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儿童学习游戏介绍

儿童学习游戏介绍

一、踢毽子

踢键子也有称“踢毽子”的,是儿童特别是女孩的主要游戏项目。键子用鸡毛作上部,小圆铁板或铜钱作“底垫”,以布相包扎而成。耍时,由一名或数名儿童,以脚尖、脚后跟相踢,数多不失误者为优胜。

二、跳坊(房)

在地上划若干线条,分成片块,两行,每行四至六块,两孩童以单腿跳,或脚夹瓦片跳,跳时数数字,不掉瓦片,以多为胜。

三、打陀螺

陀螺俗名“猴”。以寸木削尖一头,形似圆椎形,卷上鞭子甩地而打,边打圆椎边转,以时间长、不倒为优胜,可单独进行,也可成群相赛。

四、抓子

以石子、瓦蛋、泥蛋等为子(码),一手抓完,摔至空中,约近尺高,然后用手全接,或翻手以手背相接,以不掉为胜,抓子时可留子,在扔空时,迅速抓住遗子并接住空子(空中甩上的子),以不掉为胜。一般抓子,多为女孩相耍。

五、翻交交

两儿童,甲童以线圈在两手绷紧,在双股线中间,乙童用双手无名指相勾,翻倒到自己双手中,然后甲童又翻交到自己手中,反复多次,翻成“剪子交”、“牛槽交”、“拉锯交”、“四股线交”等交子花,以此游戏赛智能。

六、丢手帕

群童围成圈,头向内,不外看,由一童拿手帕在身后转圈,丢到谁后面发现不了时,即起而换位。依次为戏。

七、捉迷藏

群童围圈,一童蒙眼,双手摸人,摸住谁即胜,该童再蒙眼摸人;或有一物件,由某童掌握,一人摸捉,摸到人,说“不是”,即另摸,直到摸获应“是”为谁,即换这位摸到的孩童。

多用右脑提高孩子记忆力

多用右脑可提高孩子记性“怎么背也记不住”、“明明记得清清楚楚,一转眼就想不起来了”……记性不好的孩子经常出现这些问题,平时不知要承受老师和家长多少训斥和责罚,难道这一切都是孩子的错?“这种所谓记性不好的孩子,是左右脑发育不均衡造成的”,多年致力于儿童神经心理学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员尹文刚教授认为,处于生长期的婴儿左右脑发育是不均衡的,本来通过后天的正常发育是可以平衡的,但是由于现在有时更强调孩子死记硬背,使偏于抽象思维的左脑比较“忙碌”,致使一些孩子因左右脑功能不均衡,出现学习障碍。

怎样让悠闲的右脑动起来?尹教授介绍他的科研成果说,游戏式的教学编程,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能力的训练,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孩子面前不再只是生硬的课本,而是五光十色可以动手操作的游戏。游戏的内容是每天要学习的知识技能,既是紧张的学习,又是饶有兴趣的玩。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将枯燥、单调、每天需要背诵才能记住的公式、单词等功课内容,通过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游戏学习方式,开发右脑的记忆储量,减少孩子左脑抽象思维的疲劳,促进左右脑的配合。通过开发右脑形象思维,达到扩充记忆容量的目的,孩子们就可以轻松地记住每天需要掌握的知识。尹教授以他在山西省长治市惠丰小学的实验为例:在这所学校,有右脑待开发的学生,但没有“记不住”的学生。

尹教授说,游戏式的教学编程尽管极其复杂,但是它能够达到使孩子轻松学习的目的,原因非常简单:少年儿童,尤其1~6年级的小学生,对色彩、声音的五光十色只是单纯的喜爱,这种喜爱是无形的资源,一旦转化到学习上,就是无穷的动力。

患脑瘫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1、儿童期的学习和训练:有脑损伤的早产儿,由于存在认知和智力方面的障碍,学习的注意力通常只能维持在数秒时间内。对这类儿童进行早期特殊教育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培养其学习的注意力。

一般儿童在接受教育的初期,只能在较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且极易受其他事物及环境因素影响而转移注意力。因此在早期教育的起初阶段,要在安静的环境中,将患儿喜欢的食物或玩具放在儿童视线范围之内以吸引其注意力。父母与患儿可相对而坐,使孩子能维持听故事的兴趣达5分钟以上,或专注于一种共同的活动中。然后父母要设法逐渐延长专注力训练,并将这些活动内容循序渐进地坚持下去,直至孩子能基本控制自己的专注力。

2、运用引导式教育方法:引导式教育是将教育及生活联系起来,让孩子通过主动参与来解决自己因活动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统合困难,从而建立积极、主动和独立的性格。

