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幼儿在幼儿园穿什么衣服好
冬天幼儿在幼儿园穿什么衣服好
冬天的脚步渐近,大人们都开始穿起了棉衣以抵御严寒,可是却为该给新生宝宝穿多少而苦恼着,有的妈妈担心宝宝着凉了,给自家宝宝套上一层又一层的衣服,包裹得像个粽子。宝宝在家里能够开暖气得到最周全的照顾,但在幼儿园宝宝又应该穿什么衣服保暖呢?
1、冬季保暖经典搭配——温暖的棉袄外套和一件毛衣
寒潮来袭,家长担心宝宝容易冻着,就给孩子一个劲地加衣服,把宝宝裹得一层又一层,就像包粽子一样。其实,“穿得多就是穿的暖”是一个误区哦!宝宝穿衣过多,浑身被裹的动弹不得,而且在幼儿园午睡的时候到底该怎么脱,往往使老师发愁:少脱几件吧,孩子睡得满身大汗,更容易感冒;多脱几件吧,午睡起来要花很长时间把衣服全部穿回去,而且穿衣的时候也容易着凉。
最好给宝宝穿一件保暖性好的羊毛毛衣,一件棉质或羽绒马甲,外面穿一件棉袄或者羽绒外套。妈妈尽量避免给宝宝穿薄薄的保暖性差的衣服,光靠衣服的数量来保暖是非常累赘的,而且给宝宝和老师造成很大不便。
穿着轻便保暖的装束,孩子活动的时候不会束手束脚,一旦有体育活动身上热了,可以把棉袄外套脱掉,一件毛衣加一件马甲的保暖性也不至于让孩子受冻。午睡的时候,老师一般要求孩子脱掉外套,穿秋衣秋裤午睡。所以家长们给宝贝穿衣服的时候,最好选择穿脱方便的。
2、冬季保暖实用装备——宽松的棉裤和羊毛裤
一些家长喜欢给孩子穿牛仔裤,尤其是男孩子。但是在寒冷的冬天,老师就不建议给孩子们穿牛仔裤了。一方面是因为牛仔裤质感很硬,冬天里面一塞别的裤子,两条小腿就很难弯了,这样不利于孩子活动。另一方面,牛仔裤很紧,这是最大的弊端!每天老师在孩子上完厕所或者午睡起床后塞裤子,又紧又窄又没弹性的牛仔裤常常让老师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连老师都拉不上的裤子,更不用说让宝宝自己动手了。
面料柔软的棉裤又柔软又温暖,是冬天最好的选择,而且很多棉裤的裤腰都采用宽橡筋,松紧幅度很大,非常好拉好塞。像这样的天气,一条棉裤或者绒里夹裤,再加一条秋裤就够了;如果冷空气来了,可以在棉裤里塞一条宽松的羊毛裤,就足够了。
另外要注意的是,很多父母冬天喜欢用那种紧身的厚裤袜代替羊毛裤,以为紧身的保暖性更好,其实紧身的裤袜对孩子来说是很难穿脱的。在幼儿园宝宝上完厕所很容易拉不上裤子,而且女孩子小便的时候,很容易因为裤袜太紧,裤子拉不下去,结果小便把裤子弄湿的现象时有发生。
3、接送宝宝时,多备一条围巾
围巾围在宝宝的脖子上,可以防止宝宝体温向外流失,还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在接送宝宝时,妈妈不妨多备一条围巾,好看又实用。围巾几乎是直接贴着皮肤的,宝宝颈部的皮肤很敏感、很脆弱,所以给宝宝选围巾时,一定要选毛线质量好的,否则容易刺激皮肤过敏。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寒冷的北方,不少爸爸妈妈都习惯给宝宝戴上口罩或者用围巾护住口鼻,以为这样宝宝的小脸就不会冻着了,其实这样会降低宝宝上呼吸道对冷空气的适应性,使宝宝缺乏对伤风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的抵抗能力。所以妈妈不要用厚厚的围巾长时间地堵住宝宝的口鼻哦!
4、给宝宝多备一件马甲
宝宝穿得臃肿,在和小朋友做游戏的时候真的很不方便活动呢!特别是厚厚的衣服影响了双臂的摆动,裹种子的宝宝就像机械人一样,手脚不能灵活弯曲。幼儿园老师通常都会要求妈妈给宝宝准备一件小马甲,这样宝宝到户外玩的时候可以穿上,既保暖也便于运动。宝贝不仅舒服还不易生病呢!在室内的时候,玩得发热了,宝宝自己也可以脱下来,穿脱方便又保暖的马甲,是妈妈们冬季必备的保暖衣服哦!
5、给多汗的宝宝多备一双袜子
脚部是阴阳经络交会之处,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宝贝的双脚保持温暖,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
好动宝宝在冬天也是很容易出汗的,如果双脚出汗没有及时更换袜子,宝宝很容易着凉,也容易生冻疮。所以妈妈不妨给宝宝多准备一双袜子,让老师帮宝宝及时更换。实在不行,换鞋垫也可以。在袜子的选择上,老师建议最好选择纯棉质地的,更容易吸汗,不容易潮湿。
孩子初入幼儿园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1、孩子入幼儿园,您选的衣服合适吗?
