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治哮喘的中药

治哮喘的中药

1、治哮喘的中药之仙人掌

配方:仙人掌(去皮针)30克,蜂蜜适量。

制用法:熬服乙每日1剂,消喘为止。

功效:用治支气管哮喘,此方还可抑制肿瘤。

2、治哮喘的中药之麻黄前胡汤

配方:麻黄、石膏、前胡各9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

功效:用治哮喘症呼吸喘促、头痛发热、咯吐黄痰、痰稠胶粘,伴有哮鸣声。

如何用纯中药治疗哮喘

百部500克,蜂蜜250克,清水250克,先煎百部,滤去渣,加蜂蜜慢火熬膏,早晚饭后冲服1~2匙。桑皮30克,梗米10克,水煎服。苏子、菜菔子、白芥子各10克,水煎服。紫苑、冬花各30克,百部15克,研末,每次10克,以姜三片、乌梅一个,煎汤调服,每日2次。北五味子250克,新鲜红壳鸡蛋10个。先将五味子煮汁,待冷后将鸡蛋连壳放入浸泡5~7天,每天早晨用开水或热黄酒冲服去壳鸡蛋1个,服时加白糖适量。鲜红萝卜150克,陈皮9克,加冰糖适量,水煎服,每日2次。鲜百合50克,杏仁10克(去皮尖,打碎),粳米50克,生姜2片,共煮稀粥,加白糖适量温服。葶苈子9克,炒黄,研末,大枣20枚,加水500毫升,煎取200毫升,加葶苈子末后再煎10分钟,连汤服下。海马(于品)3克,当归6克。制用法:海马、当归同人沙锅,加水煎煮,取汁去渣,复煎1次,2次煎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l剂。配方:冬青子(即女贞子)20枚。制用法:研细末。猪肉汤送服,日服3次。如无果时,可用茎叶3克研末,用无盐肉汤送服,或水煎服。

治哮喘药物没有副作用吗

哮喘,真的非常顽固,大多数的患者都有多年的治病史,有很多医院治疗哮喘都会用药物治疗,然而药物治疗副作用大,对患者的身体器官也会产生损伤,那么,治哮喘有药物没有副作用吗?下面专家为您详细解析。

治哮喘没有副作用的药?

西药治疗哮喘:哮喘病人在治疗的时候,大多数医院都会选择西药为患者治疗,因为西药具有见效快的特点,能够控制病情。但长期服用的话,会有很大的副作用,伤害患者的内脏器官比如肝脏、肠胃等等。有些患者因为长期服药,体内已经产生了抗体,用药量不断增加,但哮喘的复发频率也增加了,不仅如此,更严重的患者还出现了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严重并发症。

中药治疗哮喘:中药治疗,已经发展了几千年,也有很多药材可以治疗哮喘,中药治哮喘虽然没有副作用,但治疗时间比较长,患者们需要忍受长时间的煎熬。很多患者都因为没有坚持下去,治疗也总是断断续续的,导致病情反复发作一直没能治好。

偏方药、有效药治哮喘:一些民间的偏方药、有效药近年来随着哮喘患病人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民间的药物。有些偏方药也是经历了很多年流传下来的,对于治哮喘也是非常有效果的,但生活中不乏有些骗人的偏方药、有效药,由于这些药物里含有大量的激素,患者们长期服用,不仅不能治好哮喘,反而还加重了病情,给后期的治疗带来很多的麻烦。

“规范系统化治疗体系”:运用药物治疗,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药物,或多或少都会对身体有些不好的影响。治哮喘还是要到正规的医院,接受科学规范的治疗才能真正治好。

不同时期的哮喘中药治疗

根据发作期的不同,可以将哮喘分为发作期哮喘和缓解期哮喘对待,辨证施治须区别对待:

发作期哮喘的治疗处方(仅供参考)