3、音乐与游戏形式相结合的方法:教育与游戏相结合,让患儿放松肌张力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4、父母、幼教工作者对于这些孩子要耐心,要仔细观察孩子的特点和问题尽可能通过训练、活动纠正孩子的毛病。在上学前,应根据每一个孩子的特点,为孩子制定一个训练教育计划,使孩子尽早赶上正常的孩子,与他们一起学习和生活。

以上就是患了脑瘫的治疗方法介绍,通过这些介绍,才能尽可能的干预,降低和减少因为脑瘫而造成的影响,同时对治疗这种脑瘫问题,最好的一个方法就是尽早发现,尽早干预治疗,让孩子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打好数学基础的游戏有哪些

数的学习游戏:抢凳子游戏

可以邀请邻居的宝宝一起来玩,越多越有趣。方法很简单,例如4个宝宝有3张凳子,3张凳子围在一起,宝宝们听着音乐在凳子周围走动,当音乐一停,马上抢凳子坐。结果当然有一个宝宝找不到座位。这时候,家长问宝宝们:“是凳子多,还是宝宝多啊?答对有奖励喔。”

几何图形学习游戏:搭积木

搭积木不仅动手还动脑,利用玩积木的时间可教孩子认识图形。例:我用长方形的积木搭墙,用三角形的积木搭房顶,幼儿会再玩的过程当中认识各种形状,这些都是认识图形的好方法。

测量学习游戏:比高矮

户外活动时,可以和幼儿比一比谁的个子高,谁的个子矮。比较后,幼儿很快就按从矮到高的顺序主动站队,这样可以一举两得。幼儿不仅学会了比较高矮,而且还学会了站队。

空间位置学习游戏:寻找礼物

爸妈可以把礼物藏起来,并作一些标记,如系上绳子或皱纸等,使“礼物”容易找到。寻找之前,爸妈先要跟宝宝讲清楚,如“小汽车藏在树叶下”、“布娃娃藏在滑板车下(或小树丛里)”。可以带着宝宝一起寻宝,并伴以方位的描述,如“宝宝向前找一找”、“我们到左边(右边)找一找”等,有助于孩子对方位的理解。

时间感知学习游戏:用生动具体图像标示时间

小挂钟时间的数字标识可以变成小床和月亮、太阳的笑脸、吸引人的餐桌、滑梯或秋千等分别代表睡觉、起床、就餐和玩耍等,指针一定是可以拨动的,由小朋友在父母或其它成人的指导下随时操作。手巧的父母,也可以制作立体的挂饰,做几个可以关闭的小门,里面分别是不同时刻的动画场景,孩子一定很乐于去打开、关上,而且愿意长期反复。

实践活动对儿童心理有何影响?

学龄前儿童主要是在游戏的活动中使心理得到发展的,离开了活动,就没有儿童的心理的发展。游戏活动对学龄前儿童来说,不仅是一种娱乐,而且也是一种学习。他们正是在游戏中发展智力、锻炼意志、培养品德、熏陶感情、塑造个性,使自己的心理得到迅速而良好的发展的。

“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儿童在游戏中怎么样,当儿童长大的时候,他在许多方面的工作也会怎么样。

因此,未来活动家的教育,首先要从游戏开始。”所以,家长应创造有利的条件,帮助和指导孩子开始游戏活动,使他们的智慧之花,通过游戏这一“媒介”得到尽情开放。

4岁以下不宜学游泳

美国小儿科研究院近日建议,4岁以下儿童不宜过早开始学习游泳,因为这一年龄段儿童的身体发育情况还不适合接受游泳训练。

由于婴儿是在母亲的羊水中成长起来的,于是健康专家一直误认为婴儿天生会游泳,不少专家甚至建议幼儿应该尽早学习游泳。

然而,美国小儿科研究院却指出,婴儿天生会游泳其实是一种误解。人体的密度比水稍低,任何人如果不惧怕水,放松肌肉,不会游泳也能在水中浮起来。婴儿正是由于还没有形成对水的惧怕心理,到了水里容易放松,所以才比不会游泳的成人容易浮起来。

美国的研究人员还表示,尽管有一些研究表明,儿童到了4岁左右一般已具备学习游泳的能力,但就神经肌肉的发育程度而言,他们还需要训练人员的特殊指导才能确保安全。并且水中的低重力环境不利于孩子骨骼的成长,游泳的高强度训练也容易损伤幼儿的身体。所以研究人员建议,不应该让4岁以下的儿童学习游泳,尤其反复把儿童沉入水中,这样的锻炼方式不仅不能培养儿童不惧怕水的心理,反而可能导致孩子成人后对水的心理障碍。

研究人员告诫说,家长在选择是否让自己的孩子参加游泳课以及参加何种课程时应当谨慎为好,并且不要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认定他们经过学习以后就肯定能成为游泳高手。

