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乙肝妈妈应该怎样给宝宝安全喂奶呢

乙肝妈妈应该怎样给宝宝安全喂奶呢

乙肝妈妈应该怎样给宝宝安全喂奶呢?乙肝妈妈能给宝宝喂奶吗?对于这个问题,专家指出,只要宝宝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是完全可以的。这是因为:

第一,迄今尚无事实证明乙肝病毒可以通过乳汁传播。

第二,从乳汁中检出乙肝病毒的几率其实很低,含量也非常小。

第三,乙肝本来就是血液传染病,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最重要的是,新生儿经乙肝疫苗接种,拥有了保护性抗体,即便接触了乙肝病毒也不会感染。

温馨提示:即使是乙肝妈妈,也可以放心给宝宝喂奶。

喂奶乳头出血了怎么办 哺乳期喂奶出血了还能继续喂奶吗

哺乳期喂奶出血了是可以继续喂奶的,但是妈妈会很疼痛,所以妈妈在给宝宝喂奶时可以先喂不痛的一边,再喂痛的一边,让宝宝含着大部分乳晕,纠正宝宝含接乳头不正确的姿势,或者妈妈用吸奶器把奶挤出来再用奶瓶喂宝宝。

注意:哺乳期喂奶出血,若妈妈患有乙肝大三阳则要停止哺乳。


大三阳妈妈也能哺乳吗

一般来说,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即便接触了乙肝病毒也不会感染。“大三阳"是不是不能给宝宝哺乳喂奶?”经常有乙肝患者咨询类似的问题。记者了解到,我国乙肝携带者和患者很多,其中不少正处于婚育年龄,乙肝对婚姻和生育到底有多大影响,很多人不知究竟,并因此非常焦虑。

要预防母婴传播,最重要的手段是婴儿出生6小时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病毒不会通过乳汁传播!

乙肝妈妈能给宝宝喂奶吗?对于这个问题,肝病专家指出,只要宝宝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是完全可以的。这是因为:

第一,迄今尚无事实证明乙肝病毒可以通过乳汁传播。

第二,从乳汁中检出乙肝病毒的几率其实很低,含量也非常校

第三,乙肝本来就是血液传染病,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最重要的是,新生儿经乙肝疫苗接种,拥有了保护性抗体,即便接触了乙肝病毒也不会感染。

因此,即使是“大三阳”妈妈,也可以放心给宝宝喂奶。

乙肝妈妈可以母乳喂养吗

乙肝妈妈可以进行母乳喂养。据研究表明,乙肝妈妈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的婴儿发生乙肝病毒感染的比例相当。即使妈妈患有“大三阳”、“小三阳”,但是肝功能良好,且宝宝出生24小时内已经注射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母乳喂养对于宝宝来说也是利大于弊的。比如“大三阳”的妈妈哺乳前,洗净双手,避免口对口地给宝宝喂食,也是可行的。但如果婴儿口内有溃疡,则不能进行母乳喂养。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据统计,全世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约3.5亿,其中我国约占1.2亿。而且在我国有接近1/4的乙肝是通过母婴传播引起,因此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乙肝妈妈不能母乳喂养宝宝。但是我们知道,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营养食品和饮料,含有婴儿4-6月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要素,并适合婴儿肠胃的消化和吸收。

大三阳妈妈是否可以安全哺乳

“大三阳”妈妈可以安全哺乳吗?经常有乙肝患者会咨询这样的问题,一般来说,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即便接触了乙肝病毒也不会感染。那么,“大三阳”妈妈可以安全哺乳吗?

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母乳中乙肝病毒DNA的检出率偏高,更增加了人们对母乳喂养可能传播乙肝的恐惧和忧虑,乙肝大三阳妈妈如何安全哺乳的问题已经成为了我们众多乙肝患者不可逃避的问题。

“大三阳”妈妈可以安全哺乳吗?专家指出,但是 一般情况下,大多乙肝大三阳患者的体内携带病毒数量比较多,病毒活跃程度比较高,在患者的体内血液、体液、乳汁、唾液等都含有乙肝病毒。虽然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已有明确的规定,"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后,可接受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但是为了孩子的绝对安全起见,我们的专家是不建议乙肝大三阳妈妈哺乳的。如果要哺乳的话,乙肝大三阳妈妈如何安全哺乳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尽量预防传染:

其一、生育前后给宝宝做好预防阻断。在怀孕期间789月就应该采取阻断传染措施,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在宝宝出生时再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和016方案接种乙肝疫苗,这样等宝宝有抗体产生后,就可以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其二、哺育宝宝期间的注意事项。患者在哺育宝宝时,虽然乙肝病毒不能通过消化道传染,但由于患者体内血液、乳汁、唾液等都含有乙肝病毒,在哺育宝宝时,乳头、嘴唇或者是宝宝消化道等有皮肤和粘膜受损时,都可能造成乙肝病毒通过破损处进入血液,造成病毒感染。

