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胆排石汤的做法
利胆排石汤的做法
方一:利胆排石汤
【药物组成】广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各30g,鸡血藤、生黄芪各15g,延胡索、川楝子、五灵脂、桃仁、冬瓜仁、薏苡仁、三棱、莪术各10g。
【随症加减】肝胆气郁型加柴胡、黄芩各10g;肝阴不足型加牛膝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每次250ml。
【功效主治】疏肝理气,健脾补气,活血利湿。
【方解】利胆排石汤药方中广金钱草、薏苡仁、冬瓜子清热利湿;桃仁、鸡血藤活血化瘀;三棱、莪术软坚散结;黄芪补益正气,推动气血,结石自出;延胡索、五灵脂、川楝子、鸡内金疏肝利气、散瘀止痛;肝郁日久常致脾虚,而鸡内金、薏苡仁又为健脾良药,川楝子兼顾驱蛔之效。
【出处】郭洪波崩胆排石汤治疗胆石症36例临床观察。
方二:利胆排石汤
【药物组成】制大黄9克,枳实9克,虎杖15克,郁金15克,金钱草30克。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利胆排石。主湿热内蕴,积久成石。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春华方。
南瓜藤可以治胆结石吗
胆结石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或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有手术治疗和中医药物治疗方法,其中中医药物治疗常采用具有疏肝解郁、利胆排石功效的药物。
南瓜藤性凉,味甘苦,有清肺、平肝、和胃、通络的功效,其中平肝理气功效是有利于胆结石患者的,但是并无利胆排石的功效,因此服用对于治疗胆结石是没有多大用处的。
患胆结石怎么办
一、胆结石西医治疗
手术方法:
1.传统开腹手术切除胆囊取石
2.开腹探查胆管取石
3.腹腔镜微小切口切除胆囊
4.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胆管取石
其他特殊疗法:
1.溶石疗法(口服胆酸等药物溶石) :
形成胆囊结石的主要机理是胆汁理化成分的改变,胆汁酸池的缩小和胆固醇浓度的升高。通过实验发现予口服鹅去氧胆酸后,胆汁酸池便能扩大,肝脏分泌胆固醇减少,从而可使胆囊内胆汁中胆固醇转为非饱和状态,胆囊内胆固醇结石有可能得到溶解消失。1972年Danjinger首先应用鹅去氧胆酸成功地使4例胆囊胆固醇结石溶解消失。但此药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反应,如谷丙转氨酶有升高等,并可刺激结肠引起腹泻。
目前溶石治疗的药物主要是鹅去氧胆酸和其衍生物熊去氧胆酸。治疗适应证:①胆囊结石直径在2cm以下;②胆囊结石为含钙少的X线能透过的结石;③胆囊管通畅,即口服胆囊造影片上能显示有功能的胆囊;④病人的肝脏功能正常;⑤无明显的慢性腹泻史。治疗剂量为每日15mg/g,疗程为6~24个月。溶解结石的有效率一般为30~70%。治疗期间每半年作B超或口服胆囊造影1次,以了解结石的溶解情况。由于此种溶石治疗的药物价值昂贵,且有一定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又必须终生服药,如停药后3个月,胆汁中胆固醇又将重新变为过饱和状态,结石便将复发,据统计3年复发率可达25%,目前此种溶石治疗还有一定的限制。此外,一些新的药物,如Rowachol,甲硝唑(metronidazole)也有一定的溶石作用。苯巴比妥与鹅去氧胆酸联合应用常能增加溶石效果。1985年更有人报告应用经皮肝穿刺胆囊插管注入辛酸甘油单脂或甲基叔丁醚,直接在胆囊内溶石,取得一定的疗效。
2.接触溶石