在忙碌的生活里,有很多家长在兼顾工作和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常常忽略了孩子合理的穿着,使得孩子在幼儿园生活中遇到不必要的挫折,或养成更深的依赖性。因此,我们建议家长在给上幼儿园的孩子购买鞋子、衣裤时要重点考虑以下细节:
一、鞋子
孩子越小,越要买一些方便、易穿的鞋子,最好是用魔术贴由里往外拉过来一贴即可的,不需要穿过任何的小洞洞。如果需穿过小洞再折回来贴上的鞋子,家长们可以把贴带的尾端叠起缝上,防止孩子把贴带拉了出来而又穿不回去。
二、衣服
2岁~3.5岁的孩子,需要逐渐减少有扣子的衣服,转为直接套头进去的衣服。另外有些孩子的头较大一点的,家长们在选购衣服时就要充分地考虑,买些套头的颈位弹性较好的、较宽松的衣服,或是买一些V型领的或肩上扣扣子的衣服。3岁半以后的孩子,可以逐渐增加各种各样的衣服,如:扣扣子的、拉拉链的、系绳子的等。不管是在何年龄段的孩子,都应该穿上宽松的衣服。
三、裤子
裤子宜较宽松,裤头不应太紧。吊带裤(工人裤)、喇叭裤、紧身裤等,当孩子们穿着这样的裤子参加幼儿园生活时会出现很多的不便。吊带裤虽然可爱但在幼儿期孩子无法自己穿、脱、上厕所,所以不可取,尤其不能穿回幼儿园。大部分的喇叭裤都不便于活动,裤裆太浅又不保暖。另外,喇叭太大,女孩子上厕所还容易尿湿裤脚,很不卫生。紧身裤不利于孩子的身体成长,裤子太紧不透气,出汗后孩子穿、脱裤子也更困难了。裤子的布料应柔软舒适,不宜粗糙过硬。家长们最好选购纯绵布制造的裤子。幼儿期孩子应选穿橡皮筋裤头的裤子,不宜穿裤头须拉链和扣扣子的裤子。
幼儿园冬季穿衣指南 幼儿园穿衣保暖注意事项
给孩子的衣服不仅要温暖,更要舒适。孩子的小手小脚都在发育阶段,过硬过紧的服饰都会使血管肌肉紧绷,不仅压迫四肢,有些还会压迫到内脏和神经。给孩子穿得漂亮不如穿得舒服,孩子在幼儿园里蹦蹦跳跳,更要穿得安全。
理由:牛仔裤等近身衣物虽然时尚百搭,但穿着此类衣物不利于孩子运动,甚至妨碍小朋友成长发育;而较为宽松的运动衣不仅可以吸汗保暖,还能保证小朋友在户外活动时不受束缚。
理由:有时家长不知道给孩子穿多穿少,所以就给孩子穿很多件衣服,但这种穿法根本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不仅穿脱麻烦,更不利于运动;而将N多件薄衣折合成一件较厚的衣服,不仅方便穿脱,更利于运动,况且,幼儿园室内温度较高,根本不需要太厚的衣物。
理由:时尚好看的鞋子大多系带、不透气,甚至质地较硬,不仅不方便穿脱,甚至会影响孩子足部骨骼发育,或游戏时被绊倒;而舒适、透气的运动鞋普遍质地较软,方便穿脱,避免给孩子造成运动不便。
理由:骤然从薄衣物变成厚棉衣,没有过渡,会影响孩子皮肤散热,削弱孩子对外界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而以当前的问题,多数地区穿一件防风卫衣基本可以保证孩子的保暖问题。
最后提醒最重要的一点,随着气候变冷,雾霾等重污染天气也将频繁发生,晨送晚接的路上,无论驾车还是步行,务必提前给孩子准备口罩。在经历断崖式降温后,预计7—10天后,气温会有一个小幅上升,请务必关注天气变化,及时为孩子添减衣物。
上幼儿园前要哪些物品
有的幼儿园会要求统一购买被褥、洗漱用品,有的则要求自己准备。入园前,家长应打听好相关事宜,以免重复准备造成浪费。需要自行准备用品的,家长最好给宝宝准备好书包、衣裤、鞋子、手帕、玩具等可能会用到的物品,以备不时之需。
衣服:给宝宝准备一个书包,用来装上幼儿园需要的衣服和用品。家长应为宝宝准备几套得体的衣服,纯棉质地最好。不要太大、也不要太瘦,最好是有兜的,开身的,穿脱方便的。女孩的衣服不要有太多装饰物,男孩最好不穿带拉链的裤子。一定要给宝宝穿内裤,避免肚子受凉,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秋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准备一薄一厚两件小背心十分必要。给宝宝准备一套衣服,裤子最好备两条,宝宝在喝汤或者洗手的时候很容易弄脏衣服。
手帕:可以给宝宝用来擦嘴,可以让宝宝来挑,这样可以增强他对上幼儿园的兴趣。
鞋子:午睡时为了宝宝如厕方便,最好准备一双小拖鞋。鞋的大小要适宜,尽量选择底软、跟脚、轻便的布鞋或旅游鞋,适合跑跳活动。款式以松紧口或粘扣的为好,最好不要系鞋带。注意鞋底是否防滑。
玩具:如果宝宝依赖性较强,可以在最初一段时间,让他带1、2件喜欢的小玩具到幼儿园去,以减轻分离焦虑。
近半数的儿童都有幼儿园阴影
随机对10位正在幼儿园的孩子进行了调查,并询问了他们的父母对幼儿园的看法。其中,6个家庭对幼儿园的印象较好,“毕竟能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另外4个家庭则不满意。当问及不满意原因时,答案普遍为幼儿园规矩多、老师责任心差。
而网上和随机调查得出的同一结果是,幼儿园对孩子最大的吸引力,是有人和他们一起玩,不至于孤单。但又是哪些原因让他们极不情愿走进幼儿园大门呢?
孩子不想上幼儿园的几个原因
幼儿园条条框框太多
“我们幼儿园不让随便说话。”5岁的曹爽(化名)说,他所在的幼儿园规定了什么时候能说话、什么时候不能。“有一次,我午睡起来穿衣服时,叫了一个小朋友的名字,就被老师批评了。老师说穿衣服时不能说话,否则会穿得慢,影响下面的活动。”
此外,曹爽所在的幼儿园还有这样的规矩:每天下午5点以后不能上厕所。“有时,我刚把孩子接出幼儿园,他就嚷嚷着上厕所。一问才知道,孩子在幼儿园已经憋了半天了。”曹爽的父亲有些气愤,“这是因为老师会在5点前打扫厕所,等家长把孩子接走后,他们就能直接下班了。可5点以后,孩子通常还要等上一段时间才能见到家长。我觉得,对身体发育和控制力还不完全的小孩来说,这个要求实在过分。”
体罚现象仍然存在
据报道,北京3岁男孩坤坤到幼儿园入托13天就遭到体罚。之后,坤坤被诊断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911”恐怖袭击后,很多美国人患上的心理疾病)。
对一些成年人来说,幼儿园体罚也带给了他们很多阴影。一位网友在本报调查后留言说:“当年我经常被关小黑屋,上课说话要关,吃饭慢了也要关。”另一位网友则说:“老师稍不顺心,就捶我们的后背。”
不过,小曹爽倒觉得,老师对他们挺好。“我们做操做错了,老师顶多让我们到队伍第一排去做。”即便如此,曹爽还说,有的老师也会板起脸,“一看老师这样,我就害怕。”
如何预防宝宝感冒 实例2:2岁的莺莺老感冒!