“大三阳”妈妈可以安全哺乳吗?这个问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患有乙肝不可怕,因此,广大患者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选择正确的疗法,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到医院检查,及时摆脱疾病的干扰,做一位健康快乐的准妈妈。

孕妇有乙肝需要打针吗 乙肝怀孕什么时候打针

乙肝怀孕后,需按时到医院检查肝功能,根据病情轻重程度,在医生指导下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

“大三阳”妈妈,在怀孕的第7、8、9个月,要分别注射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阻止孕妇宫内传播乙肝病毒给胎儿;待宝宝出生后,立即先注射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过一周后,再按第0、1、6个月免疫程序(出生后打第1针乙肝疫苗,1个月后打第2针乙肝疫苗,6个月后打第3针乙肝疫苗),分别于婴儿前臂三角肌部皮下或肌肉接种乙肝疫苗,每次0.5毫升。

“小三阳”妈妈,宝宝出生后,立刻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即出生后打第1针乙肝疫苗,1个月后打第2针乙肝疫苗,6个月后打第3针乙肝疫苗),可以使95%以上的新生儿免受上一代乙肝父母的传播。

乙肝妈妈的宝宝一旦出生,必须及时按照“0、1、6方案”接种乙肝疫苗。另外,在新生儿出生满2个月、满7个月时,还要抽血查“两对半”和乙肝病毒DNA,了解宝宝的免疫是否成功。


乙肝妈妈可以母乳喂养吗

乙肝妈妈可以母乳喂养吗

乙肝妈妈可以进行母乳喂养。据研究表明,乙肝妈妈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的婴儿发生乙肝病毒感染的比例相当。即使妈妈患有“大三阳”、“小三阳”,但是肝功能良好,且宝宝出生24小时内已经注射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母乳喂养对于宝宝来说也是利大于弊的。比如“大三阳”的妈妈哺乳前,洗净双手,避免口对口地给宝宝喂食,也是可行的。但如果婴儿口内有溃疡,则不能进行母乳喂养。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据统计,全世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约3.5亿,其中我国约占1.2亿。而且在我国有接近1/4的乙肝是通过母婴传播引起,因此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乙肝妈妈不能母乳喂养宝宝。但是我们知道,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营养食品和饮料,含有婴儿4-6月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要素,并适合婴儿肠胃的消化和吸收。

母乳喂养注意10大误区

母乳喂养误区一:乳房不胀了,乳汁不够了

有的妈妈发现在喂养宝宝三、四个月后乳房不胀了,就担心是奶不够,其实是妈妈的乳房跟宝宝达到供需平衡了,所以乳房是软的。妈妈刚生完宝宝时,她的产奶荷尔蒙会骤然增高,产奶量比宝宝的需求要多,所以乳房常常发涨,需要挤掉一些。但挤的时候不要挤光,可以留一点,这样妈妈的产奶量和宝宝的需求才会达到平衡;如果每次都挤光,那产奶就会一直供大于求,因为妈妈的乳房会“以为”宝宝需要这么多奶。如果奶太多,妈妈可以用卷心菜的叶子放在乳罩里,或者喝薄荷茶来减少奶量。当妈妈和宝宝达到产奶供需的平衡时,乳房就不会胀了,会觉得比较舒适。除非宝宝多睡一小时,妈妈才会觉得有点胀。

母乳喂养误区二:一定要一边喝10~15分钟,再换一边

其实不需要,国际母乳会提倡的是:让宝宝自己决定什么时候不吃一边、再换另一边。当他自己不吃了,或者睡着了,你可以试一下让他吃吃第二边,有的宝宝会吃,有的宝宝不需要吃了,不用强迫他。有的妈妈乳房容量没有别的妈妈大,宝宝吃一边没有吃饱,那就要吃两边,或者一边要吃很长时间,这都没有关系。而有的妈妈,她的宝宝胃口小,她的乳房容量偏偏是大的,那宝宝只要吃一边就够了。乳房容量、宝宝胃容量、成长的因素、基因,有很多因素会导致宝宝吃奶的方式不一样。所以还是那句老话“看孩子,别看钟”。宝宝会告诉我们,他什么时候吃饱了,什么时候还要吃。

