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样检查骨质疏松呢
该怎么样检查骨质疏松呢
骨质疏松是pornmer在1885年提出来的,但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逐渐深化的。早年一般认为全身骨质减少即为骨质疏松,美国则认为老年骨折为骨质疏松。直到1990年在丹麦举行的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以及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才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并得到世界的公认: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胳疾病。每年的10月20日“国际骨质疏松日”。
骨影像学检查和骨密度
1.对于有局部症状的患者应摄取病变部位的x线片 即使无脊柱症状的患者也应摄取该部位的侧位片,以免遗漏椎体骨折。x线可以发现骨折以及其他病变,如骨关节炎、椎间盘疾病以及脊椎前移。骨质减少(低骨密度)摄片时可见骨透亮度增加,骨小梁减少及其间隙增宽,横行骨小梁消失,骨结构模糊,但通常需在骨量下降30%以上才能观察到。大体上可见因椎间盘膨出所致的椎体双凹变形,椎体前缘塌陷呈楔形变,亦称压缩性骨折,常见于第11、12胸椎和第1、2腰椎。
2.骨密度检测 骨密度检测(bone mineral density,bmd)是骨折最好的预测指标。测量何部位的骨密度,可以用来评估总体的骨折发生危险度;测量特定部位的骨密度可以预测局部的骨折发生的危险性。
根据美国最新的国家骨质疏松症基金会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制定的治疗指南规定,以下人群需进行骨密度的检测:65以上的绝经后妇女,尽管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这类人群仍有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如有骨质疏松症存在则应该进行相应的治疗;存在1个或1个以上危险因素、小于65岁的绝经后妇女;伴有脆性骨折的绝经后妇女;需根据bmd测定值来决定治疗的妇女;长期激素代替疗法的妇女;轻微创伤后出现骨折的男性;x线显示骨质减少的人群以及存在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其他疾病的患者。
通过与健康成年的bmd比较,who建议根据bmd值对骨质疏松症进行分级,规定正常健康成年人的bmd值加减1个标准差(sd)为正常值,较正常值降低(1~2.5)sd为骨质减少;降低2.5sd以上为骨质疏松症;降低2.5sd以上并伴有脆性骨折为严重的骨质疏松症。
测定骨密度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定量计算机体层扫描(quantitative computerized tomography,qct)测量bmd最为准确,单位为g/cm3,该方法不受骨大小的影响,可用于成人和儿童。但qct只能测定脊柱的bmd,骨赘会干扰测定值,而且费用较高,同时所受射线亦不可低估。
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接受射线较少、相对便宜,而且可重复性较qct高,可用于成人及儿童。dxa可以测定脊柱以及髋骨的bmd,可视为测定bmd的标准方法,然而dxa存在校正值的差别。建议使用同一台机器上对患者进行随访连续测定bmd。影响dxa测定的因素有脊柱骨折、骨赘以及主动脉等脊柱外的钙化。外周dxa可以测定腕关节的bmd。
跟骨的定量超声(quantitative ultra sound,us)可用于普通筛查,该方法费用低、便携且无电离辐射,但该方法不如qct和dxa准确,因此不用来监测治疗效果。
射线测量(radiogrametry),通常用于测定手的骨皮质情况,尤其是第二掌骨。该法可用于儿童的bmd测定,费用最为低廉。但该法不如dxa精确,而且对于bmd变化的敏感性不大。
怎么判断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往往是在无声无息中发生发展,且致残率高。当出现骨折现象时,已是比较严重了。所以平时要提高警惕,注意一些前期症状,争取早发现。
首先是自我预测。自我预测的要点是:
1.1、平时起步走或身体移动时,腰部是否会感到疼痛。
1.2、是否背部或腰部常感觉无力、疼痛,并渐渐地成为慢性疼痛。
1.3、背部、腰部渐渐后突变弯变圆(驼背);④身高较年轻时降低,体形变矮了。以上要点中如果出现两项以上,可高度怀疑患了骨质疏松症。
第二是到医院检查。当怀疑患了骨质疏松症时,可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由医生来做出诊断。因为上述症状并不仅仅限于骨质疏松症,其他疾病也可以有类似症状,而且,诊断骨质疏松时,还要检查骨量是否减少(骨密度测定)、检查血液中钙、磷、碱性磷酸酶等的含量等。
日常防御骨质疏松有妙招
查骨骼
女性一旦到了更年期,应定期到医院检查骨骼健康状况,评估骨折风险。已确诊患有骨质疏松症的女性应积极坚持治疗。
改劣习
吸烟、酗酒对骨骼的伤害非常严重。要保护骨骼健康,改变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非常重要。另外,临床发现,体重偏低的人比体重正常的人更易发生骨质疏松。因此,对于女性而言,最好别过度追求苗条。
勤锻炼
每周应锻炼3~4次,每次30~40分钟。锻炼项目可以多样化,抗阻训练和力量训练相结合,比如,举哑铃、仰卧起坐、武术和瑜伽等。
补维D
富含钙和蛋白质的饮食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另外,补充维生素D也十分关键,每天晒太阳15分钟,日常饮食可多吃奶制品、鱼类、鱼肝油、坚果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或者适当补充维生素D补剂。
知风险
