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炒山楂有什么功效
糖炒山楂有什么功效
糖炒山楂的功效
1. 山楂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脏活力、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及利尿和镇静作用;
2. 山楂酸还有强心作用,对老年性心脏病也有益处;
3. 它能开胃消食,特别对消肉食积滞作用更好,很多助消化的药中都采用了山楂;
糖炒山楂的功效跟山楂差不多
1. 糖炒山楂有活血化淤的功效,有助于解除局部淤血状态,对跌打损伤有辅助疗效;
2. 糖炒山楂对子宫有收缩作用,在孕妇临产时有催生之效,并能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3. 糖炒山楂所含的黄酮类和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物质能阻断并减少自由基的生成,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防衰老、抗癌的作用;
4. 糖炒山楂中有平喘化痰、抑制细菌、治疗腹痛腹泻的成分。
吃多了喝什么茶助消化
推荐:焦山楂茶
荤腥吃多了,用山楂来消食吧。我们炖肉的时候会加一些山楂片,肉就更容易煮烂,也是这个道理。
消肉食要用炒山楂。30克炒山楂泡水或煮水喝即可。(小孩子用10克即可)
炒的焦山楂还能健脾止泻,积食引起的腹泻也可以喝。注意,因为山楂有活血的作用,这个消食的方法孕妇不适合。
推荐:炒麦芽茶
麦芽,就是大麦芽。中医记载麦芽:健胃快脾,消积滞,化一切米面食积,尤善通乳。炒用。
米面吃多了,可以用炒麦芽30g(小孩子10克即可),煮水喝。积食消掉以后就不用继续喝了,多喝容易消耗身体元气。
推荐:金银花茶
金银花号称“药铺小神仙”,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等功效,对饮食上火,以及呼吸道感染、腮腺炎等疾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春节期间,吃的多又杂乱,容易积食上火,经常喝金银花茶,可以清热降火,还能清新口气。
小儿积食发烧怎么食疗
1、谷芽麦芽水
以谷芽、麦芽各15克,加水煮沸后小火再煮15分钟即可。谷芽、麦芽是“焦三仙”的二味主药,有生发胃气,消食导滞的功效。
2、山楂粥
山楂30~40克、粳米100克、砂糖10克、黑枣8粒、水8杯。粳米洗净沥干,山楂、黑枣略冲洗。锅中加水8杯煮开,放入山楂、黑枣、粳米续煮至滚时稍微搅拌,改中小火熬煮30分钟,加入砂糖煮溶即成。
3、糖炒山楂
取红糖适量(如宝宝有发热的症状,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锅用小火炒化(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适量,再炒5-6分钟,闻到酸甜味即可。每顿饭后让孩子吃一点。
山楂一天吃几个合适 糖炒山楂
材料:山楂、冰糖、柠檬汁。
做法:
1、山楂洗净,去核,沥干水分备用。
2、冰糖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
3、小火加热,不断搅拌,直至冰糖完全溶化,冰糖形成细而密的泡泡后关火。
4、放入适量柠檬汁,继续搅拌,待温度稍稍降低。
5、将洗好的山楂放入搅拌均匀,使其裹满糖浆。
6、出锅,放凉即可食用。
糖炒山楂有什么功效
1. 山楂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脏活力、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及利尿和镇静作用;
2. 山楂酸还有强心作用,
对老年性心脏病也有益处;
3. 它能开胃消食,特别对消肉食积滞作用更好,很多助消化的药中都采用了山楂;
糖炒山楂的功效跟山楂差不多
1. 糖炒山楂有活血化淤的功效,有助于解除局部淤血状态,对跌打损伤有辅助疗效;
2. 糖炒山楂对子宫有收缩作用,在孕妇临产时有催生之效,并能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3. 糖炒山楂所含的黄酮类和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物质能阻断并减少自由基的生成,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防衰老、抗癌的作用;
4. 糖炒山楂中有平喘化痰、抑制细菌、治疗腹痛腹泻的成分。
红果的药用价值