母乳喂养误区三:母乳6个月后就没营养了

我们常常听到说,母乳6个月后就没有营养了,或者有些人会说宝宝一岁后就没有营养了。其实母乳的营养一直在变化,宝宝初生、几周、一岁甚至更大的时候,母乳的成分是不同的,甚至每一天不同的时间,母乳也会发生变化。母乳是根据宝宝身体的需求产生的,宝宝的需求在变,母乳也在变。宝宝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有不同的需求,初生到三四个月的时候,宝宝长得特别快,所以母乳里的脂肪含量也特别高。这个时候如果把奶挤出来,可以看到奶水特别白、浓,这样的奶营养特别丰富;而宝宝1~3岁时,他的生长速度减慢,对营养的要求不如以前高,所以母乳的营养成分也没以前高,脂肪含量降低,奶水也就没这么浓了。妈妈大可放心,不同阶段的母乳都是专门为宝宝该阶段而“配方”生产的,里面的成分最适合宝宝的生长,比起任何别的辅食,如蔬菜、水果、稀饭、肉,母乳的营养价值是最高的。当然了,宝宝半岁以后,他也希望开始吃辅食,身体上也有这个需求,所以宝宝在这个阶段可以开始加辅食。刚开始加的时候,不要加太多,因为宝宝一岁以内,奶还是主食。

母乳喂养误区四:宝宝睡觉不好,醒好几次,是因为奶不够

在早期,特别是前两个月,宝宝频繁吃,有几个原因:一是胃很小,才小玻璃球这么大,几天后可能比乒乓球大一点,他的胃那么小,母乳又很容易吸收,所以吃了没多久肚子很快又空了;二是宝宝的成长速度非常快,前三四个月每周长170克左右,半岁内体重会翻倍,所以宝宝对奶的需求量会比较大;再就是第一年是大脑发育最快的阶段,所以宝宝的轻睡眠比较多,沉睡眠比较少;另外加上宝宝在帮妈妈催奶,也会经常有吸奶的要求。所以不用担心奶不够,妈妈只要按照宝宝的需求来做就可以了。第一个月,就享受和宝宝互相信赖的感觉。我们看到小狗小猫也是粘在妈妈身上,我觉得可以调整一下思维,宝宝这么小没几天,不妨也让他粘在妈妈胸上,妈妈不要穿乳罩,他听到妈妈的呼吸心跳,会很有安全,也会睡得更好,等他醒来就直接吸奶。这样很好很舒服,皮肤对皮肤的接触也可以使妈妈奶产得更多。

母乳喂养误区五:生病就不能哺乳

没有什么病妈妈不能哺乳,除了艾滋病。哪怕是乙肝也不要紧,现在宝宝出生后会马上打乙肝疫苗,其实接种以前就可以开始哺乳。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乙肝会通过母乳传播,反倒是有这样的研究:两组妈妈,一组是乙肝携带者,另一组是健康人群,观察宝宝得乙肝的比率,结果是一样的。其实分娩的时候感染乙肝的风险比喂母乳大得多。如果宝宝将来不幸得了乙肝,最有可能的是分娩时感染的,而不是因为母乳喂养,妈妈的母乳里其实有乙肝病毒的抗体细胞。

母乳喂养误区六:吃了药就不能哺乳

医生和药厂会比较保守地说,哺乳期间最好不要吃药。但是所有的药,都是可以分安全等级的。妈妈用药前可以先问一下医生是否会影响哺乳,如果宝宝已经大了,开始吃辅食了,或者服药物的副作用比不喂母乳更大,那么再来平衡一下。

母乳喂养误区七:吃到后面乳房瘪瘪了,就没有乳汁了

虽然到后面乳房瘪瘪了,但还会有喷乳反射,宝宝还是会吃到很多奶。因为你的血液一直在循环,所以乳房会一直产乳。后面虽然乳流量变慢了,但会一直产奶,而且现产的奶脂肪含量高,会很浓很白,宝宝可能不需要喝很多就饱了,就好比是吃了很多奶油。

母乳喂养误区八:每次宝宝吃完,都要把剩下的乳汁挤出

这也是个误区。越挤奶越多,但奶太多了,也会有些问题,比如得乳腺炎、乳腺闭塞。另外,如果奶太多了,通常没有喝到后乳,宝宝就饱了,所以大便可能是绿色的,会有泡沫,会觉得胀气;而且前乳比较稀,宝宝就会频繁要求喝奶,这样喝的次数越多,妈妈就挤得越多,挤得越多奶也越多,形成恶性循环。我们鼓励妈妈自然一点,不用挤得太多,除非是太胀,就稍微挤一点,挤到乳房软一点就可以了。

母乳喂养误区九:上班了,乳汁的质量就变差了

奶还是同样有营养的,只是精神压力大的时候,会减少产奶量。但这一般都是一时的,因为压力是会过去的,加上周末和宝宝呆在一起,产奶量就回升了。如果确实是奶量少了,那妈妈就需要花几天时间频繁地挤下奶。不用挤太长时间,每1.5小时挤5分钟。或周末除了频繁地喂宝宝,每次喂完后再挤1分钟。另外可以吃点药催奶,常用的有通草、王不留行等,还有种不太常见,叫葫芦巴,效果也非常好。

