角化病、化学性角化病、大细胞棘皮瘤、放射性皮炎、增殖性红斑、黏膜白斑、软骨皮炎、退行性发育丘疹病、皮脂样痣、汗孔角化病、角化棘皮病、纤维上皮瘤等均是皮肤癌的癌前期病变。免疫抑制在皮肤癌的发生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如器官移植术后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淋巴网状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非黑色素性皮肤癌的发病率增高,特别是在暴露于阳光辐射下的部分,可能与产生抑制性T细胞及其他抑制因子有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与皮肤癌的发生也有关系。
胃癌发病和哪些因素有关
患有癌前病变:癌前病变是指有癌变倾向的良性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率可达10%;慢性胃溃疡,癌变率低于3%;胃息肉,直径>2厘米,多发且基底较宽者癌变率高;胃部分切除者,残胃癌变率可达0.3%~10%;其他癌前病变,如巨大胃粘膜肥厚症,疣状胃炎等。
饮食习惯不良:如饮食不规律、吃饭快速、喜高盐/热烫食品,喜食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含量高的腌制、熏制、干海货、隔夜菜,喜食烧烤的红肉、常食用霉变食物、少食新鲜蔬菜等。
长期酗酒及吸烟:酒精可使粘膜细胞发生改变而致癌变。吸烟也是胃癌很强的危险因素,青少年时期开始吸烟者危险性最大。
有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患者家属中胃癌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2~3倍。
长期心理状态不佳:如压抑、忧愁、思念、孤独、抑郁、憎恨、厌恶、自卑、自责、罪恶感、人际关系紧张、精神崩溃、生闷气等,胃癌危险性明显升高。
某些特殊职业:长期暴露于硫酸尘雾、铅、石棉、除草剂者及金属行业工人,胃癌风险明显升高。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有研究称约半数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国人约60%感染该菌,但仅0.03%的人群患胃癌。
皮肤肿瘤病因
多数病因不明,有先天及后天等因素,如痣类(主要是色素痣)为先天性疾病。皮肤癌是由于多种内在及外在因素协同作用引起组织细胞异常的反应性增生。其中外在因素包括化学致癌物质、紫外线、电离辐射、病毒感染等。内在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免疫缺陷等。已知紫外线的照射是皮肤的一个重要致癌因素,例如接近赤道地区人群中的皮肤癌发病率较远离赤道地区的发病率高。白种人表皮中黑色素细胞产生的黑色素少,对紫外线的防护作用差,因此皮肤癌的发生率亦较有色人种高。初步研究表明紫外线等致癌因素首先引起细胞核内DNA的损伤,由于机体内在的缺陷,使细胞不能对损伤的DNA进行修复,从而发生对变异DNA的复制,若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及时排斥、清除这种变异的细胞,即机体免疫监视功能有缺陷,这种有变异DNA的细胞将发生增殖,成为克隆,最终导致肿瘤的形成。
肿瘤的病因有哪些
如果机体内部的某些条件或状况适合外界环境中致癌物质的作用,这些人群就具备了肿瘤发病的内因。包括精神因素、内分泌失调、免疫缺陷与遗传因素等。约有60%的癌症患者在发病前有明显的精神创伤史。内分泌紊乱可能与乳腺癌、前列腺癌发病有关。先天性免疫缺陷或长期应用免疫抑制药的人群中,肿瘤的发病率较高。
遗传因素与癌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如患有错构瘤病综合征、遗传性皮肤病、染色体脆弱综合征等,遗传病者约10%发生恶性肿瘤,一些致癌外因诱发肿瘤时也都通过遗传因素起作用。
外界肿瘤的病因因素是引起癌症的重要刺激因素,大约80%~90%的癌症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已知致癌因素有化学、物理、生物营养等几种,较重要的有以下几项:
①吸烟与被动吸烟。肺癌病人中吸烟者是不吸烟者的10倍;吸烟者肺癌、喉癌、食管癌、膀胱癌、口咽癌的发病率也比不吸烟者高。吸烟量与癌症发病关系尚不明确;即使接触烟草的烟雾量不大也会发生癌症。近年来还发现经常生活在嗜烟者烟雾环境中的不吸烟者,发生癌症的机会也多。
②职业因素。因长期接触煤焦油、芳香胺或偶氮染料、亚硝胺类化合物等而致的职业性癌,可占全部癌症的2%~2%。职业性癌一般有相当长的潜伏期,发生在皮肤、泌尿道、呼吸道等部位的职业性癌较常见。
③放射线及紫外线。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所诱发的癌症约占全部癌症的3%,紫外线照射可诱发皮肤癌或恶性黑色素瘤。
④膳食。人类的饮食结构和习惯与消化道癌关系密切。膳食中脂肪过多易诱发乳癌、大肠癌;水果和蔬菜可降低大肠癌的发病;有些食品添加剂具有致癌作用;腌熏食品和一些蔬菜、肉类、火腿、啤酒中可能含有致癌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品与肝癌发病可能有关。
⑤药物。治疗癌症的各种抗肿瘤药特别是烷化剂,本身也具有致癌作用;此外某些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抗组胺药激素类等与癌症的病因有关。
⑥寄生虫与病毒。血吸虫病可引起膀胱癌;中华分枝睾吸虫可引起胆管癌。目前已知迁延性乙型肝炎所致的肝硬变患者容易发生肝癌;单纯疱疹病毒与宫颈癌的发病有关。许多病毒可以诱发动物肿瘤,但在人类尚缺乏直接证据。
了解肿瘤的病因学,有助于去除致癌因素,阻断癌变环节,预防肿瘤的发病。
肿瘤不属于遗传病。但有些恶性肿瘤确有遗传性,如人群中存在有高发乳癌、胃癌、结肠癌等家族。另外有些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伯基特氏淋巴瘤等,有明显的遗传性。
胃癌多久化疗一次 胃癌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多数的回顾性调查材料认为遗传因素在胃癌病因中的作用比较肯定,有着明显的家族聚集的倾向。一般认为胃癌病人亲属的胃癌发病率比对照组高4倍。
胃癌与慢性胃炎,尤其是萎缩性胃炎之间有密切关系。这类胃癌的发生率与萎缩性胃炎严重程度及病史长短有关。由于患萎缩性胃炎,粘膜功能及结构异常,胃液游离酸减少,胃液内细菌增加,使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增加,亚硝基化合物已证实可引起胃癌。这也是胃癌的病因。
饮食与胃癌发病关系密切,可以说是胃癌病因中无所争议的一点。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中胃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这主要和饮食因素有关。
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重要的胃癌的病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幽门螺杆菌定为人类胃癌发生的一级致癌物。HP细菌的菌型差异可出现胃癌发生的差异。
骨癌发病的因素有哪些
1、放射性元素。这个因素与骨癌的发病具有很大的紧密联系,需要大家在日常加强防御。治疗其它疾病时使用的X射线等放射线照射,也会损伤骨骼,埋下骨癌隐患。另外镭、锶等放射性物质都有可能增加骨癌风险,这就是一种骨癌的病因。
2、在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一些外伤的侵袭,如果伤及了骨骼,那么就会形成发生骨癌的危险。专家指出,骨癌的病因还有意外伤害。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不免造成一些意外伤害,损伤骨骼,增加骨癌的风险。
3、遗传因素对骨癌的发病也是具有很大的诱发作用的。但是这并不绝对。一般情况下,家族有骨癌患者,并不一定导致下一代也会患有骨癌,但相对来说,风险会更高。这种骨癌的病因较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