三个小方法让宝宝爱上英语

孩子学英语——动画片学习法:

如果家长或教师自身的英语水平有限,不能有效地应用英语组织活动,则可以借助于录像带、VCD或游戏软件来为孩子提供学习英语的良好工具。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尽管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在有趣的人物、绚丽的色彩和滑稽的情节上,但他们在反复观看的过程中,就能熟悉英语的语音,并能自动地将语音与情节逐步地对应起来,这就为其进一步地学习奠定了基础。

孩子学英语——游戏活动熏染法:

将语言学习与儿童日常的游戏活动结合起来,由成人用英语来组织儿童画画、数数、手工制作、玩娃娃家等。在整个游戏活动中,成人完全用简单的英语加上手势来引导儿童游戏,只对儿童用英语提出的请求和意见进行反应,因此在特定的时候为儿童创设了一个微型的英语环境。

在儿童学习的初期,成人应使用大量的手势、动作和图画来帮助儿童理解活动的目的、要求和方法;随着学习的进行,成人可逐渐减少辅助方法,促使儿童学会以英语与他人进行沟通。

孩子学英语——全面活动反应法(TPR):

这种方法主要是由成人用英语发出活动的指令,如“Closeyoureyes,andnodyourhead(闭上眼,点点头)”然后逐步由孩子自己来做出相应的身体动作。

使用TPR教学法,儿童不会因为听不懂或不会说而产生焦虑、担心而回避,他们往往会应用自然的动作模仿积极地参加到活动中去,经过多次“指令动作”的联系,自然地听懂、学会表达。在活动过程中,指令要求的动作越特别、有趣,儿童活动的兴趣就越高,其学习语言的效果也就越好。

儿童学数学游戏有哪些

儿童学数学的游戏真是非常丰富多彩的,那么家长该怎么选择呢?下面推荐的几种游戏,对于宝宝在数学学习上有很大的帮助。

1、倒述数字

倒述数字要求儿童将大人口授的一串数字以相反的次序倒述出来,如口授123时倒述为321。在倒述数字时不容许看写出来的数字,或自己用毛将口授的数字用笔写下来。这要求儿童十分注意听,马上将数字记忆,同时要用心去想即是通过逆向思维将数字的次序倒着背出来。1987年调查中发现有8.5%的4岁儿童和72.5%的5岁儿童中能倒述2位数;有7.4%的5岁儿童,有74.5%的70个月儿童,有98.5%的76个月时能倒述3位数。1995年发现4岁时有82%人能倒述2位数,有25%人能倒述3位数,还有10.2%人能倒述5位、3.4%能倒述6位数。比内L-M量表要求7岁倒述3位,9岁倒述4位,12岁倒述5位,只有高智商成人才能倒述6位数。韦氏1950年指出,复述和倒述数字是一种测定智力的方法。如果成人不会复述5位数和倒述3位数,有90%的可能性诊断为智力低下和记忆缺陷,他们不能集中精力来完成任何艰苦的工作。

2、倒数数

倒数数就是从大到小倒着数数,如54321。学过用儿歌倒数的儿童从3岁半就能倒数10-1。儿歌押韵,顺口:123,321,1234567,7654321。先学会背熟7-1,往上加10,9,8就很容易了。倒数的关键在10-9上,如重点练习100-99,90-89,70-69……,经过练习的儿童都能从自己背数的最大数倒数到1。1987年普查未经训练的儿童,在44个月时有7.4%的儿童,在54个月时有75.6%的儿童能倒数5-1。在46个月时有10.5的儿童,64个月时有76.4%的儿童能倒数10-1。在48个月时有7.2%的儿童,74个月时有25.6%的儿童、80个月时有95.6%的儿童能倒数20-1。4岁儿童中有5.4%的孩子能倒数30-1,76个月时则有72.3%的孩子能倒数30-1。66个月时有8.2%的人会倒数50-1,其中有4.8的人会从100倒数到1。比内1916年量表将20倒数到1安排到8岁,国外许多专家认为7岁之前不可能从20倒数到1。

比内L-M1972年量表将此项取消,作者认为中国儿童之所以能倒数数因为中文数字是单音,易于学习和背诵。尤其从11-20没有规则的变化,所以较容易学会倒数数

3、分左右

我国儿童学会分清左右是因为早拿筷子,几乎所有会拿筷的孩子都知道拿筷子的手是右手。个别左利的孩子也知道自己用左手拿筷子,所以从26个月就认识自己的右手了。家长经常同孩子在镜前做游戏,孩子就会快速指自己的左眼、右耳、左肩、右膝、右夹肢窝,左肘等部位。孩子分清鞋的左右最早是23个月,多数是33个月,仅有个别独立能力被剥夺者才拖到52个月。国外无论比内量表或格塞尔量表都认为儿童应在6岁时才能分清左右,连1978年麦卡锡的儿童游戏量表也规定5岁才作分左右的游戏测试。