(经PTC注入辛酸甘油单酯等药物溶石)
3.体外冲击波震波碎石(ESWL) :
1984年Lauerbwch首先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胆石症(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lithotripsy,简称ESWL)。常用的震波碎石机为EDAP LT-01型,该机由镶嵌在一个抛物面圆盘上的320枚压电晶体,同步发出震波,形成宽4mm、长75mm的聚集区,声压为9×107PZ。一般采用1.25~2.5次/sec的冲击频率,100%的治疗功率,历时60~75分钟,胆囊内结石便可粉碎。此外,还采用B型超声实时成象,对结石定位,并监控碎石的过程。
用震波碎石方法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适应证为胆囊内胆固醇结石,口服胆囊造影显示为阴性结石,结石直径在12~15mm者不超过3枚,直径在15~20mm者仅1枚,并要求有一个正常的胆囊收缩功能。
为提高结石粉碎后的消失率,在震波前后服用熊去氧胆酸(UDCA)8mg/kg/d,以达到碎石和溶石的协同作用。结石消失后为巩固疗效,可继续服用半年。此法安全有效,仍有约11.2%结石复发率,治疗费用昂贵,治疗适应范围严格,均属不足之处。
4.体内接触碎石
(经胆道镜置入液电碎石机、激光等能源接触碎石)
5.经内镜微创手术取石碎石
6.中医药溶石碎石促排石
二、胆结石中医治疗
中医处方(一)
【辨证】肝胆湿热郁结,横逆中土。
【治法】利胆排石,益脾止痛。
【方名】胆道排石汤。
【组成】柴胡9克,太子参15克,白芍15克,金钱草30克,郁金草12克,蒲黄6克,五灵脂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邓铁涛方。
中医处方(二)
【辨证】湿热内蕴,积久成石。
【治法】疏肝理气,利胆排石。
【方名】利胆排石汤。
【组成】制大黄9克,枳实9克,虎杖15克,郁金15克,金钱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春华方。
中医处方(三)
【辨证】肝郁气滞。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名】舒肝利胆汤。
【组成】柴胡10克,枳实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虎杖根30克,银花30克,生大黄12克,金钱草30克,茵陈30克,郁金12克,川楝子12克,元胡10克,白芍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谢新建方
中医处方(四)
【辨证】肝气郁结,木郁化火。
【治法】疏肝理气,清热化滞,利胆排石。
【方名】清胆化石汤。
【组成】柴胡6克,鹅不食草15克,延胡6克,金钱草15克,金铃子10克,黄芩9克,郁金6克,通草3克,蒲公英12克,北茵陈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翁 恭方。
中医处方(五)
【辨证】肝胆湿热蕴结。
【治法】疏肝利胆,清热除湿,理气和营,止痛散结。
【方名】疏肝利胆汤。
【组成】柴胡10克,黄芩8克,海金砂15克,金钱草15克,鸡内金10克,川郁金8克,炒金铃子10克,白芍10克,炒枳实10克,赤茯苓15克,车前子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培生方。
胆结石食疗偏方
活血排石酒材料:白酒1500毫升,赤芍18克,当归、川芎、丹皮、桃仁、红花、乌药、香附、枳壳、延胡索、五灵脂、柴胡、郁金、金钱草30克。
做法:将全部药材研磨成粉末,用纱布包扎好,置于容器中,然后加入白酒,密封后置于阴凉处15日即可。
功效:可以活血行气、利胆排石。适用于胆结石。