2岁的莺莺从9月份上幼儿园起,就开始频繁感冒。特别是深秋和入冬后,发作更是频繁。几乎每个月都会出现发烧、感冒。该打的预防针打了,该穿的衣服也穿了。总之,该想的办法都想过了,只差看医生了。于是,我和莺莺的父母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交谈。
分析:集体生活中的孩子为什么容易生病?
孩子进入集体生活环境中,特别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这是因为孩子们之间接触紧密。其中任何一个孩子得病都可引起其他儿童发病。这是最主要的原因。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衣服穿的不合适、喝水少等也会导致孩子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
为什么要这样做?
很多家长怕孩子着凉,在秋冬季往往都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可是,孩子在幼儿园玩耍过程中,经常会出汗。出汗后,内衣潮湿,再遇到风吹,孩子就容易出现真正的着凉。而着凉后,儿童抵抗疾病的能力自然降低,疾病就会乘虚而入。
为什么要这样做?
年龄小的宝宝在家主要由大人精心照顾。大人会安排小宝宝的吃饭、喝水的时间和规律。可是,到了幼儿园,老师虽然也会给孩子定时发水喝,但其他的大部分时间并没有人提醒。因此,很多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喝水比较少。
好办法:为了让孩子多喝些水,在家里,你要给他进行一定的训练。比如:将倒好的水放在固定地方,提醒孩子自己拿水杯喝水;定时提醒孩子应该喝水了等等。多与幼儿园的老师交流,了解幼儿园的生活习惯,使家中的生活规律尽可能与幼儿园接近。
为什么要这样做?
进入秋冬季后,孩子在户外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很多家长每天用车接送孩子到幼儿园。由于孩子没能适应天气的变化,一旦接触寒冷的空气就可能出现呼吸道感染。
好办法:每天,让孩子在户外适当活动一定的时间,感受天气的逐渐变化。孩子适应了天气的变化,也就减少了着凉的机会,当然也就减少了呼吸道感染的机会。
预防孩子感冒最好的办法:让孩子更加接近而非躲闪自然。
本期诊室小结:预防感冒的5个自然法则
1.室内经常通风,减少室内病菌的密度。
2.经常室外活动,适应天气的变化。
3.经常喝水,增加体内毒素的排泄。
4.合理增减衣服,减少着凉的机会。
5.远离病人,避免成人带菌者的侵袭。
其实,感冒本身可以刺激儿童免疫系统的成熟,即使孩子感冒了,家长也不要惊惶失措。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注意休息,孩子很快就能痊愈。
冬季幼儿保健常识大全
一年一度,四季更替,秋去冬来,在寒冷得冬季,家长和校园更要注意保持幼儿的身体健康。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多发季节,要谨防冬季易流行的呼吸道传染病,如水痘、腮腺炎、流行性脑膜炎等。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做好幼儿计划免疫工作。对于体质差、易感染疾病的幼儿,家长可根据疾病流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免疫注射,同时还可给孩子服用板兰根、大青叶、金银花等中药,以加强预防流行型感冒。幼儿外出时如应带好口罩,特别是室内外温差较大的的情况下。
合理穿衣,随时增减。有的家长给小儿穿衣过多,孩子稍有活动,汗水把内衣湿透,而小儿不会表示需要更换内衣,只能凭自身的体温把湿衣暖干,天天如此,容易伤风感冒,对健康不利。同时应随气候变化而增减,在活动前或进入有暖气房间时应脱去外衣。
外出最好戴口罩,避免着凉。夜间盖好被褥,家长或保育员应勤查看,幼儿登被褥时及时盖好,以免孩子着凉。不然,常会引起其它大病发生,如肺炎、心肌炎、大叶性肺炎、急性肾炎。
冬季天气寒冷,幼儿需要的能量和热量也相应增加,因此应增加些能量高,热性的食物。如肉类、鱼类、家禽类、乳类、豆类等等。此外也要注意补充红枣、红豆等健脾补血的食物。
冬季还要保证幼儿的饮水量。水是人体新陈代谢必不可少成分。幼儿代谢旺盛,需水量大,每节课后都应组织幼儿喝水,个别特异性体质的幼儿还要视情况增加饮水的次数。
冬季幼儿也要进行适度的运动和锻炼。锻炼可增强幼儿体质,增强自身免疫力,才能抵御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蚀。
一、避免着凉:冬日寒潮多,气温变化大,幼儿易着凉、感冒,常会引起许多大病,如肺炎、心肌炎、大叶性肺炎、急性肾炎、因此冬季要给幼儿保暖,避免着凉。
二、保护皮肤:冬季寒冷干燥,幼儿皮肤中水份散失多,皮脂腺分泌少,皮肤易干裂发痒,让幼儿多吃蔬菜、水果、多喝开水,并常用热水洗手、脚、脸,再适当搽点护肤霜。
三.注意室温:冬季对人体的适宜温度是18摄氏度,如高于23摄氏度时,人就会感到头晕、疲倦。另外,如果室内外温差大,则易感冒。
四、多晒太阳: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杀灭人体表面的病毒和细菌,帮助幼儿对钙、磷的吸收,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此外,阳光也能提高红细胞的含氧量和增强皮肤的调温作用,以及能增强神经系统的活动机能和幼儿的体质。