实喘:特点为发病骤急,气长而有余,以呼出为快,胸胀气粗,脉搏多实而有力。

1、寒性哮喘。咳嗽气促,痰稀薄如泡沫,喉间有哮鸣声,形寒无汗,面色苍白,四肢不暖,口不渴或喜热饮,舌质正常或偏淡,舌苔薄白或薄白腻,脉浮滑或紧。

治则为温肺散寒、豁痰平喘。轻症用炙麻黄6克,杏仁9克,甘草4.5克;重症用炙麻黄9克,桂枝4.5克,细辛3克,干姜3克,制半夏9克,白芍9克,五味子4.5克,甘草4.5克。痰多加炙苏子9克,白芥子6克,莱菔子9克;兼有舌唇干红,鼻热干燥等热象及出现烦躁者,加生石膏30克;咳喘有浮肿加葶苈子9克、大枣12克。

2、热性哮喘。咳嗽,气促,怕热,烦渴,痰浊黄稠,面赤,自汗,咽赤,舌质红,苔黄,脉搏滑数。

治则为清热宣肺、化痰平喘。若哮喘郁久化热,以致痰热内盛,肺气壅闭,苔腻者,方用炙麻黄6克,甘草4.5克,炙苏子9克,炙款冬9克,杏仁9克,桑白皮9克,黄芩9克,蝉衣4.5克,僵蚕9克,白果12克;若热喘,起病不久,略有发热等表症,舌红,苔薄者用炙麻黄6克,杏仁9克,生石膏30克,甘草4.5克。痰多黄稠加鱼腥草30克,冬瓜子9克,姜竹茹4.5克;喉中有水鸡声加射干4.5克;咯痰不爽加黛蛤散6克,瓜蒌仁9克;过敏性鼻炎加辛荑3克,苍耳子9克,白芷9克。

虚喘:特点是发病徐缓,气短而不续,声低息短,动则喘促,无明显发作间歇,脉多虚细无力。

1、肺脾两虚。平时易感冒,诱发哮喘,畏风,自汗,鼻痒善嚏,气短而喘,咳声低弱,痰声漉漉,厌食,倦怠,舌淡,苔薄,脉搏软弱。

治则为益肺固表、健脾化痰。方用党参9克,北沙参9克,黄芪9克,炙苏子9克,银杏10只,麦冬9克,白术9克,五味子3克,甘草4.5克,山药12克。

2、肾虚腰膝酸软,耳鸣,张口抬肩,动则更喘。肾阳虚者尚有肢冷,面色白光白,舌淡胖,脉搏弱。

治则温肾平喘,用炮附子4.5克,炒白术9克,炒白芍9克,干姜3克,炙麻黄6克,炙苏子9克,射干4.5克。肾阴虚者五心烦热,干咳无痰,舌红少苔,脉搏细。治则滋阴平喘,方用熟地9克,蛤蚧9克,炙苏子9克,葶苈子9克,北沙参9克,太子参12克;有杵状指,舌暗红,唇紫等血瘀症状,加丹参15克,桃仁9克,地龙9克,红花4.5克。

缓解期哮喘的治疗处方(仅供参考)

1、肺虚表现面色苍白,自汗,易感冒,乏力,肌肉松弛,舌质淡,苔薄白,脉搏缓而无力。

治则益气固表。方用炙黄芪12克,防风9克,白术9克,五味子4.5克,北沙参9克,太子参12克。

2、脾虚表现面色萎黄,厌食,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治则健脾益气。方用党参9克,茯苓9克,白术9克,山药12克,陈皮4.5克,半夏9克,苍术9克。

3、肾气虚表现动则气促,面色淡白,四肢不温,怕冷,小便清长,头发稀少或身材矮小,舌淡苔白,脉搏细而无力。

治则补肾固本。方用桑寄生9克,补骨脂9克,山药12克,菟丝子9克,茯苓12克,仙灵脾9克。若有盗汗、五心烦热、大便干结等肾阴虚明显,加生地9克,知母9克,龟板9克,黄柏9克,麦冬9克。

提示:以上药物在3岁以下儿童剂量减半。

过敏性哮喘的治疗方式

(一)抗炎药物

也称作控制病情的药物。由于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慢性过敏性炎症的,所以控制和消除慢性气道炎症是哮喘的基本治疗。