分左右是认识空间方位的感知觉。住在北京和其他古老的有城墙的城市,孩子比较容易分清东南西北,几乎4岁就分清楚了。在殖民地城市如广州、上海、天津等地,即使许多成年人也未必能分清东南西北。所以空间方位的认知受地域的影响。

4、知道自己几岁

从10个月起,如果大人问“你几岁?”时,宝宝会竖起食回答,到15个月时就会自己说“1岁”。说话较迟的宝宝到28个月时就会自己说“两岁”。但是比内量表和格塞尔量表都认为应当5岁才能正确回答自己折年龄。

5、画正方形

3岁左右的儿童画出的正方形要求至少有一个是直角。我国儿童从30个月就可以学会画下方形,较迟的也在44个月学会了。因为许多汉字是正方形的,孩子们从阅读中看惯了正方形文字,有些家长也让两岁半前后的宝宝学写汉字,所以画正方形对我国儿童来说,比较容易。学画正方形的年龄比内量表规定为5岁,格塞尔规定为4岁半,平时筛查用的DSST量表(旨兰克伯格1967)定为4-5岁。

6、认识硬币和找钱

在50个月时有74.6%的儿童会认3种硬币,到53个月时有76.8%的儿童会用1和2分凑成5分,或1角,5角凑成1元。有78.2%的5-6岁儿童学会用硬币做买卖的游戏。

比内规定6岁时能认4种硬币,美国有1分,5分,1角,25分四种。比内L-M量表规定在9岁时学会找钱,即从35分之内找钱。我国钱币10进制,可能较容易,不过提前3-4年也很可观了。

儿童教育游戏

儿童教育游戏,这里所说的“游戏”,也不是无目的、无形式、无要求的乱玩,而是利用一些有意义的游戏,通过这些游戏激发幼儿自身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品质,发展幼儿的智力,促进语言的发展。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但大多数教师怕乱、怕麻烦、怕出事故,剥夺了孩子游戏的权力。即使游戏时,也是集体游戏多,自由活动少;智力游戏多,其他游戏少;训练眼目多,动手操作少;教师包办多,幼儿独立完成少。孩子们规规矩矩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些简单的集体游戏,抹杀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禁锢了儿童的创造力,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

“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他主张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在游戏中掌握各项技能和学习各种知识,教师只是起到了组织和引导作用,必要的时候让 “孩子教孩子”。的确,由于幼儿好奇、好动、好模仿,其认识过程带有具体形象性和情绪性,而游戏正是符合了以上特点,被幼儿接受和喜爱,从而能有效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孩子情商教育很重要

爱因斯坦曾说道:“一个人智力上的成就往往依赖于性格上的伟大。”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能否成长,智力因素,即所谓智商仅占20%,而80%取决于“情绪情感”,它包括情绪的自控性、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面对挫折的承受力,自我了解程度以及对他人的理解和宽容等,即所谓“情商”或“情绪商”。情绪商主要不是由先天遗传所决定,而是经后天逐渐培养形成的,它始于胎儿期,但关键形成于婴幼儿时期,成熟于儿童期。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精神生活导论》中指出:“人的性格在0-12岁时就定型了,父母的行为导向尤其举足轻重。”因此,必须重视对儿童情绪商的早期培养。

胎教时期

胎教是指孕妇通过本身的心理活动和精神状态,给胎儿的智力发育以良好的影响。科学研究表明,6个月以后胎儿已能听到母亲的心音、说话声以及外界的音乐和躁声,并能对不同程度的节奏作出反应。保持良好和积极的情绪,就可以增加血液中有益于健康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酶以及乙酰胆碱等,这些物质能把血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节到最佳状态,对胎儿的心理、生理发展非常有利。因此,孕妇要通过各种方法使自己保持健康的良好情绪,多一些欢笑,少一些忧愁,使胎儿得以健全发育。

婴儿期(0-12月)

婴儿时期,情绪和情感已开始发展,如2-3个月的婴儿就能对人微笑,稍后便能出声地笑。一岁左右看到别人笑,就能跟着笑,其他儿童笑,也跟着笑,表现了最初级的“情感共鸣”。在此期间,婴儿能否获得母爱的滋润,对其心理和智力的正常发展影响极大。儿童心理学家十分强调儿童早期和母亲关系的重要性。世界卫生组织通过专门研究发现:一些过早离开父母的婴儿不能很好地与人相处。有关调查研究提示,某些精神疾患和变态人格的发病原因,也是由于婴儿期得不到足够的母爱造成的。因此,在婴儿期间,父母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温柔、体贴和爱抚,每天都要和孩子进行眼对眼的接触,进行亲吻、逗乐、游戏等活动,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幼儿期(1-3岁)