母乳喂养误区十:奶不够要留着、存着

这是很大的误区,奶是越挤越多的。其实不是个奶量,而是个产奶速度的问题。很多妈妈认为我的奶量就这么多,其实是产奶的速度的问题:空的乳房产奶速度快,满的乳房速度慢,如果频繁排空乳房,产奶速度会快很多。其实我们身体的各种液体都在经历循环,比如你的口水有没有感觉不够的时候?很少,因为你的口水是按照你的需求来产生的,吃东西的时候就产生得多。乳汁也是一样的,宝宝吃的时候就产,不吃就不产,吃得多就产得多。所以妈妈要有信心产奶。

孕后得乙肝孩子还要吗

如果是在怀孕中晚期才发现,肝功能是好的,症状又不重,宝宝可以保留,但要进行严密观察,经常上医院做有关检查。到一定时候还要做阻断治疗。

另外,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可从怀孕7个月起,每月打1支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如果是临近生产的孕妇发现得了乙肝,在发现时可立即打1支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

胎儿出生后,24小时内立即打1支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在1~2周后打第一支乙肝疫苗,以后则1、6月间期顺延,保护率可高达97.13%,效果较好。

乙肝妈妈能给孩子喂奶吗?

得了乙肝的妈妈,为了谨慎起见,应避免母乳喂养,在喂养的同时,应该格外注意卫生:

1.妈妈每次用奶瓶喂奶前,都要给奶瓶消毒,自己也要仔细清洗双手。

2.平时不要亲吻孩子,更不要口对口地喂宝宝吃饭。

3.应尽量减少同宝宝身体上的过多接触,自己用的洗漱用品,餐具要勤消毒,并且保证与宝宝的用品绝对隔离。不要以为宝宝注射了乙肝疫苗,就万无一失了,其实宝宝刚刚注射疫苗,免疫力还很弱,如果不注意,还是有可能受到感染的。

乙肝妈妈怎样才能避免将乙肝传染给宝宝

只有先了解主要的传播途径,才能有效地预防。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主要包括4种途径:

1.妊娠期:乙肝病毒通过胎盘,使胎儿受到宫内感染。

2.分娩期:胎儿在分娩的过程中,因为接触到母亲的血液、羊水和分泌物而被感染。

3.产褥期:婴儿在喂养的过程中被感染。

4.日常生活中:因为与母亲接触频繁,受到母亲的唾液、血液以及其他体液的感染。

在4种途径中,以第一种为主要途径,因为妊娠时间长,而且胎儿处于无任何免疫能力的状态,所以极易受到感染。所以女性在怀孕期间,应做全面体检,确认自身健康,健康的母亲最好接种乙肝疫苗,保护自己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

已经怀孕的女性应主动到医院检查乙肝病毒的各项指标,若已经受到感染,要在孩子出生24小时内进行疫苗和高效免疫球蛋白注射,婴儿一个月和6个月再分别进行乙肝疫苗的加强注射。

最后,希望每位准妈妈都能健康、快乐的迎接新生命!

影响哺乳期乳房的6个问题

误区1:初乳清淡没有营养

真实情况:产后1~2周内分泌的奶水确实外观淡淡的,有些像水,但这种初乳里所含的蛋白质较多,脂肪较少,微量元素锌及免疫物质也较以后分泌的成乳多。

这种看起来清淡的奶水对新生儿是非常珍贵的,有利于增强宝宝的消化吸收能力,所以千万不要把产后头几天的初乳挤掉,一定要让宝宝享受到这珍贵的天赋食物。

误区2:6个月后的母乳质量差了

真实情况: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宝宝出生后的前6个月应尽量做到纯母乳喂养,并坚持母乳喂养一年或一年以上。妈妈的乳汁质量并不会因为时间长了而变差。

误区3:喂奶会让乳房变得难看

真实情况:哺乳后乳房是否变形与哺乳前乳房的保养和护理有一定关系,哺乳本身不会引起乳房变形,相反哺乳能够促进母体催产素的分泌,而催产素可以增强乳房悬韧带的弹性。

如果想产后乳房不变形,应从怀孕期就开始注意乳房的保养和护理,使用宽带乳罩支撑乳房,同时注意按摩或局部使用特殊油脂,增加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弹性,以减少乳房变形的可能性。