常用的药物是吸入的糖皮质激素和色酮类药物。一些新的药物,如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激动剂和控释型茶碱也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1、糖皮质激素

是当前防治哮喘最有效的药物。吸入激素是控制哮喘稳定的最基本治疗,是哮喘的第一线的药物治疗。吸入激素主要作用于呼吸道局部,所用剂量较小,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在肝脏迅速被灭活,全身性不良反应少。

2、脱敏治疗

该方法也可以称之为变应原疫苗治疗,是治疗哮喘的主要方法之一,并且其疗效已经得到证实。而且临床上主要是用于尘螨和各种花粉进行脱敏治疗。

研究证实该疗法能改变哮喘的自然进程并可在停止治疗后维持数年的疗效。许多学者主张舌下脱敏治疗,由于舌下脱敏治疗避免了反复注射的麻烦和痛苦,因此特别适合儿童。但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比较舌下脱敏治疗是否和注射脱敏治疗具有同样的疗效。

3、抗白三烯药物

包括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合成抑制剂(5-脂氧酶抑制剂)。

4、抗-IgE单克隆抗体

是一种针对人类IgE的重组单克隆抗体,在治疗过敏性鼻炎和哮喘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疗效。

用什么方法预防哮喘比较好

适当的锻炼是最重要的,适当的身体锻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减少被病毒侵袭的机会。但是并非是所有的运动都是对哮喘有利的,哮喘病人必须避免剧烈运动,否则不仅不能缓解,还会加剧哮喘的病情。适合哮喘病人的运动如散步、游泳、太极等。

此外,预防哮喘以下几种方法也很好:

注意呼吸道疾病:

呼吸道病毒感染与哮喘发作有较密切的关系,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需注意住室光照、通风,还需加强孩子的饮食营养,多饮开水,增加机体抵抗力,少到人员密集的场合,减少交叉感染,注意防止托幼机构、学校及家庭内流感局部流行。

呵护心理

儿童的心理因素对哮喘的促发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行为方面可表现为退缩、攻击性行为。他们的自我意识水平较差,由于经常缺课,有些儿童学习成绩不佳,对自己没有信心。如果父母对孩子的病情否认、忽视或表现出不耐烦甚至厌恶情绪,可使患儿哮喘发作加剧。因此,如果发现儿童有心理方面的异常,应给予相应的心理治疗。药物不是治疗哮喘的唯一手段,必须全面考虑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在防治哮喘中的重要作用。

改善居住环境:

城市儿童哮喘发病率的升高与城市内的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密切相关,空气污染会威胁儿童的呼吸系统功能和健康,低龄儿童更为敏感。所以,改善居住环境,通风防潮,提倡无烟环境,减少被动吸烟,室内不养花、鸟,发病高峰期适当减少户外活动等,是防治哮喘的重要手段。

杀灭螨虫:

幼儿很多时间是待在室内,而室内环境控制非常重要!螨是一种很小的微生物,肉眼看不到,多寄生于人类居住的环境中,如床、被褥、枕头、沙发、衣物、地毯等处。尘螨是家中引起哮喘发作的最常见的过敏原。尘螨在屋尘、粉尘中大量存在,可随时被吸入气管中,对于有过敏体质的儿童,吸入尘螨后可发生过敏反应,引起呼吸道狭窄,导致哮喘。为预防哮喘发作,应给小儿勤洗被罩床单,不要使用地毯,将室内湿度控制在50%以下,以控制尘螨的生长。

中医治疗哮喘

传统医学认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当哮喘病发作时,肺道不能主气,肾虚不能纳气,则气逆于上,而发于喘急。脾为生化之源,脾虚生痰,痰阻气道,故见喘咳,气短。因此,哮喘病是肾、肺、脾,三虚之症。 中药成分治疗支气管哮喘被国家纳入星火计划项目,目前很多患者采用了中药治疗。