五、不坐凉地:冬季地面的温度很低,幼儿坐在上面,体内的热量就会大量散失,容易感冒。冬天到了,不要因为怕孩子冻着就不带他到户外去。遇上好天气,就要多出去玩,只要有太阳就带他到公园去晒晒。一方面是促进钙吸收,另一方面是到户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冬天有太阳无风的正午前后,可在户外散步,时间约20~30分钟。
上幼儿园前哪些东西是必备的
名字贴
孩子的任何东西上都可以贴上名字贴,以防和其它孩子的东西弄混,网上有卖名字贴的,家长也可以自己简单制作后缝在孩子的衣服上。别出心裁的家长还可以制作宝宝的大头贴。
书包
带孩子一起去商店挑一个可爱的小书包,在书包表面绣上或写上孩子的名字,利于老师辨认。其实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来说,书包里装些什么是无所谓的,只要每天能背着心爱的书包上幼儿园,他就有一种成就感。当然,里面可以放上宝宝最喜欢一本小书或者一个小玩具,熟悉的物品会让宝宝在陌生的环境中减少心理压力。
衣服
给孩子准备一些适合在幼儿园穿的衣服,把那些不易穿脱的裙子和背带裤收起来,也不要给男孩穿前门襟有拉链的裤子,以免夹伤生殖器。衣服或裤子上最好有放手帕的口袋,因为手帕用别针别在衣服上不安全,也容易扯坏衣服。当然也可以使用一种特制的安全别针。
鞋子
为孩子挑选一双舒适合脚并适合运动的鞋子,因为幼儿园户外活动较多。可在鞋子上贴上卡通图片,帮助他分清左右。如左鞋贴上猴子的左半脸,右鞋贴上猴子的右半脸,穿对了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猴子脸。这样特征明显的鞋子还能避免孩子之间穿错鞋。
玩具
一般幼儿园都允许初入园的孩子带一两件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手里拿着自己熟悉的东西,孩子会有一定的安全感。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体积适中(小于幼儿脑袋,大于幼儿拳头)、无尖锐突起、表面光滑或柔软的玩具2~3个,轮流带去玩。注意,一开始不宜带图书和可拆卸的玩具去幼儿园,因为孩子整理、管理起来不方便。也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准备其它物品,如有的孩子仍用奶瓶喝水,有的孩子有定时喝奶的习惯,妈妈可以准备奶瓶和适量的奶,使孩子的生活习惯不被完全打破。
幼儿园冬季穿衣指南
“三暖”即“背暖、肚暖、足暖”。保持小朋友的背部温暖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孩子的肚子连接脾胃,如果腹部受凉的话,会造成脾胃虚弱,从而引起食欲不振或者是消化不良、腹泻等;小朋友脚上的神经比较多,还有很多的穴位,对外部的温度也是比较敏感,如不注意保暖容易引起一些疾病。
“二凉”指的是“头凉”、“心胸凉”。儿童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是由头部发散,头热容易导致心烦头晕而神昏,就是中医所说的上火,所以,一定要保证孩子头部散热;小朋友如果穿着过于厚重臃肿,会压迫到胸部,影响正常的呼吸与心脏功能,穿着过厚,还容易造成心烦与内热,所以,要保证孩子心胸凉爽舒适。
1、即使气温骤降,但千万不要给小朋友添加过多衣物。在穿多少这个问题上,我们平常认为“孩子要比大人穿得多”的想法,其实是个误区。三岁以上的幼儿已经可以自我表达冷暖,只要孩子不觉得冷,家长就不必给孩子多穿。
2、可以和大人穿的一样多,甚至有时也可以比大人少一件。其一是因为幼儿园的活动较多,孩子们跟着老师动动手动动脚,非但不会冷,反而会有些热;其二是为了适当锻炼幼儿的御寒能力,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
3、医生建议,判断孩子衣服是否穿得够,有两种办法:一摸锁骨二摸背。如果锁骨是温热的,说明衣服穿的不多不少;如果后背有汗,甚至衣服都已经湿了,显然孩子需要及时减衣了。
宝宝上幼儿园之前要做哪些准备
宝宝的心理准备
讲解幼儿园
小宝宝并不知道幼儿园是什么,这就需要家长和宝宝讲一讲。
提示:对宝宝讲时,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幼儿园有多好多好,免得孩子在入园后,心理落差大,反而认为家长骗他,不愿去幼儿园。
熟悉环境
在平时,家长应该和宝宝一起,到幼儿园走一走,看看幼儿园的外观,听听孩子们的唱歌声,欢笑声,让宝宝产生愿意进幼儿园的愿望。
减少宝宝对家长的依恋感
入园之前,可以刻意在家中给宝宝一定独处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宝宝的独立能力,减轻宝宝对成人的依恋感。
结交新朋友
多带宝宝出门接触小朋友,鼓励他主动地和他人进行语言沟通,与同伴分享食物和玩具。常请小伙伴们到家里来做客,让宝宝当小主人,招待好客人们。
提示:在宝宝正式入园前,最好帮助宝宝认识一两个同一个班级的同伴,这样,宝宝在进入幼儿园时,班级里有熟悉的同伴,宝宝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便会减少很多。
训练宝宝的自理能力
在家中,有固定的人看护宝宝,宝宝的生活被照顾得无微不至。在入园前的几个月里,就要放一放手,让宝宝学学生活自理了。
学习自己吃饭
