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孩子防骗防拐
怎样教孩子防骗防拐
现身说法:借机给孩子上了一课
网友智雪告诉记者,上周日她带儿子去世园会玩的时候,遇上一个走丢的孩子 ,是个小女孩,找不到妈妈了,虽然表情很镇定,但一直在大声地呼喊妈妈。周围好心人跟孩子要了她妈妈的电话,但是打不通。正巧巡逻的保安就在附近,好心人就把孩子交给保安看管了。没多久,孩子的妈妈看到保安领着自己的孩子就上来认领。小女孩见到妈妈的瞬间哇哇大哭,看来吓得不轻。
智雪和儿子目睹了整个过程,觉得是个典型的案例,借此也给儿子上了一课。“我让他告诉我,‘如果你是这个孩子 ,你会怎么办?’听我这么一说,孩子起初有些慌神,然后就说:‘先在附近找,然后请周边的叔叔、阿姨帮忙打电话。’我又问他:‘如果他们打不通我的电话,来了别人或是你借电话的叔叔、阿姨要求你跟着他走,他带你去找妈妈,你会怎么做?’孩子的回答还是很令我欣慰的,因为他一直坚持称:‘不会跟任何人走!’而我也再三嘱咐他,如果电话打不通也不能跟陌生人离开原地,除非是周边巡逻的特警或者警察。其实,孩子三岁以后,每次在报纸上或者电视上看到类似的新闻,我都会特意叫孩子一起看,并给他讲遇到这样的事该如何处理”,智雪说。
专家支招:给孩子树立边界意识拒绝缺乏尊重的逗引
其实现实生活中,像网友智雪的家长不少,就是虽然已经意识到了防骗防拐教育的重要性,但因为没找到根源,还不能杜绝悲剧的发生。帕夫学院总经理刘子扬表示,要想从根本上教会孩子防拐防骗,首先要给孩子树立边界意识。什么是边界意识?说得白一点就是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其次,要杜绝对孩子缺乏尊重的逗引。现实中,这样的场景大家都不陌生,可能觉得小孩子可爱,亲朋会随手拿出一颗糖果或一个玩具乃至IPAD去逗引孩子做成人想让他们做的事情。而0到6岁正是孩子对色彩、味觉、声音 、光线以及未得到事物最为敏感的时候,成人利用孩子的敏感期做了孩子不想做的事情。久而久之,孩子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满足成人的要求,就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崂山实验幼儿园科研室主任刘英则建议家长们,要教孩子“不和陌生人说话”,“不给陌生人带路”,“不跟陌生人走”,“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她还建议家长,最好在孩子会说话后,教孩子背诵爸爸妈妈的姓名、单位和电话号码以及自己的家庭地址;教会宝宝辨认警察、保安等穿制服的人员,告知其如遇特殊情况可向这些人员求助;并教会定宝拨打110电话。最后,刘英提醒各位家长,对防拐防骗的教育一定要进行,但也要适度,要告诉孩子,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是好人,只有极少数的人是坏人。“不要让孩子对世界的美、好、善产生怀疑。”她说。
经验分享:经常讲防骗故事让孩子背过电话号码
悲剧的频发,让家长们不得不提早对孩子进行类似的教育 。下面是一些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使的窝:我们从孩子三岁多就要求他背过我的电话,当时我把我的电话号码用“小星星”编成了调子和他唱着玩,唱了没两天他就记住了。除了记住我的电话,还要求孩子也背过爸爸和姥姥的手机号码,再告诉他如果和我们走失了,要找穿制服的人帮忙打电话或者找带着孩子的阿姨帮忙打电话。
七仙女婆婆:假如将孩子一个人留在家,我会告诉他,妈妈带着钥匙的,所以无论谁敲门都不要开;孩子上幼儿园,我会告诉他,除了爸爸妈妈和姥姥姥爷、爷爷奶奶之外,谁都不要跟着走,我们会准时去接的,要是去晚了,就去找老师,等着爸爸妈妈。
雨婷妈妈:我的方法是陪她看类似的绘本,或者利用睡前讲故事的时间,给她讲一些关于防拐防骗的童话故事,并让孩子牢牢记住一些防骗常识,例如不和陌生人说话、不给陌生人开门等,孩子小虽然不是特别明白,但是记忆力很强。
小歌谣可助防骗