主治中草药:太子参、冬虫夏草、浙贝母、天花粉、槟榔、白芨、甘草等。

生活注意事项: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哮喘的中药食疗及外治法

1.川贝鹧鸪汤:本汤化痰止咳固肾。鹧鸪1只、苦杏仁9~15粒、川贝9~15粒、广陈皮5克、山药30克,煲汤。(适合体弱者)

2.水蛇瘦肉汤:本汤化痰止咳平喘。广陈皮4克、水蛇1市斤(去皮脏后大约剩半市斤左右)、白果6~10粒(去壳,稍打)、苦杏仁5克、瘦肉80克,煲汤。(适合体实者)

3.外治用白芥子末3克,鸡蛋清和匀,搽上背部(大椎、肺俞穴)或用老姜汁4~6滴、生油8~10滴和匀,搽背部(大椎、肾俞和肺俞穴)。前者适合体质壮实者,后者适合体虚者

支气管哮喘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痰饮喘咳。

【治法】宣肺化痰,平喘止咳。

【方名】清喘汤。

【组成】炙麻黄9克,细辛9克,射干9克,生石膏24克,五味子9克,炙甘草9克,法半夏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苏礼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痰火犯肺,瘀塞肺窍,肺失肃降。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利气。

【方名】加味前胡汤。

【组成】前胡12克,杏仁9克,桑叶12克,知母12克,麦冬9克,黄芩9克,银花15克,款冬花15克,枇杷叶12克,桔梗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郑侨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肺脾两虚,痰饮阻肺。

【治法】化痰蠲饮,降气平喘,兼益肺脾。

【方名】麻杏二三汤。

【组成】炙麻黄10克,杏仁10克,化橘红12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炒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6克,茶叶6克,诃子6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病情较重者,每日1.5剂,日服3次。

【出处】焦树德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痰浊壅肺,肺失肃降。

【治法】顺气降逆,化痰消食。

【方名】七子定喘汤。

【组成】葶苈子10克,莱菔子9克,苍耳子8克,五味子5克,黄荆子9克,白芥子8克,紫苏子9克。

【用法】布包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覃义昌方。

【出处】中药秘方大全

不同时期的哮喘中药治疗

中医学认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当哮喘病发作时,肺道不能主气,肾虚不能纳气,则气逆于上,而发于喘急。脾为生化之源,脾虚生痰,痰阻气道,故见喘咳,气短。因此,哮喘病是肾、肺、脾,三虚之症。

根据发作期的不同,可以将哮喘分为发作期哮喘和缓解期哮喘对待,辨证施治须区别对待:

发作期哮喘的治疗处方(仅供参考)

实喘:特点为发病骤急,气长而有余,以呼出为快,胸胀气粗,脉搏多实而有力。

1、寒性哮喘。咳嗽气促,痰稀薄如泡沫,喉间有哮鸣声,形寒无汗,面色苍白,四肢不暖,口不渴或喜热饮,舌质正常或偏淡,舌苔薄白或薄白腻,脉浮滑或紧。

治则为温肺散寒、豁痰平喘。轻症用炙麻黄6克,杏仁9克,甘草4.5克;重症用炙麻黄9克,桂枝4.5克,细辛3克,干姜3克,制半夏9克,白芍9克,五味子4.5克,甘草4.5克。痰多加炙苏子9克,白芥子6克,莱菔子9克;兼有舌唇干红,鼻热干燥等热象及出现烦躁者,加生石膏30克;咳喘有浮肿加葶苈子9克、大枣12克。

2、热性哮喘。咳嗽,气促,怕热,烦渴,痰浊黄稠,面赤,自汗,咽赤,舌质红,苔黄,脉搏滑数。

治则为清热宣肺、化痰平喘。若哮喘郁久化热,以致痰热内盛,肺气壅闭,苔腻者,方用炙麻黄6克,甘草4.5克,炙苏子9克,炙款冬9克,杏仁9克,桑白皮9克,黄芩9克,蝉衣4.5克,僵蚕9克,白果12克;若热喘,起病不久,略有发热等表症,舌红,苔薄者用炙麻黄6克,杏仁9克,生石膏30克,甘草4.5克。痰多黄稠加鱼腥草30克,冬瓜子9克,姜竹茹4.5克;喉中有水鸡声加射干4.5克;咯痰不爽加黛蛤散6克,瓜蒌仁9克;过敏性鼻炎加辛荑3克,苍耳子9克,白芷9克。