内金山楂麦芽饮材料:山楂、炒麦芽各20克。鸡内金、青皮、郁金、金钱草各10克。
做法:煎上述材料及药材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煎煮,去渣取汁服用。
功效:适用于气滞型胆结石,症状见有上腹部胀痛、时发时止,饱闷、嗳气、食欲不振等。
利胆消炎茶材料:柴胡、广郁金各0克,炒黄柏10克,青皮、陈皮各7克。
做法:将全部药材研磨成细末,置于保温瓶中,冲入适量的沸水,盖焖20分钟即可。
功效:可以疏肝解郁,清热利胆,适用于胆结石、胆囊炎患者饮用。
注意:脾胃虚寒者需谨慎使用。
鸡内金粥材料:粳米100克,鸡内金56-1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鸡内金洗净,沥干、置于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褐色,研磨成细末备用。将粳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用文火煮至米开后加入鸡内金、白糖同煮,待粥粘稠时熄火即可。
功效:可以补中益胃,缓解止痛,化石排石。
利胆消石茶材料:金钱草20克,炒黄柏10克,炒枳实9克,大黄5克。
做法:将全部药材一起研磨成粉末,置于保温瓶中,用沸水冲泡焖盖15-20分钟后,代茶饮用。
功效:可以清热通腑,利胆消石,适用于胆结石。胆囊炎等。但需要注意的还是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宜在饭后服用。
金钱草泡水喝的功效 排石抗菌
金钱草含有黄铜、甾醇、苷类等有效成分,现代药理研究,金钱草油利胆排石、利尿排石的功效,其还有抗菌作用,可用于尿路结石、肝胆结石、肾炎水肿等疾病。
胆囊炎可以喝茶吗 胆囊炎的代茶饮偏方
配方:玉米须30g、茵陈15g、蒲公英15g。水煎代茶饮。
功效:清热利湿,消炎利胆退黄。
宜忌:低血糖、低血压患者不宜长期服用。
配方:金钱草、败酱草、茵陈各30g,加白糖适量温服代茶饮。
功效:清热解毒消炎,利胆排石。
宜忌:慢性胆囊炎患者可常服用,多服可见效。
金钱草的功效与作用 排石作用
金钱草有利胆排石和利尿排石的功效。用蝌蚪实验性草酸钙肾结石模型试验表明,金钱草煎汁对于预防和治疗蝌蚪实验性肾结石是有效的。麻醉狗半开放式记录系统实验结果表明,金钱草可引起输尿管上段腔内压力增高,输尿管蠕动增强,尿量增加,对输尿管结石有挤压和冲击作用,促使输尿管结石排出。上述实验均已证明金钱草具有很好的利胆排石的功效。
白茅根泡水喝有什么功效 白茅根玉米须泡水
玉米须30克,白茅根30克,红枣8个。用冷水浸泡以上三味1小时后,文火煎煮40分钟,分两次吃枣喝汤。可清热利胆排石,适用于肝胆湿热型胆石症。
玉米须治疗胆结石吗
胆结石病人除了能够使用玉米须煎水之外,还可以配合其他的饮食疗法,比如说多吃一些有利胆作用的食物,高纤维的食物,病人可以多喝绿茶,吊南瓜蔓泡水等利胆排石作用的食物。
2胆结石病人平时应该要多吃一些有促进胆汁分泌的食物,少吃一些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千万不要喝酒,吸烟,平时也要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要有良好的心态去对待疾病,避免过于紧张。
3颗粒比较小的胆结石病人,可以使用胆石利通片或者是利胆排石胶囊,胆石通利胶囊治疗,用药期间可以定期的去医院检查结石的情况,饮食上要避免暴饮暴食,最好是少食多餐,促进胆汁分泌。
注意事项:胆结石病人一定要按时吃早餐,要选用植物油炒菜,结石颗粒大的,使用玉米须治疗是没有明显的效果,最好是采用手术治疗,辅助药物治疗,饮食疗法。
玉米须白茅根可以治疗尿蛋白吗 玉米须白茅根怎么治尿蛋白
材料:玉米须30克,白茅根30克,红枣8个。
做法:用冷水浸泡以上三味1小时后,文火煎煮40分钟,分两次吃枣喝汤。