骨质疏松症的常见风险因素包括45岁前绝经、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骨关节炎或吸收不良综合症等病史、发生过骨折或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等。
为何中年人体检要查骨密度
体检时医生有时会建议中年人检查下骨密度,为何中年人体检要查骨密度?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不良的生活习惯正不断侵扰都市人们的健康,骨质疏松也渐渐提早出现。
有不少人存在误区,骨质疏松是老年人才可能患的疾病。事实上可不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才会得,中年人也要注意定期做相关检查。男性从30到35岁开始,女性从30岁开始,骨量开始流失,骨密度开始下降,最终发展为骨质疏松症。这也就是为何中年人体检要查骨密度的原因。
骨质疏松常被人们称之为“隐性杀手”。丢失再多的骨量也不会被察觉,当出现腰背酸痛、身高变矮、驼背时已是晚期了。当骨骼强度不够也就是骨质疏松时,骨骼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就会断裂,也就是骨折。而骨密度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骨骼强度,于是测量骨密度成了监测骨质疏松程度的常用指标。
目前,骨密度检查被认定为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指标。并且,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测定时无任何痛苦,跟行CT、X线检查相似。测定结果由计算机进行统计处理。一般来说,骨密度检查是一个部位一个部位进行,并且检查结果也是反映某个部位的骨密度值,全身情况则需进行综合评估。
怎么看骨密度检查结果?
(1)T值是将检查所得到骨密度(BMD)与正常年轻人群的BMD相比,以得出高出(+)或低于(-)年轻人的标准差(SD)数,是诊断骨质疏松症最有意义的数值。
(2)Z值是将检查所测得的BMD与正常同龄人群的BMD比较而得出的值。虽然Z值对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意义不大,但是可以反映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
上述就是关于骨密度检查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预防骨质疏松能有所帮助。
骨质疏松症需做哪些检查
医学上将骨质疏松症分为三类。
第1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此类又分为两型,即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这是伴随着年龄增长或妇女绝经后发生的一种退行性病变,是中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第2类: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当诱因消除后,骨质疏松症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即属于此类。
第3类:特发性骨质疏松症,这类患者多伴有家族遗传史。
诊断骨质疏松症需做哪些检查
生化检查:有助于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分型。
与骨矿物质有关的生化检查:
(1)血清骨矿物质成分的测定:血清总钙和游离钙、血清无机磷、血清镁。
(2)尿矿物质成分的测定:尿钙、尿磷、尿镁。
与骨转换有关的生化检查:
(1)反映骨形成的生化指标:血清总碱性磷酸酶(TALP)和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
(2)反映骨吸收的生化指标: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尿羟脯氨酸(HOP)、尿羟赖氨酸糖甙(HOLG)。
X线检查:基层医院受条件的限制,X线仍不失为一种检查骨质疏松症的方法。但该方法只能定性,不能定量,且不够灵敏,一般在骨量丢失30%以上时,X线才能有阳性所见。
骨密度测量: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EXA)。通过X射线束穿透身体之后,扫描系统将接受的信号传送到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计算骨矿物质含量、面积、骨矿密度。
腰肌劳损如何辅助检查
腰肌劳损辅助检查①X线检查多无异常,少数和可有骨质增生或脊柱畸形。②年老或骨质疏松患者检查,可选择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ECT)检查、 骨密度检查。
失眠引起骨质疏松
睡觉是人们自来的习惯,但是如果是您经常是处于失眠状态,那就得好好的检查一下,是否是身体上出了差错。医学专家提醒,经常失眠的患者应查查骨 密度,排除因骨质疏松导致的睡眠障碍。睡觉是人们自来的习惯,但是如果是您经常是处于失眠状态,那就得好好的检查一下,是否是身体上出了差错。
临床上经常有失眠患者会因睡眠中发生的骨痛而惊醒。这往往是因为他严重缺钙,造成骨质疏松,失眠症的出现,有可能就是意味着骨科疾病的到来。
伴有失眠症状的骨质疏松患者睡觉前最好喝一杯热牛奶,不仅能帮助缓解紧张的神经,还能起到补钙的作用。严重缺钙的骨质疏松患者,还可在医生指导下,睡前用热牛奶服用钙片,以增加补钙的效果,在提高睡眠质量的同时,还能缓解骨质疏松症状。
骨质疏松补多久钙才能好
骨质疏松的具体治疗时间要依据患者的患病情况而定;另外,骨质疏松患者需要定期复查骨密度,如果骨密度达标了,可以遵医嘱停药并定期接受检查,一旦出现反弹,需要及时就诊用药物治疗,所以骨质疏松的治疗时间相对较长,一般大约半年到一年,甚至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