误区4:剖宫产后喂母乳对宝宝不好

真实情况:剖宫产通常采用硬膜外麻醉,药性不会影响到胸部,等到产妇清醒和肢体能够活动的时候,麻醉药也已经代谢和排泄完了,所以产后半小时让宝宝吸吮乳头没有任何问题。

误区5:妈妈感冒了不能喂母乳

真实情况:妈妈感冒了并不需要停止哺乳,因为无论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当母亲出现症状时,宝宝早已经暴露在被传染的环境之中了,妈妈乳汁中已经产生的抗体反而有利于婴儿抵抗疾病的侵袭。

如果是感冒伴发烧,建议妈妈在高热期间暂停母乳喂养1~2日,停止喂养期间,要把乳汁吸出,防止由于停乳而造成的乳汁减少。

误区6:乙肝妈妈不能给宝宝喂奶

真实情况:如果妈妈在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活跃期,应停止母乳喂养,但慢性乙肝及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应该杜绝母乳喂养。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携带者可以母乳喂养,只是喂奶前妈妈要用肥皂洗手,用清水冲洗干净;不过如果乳头破裂出血,应暂停哺乳。

母乳喂养的常见误区有哪些呢

误区1 母乳6个月后就没营养了

我们常常听到说,母乳6个月后就没有营养了,或者有些人会说宝宝一岁后就没有营养了。其实母乳的营养一直在变化,宝宝初生、几周、一岁甚至更大的时候,母乳的成分是不同的,甚至每一天不同的时间,母乳也会发生变化。母乳是根据宝宝身体的需求产生的,宝宝的需求在变,母乳也在变。

宝宝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有不同的需求,初生到三四个月的时候,宝宝长得特别快,所以母乳里的脂肪含量也特别高。这个时候如果把奶挤出来,可以看到奶水特别白、浓,这样的奶营养特别丰富;而宝宝1~3岁时,他的生长速度减慢,对营养的要求不如以前高,所以母乳的营养成分也没以前高,脂肪含量降低,奶水也就没这么浓了。妈妈大可放心,不同阶段的母乳都是专门为宝宝该阶段而“配方”生产的,里面的成分最适合宝宝的生长,比起任何别的辅食,如蔬菜、水果、稀饭、肉,母乳的营养价值是最高的。

当然了,宝宝半岁以后,他也希望开始吃辅食,身体上也有这个需求,所以宝宝在这个阶段可以开始加辅食。刚开始加的时候,不要加太多,因为宝宝一岁以内,奶还是主食。

误区2 乳房不胀了,乳汁不够了

有的时候,三、四个月以后,妈妈发现乳房不胀了,就担心是奶不够,其实是妈妈的乳房跟宝宝达到供需平衡了,所以乳房是软的。妈妈刚生完宝宝时,她的产奶荷尔蒙会骤然增高,产奶量比宝宝的需求要多,所以乳房常常发涨,需要挤掉一些。但挤的时候不要挤光,可以留一点,这样妈妈的产奶量和宝宝的需求才会达到平衡;如果每次都挤光,那产奶就会一直供大于求,因为妈妈的乳房会“以为”宝宝需要这么多奶。如果奶太多,妈妈可以用卷心菜的叶子放在乳罩里,或者喝薄荷茶来减少奶量。当妈妈和宝宝达到产奶供需的平衡时,乳房就不会胀了,会觉得比较舒适。除非宝宝多睡一小时,妈妈才会觉得有点胀。

误区3 一定要一边喝10~15分钟,再换一边

其实不需要,国际母乳会提倡的是:让宝宝自己决定什么时候不吃一边、再换另一边。当他自己不吃了,或者睡着了,你可以试一下让他吃吃第二边,有的宝宝会吃,有的宝宝不需要吃了,不用强迫他。

有的妈妈乳房容量没有别的妈妈大,宝宝吃一边没有吃饱,那就要吃两边,或者一边要吃很长时间,这都没有关系。而有的妈妈,她的宝宝胃口小,她的乳房容量偏偏是大的,那宝宝只要吃一边就够了。乳房容量、宝宝胃容量、成长的因素、基因,有很多因素会导致宝宝吃奶的方式不一样。所以还是那句老话“看孩子,别看钟”。宝宝会告诉我们,他什么时候吃饱了,什么时候还要吃。

误区4 吃到后面乳房瘪瘪了,就没有乳汁了

虽然到后面乳房瘪瘪了,但还会有喷乳反射,宝宝还是会吃到很多奶。因为你的血液一直在循环,所以乳房会一直产乳。后面虽然乳流量变慢了,但会一直产奶,而且现产的奶脂肪含量高,会很浓很白,宝宝可能不需要喝很多就饱了,就好比是吃了很多奶油。

