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穿孔的诊断依据
耳膜穿孔的诊断依据
1.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史。
2.根据病变分为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主要症状为耳流脓及听力下降。
(1)单纯型:鼓膜中央性穿孔,有粘脓性分泌物,不臭。乳突相无骨质破坏及胆脂瘤形成。
(2)骨疡型:鼓膜边缘性或松弛部穿孔,有臭脓、鼓室内有肉芽或息肉,乳突相有骨质破坏。
(3)胆脂瘤型:多为鼓膜后上边缘性穿孔,有白色豆渣样臭脓性分泌物。乳突相有胆脂瘤形成。
3.如有剧烈头痛、发热、寒颤,耳痛、流脓突然减少、眩晕、恶心、呕吐、面瘫或乳突区压痛等症状应注意颅内、外并发症的发生。
耳膜穿孔后耳鸣该怎么办
生活中很多人出现耳膜穿孔多是因为掏耳朵的不良习惯,当明确诊断为耳膜穿孔后应该及时去正规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治疗,不要洗耳或者滴耳,以免操作不慎出现细菌感染。要想避免感染的出现,还要保持外耳道的清洁,用酒精清洁外耳道并且去除耳屎和异物,同时饮食上还需要多吃清淡新鲜的水果蔬菜,不要吃海鲜、辛辣等容易发物和上火的食物。
引起耳膜穿孔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说有长期掏耳朵的坏习惯、打架斗殴过程中撞击又或者是昆虫乱入等,出现耳膜穿孔的治疗和预防方法也很多,比如说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如果是因为外伤应该对外耳道进行消毒和清洁避免细菌感染;还有洗澡洗发的时候应该注意不能让水进去耳朵中;还有就是不要挖耳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避免感冒,不要用力拧鼻涕。
耳膜穿孔危害严重吗
鼓膜穿孔在近年来呈现较高的发病率,急性中耳炎、外伤、昆虫入耳等都是它的发作原因。上海明珠耳鸣耳聋临床听力诊疗中心专家指出:鼓膜穿孔虽然在人们视野中出现频率在不断增加,但危害并不小,各位朋友千万不要放松警惕,一定要及时治疗鼓膜穿孔。
耳膜在听觉的传导功能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带动中耳内听小骨的振动,对噪音还起着防护的作用。若耳膜穿孔,不仅对听觉细胞造成损害,还会诱发一系列的并发症:
1、中耳失去了保护的屏障。耳膜是中耳的一侧门户,由它把外耳与中耳隔开,保护着中耳腔。穿孔后外界的细菌、污水、异物可经穿孔进入中耳诱发中耳感染,引起耳痛、流脓,还有形成胆脂瘤的危险。
2、耳膜穿孔导致听力下降。声音首先振动耳膜,然后经中耳听骨链传到耳蜗,进而引起神经反射形成听力。耳膜穿孔后,耳膜有效振动面积减少,外界声波的能量传入内耳减弱,出现听力下降。
3、如有听骨链中断,病情常较严重,如果同时造成内耳损伤还会出现眩晕。严重的外伤性耳膜穿孔可引起听骨链脱位,镫骨底板骨折,听小骨碎片移位,对卵圆窗、圆窗的外淋巴瘘管、面神经都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耳膜穿孔能自愈吗
耳膜穿孔的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做好科学的护理措施,护理措施中,比如,要注意避免引起感染等,最好是能及时到正规专业医院进行治疗,尤其是对于一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甚至需要手术治疗。
1、耳膜穿孔能自愈:治疗原则
治疗耳膜穿孔疾病,首先应该注意明确患者的具体发病因素,尤其是应该注意消除患者的病因、控制感染,清除病源,通畅引流,这是治疗耳膜穿孔疾病的基础原则,除此之外,也应该注意警惕上呼吸道病源性疾病,若是胆脂瘤型耳膜穿孔的情况下,一般建议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避免引起并发症。
2、耳膜穿孔能自愈:用药原则
耳膜穿孔的局部用药是非常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但用药之前,应该用3%双氧水清洗并拭净脓液方可滴药。否则很容易引起感染的情况出现,氨基甙类抗生素可致内耳中毒,所以,一定要慎重除使用,除此之外,粉剂的使用也应该控制。局部用药一定要慎重考虑,否则,很可能会引起并发症,尤其是患者自身不可随意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3、耳膜穿孔能自愈:注意事项
耳膜穿孔的患者应该注意保持外耳道清洁以及干燥,这点是非常关键的,建议在出现外伤之后,要注意进行消毒,比如,较为常见的方法就是用酒精消毒外耳道,擦净和取出外耳道异物,事实上,耳膜穿孔的治疗是比较简单的,但自我护理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急性突发的鼓膜穿孔能自愈吗
耳膜穿孔完全可以自愈
耳膜虽然是位于耳朵的内部,但是因为它非常的薄,所以非常容易受到伤害,比较容易就可以出现穿孔,但是耳膜穿孔只要是做好耳道内的卫生干燥工作,耳道不会出现炎症的话,一般两三个月就可以自己修复完整,完全可以做到自愈。
临床上,耳膜穿孔后,需要采取干燥疗法,也就是保持外耳道的干燥卫生,禁止进水、冲洗或者是滴药,避免引起中耳炎,一旦是出现了中耳炎就会比较麻烦,需要治疗中耳炎后才能够使得耳膜穿孔痊愈。
其次,擤鼻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伤害到已经穿孔的耳膜,擤鼻涕的时候需要先擤一侧,然后再擤另一侧,避免两个鼻孔一起擤造成耳膜内压力增到导致耳膜受到再次的伤害。
另外,可以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如果受伤环境不清洁可以采用破伤风抗毒素进行治疗。