幼儿园老师虽然会在刚入园时喂宝宝,但毕竟孩子多,老师少,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宝宝就要自己学会自己吃饭,并要吃饱。
学会自己穿衣服
在入园前,家长就要训练宝宝自己解扣子,扣扣子的能力,因为学校孩子多,老师少,如果宝宝自己不会穿衣服,只能等老师来穿,很容易受凉。
学习自己喝水
用水杯喝水对宝宝来说有一定难度,家长就要为宝宝准备一个塑料杯,里面倒上一点点水,宝宝渴了的时候,就让他用杯子喝。
学会大小便
一般一岁半以后,宝宝就可以训练大小便了。为了让宝宝尽快学会控制大小便,有大小便及时通知大人,家长在看护宝宝时,要了解宝宝吃了什么,吃了多少。
另外,家长在家中也要养成宝宝定时大便的习惯。
培养作息习惯
在幼儿园里,上学放学都有一定的时间,因此,父母要逐渐使宝宝在家的作息和幼儿园的一致,宝宝进入幼儿园后才不至于感到不适应。
社交能力培养
进入幼儿园,就进入了一个小社会,有些孩子认生、胆小,父母就要多加注意,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
语言能力的培养
在幼儿园,宝宝如果宝宝语言表达能力差,对宝宝来说是非常苦恼的事情。因此家长要多和宝宝说话,鼓励宝宝讲出自己的想法。
尽管家长已经猜到宝宝想要什么,想做什么,也要鼓励宝宝说出来。平时也要和宝宝多说话,让他听得懂成人的话。
入园物品的准备
与宝宝一同准备上幼儿园时所需的衣服和用品,可以增强他去幼儿园的意愿。
书包
带宝宝一起去商店挑一个可爱的小书包,在书包表面绣上或写上宝宝的名字,利于老师辨认。其实对于刚入园的宝宝来说,书包里装些什么是无所谓的,只要每天能背着心爱的书包上幼儿园,他就有一种成就感。
衣服
给宝宝准备一些适合在幼儿园穿的衣服,把那些不易穿脱的裙子和背带裤收起来,也不要给男孩穿前门襟装拉链的裤子,以免夹伤生殖器;衣服或裤子上最好有放手帕的口袋,因为手帕用别针别在衣服上不安全,也容易扯坏衣服。当然也可以使用一种特制的安全别针。
另外准备一两套内衣裤,因为宝宝年龄小,换了环境容易紧张而尿裤子。
鞋子
为宝宝挑选一双舒适合脚的鞋子,因为幼儿园户外活动较多。可在鞋子上贴上卡通图片,帮助他分清左右。如左鞋贴上猴子的左半脸,右鞋贴上猴子的右半脸,穿对了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猴子脸。这样特征明显的鞋子还能避免宝宝之间穿错鞋。
手帕
由宝宝亲手挑选小手帕,买四五块轮换用,最好是同一花样的,以便识别。
玩具
一般幼儿园都允许初入园的宝宝带一两件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手里拿着自己熟悉的东西,宝宝会有一定的安全感。让宝宝挑选自己喜欢的、体积适中(小于幼儿脑袋,大于幼儿拳头)、无尖锐突起、表面光滑或柔软的玩具2~3个,轮流带去玩。
注意:一开始不宜带图书和可拆卸的玩具去幼儿园,因为宝宝整理、管理起来不方便。也可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准备其它物品,如有的宝宝仍用奶瓶喝水,有的宝宝有定时喝奶的习惯,妈妈可以准备奶瓶和适量的奶,使宝宝的生活习惯不被完全打破。
所有带去幼儿园的私人物品都应标明班级、姓名,万一遗失可及时找回。
上幼儿园穿什么衣服好
问:孩子上幼儿园了,该穿什么衣服好?
答:这个年龄的孩子,基本上都会自己穿脱衣服,自己穿脱鞋子、系鞋带。在幼儿园,老师也要求孩子生活完全自理。为了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家长在为孩子选择服装时,应考虑到孩子自己穿脱方便。衣服要选前面开襟的,不要给孩子穿后面开襟的以及套头衫,这种衣服孩子不容易穿脱。
同时孩子的衣服应宽松,不要给孩子穿紧身衣裤。连衣裤虽然穿起来很漂亮,但孩子大小便时很不方便,最好不要给孩子穿。
鞋子以松紧口布鞋为首选,系鞋带的旅游鞋也可。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已会自己系鞋带了。
总之,为孩子选择服装时应首先考虑孩子穿脱方便。如果孩子的服装穿脱不方便,那么他在集体生活中总是落后于别的小朋友,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自卑感,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春季育儿幼儿园保健知识须知
幼儿园春季保健之注重孩子的活动时间
孩子读幼儿园的时候,孩子除了要保证一定的学习时间,还要注重孩子的户外活动。经常锻炼身体,多多的运动能够增强孩子的体质,可以保障孩子的健康,提高宝宝抵御疾病的能力,这一点非常的重要。幼儿园方面,一定要保障孩子的活动时间。在春天的时候,户外温度适宜,空气清新,也很适合孩子多多的活动。老师们可以指导孩子们多多的做游戏以及学习体操等等,通过提高孩子的抵抗能力,防止疾病的感染。
幼儿园春季保健之注意为孩子增减衣物
冬天的时候,我们总是督促孩子要多穿衣服,小心受到风寒。现在已经进入了春季,孩子在幼儿园读书的时候,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孩子玩得比较起劲的时候,很可能出现流汗的情况。春天室内以及室外的温度都是比较适宜的,教师以及爸爸妈妈们需要提醒孩子增减衣物。特别是孩子的老师,当孩子穿得比较多,不懂得先脱下外套,教师就需要提醒小朋友脱下外套,等待会冷了之后再穿衣服。及时的增减衣物也是春季幼儿园小孩保健的重点。