误区5 每次宝宝吃完,都要把剩下的乳汁挤出

这也是个误区。越挤奶越多,但奶太多了,也会有些问题,比如得乳腺炎、乳腺闭塞。另外,如果奶太多了,通常没有喝到后乳,宝宝就饱了,所以大便可能是绿色的,会有泡沫,会觉得胀气;而且前乳比较稀,宝宝就会频繁要求喝奶,这样喝的次数越多,妈妈就挤得越多,挤得越多奶也越多,形成恶性循环。我们鼓励妈妈自然一点,不用挤得太多,除非是太胀,就稍微挤一点,挤到乳房软一点就可以了。

误区6 上班了,乳汁的质量就变差了

奶还是同样有营养的,只是精神压力大的时候,会减少产奶量。但这一般都是一时的,因为压力是会过去的,加上周末和宝宝呆在一起,产奶量就回升了。如果确实是奶量少了,那妈妈就需要花几天时间频繁地挤下奶。不用挤太长时间,每1。5小时挤5分钟。或周末除了频繁地喂宝宝,每次喂完后再挤1分钟。另外可以吃点药催奶,常用的有通草、王不留行等,还有种不太常见,叫葫芦巴,效果也非常好。

误区7 奶不够要留着、存着

这是很大的误区,奶是越挤越多的。其实不是个奶量,而是个产奶速度的问题。很多妈妈认为我的奶量就这么多,其实是产奶的速度的问题:空的乳房产奶速度快,满的乳房速度慢,如果频繁排空乳房,产奶速度会快很多。其实我们身体的各种液体都在经历循环,比如你的口水有没有感觉不够的时候?很少,因为你的口水是按照你的需求来产生的,吃东西的时候就产生得多。乳汁也是一样的,宝宝吃的时候就产,不吃就不产,吃得多就产得多。所以妈妈要有信心产奶。

误区8 宝宝睡觉不好,醒好几次,是因为奶不够

在早期,特别是前两个月,宝宝频繁吃,有几个原因:一是胃很小,才小玻璃球这么大,几天后可能比乒乓球大一点,他的胃那么小,母乳又很容易吸收,所以吃了没多久肚子很快又空了;二是宝宝的成长速度非常快,前三四个月每周长170克左右,半岁内体重会翻倍,所以宝宝对奶的需求量会比较大;再就是第一年是大脑发育最快的阶段,所以宝宝的轻睡眠比较多,沉睡眠比较少;另外加上宝宝在帮妈妈催奶,也会经常有吸奶的要求。

所以不用担心奶不够,妈妈只要按照宝宝的需求来做就可以了。第一个月,就享受和宝宝互相信赖的感觉。我们看到小狗小猫也是粘在妈妈身上,我觉得可以调整一下思维,宝宝这么小没几天,不妨也让他粘在妈妈胸上,妈妈不要穿乳罩,他听到妈妈的呼吸心跳,会很有安全,也会睡得更好,等他醒来就直接吸奶。这样很好很舒服,皮肤对皮肤的接触也可以使妈妈奶产得更多。

误区9 生病就不能哺乳

没有什么病妈妈不能哺乳,除了艾滋病。哪怕是乙肝也不要紧,现在宝宝出生后会马上打乙肝疫苗,其实接种以前就可以开始哺乳。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乙肝会通过母乳传播,反倒是有这样的研究:两组妈妈,一组是乙肝携带者,另一组是健康人群,观察宝宝得乙肝的比率,结果是一样的。其实分娩的时候感染乙肝的风险比喂母乳大得多。如果宝宝将来不幸得了乙肝,最有可能的是分娩时感染的,而不是因为母乳喂养,妈妈的母乳里其实有乙肝病毒的抗体细胞。

误区10 吃了药就不能哺乳

绝大部分的药是不会影响母乳喂养的,但医生和药厂会比较保守地说,哺乳期间最好不要吃药。现在有本书《药物与母乳喂养》,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书中把所有的药分成五等,一等是最安全的,二等是比较安全的,三等安全,四等是有点风险,五等是禁止的。如果药是安全的,就不用断奶;个别不太安全的,或者有副作用的,我们考虑一下,妈妈能不能吃替代的药;如果不可以,就考虑这个宝宝有多大,如果宝宝已经大了,开始吃辅食了,或者服药物的副作用比不喂母乳更大,那么再来平衡一下,做一个决定。所以妈妈用药前最好先问一下医生是否会影响哺乳,实在不放心就依据这本书查一下药的安全性。

患乙肝的准妈妈产前要注意检查

第一、“大三阳”妈妈,在怀孕的第7、8、9个月,要分别注射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阻止孕妇宫内传播乙肝病毒给胎儿;待宝宝出生后,立即先注射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过一周后,再按第0、1、6个月免疫程序(出生后打第1针乙肝疫苗,1个月后打第2针乙肝疫苗,6个月后打第3针乙肝疫苗),分别于婴儿前臂三角肌部皮下或肌肉接种乙肝疫苗,每次0.5毫升。

第二、“小三阳”妈妈,宝宝出生后,立刻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可以使95%以上的新生儿免受上一代乙肝父母的传播。

第三、乙肝妈妈的宝宝一旦出生,必须及时按照“0、1、6方案”接种乙肝疫苗。另外,在新生儿出生满2个月、满7个月时,还要抽血查“两对半”和乙肝病毒DNA,了解宝宝的免疫是否成功。

乙肝妈妈产前要做哪些检查事项您记住了吗?为了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换乙肝的准妈妈产前一定要做好相关检查哦。

母乳喂养需要注意的三大困惑

第一个困惑:母乳喂婴儿总是吃不饱

母乳的质、量、喂养时间有划定好的标准吗?