孩子毕竟小,死记硬背一些防拐防骗的知识有些枯燥也有些困难,下面给大家推荐一首防骗小歌谣,让孩子们在唱歌的同时学会防骗技巧。“小白兔,上学校,见生人,有礼貌。不说话,笑一笑,蹦蹦跳跳快走掉。”尤其是家有刚上幼儿园孩子的,作为家长应该把这个歌谣教给孩子,这样小朋友就不会被陌生人纠缠住,减少了许多上当受骗的危险。
孩子暑期安全注意事项
1、溺水
家长应教育孩子远离野外水塘、水库等,更不要单独下水。去正规场所游泳,最好有成人陪同。
2、交通安全
站在黄线后等车,教孩子认识轨道交通上用的警示信号和警示标志。在等车时不要让孩子玩会滚动的玩具。
3、动物咬伤
每年的5-10月是狂犬病高发期。一旦发生意外,及时就医打疫苗。
4、滞留车内
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车内密闭狭小的空间容易造成儿童缺氧、窒息。
5、拐卖诱骗
目前拐骗儿童犯罪多以中老年妇女为主,且趋于城市化、社区化。有孩子的家庭,应多关注此类新闻和公安部门总结的预防帖子。
6、触电
在插座上安装防电盖,一旦触电,立即关闭电开关;如离开关较远,先用干木棍把孩子与电源分开,再将孩子移到通风处,解开衣服,进行人工呼吸。
7、坠楼
别让孩子单独在阳台玩耍,不要在阳台放置垫脚的东西,以防万一。
8、烫伤
家长要注意将热水、热汤等放置在安全位置。一旦发生烫伤要用流动水冲洗伤口,并及时送往医院做专业处理。
9、误食
将药品存放在孩子取不到的地方,如果孩子误服了药品,应立即送往附近的医院抢救。
10、浴缸
约2.5厘米深的水就足以淹死孩子,孩子在浴缸洗澡时,父母必须始终在孩子身边。
儿童防拐攻略盘点
儿童防拐攻略盘点
儿童被拐、家长心焦、警察立案多方寻找,这样的消息时常听说,但被拐儿童机智自救的案例却少见。今年4月11日,湖北一名5岁女童被陌生人强行带走,孤立无援时不做激烈反抗,静观其变等待救援;看到警察后立即求助,准确描述被拐过程,指引民警迅速判明情况;准确提供个人和家庭信息,使民警快速与家长、老师取得联系,最终成功回家。女童机智勇敢的自救行为,被网民称为"儿童防拐教材"广泛普及。
儿童防拐,"预防针"要早打。面对人贩子层出不穷的作案手段,做好以下几点是关键:
一,带不能行走的孩子出门,应把孩子抱在胸前,最好用专门的婴儿背带将孩子绑在身上;孩子能够自行走路时,家长更要小心看护,尤其在人群拥挤的地方,切忌孩子离开视线范围;
二,家长不要把孩子交给任何陌生人看管,尤其在火车站、汽车站等场所,谨防人贩子乘机做案;
三,从小训练孩子牢记家庭住址、家长姓名和电话号码,或学校地址、老师电话等信息,教会孩子独自拨打电话;教育孩子如果在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与父母走失,不要惊慌哭泣,不要轻信陌生的"好心人";教孩子辨识警察、军人、保安等"穿制服"人员的外观标识和特征,养成向他们求助、求救的意识;
四,给孩子佩戴一些有特征或能反映身份信息的物品,教育孩子一旦被陌生人强行带走要留下线索;通过讲述拐卖儿童事例或防拐防骗故事,教育孩子提高警觉,牢记防骗常识;学校也应开展常态化防拐骗教育,通过模拟场景让孩子掌握尽可能多的防拐骗方法。
孩子安全教育教孩子学会警惕陌生人
一、教导孩子拒绝陌生人搭讪
还记得《爸爸去哪儿》中,五位爸爸上演变装秀。除了张亮被天天一秒认出以外,其他爸爸“陌生人”的身份均未被宝贝识破。
对此环节,众网友在笑过之余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心,“这些陌生人都是爸爸们演的,但如果不是呢?如果真的是坏人该如何是好?”如何让孩子拒绝陌生人的搭讪呢?
而据调查显示,陌生人搭讪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用美食诱惑孩子,拿小孩子喜欢的玩具吸引孩子,在一个小角落拉扯孩子,或者骗孩子带他去看动画片等等。由于孩子的好奇心重,防范意识薄弱,如果遇到不法分子,容易被他们的小伎俩所蒙骗。
那么,家长们要如何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呢?首先,家长应教导孩子不要被不认识的人“忽悠”,拒绝陌生人的搭讪,向陌生人递过来的食物,say no!