美国心理学家怀特博士曾经对3岁以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进行了17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智力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时期是在出生后8-36个月。这一时期的儿童情绪进一步分化,社会性情感增多,而且这种情绪发展很不稳定,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变化。因此,对这一时期儿童的教育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教育目的是以提高婴幼儿心理水平为出发点和着重点,而不应强调知识技能的系统传授,在丰富的生活、游戏、学习中、培养认识、习惯、情感、意志和性格,使之全面发展,寓教育于生活之中、交往之中、游戏之中。二是要重视幼儿时期的生活环境,而影响最早、最深、最强、最经常的环境刺激就是父母的爱,是家庭与孩子建立的亲子关系,它能调动幼儿的全部心理倾向和状态。如父母温存,孩子就恬静;父母暴躁,孩子就胆怯;父母严肃,孩子就认真,父母溺爱,孩子就娇气,总之父母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家庭快乐安详,对孩子和蔼可亲等好的环境,对促成孩子优良性格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龄前期(3-7岁)

此时期幼儿的情感体验已相当丰富,且在兴趣爱好、才能、气质和性格上开始出现个体差异。这个时期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往往是一个人个性的核心成份或中坚结构,民间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应特别注意这段时间的早期教育。教育方式应提倡“游戏学习,快乐学习”。高尔基曾经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但有些父母把游戏和学习对立起来,认为游戏是不务正业,坐下来读书写字才是学习。如达尔文在童年时期喜欢做一些实验性的游戏,为此却遭到父亲的斥责,说他“把时间都花在无用的玩艺上。”后来达尔文回忆说:“那是无用的玩艺吗?不,那是我学到的最有用的知识,它使我走进了科学的大门。”父母的职责不是干涉孩子游戏,而是帮助孩子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游戏,如根据孩子自己的生活经验及兴趣爱好确定游戏主题,制定游戏规则,开展有创造精神的游戏,如“民警指挥交通”;或用游戏的形式来开发智力,如数数字游戏、棋类游戏、猜谜游戏等;也可以通过体育游戏来增强孩子的体质;其他如音乐、舞蹈、画画等也可通过游戏来组织进行,在游戏中施教,使儿童在游戏中增加知识,发展智力。

学龄初期(7-12岁)

此时大多数孩子已进入学校学习,学习行为代替了游戏活动,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情绪情感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刻。在此时期内,儿童喜欢模仿,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可塑性极大。良好的教育,会增长儿童的集体荣誉感,形成正确地评价道德行为的是非观念。反之,不注意儿童的特点,不注意正确的教育方法,则会产生不少行为问题。

如何选购儿童学习桌

1/4一:从材质方面来选购儿童学习桌,目前市场上有樟子松和刨花板的儿童学习桌,樟子松的儿童学习桌,纹理直,结构适中,材质轻软,干燥性能良好,是最好的板材。而刨花板的儿童学习桌虽然表面平整,可装饰性强,静曲强度和内结合强度都较高,加工性能优良,翘曲变形小,尺寸稳定性好。但是不宜进行多次拆装。

2/4二:要从儿童学习桌实用范围来看,大小、长宽度是否合适,是否能满足孩子长大后也能使用,高低是不是可以调节的,特别是男孩子长的快,更需要挑选好规格款式合适的儿童学习桌。

3/4三:看它的安全性,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款式的儿童学习桌: 可折叠的、斜面的、水平面的、调节高低的、扩展桌面等等。所有的儿童学习桌都是为孩子在使用方便而设计的,但是前提是它的设计是否是安全的,这需要家长朋友们得注意了,可折叠的儿童学习桌是否会夹到孩子的手,折叠前后桌角是否会存在安全隐患(孩子不小心磕到),所以小编建议选择桌角圆弧的儿童学习桌子。

4/4四:看它的功能是否齐全,现在的儿童学习桌要求的是矫正坐姿,预防近视。所有现在的儿童学习桌都有托肘板的设计。其事,斜面状态的儿童学习桌,在放书本的时候不稳定容易滑落,而孩子不可能一直压着书本的。最后,儿童学习桌的托肘板在斜面状态下是与身体呈70多度角往下滑落,孩子很容易把两臂直接放在桌面上,然后趴在桌面上,那么托肘板的矫正坐姿效果就明显消弱了。