当孩子流汗时,没有及时的脱衣,很容易导致孩子出现感冒的情况。因此,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责任心,及时的观察幼儿园孩子的保暖问题。
幼儿园春季保健之保证孩子的午睡时间
现在很多的幼儿园都是寄托式,小孩子一般都是在幼儿园睡午觉。我们一直都认为春困秋乏,春天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打瞌睡的情况。教师需要督促孩子们睡午觉,只有保障足够的睡眠时间,孩子下午上课的时候才不会打瞌睡。而且小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这是孩子成长中所必须的。
选择一个怎么样的幼儿园
有昂贵的幼儿园,那里应有尽有;有舒适方便的幼儿园,那是一般人都能接受的;有森林幼儿园,不管刮风下雨孩子一概在户外活动。
爱娃是一个成功的医生。她在生了小宝贝丽维亚之后依然想工作,她几乎跑遍了汉堡的幼儿园。到底给孩子找什么样的幼儿园呢?德国人大多数希望离家近、条件好、价格合理。其中条件好是指幼儿园的幼教水平高,内部设备好,如儿童活动室大,室外游戏场设备好,科学合理。为了给孩子找一个好幼儿园,我们在所住小区找了一个遍。最近的有两个。约了时间去参观,结果选定了Moorweg沼泽路幼儿园。
这个幼儿园紧靠小区的教堂,那儿有一个可供近百个孩子游戏的游戏场。孩子共分几个小班:早上八-十二点的“小精灵”班,上午八-下午二点的“云彩”班,全天的“小熊”班,下午一-五点三天的“蹦蹦球”班,下午一-五点五天的“太阳”班。每班有两个幼儿教师。
幼儿园只有一个负责的,是园长福海姆特·泰丝道夫女士。她的办公室紧挨在幼儿园一进门的入口处,所以,几乎每个孩子走进幼儿园都会和正在办公桌前电脑旁工作的园长打个招呼,走时要跑去说再见。因为她讨孩子喜欢,所以常常有刚入园的孩子哭哭咧咧地要求在进入游戏室之前必须去和泰丝道夫亲热一下,有的要求更高,必须由园长陪着进游戏室。
其实,园长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老,相反却很年轻,四十岁上下,而且也没有负责人的架子,我见她总去厨房帮厨或者干脆动手洗涮就说:“您的样子可不像个官儿呢!”她一副好奇:“您觉得这样不好吗?”我说:“正因为好,所以才说的。”她于是高兴了一阵子。我听说有一年夏天,极热,全幼儿园的孩子都被老师集体带到附近的冰激淋店吃雪糕,只有一个叫里欧诺的小男孩坚决不去。所以,那个傍晚,所有前去接孩子的家长都知道,空空荡荡的幼儿园里,那个下午只有固执的里欧诺由园长陪着待在园长办公室里做游戏。但是,这样方便舒服的幼儿园,也不见得人人都可以进得去。必须得等出空位置才行。
德国孩子入园的年龄是三岁,但几乎所有的幼儿园都要求孩子在两岁,也就是提前一年报名,届时,有没有位置要看入小学的孩子多不多。虽说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进入幼儿园,但是也有愣是进不去的。我们朋友安亚的儿子马科斯已经快到三岁半了,每次他妈妈去询问都被告知没有位置,最后安亚是通过告到市议员并由其出面交涉才入了园。有的市区因为同龄的孩子过多也常常会出现不断等待现象。正因为如此,那些教师素质不高的幼儿园仍然门庭若市。因为他们知道,无论如何,幼儿园的位置是紧缺的。
急切想让孩子入园的,还有那些正在大学读书的学生母亲,她们想在孩子入园的时间里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学业,然后得到好职业尽快挣钱。据德国《时间》报统计,德国共有一万六千个大学生母亲。她们为了交房租和孩子每月的幼儿园费用,常常不得不咬紧牙关。一篇题为《在大学里换尿布》的文章介绍说,这些母亲往往是一个人带孩子,一个月最多有一千五百马克左右的生活费,其中,四百五十马克来自助学金,二百七十马克的德国固定儿童金,二百二十马克从德国青年局支出的生活费,二百九十一马克来自社会福利,其他的来自姥姥姥爷的一些资助。除去交房租外,所剩无几的钱还要给孩子交幼儿园的费用。像学生母亲这样的情形,干脆无法问津那些高价幼儿园。爱娃不是学生母亲,而且工资也不低,但也还要斟酌着找幼儿园。她曾尝试到其他的幼儿园去参观。这在德国是十分正常的事。如果你准备去一家医院生产,你也可以按照规定时间去参观,医院会详细地为你作介绍,这样你就会根据情况作以比较。幼儿园也如此。爱娃说,她曾经到过一个私人办的幼儿园,那里的价格吓了她一跳:一个月一千五百马克!连一向出手大方,并且也很富裕的爱娃也吃了一大惊。她问有什么优势如此高价?这个私立幼儿园举出了几个例子:除了可以全托外,可以学乐器,像钢琴课,授课者是绝对的钢琴家,绘画课是画家。爱娃问什么样的后代可以进这个幼儿园。回答者说:一般是老板、公司经理等。爱娃说,她属于国家干部因为她的医院是国家办的。回答者马上改口说,当然也可以,言外之意是只要爱娃能交这笔钱。但是,爱娃最终选择了送孩子到“每日妈妈”那里去。
“每日妈妈”其实就是过去中国那种个人看孩子的。在中国常常是由老人来担当,而且往往只看一个孩子。在德国,却是由很多年轻人去做,看的也不是一两个孩子,甚至是数十个,而且,看孩子的人还要经过培训,并且持有考试合格证件。当然,如果你愿意,如果你不用担心,如果你想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而且能少交一些钱的话,你也可以选择到森林幼儿园。