具体来说,可以教孩子一些应对陌生人的基本措施。
1、教育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走
当孩子一个人走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如果有陌生人或平时与你不亲近的熟人搭讪,以某种理由要孩子跟他走的时候。
父母要教导孩子,一定不要跟他走,假如陌生人想强行抱走自己的时候,要力争反抗,大声呼叫,让周围的人知道你处于危险中。要告诉孩子,一旦跟陌生人走了,这辈子可能再也见不到父母,让孩子知道这种事情的严重性。
2、遇到陌生人强行拉走,要报警
为了博取孩子的好感,让孩子卸下防备心理,有时候陌生人会装作认识儿童的父母,或者以儿童父母的名义去要求儿童去做一些事情。
妈妈应在平时就告诉宝宝,如果遇到陌生的叔叔阿姨自称是父母的好朋友,千万要记住他的脸部和衣着特征以及车牌号码,并到附近找人打电话跟父母联系,确定时否确有其人其事,如果如果父母确认没有此事,应该及时报警。
3、要求孩子学会警惕陌生人
幼儿年龄小,好奇心强,对于一切新鲜事物都乐于去尝试,可是却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 所以,父母要时常灌输孩子警惕陌生人的意识,如果遇到陌生人,要以警惕的心去对待,不被陌生人的谎言和诱惑欺骗。
有时候陌生人会拿一些巧克力、小玩意吸引宝宝,这时宝宝不要被他们的诱惑吸引,拒绝他们的赠与就行了,可以礼貌的说一句:“谢谢叔叔,但妈妈不让我拿别人的东西。”。
总之,如果父母有提前进行孩子的安全教育,在家庭中教导孩子实施有效的应对陌生人方法,不仅是保健孩子身心,还是保障家庭完满的有效措施。
此外,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讲故事、读儿歌、看图画、看电视等形式,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帮助孩子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
活中的一些小常识,如水、电、火等危险物体,强化孩子的安全意识。但是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避免采用恐吓的语言和手段,以免使孩子产生恐惧感。
此外,父母还要经常提一些安全问题,帮助孩子树立安全意识,你可以用试探的口吻教育孩子,“爸爸妈妈都不在时,有人来找怎么办?被坏人拐骗后怎么办?如果你走失了怎么办?这样可是使幼儿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安全防护意识。
所以,如果你想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家庭完满幸福,家长们要强化安全教育的责任意识,善于抓住有利时机,把握好“生活的每一瞬间”,及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如何预防孩子被陌生人拐走
1、不要让孩子离开家长视线范围
对于一些不谙世事的小孩子来说,他们的内心对陌生人没有完全的概念,心智也没有成熟到能自主分析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所以,家长应该尽量避免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特别是在外面的时候,人多车多,可能你买一个东西,没看着孩子,转身孩子就被人抱走了。所以,尽量让孩子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
2、不要让孩子独自外出
在生活中,很多妈妈会让宝宝独自在小区或者家门口玩,觉得很正常,很安全。但是人贩子可就是看着那些时间的小缝隙,趁着没人注意就把小宝宝抱走了,所以小孩在外,还是必须有大人跟着。
3、教育宝宝不要跟陌生人走
不怕生的宝宝虽然落落大方,惹人喜欢,但是也会成为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很容易相信别人。所以就算宝宝年纪小,妈妈还是应该教育宝宝,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要跟陌生人走,如果有陌生人抱起自己,记得大声叫妈妈等一些安全常识。或者宝宝记不住,但是防范于未然,说不定这些,能让你的宝宝没被拐走。
4、给孩子佩戴有家庭相关信息的物品
很多时候宝宝可能不是被拐,只是走丢了,但是宝宝年纪小,无法正确表达家庭住址,爸爸妈妈的联系方式,如果这个时候能提供一些家庭信息的物品,就能让宝宝早日回到家中。所以,外出时,家长可以给宝宝带上一个特制的小卡片,在手腕处或者在脖子上,卡片写着家长的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当宝宝走失时,好心人或者警察能及时通知宝宝家长,避免孩子被拐。
5、如不足一岁,外出时可将孩子抱在胸前
如果是很小的宝宝,外出的时候尽量抱着。如果放在推车里,买东西稍不注意,宝宝被人抱走了,也不一定能马上察觉,错过最佳的找回宝宝的时间。