1.生山楂:就是山楂的果实,摘下来,除去杂质,切片烘干。如果医生写“山楂”,则药店给的是整个山楂。如果医生写的是“山楂肉”,则药店给的是去了果核的山楂肉。炮制山楂原是去果核的,但明代医家提出“核有功力不可去”,故就有了两个制品。一般我们现在多用带果核的。这种山楂,除了消食导滞,还可活血化瘀。
2.炒山楂:取干净的山楂,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取出放凉。这种制品,活血化瘀作用降低,其主要作用是消食导滞。炒山楂消食导滞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化肉食上,在生活中,炖鸡肉牛肉时放入几颗山楂,就很容易炖烂,就说明了山楂有很好的消肉食作用。
3.焦山楂:取净山楂,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外表焦褐色,内部焦黄色,取出放凉。这种焦山楂,除了消食导滞的作用,还善于治疗伴有积食的泻利,这也就是很多儿科专家在治疗孩子食积伴泻利时,多选用焦山楂的缘故。
4.山楂炭:取净山楂,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取出放凉。这种山楂炭能疗血积。如文献记载,妇女产后瘀血积滞,用童便煎服山楂炭,可疗“恶血上冲气壅”。
另外,还有蜜制山楂,适用于脾虚食滞的患者;红糖制山楂,可以和血散瘀,适用于产后血虚瘀血、恶露不尽等。
除了消食导滞,山楂还能活血化瘀,对调理妇科疾病、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很有帮助,常食还有利于防癌。
山楂的消食导滞作用,大家都知道。此外,山楂还能活血化瘀,对调理妇科疾病很有帮助。比如,它是瘀血型痛经患者的食疗佳品。这种痛经患者常在行经第1~2天或经前1~2天发生小腹疼痛,待经血排出流畅时,疼痛减轻或消失,且经血颜色暗,伴有血块。此时,可取完整带核鲜山楂200克,洗净后加入适量水,文火熬煮至山楂烂熟,加入红糖三羹匙,搅拌均匀即可。一般从经前3~5天开始服用,每日早晚各食山楂泥一羹匙,可以冲开水饮用,直至经后3天停止服用,一般会明显缓解痛经。
这种方法是从名医张锡纯那里借鉴来的,张锡纯认为山楂“善入血分,为化瘀血之要药。能除痃癖癥瘕,女子月闭,产后瘀血作疼”。张锡纯当年用山楂治疗女子血瘀闭经。他说:“女子至期月信不来,用山楂两许煎汤,冲化红蔗糖七八钱,服之即通,此方屡试屡效。若月信数月不通者,多服几次亦通下。”
因能活血化瘀,故山楂也能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楂具有扩张血管、强心、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脏活力、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及利尿和镇静作用,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山楂酸还有强心作用,对老年性心脏病也很有益处。
另外,山楂中含有的牡荆素等化合物具有抗癌作用,常食山楂有利于防癌。据报道,山楂片水煎液可延长长瘤动物的寿命,如可抑制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作用等。
可见,山楂实在是一种药食同源的好东西,但山楂也有一些不适合服用的人群。山楂只消不补,脾胃虚弱之人不宜多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孕妇莫吃山楂,因为山楂破血化瘀,能刺激子宫收缩,可能诱发流产,孕妇千万不要因贪食而出问题。
消食怎么办呢
用山楂消食。在中药中山楂分为三种:生山楂、炒山楂和焦山楂。这里说的生山楂并不是红果,而是生山楂片。生山楂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泡水喝可以降低血脂。炒山楂有化食的功效,针对消化不良、胃胀、食欲不振的情况可用30克炒山楂泡水或煮水喝。焦山楂有健脾止泻的功效,对于因积食引起的腹泻可用焦山楂煮水喝,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山楂虽好,但也不能随便吃。首先山楂不能空腹吃,否则容易刺激胃酸分泌损伤胃粘膜,引起胃疼。其次山楂不能多吃,气血虚弱、有胃溃疡的患者都不易多吃。因为山楂有活血化瘀功效,所以孕妇在怀孕的头三个月也最好不要吃。
如果是因进食鱼肉过多引起的积食可用酱豆腐应对。因为酱豆腐中含有乳酸菌可解”鱼毒“。所谓鱼毒就是因为鱼是水生生物,身上带有大量细菌,容易变质,而且鱼偏凉性容易引起胃寒。可用酱豆腐汁烹饪菜肴来缓解吃鱼过多引起的积食。