虚喘:特点是发病徐缓,气短而不续,声低息短,动则喘促,无明显发作间歇,脉多虚细无力。

1、肺脾两虚。平时易感冒,诱发哮喘,畏风,自汗,鼻痒善嚏,气短而喘,咳声低弱,痰声漉漉,厌食,倦怠,舌淡,苔薄,脉搏软弱。

治则为益肺固表、健脾化痰。方用党参9克,北沙参9克,黄芪9克,炙苏子9克,银杏10只,麦冬9克,白术9克,五味子3克,甘草4.5克,山药12克。

2、肾虚腰膝酸软,耳鸣,张口抬肩,动则更喘。肾阳虚者尚有肢冷,面色白光白,舌淡胖,脉搏弱。

治则温肾平喘,用炮附子4.5克,炒白术9克,炒白芍9克,干姜3克,炙麻黄6克,炙苏子9克,射干4.5克。肾阴虚者五心烦热,干咳无痰,舌红少苔,脉搏细。治则滋阴平喘,方用熟地9克,蛤蚧9克,炙苏子9克,葶苈子9克,北沙参9克,太子参12克;有杵状指,舌暗红,唇紫等血瘀症状,加丹参15克,桃仁9克,地龙9克,红花4.5克。

缓解期哮喘的治疗处方(仅供参考)

1、肺虚表现面色苍白,自汗,易感冒,乏力,肌肉松弛,舌质淡,苔薄白,脉搏缓而无力。

治则益气固表。方用炙黄芪12克,防风9克,白术9克,五味子4.5克,北沙参9克,太子参12克。

2、脾虚表现面色萎黄,厌食,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治则健脾益气。方用党参9克,茯苓9克,白术9克,山药12克,陈皮4.5克,半夏9克,苍术9克。

3、肾气虚表现动则气促,面色淡白,四肢不温,怕冷,小便清长,头发稀少或身材矮小,舌淡苔白,脉搏细而无力。

治则补肾固本。方用桑寄生9克,补骨脂9克,山药12克,菟丝子9克,茯苓12克,仙灵脾9克。若有盗汗、五心烦热、大便干结等肾阴虚明显,加生地9克,知母9克,龟板9克,黄柏9克,麦冬9克。

提示:以上药物在3岁以下儿童剂量减半。

过敏性哮喘中药

1、蜂龙汤:

痰气交阻,肺气不得宣降,上逆作喘鸣,肺管钥启阖受阻,呼吸艰难,憋闷不畅。治疗宜宣肺降气祛痰平喘。蜂房6克,地龙10克,桔梗6克,苏子12克,白果10克,百部10克,天竺黄3克,诃子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麻杏石甘辛茶汤:

痰热内蕴,复感外邪,内外相合,痰阻气道,肺气不宣。治法宜宣肺平喘,清降肺热,搜痰止咳。蜜麻黄5克,杏仁6克,生石膏12克,细辛2克,炙甘草4克,茶叶1撮。生姜3片,大枣4枚。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哮喘食疗实用集锦

苹果蒸蛋治哮喘

选择底部较平的苹果1个,用小刀取出果蒂,掏出果核及部分果肉(不要掏漏),做成苹果盅。再取鸡蛋1个,敲碎倒入苹果盅里,将果蒂盖上,放进笼屉内蒸,水开后再蒸20分钟,取出趁热吃掉。每日1个,连服3天,可治哮喘。

萝卜大米粥治哮喘

取鲜萝卜500克,大米100克。先将大米熬成粥,萝卜洗净后切成小块放入粥中再煮,萝卜熟后即可食用,可治哮喘。

黑芝麻治老年性哮喘

取黑芝麻250克,下锅炒熟;生姜125克,捣碎取汁。用姜汁浸拌黑芝麻,再入锅内略炒,放凉。另取冰糖、蜂蜜各125克,将冰糖溶化与蜂蜜混合拌匀,再与姜汁浸过的黑芝麻混合拌匀后放入广口瓶内,每日早晚各服1汤匙,可治老年性哮喘。

