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隆针刺方向 针刺丰隆注意事项
丰隆针刺方向 针刺丰隆注意事项
1.当针刺丰隆出现触电样针感时,应将针拔出几分,忌继续捻针,否则容易出现针感后遗。
2.深刺时,须防止刺伤胫前动,静脉,如果针刺手法过强,可能会损伤内部血管,造成内出血,皮下血肿。
阴陵泉怎么进针 阴陵泉常用配伍疗法
1.配脾俞,丰隆,针刺补泻兼施,健脾化浊,治疗脾虚湿盛,清阳不升之头痛,眩晕等。
2.配中脘,足三里,公孙,针刺补泻兼施,健脾利湿,治疗脾胃虚弱之呕吐,泄泻等。
3.配肺俞,定喘,太渊,丰隆,针刺补泻兼施,健脾化痰,止咳平喘,治疗痰湿喘逆。
4.配肾俞,水分,中极,关元,三阴交,太溪,针刺补泻兼施,宜灸,利水消肿,治疗脾肾阳虚之水肿,癃闭,小便不利,泄泻等。
5.配肺俞,列缺,曲池,合谷,针刺泻法,疏风解表,通利水道,治疗风遏水阻,流溢肌肤之风水。
6.配至阳,胆俞,日月,腕骨,阳陵泉,针刺泻法,清热化湿,治疗湿热黄疸。
7.配脾俞,水分,足三里,胆俞,三阴交,针刺泻法,灸水分,温化寒湿,治疗寒湿黄疸。
8.配膀胱俞,中极,三阴交,针刺泻法,清利膀胱,治疗膀胱湿热之小便不利,尿痛,尿频等。
9.配三阴交,大敦,照海,针刺泻法,清热利湿,治疗湿热下注之阴茎痛,妇女阴痛等。
10.配犊鼻,阳陵泉, 阴谷,足三里,针刺泻法,舒筋利节,治疗风寒湿邪痹阻之膝痛,屈伸不利等。
11.配解溪,太白,太冲,针刺平补平泻法,疏通经络,治疗经脉痹阻之足跗肿痛。
丰隆针刺方向
取穴法:侧卧,髋骨下缘至踝关节横纹之中点水平,即胫骨前缘外侧1.5寸,胫骨与腓骨之间。
进针方向:从外侧向内直刺,与外侧面成90°。
进针深度:直刺1-1.2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8-15壮,或温和灸10-2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有酸胀感,向上放射至大腿根部,下至外踝。
步廊穴痛是什么原因
步廊痛的原因:
步廊穴属足少阴肾经,穴处胸部,起宽胸理气,和胃降逆之功,多用于治疗痰浊壅塞,气血瘀滞之胸痛,胸满,胸闷,胁痛,心痛,咳嗽,气喘诸症,以及胃失和降之呃逆,呕吐诸病证。步廊穴出现疼痛现象,多是胁肋痛,气滞,咳嗽气喘所致,具体情况应咨询医生,明确病因后进行治疗调理。
步廊常用配伍
1.配膻中,巨阙,肺俞,丰隆,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化痰,治疗痰浊壅塞之胸痛,胸满,胸闷等。
2.配膈俞,三阳络,郄门,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活血通络,治疗气滞血瘀之胸闷,胁痛。
3.配心俞,内关,宁心安神,宽胸止痛,针刺泻法,治疗心血瘀阻之心痛,心悸,怔忡。
4.配期门,行间,内骨干,天池,肩井,针刺泻法,治疗气郁血瘀之乳痈。
5.配肺俞,脾俞,丰隆,合谷,太渊,针刺泻法,化痰 止咳平喘,治疗痰湿咳喘。
针灸是如何辅助治疗肺癌的
1、咳嗽喘促者:可选定喘、风门、肺俞、列缺、合谷等穴,有宣肺降逆、止咳平喘的功效;如患者痰多,则可配太渊、丰隆、足三里等穴,以化气、健脾、除痰。
针刺方法采用平补平泻法。
2、放化疗后骨髓造血抑制者:可选大椎、足三里、肾俞等穴,有健脾补肾、补气生血的功效。
采用灸法,每次用艾条悬灸20分钟,每日1~2次;或使用毫针刺,针刺进后用补法。