功效:可清热利胆排石、利水排尿、止血降压,适用于肾病蛋白尿患者以及肝胆湿热型胆石症患者。
常见结石症的中医辨治方法
常见结石症的中医辨治
结石多由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菌团块、寄生虫卵或虫体、粪块或异物等组成,无机盐或有机物层层沉积形成结石。常见的有唾液腺结石、胆结石、胃结石、胰腺结石、尿路结石、前列腺结石等。中医学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气血逐渐衰败,加之喜食油腻、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致使经络阻滞而形成结石。反过来,结石又会阻滞脏腑经络通道,加重气滞血瘀,易诱发恶性肿瘤等疾病,甚至引起猝死。
唾液腺结石:唾液腺结石常见的长在人体3对唾液腺(腮腺、舌下腺、颌下腺)中,又叫“涎石”。是由于唾液过分浓稠和细菌入侵,引起炎症,使钙盐沉淀聚成的结石。结石大小不等,大如鸡蛋,小如芝麻,主要症状为进食时腮部或下巴胀痛。
治宜疏风清热散结,应用清热散结汤:连翘30克,金银花30克,桑叶12克,菊花15克,桔梗15克,夏枯草30克,牛蒡子15克,射干12克,浙贝母15克,木蝴蝶15克,地苦胆12克,甘草6克,水煎服;中成药可选利咽灵、珠黄散口服。
尿路结石:主要症状有患侧腰部钝痛、隐痛,活动后加重。较小的结石在肾盂或输尿管内移动和刺激,引起平滑肌痉挛而出现剧烈疼痛,如刀割样,沿患侧输尿管向下腹部、外阴部和大腿内侧放射。主要是由于尿液中的钙离子与草酸、碳酸结合或者嘌呤沉积所形成。结石较大时,在肾盂或肾盏内压迫、摩擦引起肾积水。如输尿管末端结石,尚可引起尿路刺激症状。膀胱出现结石时,不光滑的结石与膀胱黏膜发生摩擦,就会引发感染、出血、黏膜溃疡,偶尔还会发生严重的膀胱溃疡,甚至诱发膀胱鳞状上皮癌。
治宜清利湿热、利尿排石,应用尿石汤:金钱草30克,鸡内金15克,海金沙30克,萹蓄12克,瞿麦12克,泽泻15克,猪苓15克,穿山甲10克,水蛭12克,地龙15克,黄柏12克,连翘20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通草12克,甘草6克,水煎服;中成药取金甲丸、消淋丸口服。
前列腺结石:早期表现为前列腺纤维化,大多数无明显症状,若结石较大时,会有尿频、尿血、排尿困难、尿痛等。有时还有血精或阳痿等。前列腺结石多由前列腺管堵塞,尿液反流或前列腺液淤积,导致有机成分沉积形成结石。这种结石如粟米、豌豆大小,质地较坚硬,结石中常隐藏有大量细菌。前列腺结石可引起炎症及化脓,诱发前列腺周围炎,严重感染时会穿破形成瘘管。
治宜清利湿热、逐瘀排石,应用前列汤:通草25克,泽泻15克,金钱草30克,海金沙30克,滑石15克,穿山甲10克,水蛭15克,地龙15克,大黄3克,红花12克,丹参30克,琥珀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甘草6克,水煎服;中成药取清化丸、化浊丸口服。
胆结石:常见症状为厌油腻、胃灼热、嗳气、腹胀等。多由常食低纤维、高热量食物引起,因为这类食物会增加胆汁中胆固醇饱和度,促进胆结石的形成。结石较大时,不易引起梗阻而无明显症状,吃油腻食物后偶尔感觉上腹部胀闷或隐疼,日久可诱发胆囊癌。结石较小时,容易移动而嵌顿于胆囊颈部,出现剧烈胆绞痛。小的胆囊结石还可经胆囊管坠入胆总管,形成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症,引起阻塞性黄疸及胆管炎。如胆结石阻塞胆道合并感染时,可同时出现上腹部绞痛、寒战、高热及黄疸等症状。
治宜疏肝解郁、利胆排石,应用利胆排石汤:柴胡15克,黄芩15克,郁金12克,香附15克,木香12克,佛手15克,鸡内金15克,金钱草30克,莱菔子20克,大腹皮15克,槟榔15克,黄柏12克,川楝子15克,元胡15克,甘草6克,水煎服;中成药可取金甲排石丸、利胆丸口服。