对于吃米、面这些主食而导致的积食可用烤馒头片、焦米粥解决。馒头片要烤至焦黑后食用,因为上面的固化层可以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米积可将大米炒至焦黄后煮粥喝。
有人认为积食可以喝点醋,因为醋是酸的,可以助消化。对于吃肉导致的积食喝醋的确有一点作用,但对于因吃米面引起的积食喝醋会使胃更酸,更难受,严重的还会导致胃溃疡,所以要分清积食的原因,对症下药。
为了防止积食,可以到药店买一些炒山楂在家中预备着,平时就可以拿来泡水喝。因为孩子肠道上的疾病很多都是因为积食引起的,所以家长平时在家也可以给孩子煮一些焦米粥来喝,起到预防作用。
新鲜山楂怎么吃有营养 新鲜山楂怎么吃
原料:大米100克,山楂20克,芹菜100克。
做法:
1、大米淘洗干净,山楂洗净后切成片,芹菜洗净后切成颗粒状。
2、锅中加适量清水,放入大米,大火烧沸后再改用文火煮30分钟。
3、然后放入芹菜、山楂,再煮10分钟即成。
功效:具有补血、消食、通便,强身健体的功效。
原料:山楂25个,冰糖200克,竹签5支,水适量。
做法:
1、山楂清洗干净,去根、蒂、核,还可将山楂横切开,加入豆沙等喜欢的馅料。
2、将处理好的山楂用竹签串起,晾干水分。
3、冰糖和水一起倒入锅中,开大火煮至冰糖融化,中间可搅拌促进融化。
4、待冰糖都融入水中后,转小火,盖上锅盖,熬一会儿。
5、糖浆熬好后,迅速将山楂串放在锅边,用勺子将糖浆均匀淋上后,放入抹油的盘子里,稍凉即可食用。
功效:具有开胃消食的功效。
原料:山楂干20克,山楂酱罐头1瓶,糯米适量,冰糖少许。
做法:
1、糯米洗净,在清水中浸泡一会。
2、山楂干用清水洗一下,洗去上面的浮土备用。
3、将山楂酱舀入小碗中,用勺子转圈搅拌几下,制成山楂泥。
4、取来汤锅,加入适量的清水,煮开后放入山楂干,煮到山楂干软烂为止。
5、将煮好的山楂干捞出,这时倒入泡好的糯米,水和糯米的比例跟煮粥是相同的,煮至糯米熟了倒入山楂泥,煮约2分钟即可。
6、做好后的山楂糯米羹晾凉后放入冰箱,冷藏后食用。
功效:具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
原料:鸡翅400克,生姜、葱2段,山楂干、生抽适量,冰糖5粒。
做法:
1、山楂干冲洗干净,凉水浸泡30分钟备用。
2、鸡翅洗干净后,开水略焯一下去味。
3、炒锅中油热后下葱和姜炒出香味,下鸡翅翻炒,倒入生抽上色,加入冰糖和山楂干翻炒几分钟后加水,水面要盖过鸡翅。
4、调入适当的盐,水开后用中小火继续炖30分钟即可。
功效:具有增进食欲的功效。
原料:山楂400克,冰糖100克,水适量。
做法:
1、山楂去蒂洗净,用刀切2半,去核。
2、将去核的山楂冲净,放入锅中,加入没过山楂的水和冰糖。
3、大火烧开,中小火煮至汤汁浓稠即可。晾凉放保鲜盒内保存,随吃随取。
功效:具有开胃消食的功效。
宝宝肠道功能紊乱的中医调理
莱菔仔(萝卜仔)粥:取萝卜仔10g,粳米50g。先将莱菔仔炒至香熟,然后研成细末。将粳米加水煮粥,再加莱菔仔末调和食用。莱菔仔有理气和助消化的作用,适用于8个月以上宝宝伤食性腹泻。
豆蔻粥:取豆蔻5g,生姜2片,粳米50g。将豆蔻捣碎研末将粳米加水煮沸后加生姜及豆蔻末煮成粥食用。有温胃、消食作用,适用于1岁以上有腹冷、呕吐、虚泻的宝宝。
香姜脱脂奶:取丁香2粒,姜汁5ml,脱脂奶250m。将姜汁、脱脂奶及丁香同放锅内煮沸,去丁香加少许糖饮用。可温胃有止吐泻的作用。适用于3个月以上有消化不良腹泻的宝宝。
橘饼茶:取橘饼2个。将橘饼切成薄片,放入茶壶中,用沸水冲泡,约15分钟可饮用。适用于6个月以上小儿伤食引起的腹泻。
糖炒山楂:取山楂30g,红糖15g。将去核的山楂与红糖炒5分钟,用开水泡后饮用。山楂有消食作用,适用于1岁以上因肉食过多引起的腹泻的宝宝。
神曲莱菔麦芽汤:取神曲20g,炒莱菔仔10g,炒麦芽10g。将以上3味加水煮20分钟饮用。适用于1岁以上因吃面食过多引起的腹胀、腹泻的宝宝。
槟榔莱菔饮:取槟榔10g,莱菔仔10g,鲜橘皮10g,白糖12g。将槟榔打碎。莱菔仔在小锅中炒香,然后捣碎。取1个新鲜橘皮,剪成细丝状,将以上3味药加水煮10分钟,去渣留汁,加白糖后服用。有利气、消食、除胀作用,适用于1岁以上消化不良性腹胀、口臭、腹泻的宝宝。
车前子粥:取车前子30g,纱布包,加水500ml,煎余300ml,去渣,加粳米50g煮粥,分2次温服。适用于1岁以上感染性胃肠炎的宝宝。
乌梅葛根汤:取乌梅10g,葛根10g,加水250ml,用大火煮沸后,小火烧20分钟,去渣加红糖少许,分数次饮用。适用于6个月以上患秋季腹泻的宝宝。
陈皮红枣汤:取红枣12只洗净晾干,放在铁锅内炒成微焦,取洗净的陈皮(晒干的橘皮)10g,加入红枣和水煎15分钟,代茶饮。适用于6个月以上消化不良性腹泻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