没有标准,但有参考。对新生儿来说,每个乳房喂15分钟,足够孩子吃饱,不管你奶量多少都够了。随着月龄增加,时间就不一定了,因为妈妈培养出的泌乳习惯不一样,有的妈妈奶阵次数少,但量大(编辑注:奶阵是突然乳房感到膨胀,奶水呈喷射状或快速滴水状流出。奶阵来临时奶水会很充盈,乳汁快速涌入孩子口中)。妈妈来奶阵时孩子一口接一口吞咽,3-5分钟就吃饱了。没来奶阵时可能吸几口才咽一下,缓慢的吃,所以时间没有标准。

有人认为奶水颜色越白越浓就有营养,其实造成颜色差别是脂肪含量不同,但脂肪只是宝宝需要营养中的一种,难道乳糖和维生素有颜色吗?奶水颜色虽浅,只能说明脂肪含量低,但其它营养可能很充足的,而且孩子不需要那么多脂肪,如果喝了很油的奶水,宝宝会拉肚子的。

第二个困惑:哺乳后乳房下垂厉害

哺乳会造成女性乳房下垂吗?

乳房下垂是妈妈没有保护好、承托好。我们都知道乳房要靠“悬韧带”固定在胸大肌上,哺乳期乳房变大、重量变沉,悬韧带容易拉松了,乳房就会下垂。其实从怀孕起,妈妈的乳房就会变大,因此不哺乳也有下垂的可能;如果经常哺乳的话,有奶水在乳房里面,重量可能就会更重一些,尤其需要一个良好的承托。只要承托好,悬韧带不被拉松,乳房的形状会保持很好。

第三个困惑:妈妈患病了不能哺乳

妈妈患什么疾病不建议进行母乳喂养?

乙肝妈妈肯定是可以哺乳的,乙肝病菌不通过消化道传播,从已有数据来看,哺乳与不哺乳都没有增加宝宝患乙肝的风险,所以乙肝不是母乳喂养的禁忌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降低、一般感冒甚至腹泻也都没问题。只要乳汁不是疾病传播渠道,都不建议停掉母乳。

关于妈妈不可以哺乳的疾病,从医学上讲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即母乳喂养风险与不哺乳的害处权衡,看哪个风险大。主流医学界已有明确结论的就不要哺乳,比如艾滋病。但在非洲,许多艾滋病妈妈也喂母乳,因为其它的喂养方式对宝宝更不安全,这就是我说的“两害相权取其轻”。具体情况要交由传染科、儿科医生来判断,注意不是所有医生都有此领域的判断力。

相关推荐

宝宝不吃母乳怎么办

1宝宝只吃奶嘴,不吃母乳,那是乳头混淆了,因为吸奶嘴比吸妈妈的乳头要省力得多,而且用力方法也不太一样,所以宝宝会不吸妈妈的乳头。遇到这种情况,妈妈不要放弃,同时千万记得每天要按时挤奶,否则等宝宝愿意吃了,你却没奶了。2首先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来在奶瓶里喂宝宝吃,让宝宝习惯母乳的味道。注意要奶不很胀的时再给宝宝吃,喂奶时优先妈妈身体里面的奶水。3用触感跟妈妈奶头差不多的奶嘴给宝宝喂奶,可试着在宝宝不注

乙肝病毒携带者能母乳喂养吗

为了安全起见,可以先查一下乳汁中的HBV载量,只要病毒复制量不超标,是可以母乳喂养的。只有当血液乙肝病毒DNA载量超过2×10的6次方,说明乙肝病毒在母体内大量复制,才考虑不能母乳喂养。对于乙肝病毒携带的孕妈咪,分娩前应做乙肝病毒DNA检测,只要病毒复制量不超标,就可以母乳喂养。但是以下情况不建议母乳喂养:1、正在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孕妈咪,多数不建议母乳喂养。2、宝贝口腔、肠道黏膜有破损,有可能通过