冰糖糯米粥治哮喘

取糯米100克,冰糖少许。将糯米洗净后放入锅中焖煮或上笼蒸熟,再将冰糖熬成糖汁,浇在饭上,每日午餐温热服食,本方适用于肺气虚弱所致急喘。

闻蒜味可治哮喘

取大蒜2瓣,洗干净后捣成泥状,装入小瓶内备用。用时把鼻子凑到瓶口闻大蒜味,1日3次,多闻也无妨。大蒜要1日1换,对治疗哮喘效果很好。

乌贼骨粉治慢性哮喘

取乌贼骨(墨斗鱼骨)500克,砂糖1000克。将乌贼骨放入锅内焙干,捣碎后研成末,加砂糖调匀,装入瓶内封存。成人每次服15~25克,儿童按年龄酌减,每日3次,开水送服,用来治疗慢性哮喘有明显疗效。

鸭梨冰糖治哮喘

取鸭梨1个,冰糖3克。将鸭梨去心,加入冰糖上锅蒸熟,如有条件可再加燕窝3克同蒸,1天1剂,可治哮喘。

腐竹拌鲜菇治哮喘

取鲜蘑菇100克,腐竹150克,黄瓜50克,芝麻油、盐、味精各少许。将黄瓜洗净后切成小块,腐竹水发后切成短节,鲜蘑菇洗净后撕成小朵。然后将三者一起放入沸水中烫熟,捞出沥干水分装盘。再将芝麻油加热浇入,并用碗焖片刻。加入盐和味精即可食用。1日服完。连服10日为1疗程。此方适用于脾虚型哮喘病人。

鱼腥草丝瓜汤治哮喘

取鱼腥草50克,丝瓜50克。将丝瓜切片,鱼腥草切成寸段,用常法加调料制成汤,即可食用。鱼腥草辛微寒,能清肺热并解毒,通利小便,丝瓜甘凉,能清热化痰,对哮喘有很好的疗效。

紫皮蒜可治哮喘

取紫皮蒜500克,去皮洗净后和200克冰糖同放入干净的砂锅中,加清水到略高于蒜表面,煮沸后用微火将蒜炖成粥状,凉后早晚各服1汤匙,可治哮喘。

蛤蚧人参粥治哮喘

取蛤蚧粉2克,人参粉3克,糯米75克。先将糯米煮粥,待熟时加入蛤蚧粉、人参粉搅匀,趁热服之。蛤蚧咸平,可补肺气,定喘嗽,助肾阳,益精血,对肺虚咳嗽、肾虚作喘尤为有效,配人参补脾益肺,大补元气。因此,此粥对肺虚、肾虚引起的哮喘有很好的疗效。

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方有哪些

1、麻黄前胡汤治哮喘

[配 方] 麻黄、石膏、前胡各9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3次。

[功 效] 用治哮喘症呼吸喘促、头痛发热、咯吐黄痰、痰稠胶粘,伴有哮鸣声。

2、白茅根桑白皮汤治哮喘

[配 方] 白茅根、桑白皮各1握。

[制用法] 水煎饭后服。

[功 效] 用治支气管哮喘。

3、夹竹桃叶治哮喘

[配 方] 夹竹桃叶2片,糯米60克。

[制用法] 同煮,加适量糖。服食,但不宜多服。

[功 效1用治支气管哮喘。

注:夹竹桃有毒,其用量不得超过2片。

4、人参核桃汤治气喘

[配 方] 人参、核桃仁各6克。

[制用法] 水煎。饮用,日2-3次。

[功 效] 补肾温肺。用治肺肾功能不足而致气喘、久嗽等。

5、紫金桔连汤治哮喘

[配 方] 紫菀、金银花、桔梗、连翘、鱼腥草各20克,浙贝母、 前胡、杏仁、半夏各10克。

6、射干麻黄汤治哮喘

[配 方] 射干5克,麻黄、细辛、生姜、紫苑冬花各10克,半

夏5克,五味子、杏仁、茯苓、甘草各15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 效] 治哮喘,温肺散寒,化饮平喘。