森林幼儿园是近几年德国开始的新生事物,也就是孩子整天在森林或室外活动。这种幼儿园最早起源于丹麦。九十年代初,在德国的Flensburg才出现了德国第一个森林幼儿园。一年后,著名的城市Lübeck等也相继出现。至今为止,大约在德国有一百多个森林幼儿园。人们称它是“没有房顶和墙的幼儿园”。没有房顶和墙的幼儿园在我们家所在的小区也有一个。因刚刚成立,所以一共只有两个不同年龄段的小组。一组最多二十个孩子,两个专业幼儿教师,一个实习员,每个小组都留有一个位置给残疾儿童。幼儿园的活动时间通常在上午,从八点半到十二点半,无论什么天气,孩子都要带上防雨衣裤和一双靴子。孩子的早餐也是在森林里一起吃。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背包,里面装有防水垫子和保温瓶以及饭盒。孩子们的主要活动是在森林里观察植物和小动物,有时玩一些探险游戏。我在一个森林幼儿园的宣传手册上读到了这样的广告词:下雪,下雨,大雾,大风……让孩子在不同的气候里学会生存吧!(我倒觉得更像中国曾有过的野营拉练。)这还着实吸引了不少主张回归大自然的家长们。
在森林里活动,幼儿园有一个一般规则:
不破坏植物苗;
不折断折坏树枝、树皮和树苔;
不弄坏蘑菇;
不损坏动物巢穴,只能保持一定距离观察;
不吃森林中的果子;
要穿能把身体遮掩住的衣服,即使是夏天也要穿长裤长衣;
每次森林活动之后,家长要检查孩子的衣服上是否有蚊子;
吃饭前要洗手;
打初夏脑炎疫苗。等等。
重要的是幼儿教师背包里的内容:一个急救包;一个储存了孩子父母和急救大夫的电话号码的手机;有水袋、刷子、肥皂和毛巾;小铲子和卫生纸(由于森林幼儿园没有厕所,孩子就地行事,小便找个树根处,大便就用小铲子来挖个坑埋起来);为孩子准备的换洗衣服;工具:小刀、手钻机、锯刀和小绳子等。有人问:刮风下雨怎么办?森林幼儿园说:仍然在森林里活动,除非特别大的风雨,孩子可以到有全套设备的旅行车里做游戏。这种旅行车一般有一个公共汽车大小,内有暖气,有厨房,还有供人休息的沙发。
不少人认为,这种新型幼儿园摆脱了过去一贯的古板方式,即孩子定时在室内画画、剪纸,然后出去活动。有关专家认为,野外幼儿园能使孩子充分地体会春夏秋冬的自然现象,并身体力行去感受风霜雨雪,同时,孩子通过充分的阳光和新鲜空气,会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各种抵抗力。野外幼儿园的倡导者说,森林幼儿园培养孩子无拘无束,自由发展。
当然,倡导野外幼儿园的形式也是由近几年西方人更加注重生活的自然化应运而生的。有些人吃粗粮,吃不带化肥的蔬菜,到大自然中去。其中不少人开始崇尚佛教,食素,并对中医推崇有加。好朋友多特就是这种幼儿园的积极创建者之一。多特本人就是那种强调阳光空气的人。她爱运动,驾着帆船去大江大海里是她的爱好。冬天我从未见她穿棉衣,夏天更多的是赤脚在家或者花园里,连吃的面包和面条都一定是健康食品。有一次在公共游戏场,她的孩子拉斯接过了利萨妈妈递过来的白面面包,被她当场拒绝,尽管这时拉斯正准备将那块面包塞到嘴里。多特女儿斯文尼亚就是当地第一批参加野外幼儿园的孩子。每天,小姑娘身穿防雨衣裤和雨鞋出门,除了随身背着小背包外,还要带着可以在雨水泥地里坐的聚氯乙烯垫子。每次多特接孩子回来路过我们家时,斯文尼亚总是满脚泥土,身上的衣服也满是泥点儿。开始多特还有些怀疑孩子是否能够有耐心在外面玩,而且幼儿园的教师们是否有足够野外进行的活动。但是,一个冬天下来,斯文尼亚很适应地坚持了,并且从未患感冒。对此,多特鼓动其他母亲去让自己的孩子参加野外幼儿园,而对一般正常的幼儿园则嗤之以鼻。
究竟野外幼儿园的好处是否真的比正常一般幼儿园的优势大?对此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或许因为这种形式是新的,所以一般人还抱有怀疑。占相当大比例的父母们认为,野外幼儿园不外是因为其新颖而有些吸引人,但是,哪个家长愿意孩子整天在外面风吹日晒呢?再说,这又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运动健将。这种无休止的在户外,最终培养出孩子只适应户外,而不安心坐在室内学习,而未来的小学生恰恰是要求能够坐得住看书识字的学生,而不是整天在外面跑的野孩子。
对此,一位名叫Sonija的幼儿园老师坚持自己的看法。她是在德国北方一个叫Delligsen地方的幼儿园工作,她有着长达十八年幼儿教师工作经历。她说,一般的幼儿园也不总在屋子里活动,比如像她所在的幼儿园,几乎每天都有户外活动时间,夏天每星期一次去游泳池;森林的游戏更不少。所以,她认为没有必要让孩子整天在森林里不出来。“偶尔的去森林做活动我认为是必要的,但不是每天。按德国的天气,春天和秋天几乎每天都下雨,有时会持续不断,你也会同意孩子在雨里呆着吗?那是锻炼,还是成心想让孩子生病呢?”Sonija说,如果下雨天森林幼儿园的孩子总要到那种空间小的旅行车里去一个挨一个地玩剪纸,那还不如在正常的幼儿园的活动室里呢,那儿的空间大,而且能玩得更好。Sonija的观点代表了正宗的幼儿教育派观点,也符合大多数家长的心思。到底谁更好,还要看时间的检验了。
反正,最起码目前我不准备把我的Leo送到森林幼儿园里去。
宝宝上幼儿园后的变化有哪些
宝宝上幼儿园以后感到有几个明显的变化
1、吃饭:
没上幼儿园之前,越越自己会吃饭,但是基本上都是我喂着吃,他边吃还会边说:“我在家吃饭要妈妈喂,上幼儿园后我就自己吃饭。”上幼儿园第一天回来后,吃晚饭的时候我习惯性的喂了两口后就问:“越越,上幼儿园的大孩子,是自己吃饭还是妈妈喂呀?”“哎呀,我都忘了要自己吃饭了。!”说完,越越自己拿起勺子自己吃好了晚餐。从此结束了我家的喂饭时光。
2、穿衣服:
入园前,越越只会穿鞋子、穿裤子经常裤子的腰提不上去。上幼儿园的第二天,自己就会将裤子的腰部那里,按照我之前教的那样,自己弄好。自己还主动学脱衣服、穿衣服。每次弄好了以后,都会在我面前边跳边开心的说:“妈妈,你看我自己穿的,我棒吧!”
