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新生儿黄疸的早期预防

新生儿黄疸的早期预防

面对新生儿黄疸的突然来袭,很多家长因为不了解都会感到不知所措,从而很容易导致病情的加重,对患儿的正常发育非常不利。预防新生儿黄疸其实要从孕期开始着手,特别是曾生过新生儿黄疸的朋友,孕期饮食要规律合理,宝宝出生后要注意皮肤清洁。

新生儿黄疸的早期预防

1、妇女如曾生过有胎黄(胎黄【译】:婴儿出生后皮肤面目出现黄疽为特征,因与胎禀因素有关,故称“胎黄”或“胎疽”)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

2、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3、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4、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5、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6、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巩膜【译】:眼球壁的最外一层,由致密的胶原和弹力纤维构成,其结构坚韧,不透明,俗话叫白眼仁)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7、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

温馨提示:很多朋友认为喂母乳与黄疸有关,其实要把其他造成黄疸原因都排除,才能说是因为母奶造成黄疸。所以一般不用终止母乳喂食,但如果超过 20mg/dL,可以暂时停止喂母乳,用婴儿奶粉辅助。如果在48小时之内黄疸改善再重新喂食母乳,胆红素可能会稍微回升2~4 mg/dL,对宝宝不会有影响。母乳所产生的黄疸,大约会在1~3个月内完全消失。

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暂停母乳喂养3天改为人工喂养,奶量以150ml/kg.d计算。暂停母乳期间,应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提供黄疸消退后继续母乳喂养。同时给予支持疗法:注意保暖,增加热量、营养,预防感染;鼓励乳母多次少量喂奶,增加患儿大便次数。严重者给以保肝、酶诱导剂等药物治疗。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停喂母乳后黄疸即消退,至今尚未有因其导致胆红素脑病的报道。为了减少本病的发生,应鼓励母乳早开奶,多次少量喂奶,增加大便次数,减少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可降低黄疸发生率。另外,要给予患儿以保暖、增加热量、预防感染等支持疗法,防止加重黄疸。

为了规范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特制订了《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该方案中对出生超过72小时的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干预推荐标准为:血清总胆红素水平≥257μmol/L(≥15mg/dl)时考虑光疗;≥291μmol/L(≥17mg/dl)时光疗;≥376μmol/L(≥22mg/dl)时光疗失败换血;≥428μmol/L(≥25mg/dl)时换血加光疗。对于母乳性黄疸而言,有些医生也按照此标准来执行。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一般说来,对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要鼓励频繁喂奶,避免添加糖水。晚发型母乳性黄疸因很少引起核黄疸,如果血清胆红素257μmol/L时可暂停母乳3天;>342μmol/L时则加光疗,一般不需要用白蛋白或血浆治疗。患儿就诊时不管黄疸多么重,血清胆红素浓度有多高,也不必换血治疗,因为黄疸完全可以通过光疗和停喂母乳加以控制。

新生儿轻微黄疸怎么办才好

婴儿黄疸值是怎样的

足月出生宝宝的黄疸正常值与早产儿又有所不同。通常,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毫克/100毫升,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9毫克。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15毫克/100毫升血液,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5毫克。

当宝宝的黄疸值超过12.9mg/dl或新生儿黄疸指数上升过快时(每日上升超过5mh/dl),或黄疸持续时间超过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在4周内消退这个时间,或者黄疸退而复现。就表示新生儿黄疸不健康,可能患了病理性黄疸。

一个月新生儿黄疸怎么办

一般来说,大多数新生儿黄疸都不需要治疗。但如果需要,新生儿黄疸治疗有以下两种方法:

1、光照疗法

光照治疗是一种通过荧光灯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疗法。光照治疗通常可以缓解新生儿黄疸,因为紫外光能把胆红素转变成一种更容易通过宝宝的尿液排出体外的东西。

2、换血疗法

如果新生儿黄疸比较严重或经过光照疗法后胆红素水平仍持续升高,宝宝就需要进行换血疗法。

3、其他疗法

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帮助宝宝减退新生儿黄疸。比如,确保宝宝能够吃到足够多的母乳或配方奶,这样就能多排便。如果对宝宝的新生儿黄疸有任何疑问,一定要请教医生,以确保妈妈选择了正确的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法。

往往在孩子出现健康的问题时家长们总是会坐立不安,上面就是对新生儿黄疸怎么办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说再出现黄疸的问题时候,家长也不要太多的担心和顾虑,一定要做好及时的治疗。