治哮喘的中药

1、治哮喘的中药之仙人掌

配方:仙人掌(去皮针)30克,蜂蜜适量。

制用法:熬服乙每日1剂,消喘为止。

功效:用治支气管哮喘,此方还可抑制肿瘤。

2、治哮喘的中药之麻黄前胡汤

配方:麻黄、石膏、前胡各9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

功效:用治哮喘症呼吸喘促、头痛发热、咯吐黄痰、痰稠胶粘,伴有哮鸣声。

3、治哮喘的中药之白茅根桑白皮

配方:白茅根、桑白皮各1握。

制用法:水煎饭后服。

功效:用治支气管哮喘。

相关推荐

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偏方

哮喘要打“持久战”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均强调,哮喘患者需坚持长期的正规疗,持续控制支气管的非特异性炎症,从病因上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哮喘的完全控制,提高生活质量。 1.人胎盘1个,青松针120g,冰糖120g,黄酒60g。胎盘洗净浸1昼夜,与青松针同入罐煨煮至烂,再加冰糖、黄酒文火煨化,去松针,分数次服,可虚性哮喘。 2.猪肺1个,洗净切块,半夏、陈皮、白芥子各3g,用细纱布包药与猪肺一同加水煮烂熟。吃肉、喝汤可哮喘。 3.胡桃仁2枚、杏仁1小撮、瓜子仁60g、蒜头梗10cm。水煎服,每日1剂,可

冬虫夏草能哮喘

从中医理论上,冬虫夏草具有补肺肾,止咳益精的作用,是一种很好的滋补品,对哮喘疗也有一定的作用。 但按中医理论来讲,哮喘又分为好几种,哮喘的种类有对应的药物疗,冬虫夏草作为一味中药,只适用于某一类的哮喘,可以用一句话总结:冬虫夏草可以哮喘,但哮喘不一定用冬虫夏草。 所以,哮喘患者不能单独依赖冬虫夏草来哮喘,还是要到医院咨询医生建议。

气管炎哮喘偏方

夏秋交替之际,是哮喘的高发季节,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哮喘有没有快速而简单的土方法可寻呢?下面就一起来看哮喘的8个偏方吧。 1、闻蒜味可哮喘 取大蒜2瓣,洗干净后捣成泥状,装入小瓶内备用。用时把鼻子凑到瓶口闻蒜味,1月3次,多闻也无妨。大蒜要1日1换,对哮喘效果很好。 2、鸭梨冰糖哮喘 取鸭梨1个,冰糖3克。将鸭梨去心,加入冰糖上锅蒸熟,如有条件可再加燕窝3克同蒸,1天1剂,可哮喘。 3、南瓜麦芽哮喘 老南瓜1个,麦芽糖2斤,将南瓜挖个小洞,去瓜子,把麦芽糖放入瓜内蒸熟。每日早晚吃

如何正确使用哮喘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曾发出警告说,哮喘病人广泛使用的三种吸入式药物,经常使用可能导致哮喘病恶化甚至死亡。在这三种药当中,其中一种是国内哮喘的常用药物之一。这三种药物可以很快缓解哮喘症状,因此初次发病的患者会经常使用。但是临床研究显示,长期使用这些药会导致哮喘恶化,肺功能受损甚至死亡。 药物哮喘的确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哮喘是一种顽固性疾病,目前还没有绝对的特效药。病人应该听从医生的疗方案,千万别随意停药,只要规范疗,九成以上的哮喘都是能控制的。 有效使用药物是关键 哮喘病是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是非特