胃结石:胃结石的主要症状有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上腹胀满、钝痛、反酸烧心等。胃结石多由食用柿子、山楂、黑枣等含有鞣质和树胶等的食物引起。鞣质在胃酸的作用下,与蛋白质结合形成鞣酸蛋白,沉淀在胃内。当鞣酸蛋白、树胶等将蔬菜植物纤维粘合在一起时,逐渐形成胃结石。时间越长,胃结石就越硬,易造成溃疡、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治宜理气健胃、化瘀排石,应用胃石汤:苍术12克,白术12克,陈皮15克,半夏12克,草果12克,槟榔12克,桃仁12克,红花12克,三棱15克,莪术12克,鸡内金15克,穿山甲12克,王不留12克,路路通12克,甘草6克,水煎服;中成药可取黄连丸、沉香丸口服。
胰腺结石:胰腺结石主要症状有上腹胀痛、消瘦、脂肪泻(结石性慢性胰腺炎引起胰腺外分泌功能减低所致),出现黄疸,也可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等。发病原因多与烟酒、油腻食物、暴饮暴食等有关。饮酒时间较长、酒量大者可造成胰腺细胞变性、纤维化,极易形成胰腺结石。由于胰腺结石导致胰腺损害,会引起糖尿病、胰腺癌等一系列并发症。又由于胰腺位置特殊,手术难度较大,中老年人应以预防为主。
治宜理气解郁、除湿排石,应用胰石汤:槟榔15克,佛手15克,莱菔子30克,柴胡15克,黄芩12克,黄柏12克,黄连12克,大黄3克,丹参30克,红花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夏枯草30克,浙贝母12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甘草6克,水煎服;中成药取排石丸、大黄丸口服。
肝内胆管结石中医治疗方法
1、肝郁气滞型
症见两胁胀痛,牵引右肩背不适,口苦咽干、心烦、或低热腹胀,舌苔薄黄、脉弦等或无任何症状,用疏肝解郁利胆排石法,方法:柴胡、香附各12g,郁金15g,枳壳、赤白芍各12g,厚朴15g,元胡12g,金钱草30g,鸡内金15g,低热者加牡丹皮、栀子各12g。
2、肝瘀胆滞型
症见右上腹疼痛反复发作,心烦口苦,舌质黯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涩,用活血化瘀、利胆排石法。方法:乳香、没药各5g,大黄12g,丹参 15g,穿山甲片10g(研粉),威灵仙、当归、川芎、柴胡、香附、郁金各12g,枳壳、鸡内金、元胡各9g,玄参、赤芍各12g,呕吐甚者去乳香、没药加竹茹12g,陈皮9g。
3、肝胆湿热型
症见右上腹绞痛、拒按或牵引肩背,口苦纳呆、尿赤或伴黄疸,大便干或粘腻,甚或高热寒战,面目身黄,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用清热化湿,利胆排石法,方法:龙胆草、全瓜蒌、牡丹皮各12g,茵陈30g,金钱草45g,黄芩、郁金、海金沙各12g,虎杖15g,白花蛇舌草18g,蒲公英15g,纳呆加焦三仙各12g。
4、胆腑郁滞型
症见胁肋胀痛,咽干口苦,纳呆腹胀,大便干结发热不甚,舌红苔黄,脉弦,用通腑通降,利胆排石法。方法:大黄、枳实、川楝子、柴胡各12g,茵陈30g,金钱草15g,黄芩、郁金各12g,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g等,发热者加石膏30g。
5、肝郁脾虚型
症见右上腹胀痛,神疲乏力,畏寒肢冷、纳呆、便溏,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用疏肝健脾,利胆排石法。方法:党参、黄芪各18g,茯苓12g,白术15g,干姜9g,金钱草18g,鸡内金15g,山楂12g,炒谷麦芽各30g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