3、放化疗后食欲不振、呕恶者:可选内关、足三里、中脘、公孙、胃俞等穴,可有调和脾胃、降逆止呕的功效。
针刺方法采用平补平泻法。
4、肺癌晚期不耐放化疗者:可刺激十二经井穴,应用电热缇针从十二经井穴开始激发传感,每次1条经,针刺时针尖指向病灶,每日每日1次,气至病所后继续治疗30分钟,以28次为1疗程,刺激强度以舒适为好,每处刺激1~2分钟。
注意:治疗时室温宜在20℃~25℃,穴位皮肤温度应在20℃以上。
5、胸痛、背痛者:可选百会、内关、风门、肺俞、丰隆等穴,毫针刺,用泻法。有活血化瘀、舒筋止痛之功效。
兑端的作用是什么 兑端穴常用配伍
1.配水沟,内关,丰隆,巨阙,太冲,针刺泻法,化痰开窍,治疗痰浊蒙心之厥证。
2.配百会,本身,后溪,丰隆,针刺泻法,熄风化痰,定痫安神,治疗风痰痫证,呕沫等。
3.配水沟,内关,气海,太冲,针刺泻法,理气开窍,治疗气机逆乱之气厥。
4.配下关,劳宫,合谷,内庭,针刺泻法,清泻胃火,治疗胃火上炎之齿龈肿痛,口疮臭秽等。
5.配目窗,翳风,下关,颊车,合谷,针刺泻法,疏风通络,开关启闭,治疗风邪入络之口喎,口噤不开等。
针刺孔最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孔最穴常用配伍
1.本穴清肺止血,善治热伤肺络之咯血,衄血等出血疾患。配曲泽,合谷,肺俞,鱼际,针刺泻法,治疗肺热咳血;配风池,迎香,合谷,少商,针刺泻法,治疗肺经蕴热鼻衄;配太冲,肝俞,肺俞,针刺泻法,治疗肝火犯肺之咯血;配尺泽,鱼际,百劳,然谷,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阴虚火旺之咯血。
2.配少商,合谷,内庭,关冲,少商,关冲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清泻肺胃,消肿利咽,治疗肺胃热盛之咽喉肿痛。
3.配鱼际,扶突,天鼎,太溪,针刺泻法,疏风清热,利咽开音,治疗风热失音。
4.配合谷,大椎,针刺泻法,疏风解表,泄热止痛,治疗风热袭表之热病无汗,头痛。
5.配尺泽,肺俞,曲池,风门,大椎,针刺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治疗风热咳嗽。
6.配少商,尺泽,丰隆,太白,肺俞,太白针刺补法,丰隆针刺平补平泻法,余穴针刺泻法,宣肺化痰,止咳平喘,治疗痰浊阻肺,肺失宣降之咳嗽气喘,喉间痰鸣,痰稠量多等。
7.配风门,肺俞,尺泽,足三里,丰隆,四缝,四缝用三棱针点刺,挤出白色或黄色粘液,余穴针刺泻法,清热泻肺,化痰止咳,治疗痰热阻肺之小儿顿咳痉咳期。
8.配合谷,大椎,丰隆,膻中,中府,针刺泻法,清热化痰平喘,治疗痰热气喘。
9.配曲池,手三里,天井,外关,阳池,合谷,针用泻法,舒筋活络,通络止痛,治疗经脉痹阻之肘臂挛痛,腕痛,上肢不遂等。
郄门的准确位置及作用 郄门穴常用配伍
1.本穴清热泻火,凉血止血。配尺泽,鱼际,孔最,肺俞,针刺泻法,治疗肺热咳血;配上脘,内庭,针刺泻法,治疗胃热吐血;配兑端,行间,曲泉,委中,针刺泻法,治疗肝火鼻衄;配大椎,灵台,曲池,合谷,委中,治疗热毒疔疮。
2.配膻中,内关,巨阙,膈俞,心俞,针刺平补平泻法,活血通经止痛,治疗心脉痹阻之心痛,心悸,胸痛等。
3.配灵道,肺俞,尺泽,丰隆,针刺泻法,清心化痰,治疗痰火心悸。
4.配大陵,神门,太溪,太冲,针刺平补平泻法,滋阴降火,治疗阴虚火旺之虚烦失眠。
5.配神门,大陵,膻中,丰隆,三阴交,针刺泻法,治疗痰热蒙心之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