儿童学习游泳的好处有哪些呢

研究表明,游泳更健康,而且对包括感冒在内的儿童疾病的抵抗力更强,让孩子 具备更好的协调和平衡力,帮助他们更熟练的完成运动技巧。另外, 让孩子具备更好的与他人合作的社交能力,能够更快的融入到小组里,较轻易的克服同伴带来的失望情绪。

研究发现:儿童游泳的复杂动作,是在大脑的支配下完成的。游泳锻炼可以提高大脑的功能,促进大脑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能力和智力发育。

游泳时,身体在水中呈水平状态,四肢关节和脊柱在运动中不会受到来自地面的反作用力的直接冲击。这样不仅不易损伤,而且有利于骨骼系统的灵活性和柔韧性,更好地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纠正不良姿势。

游泳时,由于水流对皮肤的拍击,能够很好的起到按摩的作用,游泳也能促进儿童心肺功能更加发达,游泳还能收到日光浴的作用,防止孩子得佝偻病。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在游泳时,千万别忽视了安全问题,家长应该全程陪同,防止孩子出现意外情况。

婴儿游戏毯多少钱

不同品牌不同价格婴儿游戏垫的价格相差较大,小编为您介绍几款婴儿游戏垫:

1、MAMMA 妈妈布书 城市游戏爬行毯

价格:80元

产品介绍:一共四种主题图案,每条毯子都配有四个公仔和一个骰子。宝宝小的时候可做爬行毯使用,安全卫生,长大一些就可以做亲子飞行棋,趴在毯子上下棋,和小动物一起去探险吧!身临其境,即好玩又能学习到很多知识。

编辑点评:这款毯子实用性非常强,从宝宝0到8岁都适用,每条毯子的主题图案不同,搭配的小公仔也不同,游戏的路线设计也非常巧妙,趣味性强,非常适合全家人一起参与进来,拉着宝宝的小手,一起走进这条神奇的毯子吧,看看都有那些精彩在等着你。

2、蔓葆 婴儿爬行游戏垫 欢乐城市

价格:99元

产品介绍:是采用安全无毒无味的环保材料,防潮隔热,整张无缝超大面积,丰富的色彩、绚烂可爱的卡通画面,激发宝宝视觉、智力成才,超轻重量,可折叠,携带自如,安全舒适,是您宝宝的最佳爬行场地和成长乐园。

编辑点评:此款是以城市路线为主题,结合交通工具、英文单词、色彩、建筑物等众多元素,带动宝宝的视觉发育和事物感知能力,激发宝宝的认知潜能。

3、Disney 迪士尼 米奇爬行垫大号 爬爬垫

价格:108元

产品介绍:可爱米奇充满童趣,其中展现了宝宝们非常感兴趣的各种各样的迪士尼卡通人物游戏的有趣场景,图中每个人物的造型可爱,孩子们可以从整幅图中得到视觉上和感官及兴趣上的提升。

编辑点评:妈妈们也可以不断的针对图对孩子做各种认知提问,并以孩子感兴趣的造型作为引导,指引孩子在垫子上联系爬行。

4、爱贝乐 地垫 韩国原装进口 环保PVC爬行垫 儿童垫亲子游戏垫

价格:560元

产品介绍:全新的不织布质感动物形象。喜欢编织的粉象和小狐狸,猫鼬,喜欢水底盖房子的海狸。树上玩耍的猴子等一群动物朋友们等着您。颜色鲜明的图案,小动物们温和可爱的表情,增添了图案的亲切感。动物及事物与英文字母的结合,有效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宝宝大脑发达。粉象之家加入了全新的动物形象,与可爱的动物朋友们一起看图识字,提高宝宝学习效率吧!

编辑点评:I&S用领先的技术创造了具有优秀弹性和恢复力的产品,以供新生儿及所有孩子们可以完全游玩的最适空间。厚度设计在 1cm以上的环保康乐儿童垫可以有效的保证和预防孩子在室内爬行时容易损伤的膝盖,学习走路时不小心跌倒对脑部及身体的损伤等。并且以具有教育性的设计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绚丽多彩的颜色有助于孩子们视觉发达及情感表达。

了解幼儿园的游戏领域

宝宝在幼儿园是怎么玩的?又是怎么学习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帮助孩子在玩中学习的3大游戏。

以游戏为主 养成好习惯

公立幼儿园代表嘉宾: 福州广厦幼儿园园长林民芳

现在,幼儿园有3大游戏领域,一是角色游戏,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的过家家,但加入了体验环节,比如老师领着孩子们上街观察,去榕城古街观看商贩买卖东西,去银行窗口看排队……回来后就进行角色的转化,把成人的劳动通过游戏表现出来,他们会从中学到规则、交际、语言等各方面的知识。