预防新生儿黄疸孕妈妈可以多吃这些

一、孕妇吃什么能预防胎儿黄疸

1、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2、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3、妇女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

4、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5、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

6、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7、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二、新生儿黄疸预防 还可以这么做

1、看父母血型

妈妈是O型血,爸爸是A型血或者AB型血,新生儿出现黄疸的几率偏高。这种新生儿黄疸就是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0、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因此,父母血型是影响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因素。当然,爸妈也无须太过紧张,不是所有ABO系统血型不合的新生儿都会发生溶血。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

夫妻双方如血型不合(尤其母亲血型为O,父亲血型为A、B或AB),或者母亲RH血型呈阴性,需要定期做有关血清学和羊水检查,并在严密监护下分娩,以防止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

2、多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

如苹果、猕猴桃、西红柿等食物。

母乳性黄疸应该如何预防

一、母乳性黄疸预防

有研究认为,增加新生儿早早期乳汁摄入量,可使新生儿体内热量增多,降低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能促进肠蠕动,使胎粪尽早排净。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从而降低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患病率。并可使新生儿及时获得营养丰富的初乳。对健康新生儿的母乳黄疸要严密监测和加强随访尤对生后2~3d即出院回家的母乳黄疸新生儿需建立必要的随访,以便早干预防止脑损害。

二.其他注意事项

BMJ一般预后良好,但却并非绝对安全,未结合胆红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潜在毒性,处理不当可以引起智力、听力、神经系统损害而造成永久后遗症。

全方面防控母乳性黄疸的入侵

随着母乳喂养概念的深入人心,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也在逐年递增,对新生儿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因此,准妈妈们在孕期要注意预防母乳性黄疸,禁止盲目服用营养品与食物。此外,对新生儿的也要严密监测和加强随访,全方面防控疾病的入侵。

全方面防控母乳性黄疸的入侵

近年来发现有一种介乎生理与病理之间的新生儿黄疸,其持续时间比生理性黄疸长,黄疸程度比生理性黄疸重,发生在完全母乳喂养的新生儿。这种新生儿哭声响亮,吃奶好、反应好、大便颜色与母乳喂养儿相同,除了黄疸程度稍深外,没有任何病态。

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性和迟发性两型。一般在生后4-5天出现,逐渐加重,血中未结合胆红素(胆红素【译】:是胆色素的一种,呈橙黄色。是临床上判定黄疸的重要依据,也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可达10-30mg/dl,升高的胆红素水平可持续2-3周,然后缓慢下降,3-12周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发生母乳性黄疸的原因至今还未完全明确,可能是患儿的母亲初乳中含有2α-20β孕二醇,抑制了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使胆红素不能与这种酶相结合,使小肠对胆红素回吸收增加,因而出现明显示黄疸。

婴儿出生后,宜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注意过早出现或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或退而复现等情况,以便及时破损感染。有研究认为增加新生儿早早期乳汁摄入量,可使新生儿体内热量增多,降低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能促进肠蠕动,使胎粪尽早排净。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从而降低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患病率。并可使新生儿及时获得营养丰富的初乳(初乳【译】:一般把产后4~5天以内的乳汁称作初乳,蛋白质和无机质的含量较高)。对健康新生儿的母乳黄疸要严密监测和加强随访尤对生后2~3d即出院回家的母乳黄疸新生儿需建立必要的随访以便早干预防止脑损害。

预防母乳性黄疸的注意事项:(1)孕期绝对禁止服用含有激素的滋补品及食品或饮料等。(2)慎重服用中药人参类制剂及食品。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一般不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数能自行恢复。

新生儿黄疸怎么预防好

1、新生儿黄疸预防与保健

孕母怀孕期间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热之品,不可滥用药物。如孕母有黄疸病史可口服黄疸茵陈冲剂。自确诊时服至分娩,服药时间以两个月以上为宜。婴儿出生后,宜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2、饮食有节,勿嗜酒,勿进食不洁之品及恣食辛热肥甘之物。

黄疸病人应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饮食宜清淡。 本病一旦发现,立即隔离治疗,并对其食具、用具加以清毒,将其排泄物深埋或用漂白粉消毒。经治疗黄疸消退后,不宜马上停药,应根据病情继续治疗,以免复发。

新生儿黄疸预防

(1)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2)妇女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

(3)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4)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黄疸应该如何预防