一般情况下,如果不出现继发性感染,耳膜穿孔可以在两三个月内自己痊愈,但是如果超过了两三个月了,耳膜穿孔还没有自愈,可以选择采用耳膜修复术进行修复。总而言之,耳膜穿孔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完全不必担心无法痊愈,只要是保证耳道内的清洁卫生干燥,保证不发生继发性的感染,耳膜穿孔是完全可以自愈的。
耳鼓膜穿孔严重吗
鼓膜穿孔的情况会造成听力下降,而且可能会出现耳鸣的情况,如果还在流血就要及时的去医院里面检查一下。耳膜穿孔,会出现中耳炎,一般也被称为是慢性的中耳炎,多半是幼儿时先天性或者是后天外伤引起的容易复发性的中耳炎,导致耳膜穿孔出现。出现的症状包括可能出现长期性的听力出现障碍,耳朵偶尔还会分泌出一些脓性的分泌物,尤其是在感冒的时候。
生活中很多人出现耳膜穿孔多是因为掏耳朵的不良习惯,当明确诊断为耳膜穿孔后应该及时去正规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治疗,不要洗耳或者滴耳,以免操作不慎出现细菌感染。要想避免感染的出现,还要保持外耳道的清洁,用酒精清洁外耳道并且去除耳屎和异物,同时饮食上还需要多吃清淡新鲜的水果蔬菜,不要吃海鲜、辛辣等容易发物和上火的食物。
耳膜穿孔是不是轻伤这个要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因为外伤造成的话,哈哈哈属于轻伤的,只要不感染,穿孔的面积不大。不会影响正常的听力一般一个月左右是能够自愈的,不用做任何的处理,如果是慢性疾病引起的耳膜穿孔就需要进行手术修补治疗才能够好,慢性疾病主要中耳炎疾病,中耳炎对听力影响很大,而且容易造成胆脂瘤的并发症,所以一定要及时的进行修补治疗,平常一定不能在耳边大声说话,很容易导致失聪的。
鼓膜穿孔如何鉴别诊断
鼓膜穿孔诊断要点为:
⑴ 有耳部或头部受伤史;
⑵ 伴耳痛、耳聋、外耳道少量出血;
⑶ 形态符合外伤性穿孔特点:穿孔多位于紧张部,呈裂隙状、三角形、不规则形等,穿孔边缘锐利、外翻,附有血痂;
⑷ 声导抗检查不能引出鼓室图,或伤耳呈B型曲线但外耳道容积明显大于健耳;
⑸ 排除中耳炎所致穿孔。声导抗和耳内镜检查可以客观真实的反映鼓膜穿孔的形态特征,能为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客观依据。
中耳炎引起耳膜穿孔应该怎么治疗
1.中耳炎造成耳膜穿孔,一般这种情况可以中药粉剂喷于耳膜表面,每日一次,直至穿孔痊愈,期间每两日用双氧水清洗一次.只要保持外耳道和中耳干燥,这样大小的外伤性鼓膜穿孔是可以自愈的,必要情况下可以做鼓膜的修补手术治疗,但不管怎么样,一般消炎治疗是必须的,一般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注意休息.听力降低一般与耳膜损伤有关,治疗后听力可以恢复.
2.慢性中耳炎造成的耳膜穿孔不同于一般的外伤造成的耳膜穿孔,炎症感染的耳膜穿孔并不会自行恢复,穿孔范围还会持续增大。因此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手术修复。如果不及时修复的话很有可能出现听漏和耳障的问题,后果不容小觑。
3.出现耳膜穿孔的患者平时还应该要减少出入一些噪音大的公共场所,休息的时候常去室外活动,还可以多吃一些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的食物。这是因为减少感冒发烧的几率也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出现耳膜穿孔的症状。
4.耳膜穿孔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服用一些抗生素来防止感染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不过在服用抗生素之前一定要做好检查,确定不会导致过敏,同时抗生素对人体有一定的副作用,还应该多喝些水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帮助人体排毒。
耳膜穿孔的诊断鉴别方法
耳膜穿孔主要分为外伤性(直接或者间接外力作用)耳膜穿孔和炎性耳膜穿孔,前者如钝性工具(包括掌、拳等)打击、颅底骨折、爆炸、挖耳不慎、针刺、烫伤甚至昆虫入耳均可引起。耳膜穿孔是一种由暴力案件,交通事故,或气压改变所致的中耳创伤,祖国医学属“耳门漏管”范畴。耳膜穿孔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经常遇到,能够引起耳膜穿孔的原因很多,主要分为外伤性(直接或者间接外力作用)耳膜穿孔和炎性耳膜穿孔,前者如钝性工具(包括掌、拳等)打击、颅底骨折、爆炸、挖耳不慎、针刺、烫伤甚至昆虫入耳均可引起,此处讨论的外伤性耳膜穿孔主要指间接外力作用所致的外伤性耳膜穿孔,炎性耳膜穿孔主要见于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所引起。
一、耳膜穿孔诊断要点为:
(1)有耳部或头部受伤史;
(2)伴耳痛、耳聋、外耳道少量出血;
(3)形态符合外伤性穿孔特点:穿孔多位于紧张部,呈裂隙状、三角形、不规则形等,穿孔边缘锐利、外翻,附有血痂;
(4)声导抗检查不能引出鼓室图,或伤耳呈B型曲线但外耳道容积明显大于健耳;
(5)排除中耳炎所致穿孔。声导抗和耳内镜检查可以客观真实的反映耳膜穿孔的形态特征,能为外伤性耳膜穿孔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客观依据。
二、耳膜穿孔应与中耳炎相鉴别:
中耳炎是指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尤其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常见有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和气压损伤性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