得了哮喘病能疗好吗日常生活有什么要注意的

哮喘病能疗好吗? 哮喘病是能疗好的,需要用对方法。 长期疗: 哮喘疗药物根据其在哮喘长期疗中的地位,又分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 (1)控制药物或称为维持疗药物,指需要长期每天使用的药物,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抗炎作用使哮喘达到并维持临床控制。 (2)缓解药物或称为急救药物,指按需要使用药物,这些药物通过迅速解除起到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 (3)控制分级疗应以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为基础,根据其控制水平选择适当的疗方案。 免疫疗: 哮喘是变态反应性疾病,故免疫疗在哮喘中占有一定地位,免疫疗分特异

教你六招预防春季哮喘

预防哮喘第一招:防止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哮喘初次诱发约95%以上由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所以防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是防哮喘发作至关重要的措施。 预防哮喘第二招:防止接触过敏原 可以通过详细了解病情、皮肤试验和激发试验,找到过敏原,采取避、忌、替、移四字方针。尽力避免接触一切可疑或已知的过敏原。 预防哮喘第三招:调整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以减少或防止呼吸道感染,从而减少气道高反应性和特异性的形成。平时,多运动、多喝水,能够有助于身体免疫力的提高。 预防哮喘第四招:使用中药敷贴 用中药研成粉末制成糊状,每年大伏天敷

老年人哮喘的用药方法

防类药物:临床上防哮喘的药物有很多,预防类药物是每位患者都应该要重视的,因为平日里哮喘的预防大于疗。预防类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哮喘急性发作,长期坚持使用可以明显降低哮喘发作率,减轻疾病严重程度。常用的有皮质激素(代表药物为丙酸倍氯松)、色甘酸钠、酮替芬3种。 免疫调节剂:哮喘的药物临床上还常见有一种叫作免疫调节剂,这也是患者们应该要随身携带的药品。免疫调节剂的主要功能是增强哮喘患者免疫功能,抵抗病毒感染。常用的有胸腺肽、卡慢舒糖浆、乳珍、核酪、中药黄芪等。 脱敏剂:哮喘的药物疗疾病还少不了脱敏剂,广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变异性哮喘中药好吗

变异性哮喘无论是咳嗽变异性哮喘还是胸闷变异性哮喘都是可以吃中药进行辅助疗的,但是中药仅仅能够辅助疗而已,也就是说目前疗变异性哮喘最主要的方法还是西医。 哮喘近几十年疗方法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比原来多了很多,而且大部分哮喘患者只要经过规范的疗是可以得到控制的。但是目前有很多不法的商家打着中药或者藏医或者古传秘方的一些旗帜。 销售一些含有口服激素的所谓的中成药或者是中药,实际上这些药物可以短期内使哮喘得到控制,但是会增加将来控制哮喘的风险,口服激素不是不可以用于哮喘,但是它的哮喘是有严格的

中医疗支气管炎哮喘哮喘

按揉丰隆:此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膝盖外下方凹陷处)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按摩此穴能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疗咳嗽、眩晕、腹痛、下肢痛、咽喉肿痛等症,从而达到哮喘的目的。 点按少商:此穴在拇指末节桡侧(即手背朝上远离食指的一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约0.1cm)。用拇指指腹先后点按两侧少商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通经气、苏厥逆、清肺逆、利咽喉,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呼吸衰竭、卒中昏迷等症。 按揉鱼际:此穴在第1掌骨中点之桡侧,赤白肉际处(即手背与手掌皮肤相交接处)。用拇指指腹先后按揉两侧

哮喘偏方 中医疗冬季哮喘

1.党参15克,古桃仁5克,生姜5片,用水2碗半煎成一碗半,每天一剂,虚性哮喘尤其适合经常服用。 2.牛胎盘1个,甜杏仁5g、苦杏仁2g、生姜3片、红枣3个,酒适量。牛胎盘洗净浸泡12小时后,用开水焯透切块。在灼锅熟油下翻炒胎盘块。炝适量黄酒、姜汁再炒后,加双杏仁、姜片、枣及适量清水,倒入砂锅内煲至熟烂食用。此方具有润肺镇咳、养血填精、大补元气等功能,用哮喘、虚劳久咳、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有效。 3.南瓜500克,粳米100克。把南瓜去皮,切成小片跟米一起煮,先用大火煮开后,转用小火煮成粥即可食用。茶叶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