3、做家务:
我要帮越越洗换下来的小短裤和小背心,越越挡在我面前说:“妈妈,我上幼儿园了,我是大宝宝了,我可以自己洗衣服了,说完就将衣服放在盆子里,放上水开始洗起来。还会自己用两个手将衣服对着搓了两下。放学后,越越玩好的玩具狼藉一地,他看到后说:“怎么被我玩的乱七八糟的,看来我要把他们收整齐了才行。”虽然地上干净了许多,都放在沙发上、茶几上了,但是动机还是很值得表扬的。“我们的越越同学上了幼儿园真是不一样了,长成了大孩子了。”我急忙表扬。越越满脸得意的说:“妈妈,我在幼儿园也要自己收东西,老师就会表扬我说‘越越怎么这么棒呢,自己收东西”。
刚开始去幼儿园的时候,还给苗宝贝准备了书包,不过教师建议不要背,说两岁多的孩子送到幼儿园还是玩呢,三岁以下的孩子最大的事就是玩,不能给孩子过早的学习压力,很赞同老师们的方法啊,希望在幼儿园苗宝贝也能过的开心快乐。
宝宝入园前要做4个准备
一、技能准备
吃喝拉撒要掌握
掌握生活技能,学会照顾自己,是孩子入园前的第一门必修课。在入园前,家长首先要在这方面做足功课,以免孩子入园后,因为过于依赖老师,影响到独立性的培养,让他们产生自卑心理。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1.学会用杯子喝水
入园的宝宝大都两三岁了,还抱着奶瓶喝水,不但不利于发育,还会因为不能与其他小朋友做同样的事,难以融入幼儿园生活。而且,练习单手拿水杯,可以锻炼手部的肌肉群,有助于协调能力的发育。建议在入园前的这段时间,家长开始教孩子用杯子喝水,尤其是控制水杯的倾斜度,做到既喝到水,又不会洒一身。
2.能穿脱简单的衣服
入园前,孩子还应学会自己穿脱简单的衣服,知道衣服的正反面。学会穿鞋,知道左右脚。
3.学会自己大小便
两三岁的孩子有了很强的自尊心,如果他们经常尿湿裤子,会对心理造成不利影响。有尿意后,知道走向尿盆;坐到尿盆上自己会脱裤子就可以了。
每次睡前、醒后、饭后半小时,父母要提醒孩子去大小便,改掉午睡中间给孩子把尿的习惯,并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
4.有洗手的意识
让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自己走到水龙头下,卷起袖子,用流水洗,培养孩子讲卫生的意识。进入幼儿园后,老师会专门教孩子怎么洗手。
5.会最基本的表达
让宝宝知道,遇到问题应该找大人,并学会基本的表达,如我要大便、小便等。
如果孩子目前还不会说“饿了”、“渴了”,家长也不必担心,因为幼儿园在一天中会分8次组织孩子喝水,除了3次正餐,还有2次加餐,不会出现过饿、过渴的情况。
至于就餐方面,倒是不用强求孩子会用勺子、筷子,因为即便不会用勺子,也可以用手抓;而且,在幼儿园,孩子更容易在小朋友的相互影响下学会用勺。用筷子则通常在4岁以后才学。
家长只需提前告诉孩子,到了幼儿园不要等人喂,要自己吃饭,并培养他们坐在餐桌前就餐的习惯就可以了。
二、心理准备
提前讲讲幼儿园生活
除了技能上的准备,家长还应帮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入园前,父母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对幼儿园有所认识和了解,比如给宝宝以讲故事的方式,讲幼儿园从早到晚一天的生活安排,甚至可以设想自己宝宝上幼儿园的故事,穿插其中可能发生的事,告诉孩子如何处理和面对;还可以给孩子看一些与幼儿园生活有关的图书绘本。
要注意的是,不能只讲高兴积极的事,还要告诉宝宝,在幼儿园想妈妈了,该怎么办;老师批评了,该怎么办等等。
此外,要带宝宝到即将去的幼儿园参观,看看幼儿园里好玩的玩具,接触一下老师,认识一些小朋友。提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老师,能减轻孩子入园后的陌生感和孤独感。
家长也可以有意识地在家中和孩子玩“幼儿园”游戏。如果家长不熟悉幼儿园的生活,可以请邻居中已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来家里玩,使孩子在游戏中熟悉幼儿园的生活。
三、物品准备
多带几件内衣裤
1.为宝宝准备几套衣服带到幼儿园。外衣一两套就可以了,内衣要多带一些,便于弄脏、尿湿后更换。衣服上要做好标记,比如缝上孩子喜欢的图标或缝上孩子的名字。衣服最好是方便穿脱的,不要穿背带裤,因为不方便上厕所。带拉链的上衣,容易夹伤脖子;如果孩子咬掉拉链,还会造成危险。
2.鞋的大小要适宜,尽量选择底软、跟脚、轻便的布鞋或旅游鞋,适合跑跳活动。款式以松紧口或带粘扣的为好,不要鞋带的。
3.如果孩子依赖性较强,可以在最初一段时间,让他带一两件喜欢的小玩具到幼儿园,减轻分离焦虑。
至于被褥、枕头、毛巾、杯子,大多数幼儿园都准备了,并定期消毒,不需要孩子自己带。有些幼儿园会建议家长给孩子带一个小毛巾被,午睡时盖着用。因为孩子对它比较熟悉,可以更好地入睡。
四、纪律准备
培养早睡早起好习惯
1.早睡早起。多数幼儿园都是早晨8点到8点20 分吃早饭,中午12点午休。但很多孩子怕睡午觉,有的甚至1分钟都睡不着,应该说,这与早晨起床晚有直接关系。
所以在孩子入园前,家长应该有意识地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最好是晚上8点半上床,9点之前入睡,早上6点半起床。
2.懂得与他人相处的规矩。去幼儿园之前,父母应多创造条件让宝宝与其他小朋友玩,教他一些处理矛盾的方法。如拿图画书给孩子讲述幼儿园里会发生的故事,然后告诉他,想玩别人的玩具时,应学会与对方商量,或者用自己的玩具和人家交换,即使对方不同意,也不能硬抢,可以和那个小朋友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