预防调护

饮食有节,勿嗜酒,勿进食不洁之品及恣食辛热肥甘之物。 黄疸病人应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饮食宜清淡。 本病一旦发现,立即隔离治疗,并对其食具、用具加以清毒,将其排泄物深埋或用漂白粉消毒。 经治疗黄疸消退后,不宜马上停药,应根据病情继续治疗,以免复发。

新生儿黄疸预防与保健

孕母期间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热之品不可滥用药物如孕母有黄疸病史可口服黄疸茵阵冲剂自确诊的服至分娩服药时间以两个月以上为宜婴儿出生后宜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注意过早出现或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或退而复现等情况以便及时破损感染。

蓝光护理的注意点:

蓝光疗法是以波长420-470nm的蓝色荧光管照射新生儿的皮肤,可使血清及照射部位皮肤间接胆红素转化为光-氧胆红素,并经胆汁及尿排出体外,以降低间接胆红素的含量.

往蓝光床水盆内注入蒸馏水,调节温度30-32度早产儿/新生儿32-36度,湿度55%-65%,上灯管距30-50CM,下灯管距20-30CM,光疗前测生命体征,记录黄疸程度,戴上眼罩及尿布,每2-4小时测生命体征,保证水分的供给,2次喂奶间给予糖水.

指数正常值

成人黄疸指数正常值

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17。1umol为正常值范围

小儿黄疸指数正常值

小儿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15mg/dL就属正常范围。

在医学上以血中胆红素的浓度来代表胆红素累积的程度,如胆红素浓度为12mg/dl,表示100㏄的血中有12毫克的胆红素。而医护人员解释病情时会以「黄疸指数」来简称胆红素的浓度,如黄疸指数12表示胆红素浓度为12mg/dl。而新生儿黄疸包括「生理性黄疸」及「病理性黄疸」。

如何预防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预防怎样做?如果孕妈妈曾生过有胎黄的宝宝,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另外,怀孕期间孕妈妈要注意饮食有节,忌生冷的食物,多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

在怀孕期间,孕妇调整饮食结构,不要一时太饱一时又太饿,不要吃辛热等损伤脾胃的食物。在宝宝出生后,妈妈要密切留意宝宝的心率,心音,以及是否贫血,同时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的清洁,做好早期预防。

1、造成新生儿黄疸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孕妈妈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使宝宝出生后出现胎黄,所以在妊娠期间,孕妈妈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2、宝宝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3、注意观察黄疸的宝宝全身症状,有没有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4、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5、注意保护宝宝的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持续至1-2个月的状况。与新生儿黄疸的症状相同,就是皮肤和眼白会泛黄。

如果黄疸现象持续2-3周还没消退的话,要到医院接受检查,确认宝宝是否为母乳性黄疸。爸妈可以暂停母乳喂养3天,改为人工喂养,以测量宝宝血液中胆红素的量。注意,奶量以150ml/kg.d计算。暂停母乳期间,妈妈应该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提供黄疸消退后继续母乳喂养。

如果胆红素有减少,那表示引起黄疸的原因可能是母乳,这个时候宝宝可以不需要做任何的治疗,爸妈可以喝平常一样为是,不要因为怕黄疸而停止哺喂母乳。黄疸症状较严重的宝宝可以给以保肝、酶诱导剂等药物治疗。

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停喂母乳后黄疸即消退,至今尚未有因其导致胆红素脑病的报道。为了减少本病的发生,应鼓励乳母早开奶,多次少量喂奶,增加大便次数,减少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可降低黄疸发生率。另外,要给予患儿以保暖、增加热量、预防感染等支持疗法,防止加重黄疸。

相关推荐

新生儿黄胆怎么治疗

1、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家长也要注意密切观察。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黄疸比较轻,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其实,不是所有的新生儿黄疸都需服用药物的,像婴儿生理性黄疸,这种情况一般是宝宝出生第三天开始有的,第四天到第五天为高峰期,一直到第七天。从第八天开始慢慢的退去。一般生理性黄疸半个月退光。所以这种黄疸是不需服用药物的。 2、那么母乳性的新生儿黄疸吃什么药好呢?正如生理性黄疸一样,母乳性黄疸也不需吃药的,只需给宝宝断母乳三天改吃奶粉,黄疸就会退掉的。最严重的属于病理性黄疸,这种

每一个新生儿都有黄疸

宝宝的一呼一吸总是牵动着妈妈的心,而新生儿黄疸被认为是宝宝的第一场病,因而受到许多新妈妈的极大关注。有数据称:“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为50%,而早产儿更是高达80%。”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张振洪医师告诉养生疾病库:“其实新生儿黄疸大多数是生理性的,是一种正常的症状,甚至称不上是一种病,故无发病率的说法,而病理性黄疸仅占10%以下。” 每一个新生儿都有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网