阻断乙肝带来的伤害

母婴传播阻断措施的成功率如何?是否进行免疫预防就万事大吉了?对乙肝携带,无论是大、小三阳妈妈的婴儿,国内外公认的阻断是采取主动和被动联合免疫。孩子在出生后24小时内(越早越好,最好在2小时内完成)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于出生后24小时内(越早越好)、1个月、6个月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国内许多单位还开展了产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宫内感染。小三阳、HBVDNA阴性的妈妈宝宝多可完全阻断。对大三阳

两个月宝宝不爱吃奶怎么办

1、有条件的情况下喂奶时房间里最好只有妈妈宝宝,平时有很多人陪着宝宝玩耍的家庭在宝宝吃奶的时候其他的人可以暂时回避一下。2、给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喂奶环境,喂奶的光线可以暗一点最好没有嘈杂声音的干扰,对于个别超级敏感的宝宝吃奶的时候可以暂时拔去电话线或者关掉手机以免宝宝注意力不集中。3、适时调整宝宝的吃奶情绪,在喂奶前一段时间不要让宝宝做剧烈的运动,按照时间表喂养的宝宝最好在每次吃奶前的半个小时让

妈妈不能给宝宝喂母乳该怎么办

不能哺乳的疾病并不是所有的妈妈都能给宝宝吃母乳,有的妈妈因为自己患有一些疾病,比如严重心脏病,心功能衰竭者、传染病急性期、严重精神病及产后抑郁症、患慢性病需长期用药、接触了有毒化学物质或处于细菌、病毒急性感染期、进行放射性碘治疗者、结核病、各型肝炎的传染期等,这些情况下的妈妈是不宜母乳喂养宝宝的,选择合适的奶粉进行人工喂养才是最正确的。不能喂奶妈妈要做什么1.妈妈如果确定不能喂奶,要尽快让自己的乳

乙肝大三阳妈妈可以母乳喂养吗

一般来说,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营养食品和饮料,母乳喂养是对宝宝最好的,许多妈妈在孕期可能就被检出有乙肝大三阳,所以她们很想知道大三阳母乳喂养可不可以。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有相当明确的规定,“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的喂奶”。乙肝大三阳妈妈想要喂奶,前提是:孩子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并产生乙肝

什么情况下不适合母乳喂养

什么情况下不适合母乳喂养?1、宝宝有乳糖血症半乳糖血症为血半乳糖增高的中毒性临床代谢综合征。半乳糖代谢中有3种相关酶中的任何一种酶先天性缺陷均可致半乳糖血症。患有这种疾病的宝宝一旦进食含有乳糖的母乳、牛乳后,就会会引起半乳糖代谢异常,致使1-磷酸半乳糖及半乳糖蓄积,从而引起其神经系统统疾病,导致智力受损。同时,有的宝宝还伴有白内障,肝、肾功能损害等。在临床,急性半乳糖血症,宝宝会出现拒乳、呕吐、恶

怎样给肺炎宝宝喂奶

一般来说,喂养新生儿无外乎以下两种方法:母乳喂养宝宝患病期间养成的喂养习惯,妈妈们不需要做太大的改变,但需要防止呛奶。最安全的喂奶姿势是将宝宝抱起,垫高头部,再给他吸乳头。如果孩子喝奶时狼吞虎咽,那么妈妈应该不时将其与乳头分开,以免呛奶。喝完奶后不要立刻将孩子水平放置于某处,而应该先拍嗝。奶粉喂养妈妈们应该在每次喂奶的间隙给宝宝喝一次水,有利于化痰。当然,如果宝宝用奶瓶吃奶有些吃力,妈妈可改为用小

17个科学断奶的小技巧

1、要逐渐减少喂奶次数,可以每天先给宝宝减掉一顿奶,辅助食品的量相应加大。过一周,如果妈妈感到乳房不太发胀,宝宝的消化和吸收情况也很好,就可再减去一顿奶,同时加大辅助食品量,逐渐向断奶过渡。2、先减白天再减夜晚。刚减奶的时候,宝宝妈妈的乳汁会非常依恋,因此减奶时最好从白天喂的那顿奶开始。因为,白天有很多吸引宝宝的事情,他们不会特别在意妈妈,但早晨和晚上宝宝却会特别依恋妈妈。3、母乳带给宝宝的不仅

乙肝妈妈也能生下健康宝宝

在中国每年乙肝孕妇约有115万例,母婴传播是婴儿感染乙肝的主要方式。日前,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的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妊娠乙肝防治示范基地项目会议上,记者了解到,通过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联合免疫接种已经显著降低了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率,但仍有5%-10%的婴儿会发生母婴传播,婴儿感染乙肝病毒常导致感染慢性化。对于患乙肝的女性而言,如何生下健康宝宝呢?A 孕前最好肝功能正常再怀孕乙肝妈妈计划怀孕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