二是结构游戏,又称“建筑游戏”。让孩子使用各种结构材料(如积木、沙石、金属材料等),通过想象和手的造型活动构造建筑工程物体的形象,可以帮助宝宝获得有关结构材料的大小、颜色、性质、形状和重量等方面的知识,并获得一些空间概念和数量概念,同时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三是表演游戏,就是让孩子扮演儿童文学作品、歌舞类的角色,这些游戏都是老师根据孩子的特点编排的,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生活知识,也快乐成长。

私立幼儿园代表嘉宾:福州市鼓楼区阳光国际幼儿园园长黄剑芳

以游戏为主 养成好习惯

现在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很多父母从幼儿园就开始抓孩子的教育,但是幼儿园园长说,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以游戏为主,在玩中学习。

幼儿园的教育就是在游戏中让孩子学到东西。才3岁大的孩子,让他安安静静怎么可能?例如老师要跟孩子说车子上坡很难下坡很容易, 一个劲儿跟孩子说,孩子也不会理解,但如果弄个简单的玩具,让孩子用手体验下上下坡,他们一下就会明白。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发布的《福建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指导纲要》,小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要以游戏为主,重视幼儿早期人格塑造以及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训练与养成。

福州旭辉左海岸佳文幼儿园校长陈应花

体验式教学 走出课本到户外学习

0-3岁婴幼儿阶段,正是孩子们大脑发育的关键时间,在这个阶段,主要是要培养孩子在逻辑创造、语言、交往、艺术、动作等各大领域的发展。

因此,在教学课程中会安排语言课程,包括中文和英文的学习。其中手工课、音乐课、舞蹈课、美术课、体育活动课中,老师会以各种生动的环节来教小朋友中文,而英语教学, 老师注重的是语训,让每个孩子都开口说英语,培养孩子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如果孩子们有其他兴趣爱好,也可参加一些培训班。

主题教育也是当今托班儿童教育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针对某个节假日,老师会向孩子们传授相关的民间习俗。如“爱鸟周”,老师就教孩子们相关的爱鸟知识,并教育孩子们要保护环境、保护鸟类,还会组织孩子们参观鸟语林,以这种体验式的教学,让孩子们走出课本到户外学习。

相关推荐

选择儿童学习桌要注意什么

儿童学习桌的选择要点 : 儿童处在成长发育的高峰时期,开始读书时身高只有1.1米到1.2米,到高中毕业时,有很多人的身高都超过1.8米了。从权威专家的研究发现,儿童书桌是否合身和儿童的健康发育有很直接的关系。 因此好的儿童书桌外观设计、颜色搭配也非常重要,既要符合孩子时的童趣,又要符合成长中的心理和生理变化,因此一张好的儿童书桌选择是有讲究的。 坐姿时,人眼与桌面的高度约为40cm,书写本与身体的距离约为25-30cm,这样人眼与桌面的距离就会达46cm,稍远于30-40cm这个最佳距离。 2儿童学习桌选

快乐对孩子成长很重要

据中国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45.8%的人感觉高中以前偶尔能玩得比较开心,多数情况下提心吊胆玩不好,19.9%的人感觉没时间玩,52.2%的人由于小时候不能玩,上大学或者长大后出现了“反弹”,开始大玩特玩。 2008年3月初,北京某重点大学大一学生周超在寒假结束返回校园时,最大的感受就是“翻身得解放!”新生的青涩褪去,也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的节奏。他开始体验和高中完全不同的生活。 从大一第二学期开始,他不光加入了足球队、篮球队,对魔兽、征途、CS等网络游戏也样样着迷。每天平均有四五个小时在打游戏,有时候整

玩电子游戏与儿童高血压的密切关系

电子游戏与儿童高血压的密切联系 据有关统计,当前我国儿童高血压的发病率在1%~3%之间,而且在呈不断上升趋势。 专家指出,形成儿童高血压的诱因之一是紧张的情绪。很明显,是电脑游戏使威威经常处于紧张情绪之中。美国公共健康中心的科学家研究发现,电子游戏与儿童高血压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曾对两所学校的1400名学生进行跟踪调查,测量了他们家庭的高血压家族史,比较了电子游戏前后的有关血压资料,结果发现,经常玩电子游戏的儿童紧张性高血压比例高于其他儿童。 儿童玩电子游戏时,血压升高的幅度也大得多;父母患有高血压或心脏

多动症患者怎么运动

运动疗法。即感觉综合训练来进行矫治。运动疗法不是直接训练弱智儿童的学习和认知技能,而是基于学习障碍是由于大脑组织协调功能不良的认识,提出加强对感觉气官的训练。特别是对前庭平衡和触觉的训练,使弱智儿童能综合这些感觉,并能作出适应性反应。 有条件的学校可引进感觉综合训练的设备和技术,针对弱智儿童学习能力发展不良的问题设置用以增强注意力、记意力、想象力的特殊训练器材,如瞬时记忆、空间知觉、数字推理、迷宫测验等。让弱智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控制自己的身体感觉,提高视觉、听觉、平衡觉及运动协调的能力。 感觉综合训练