婴儿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类型不同,新生儿黄疸的症状也有所不同。 生理性新生儿黄疸症状表现为: 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皮肤、白眼球和口腔黏膜发黄,有轻有重。一般在脸部和前胸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第4~6天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持续到第3周。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不适表现。 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家长也要注意密切观察。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黄疸比较轻,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 病理性黄疸症状表现为: 小儿黄疸可能发生在生后2

新生儿黄疸多久会消失

很多的爸爸妈妈看到出生不久的宝宝皮肤和眼睛巩膜发黄感到很紧张,其实大可不必。皮肤和巩膜出现黄染就是医学上称为的“黄疸”,黄疸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1、胎儿在宫内的低氧环境中,为了满足胎儿对氧的需要,大量的红细胞产生,出生后宝宝建立了肺呼吸,血氧浓度迅速升高,因此过多的红细胞被破坏;另外新 生儿红细胞的寿命短、大约为70~90天而成人为120天。再加上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成熟,不能及时处理和排泄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而生成的胆红素,所以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新生宝宝就出现了黄疸。 2、大多数新生宝

怎么预防小儿黄疸

怎么预防小儿黄疸 黄疸是一种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而临床上常见的有新生儿溶血病、生理性黄疽和母乳性黄疽三种,由于这三种黄疽的症状轻重和对婴儿的影响不一,必须及时诊断、正确处理。然而只要方法得当,新生儿黄疸是可以有效预防的。 1.黄疸常常因为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黄疸,所以妊娠期间,孕母一定要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2.保证宝宝每天有充

新生儿黄疸指数正常值

一、新生儿黄疸指数正常值: 新生儿黄疸的正常值是以血清胆红素为参考指标的。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mg/dl(毫克/100毫 升),就是代表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 毫克为正常。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为胆红素低于 15mg/dl(毫克/100毫升)。 足月出生宝宝的黄疸正常值与早产儿又有所不同。通常,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毫克/100毫升, 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9毫克。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15毫克/100毫升血液,也就 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

黄疸都有什么症状

黄疸也是婴儿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于新生儿时期。婴儿的黄疸可分为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不同类型的新生儿黄疸,它的临床表现是不一样的。 病理性黄疸症状表现为: 小儿黄疸可能发生在生后24小时以内,或持久不退,或消退后又出现黄疸,或黄疸进行性加重。 病理性新生儿黄疸还会引起其他疾病的表现,比如核黄疸。发生时,小儿黄疸明显加重,开始表现为嗜睡,吸奶无力或呛奶,肌张力减退。如治疗不及时随后可出现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部分患儿死于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儿常有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 生理性新生儿

宝宝眼睛黄怎么办

一般来说,大多数新生儿黄疸都不需要治疗。但如果需要,新生儿黄疸治疗有以下两种方法: 1、光照疗法 光照治疗是一种通过荧光灯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疗法。光照治疗通常可以缓解新生儿黄疸,因为紫外光能把胆红素转变成一种更容易通过宝宝的尿液排出体外的东西。 2、换血疗法 如果新生儿黄疸比较严重或经过光照疗法后胆红素水平仍持续升高,宝宝就需要进行换血疗法。 3、其他疗法 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帮助宝宝减退新生儿黄疸。比如,确保宝宝能够吃到足够多的母乳或配方奶,这样就能多排便。如果对宝宝的新生儿黄疸有任何疑问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多少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中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主要症状为皮肤、黏膜、巩膜发黄,宝宝食欲不振、不安躁动,体温可能也会有所上升。 临床上有60%的足月产宝宝在出生后一周内会出现黄疸,80%的早产儿会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具体来说,新生儿黄疸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医学上取生理性黄疸的值作为新生儿黄疸正常值。 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mg/dl(毫克/100毫升),就是代表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毫克为正常。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为胆红素低于15mg/dl(毫克/100毫升)。 足月出生

新生儿黄疸指数正常值

新生儿黄疸指数正常值: 新生儿黄疸的正常值是以血清胆红素为参考指标的。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mg/dl(毫克/100毫 升),就是代表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 毫克为正常。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为胆红素低于 15mg/dl(毫克/100毫升)。 足月出生宝宝的黄疸正常值与早产儿又有所不同。通常,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毫克/100毫升, 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9毫克。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15毫克/100毫升血液,也就 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5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