捉迷藏可以克服孩子的焦虑

儿童情绪障碍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身上,表现为孩子在与亲人分离时出现极度焦虑反应。分离性焦虑症如果不加以重视和治疗,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分离性焦虑症?专家建议说,玩捉迷藏游戏能有效帮助孩子适应和父母的分离。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在玩耍中知道,父母不在眼前不代表他们消失了。另外,还可在家中让孩子先练习与父母分离,让孩子逐渐习惯父母离开的感觉,比如让爷爷奶奶暂时照顾一下孩子,父母离开时间也可慢慢延长。 哥斯达黎加心理专家在《民族报》上撰文指出,儿童情绪障碍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身上

孩子增高的方法有什么

1岁以内:家长可以给宝宝做一些婴儿操、按摩抚触等被动运动。还可让宝宝趴在地毯或草坪上,做些抬头、翻身、爬行、按音乐节拍跳跃等运动,玩些拉拉坐起、绳拉玩具、弯腰拾物、滚球、爬着追球等游戏。 1~2岁:可让他们进行走、跑、跳跃、上下台阶、扔球和投沙袋等运动,玩一玩捡树叶、蹲着玩沙、踢球、拉着小狗走等游戏。 2~3岁:可做跑、跳、攀登、上下楼梯等运动,玩玩夹球跳、立定跳远、足尖走、接抛球、踩影子、金鸡独立等游戏。 4岁以上:应把运动与游戏结合起来,既能增加孩子们的运动兴趣,又能增加他们的运动协调能力。比如让孩子

多动症护理

日常护理 1、老师在教育方法上要避免过度疲劳,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科学安排课程,改变教育方法,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使多动症儿童提高注意力持续时间,对学习产生兴趣。 2、多动症儿童在饮食上,要注意给予高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多吃清淡含维生素高的水果蔬菜,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更不能暴饮暴食。 3、对多动症儿童的管教,要向普通人一样去正常管教,不要娇惯。管教的方式要耐心的说服教育,不要打骂或者是体罚。不要让患者玩电子游戏机或电脑游戏,禁看一些恐怖的影片或电视节目,避免患者精神过度紧张而诱发多

小孩运动注意事项

首先,选择好适宜的运动项目。幼儿运动以身体练习(主动练习和被动练习)为基本手段,可供选择的运动项目很多,包括跑、跳、投、压等练习;捉迷藏、跳舞、溜滑梯、打秋千等游戏;郊游、拍球、跳绳、骑儿童车、游泳、体操等运动。所有这些运动都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为目的。 其次,怎样选择运动项目。运动锻炼的项目很多,不同的运动项目可以产生不同的锻炼效果。如:提高速度能力可选择跑、骑儿童车等项目;增强耐力能力,可选择长时间跑的游戏、游泳、郊游、跳绳等练习;增加力量能力可选择跳、投等练习;提高灵敏协调能力,可选择跳舞、打秋千、

幼儿记忆力训练游戏

游戏1 娃娃广播开始了 让孩子复述他听到的广播内容。 现在的儿童广播的内容愈来愈丰富,家里准备一个收音机,让孩子每天都定时收听某个儿童广播节目,然后把节目内容复述给爸爸妈妈听。 游戏2 从哪儿开始 爸爸妈妈都会说故事给宝宝听,专家建议最好为孩子说有连续性的童话故事,每天讲到哪儿,都让孩子记住,第二天开始讲时,家长可以问问孩子:「昨天讲到哪了?今天要从哪里开始呀?是第几页?什麼内容呢?」看看孩子有没有记住,长期这样的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孩子的记忆力。 游戏3 宝宝画册 家长带孩子外出或旅游时,要提示孩子他看到

智力开发游戏

几乎所有的孩子在玩游戏时,他的大脑都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的状态,而在这种兴 奋状态下,孩子学某种东西形成某种能力就比较轻松、比较快。不仅没有精神压力, 而且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所以游戏是智力开发的最好形式,那么有哪些游戏可以帮助开发智力呢? 1.创造性游戏如:扮演飞行员、司机等。儿童可以从中体验成人的社会生活。 2.建筑性游戏如:积木搭房子,石子沙与修小水库等,这种游戏可以发展儿童设 计创造能力培养劳动技巧。 3.教子游戏如:让孩子给玩偶起名字;玩过家家时,让孩子分别扮演不同人物,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