6、教孩子辨认警察、军人等穿制服的人员
对于稍微大一些的宝宝,妈妈应该教孩子辨认警察、军人等穿制服的人员,一旦走失,找不到妈妈,孩子就马上找穿制服的人,告诉警察叔叔,自己找不到爸爸妈妈了,这样会比宝宝一个人四处游荡安全得多。
7、不要把宝宝独自留在汽车内
有很多父母觉得带宝宝去逛超市,逛商场太过于麻烦,也怕宝宝在超市内走丢,所以他们就把宝宝留在车内。其实把宝宝留在车内更加危险。2013年在吉林长春就有一对夫妻把孩子放在汽车内,但是两个月的婴儿随车被盗,众人积极寻找丢失的宝宝,但是找到的时候,却是孩子冰凉的身体。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宝,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为了避免孩子被拐,让家人经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也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喊别人为“妈妈”,辣妈们,避免孩子被拐的这些措施,你们可要做好了。
防骗从加固心理防线入手
翻看报纸、网络、电视,近来有关普通百姓被诈骗的案件报道不少,譬如巧舌如簧的骗子冒充公安机关,谎称你信息被盗用,为保险起见建议将你银行卡里的钱全部转到骗子提供的“安全”账户上,待到清醒过来时,卡上却已空空如也。
作为一个旁观者,总是很奇怪如此简单的骗局为何总有人一而再再而三地上当受骗呢?而在心理专家分析看来,骗子可谓心理学的活学活用者,一旦被下了套,焦虑担心的人们会出现应激反应,脑子会失去思考能力,来不及多想,就被骗子牵着鼻子走了。
个案
借“电话欠费”巧设局,骗走20万
据中新网日前报道,家住深圳市罗湖区的林先生称,有一骗子借“电话欠费”巧设骗局,骗走自己20万。一天上午,林某接到一自称是“中国电信公司”的男子电话,说林某电话共欠费2000多元。林某觉得自己没有打什么电话,不可能欠那么多。对方称为进一步核实情况,询问了林某姓名和身份证号,然后谎称,有人盗用林某名义在广州开了一个账户,如不能及时补交话费,电信公司将会冻结林某在广州的账户,并要求林某报警,还主动“帮忙”直接转到公安机关。
随后电话中传来声音:“我是公安局的,刚接到报警,得知您的身份信息被别人冒用,为避免更大损失,请告诉我您在银行存款的详细情况。”对方还强调,情况不属实的话,要追求其责任,请林某及时把所有的钱转到一个安全的账户,并在转移过程中不要与任何人讲话,以免影响录音。林某随后把多年来的所有积蓄20万元分四次被骗子以输入身份证识别码的名义,存进了对方的账户。直到手机收到账户信息通知其银行账户余额不足百元时,才发觉上当受骗,并报案。
分析
骗子用了哪些心理知识
心理暗示利用“权威”骗取信任
所谓“心理暗示”是指通过语言动作,以一种含蓄的方式,对他人(或自己)的认知、情感、意志以及行为产生影响的心理活动过程。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主任李江雪分析说,从一些骗局来看,心理暗示很常见,比如上述个案中,骗子披上公安机关这样“权威的外衣”,以此暗示受骗者:“你遇到问题的真实性很高,因为是‘权威部门’告诉你的”,从而获得被骗者的信任。该个案中,林先生听到对方说是“中国电信”这样的大机构、“公安局”这样的政府部门,虽然对方在交谈中有所迟疑,亦有破绽,但林先生并没有马上想到是个骗局。
骗子施加骗术的时候是有意为之,利用人的一些关切点,最常见的就是钱和健康,让被骗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春晚小品《卖拐》也是一个典型,卖者利用了买者对自己健康的关切,让他着急,而当买者反复说明自己腿“没病”时,骗子就用各种说辞让他感觉腿“不正常”,随着每种说法的奏效,本来就存有疑惑的买者自己不知不觉也会越来越感觉自己的确是瘸了,在他正不知所措时,骗子再抛出一个解决方法———拄拐,随后顺利把拐卖了出去。
应激反应
焦虑状态下容易“一根筋”
不少受骗者描述自己被骗经历时常常会说,我平时其实挺明白的,可那会不知道怎么了,就是迷迷糊糊地相信人家,像“中邪”了一样。李江雪说,实际上这是“应激反应”下导致的结果。
心理应激是有机体在某种环境刺激作用下,由于客观要求和应付能力不平衡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紧张反应状态。骗子利用损失钱财、涉嫌犯罪等严重点,一下先把被骗者打蒙,受到刺激的被骗者出现焦虑、恐慌等等,李江雪介绍,在此状态下,人会出现管状思维,也就是指思维被限制住,“一根筋”了,认识也有偏差,自然难以正确判断,干出“糊涂”事来。
老人容易受骗
戚元丽博士提醒,老年人很容易上当受骗,老年人接受信息时,往往缺乏批判精神,通常是别人说什么就相信什么,特别是来自“权威”的声音。
李江雪介绍,还有老年人容易缺乏安全感,容易担心养老的钱没了、担心生病活不长、担心亲人孩子出问题,一旦骗子的话正中下怀,立马大脑空白,不知所措,然后被骗子所谓的解决办法牵着鼻子走。此外,有的老年人被骗的往往是积攒一辈子的养老钱,一旦没了,受到的打击会很大,因此应注意被骗事后的心理疏导。
建议
骗子的花招让人防不胜防,防骗应从加固自己的心理防线入手。面对突然飞来的横祸、横财,要尽量保持冷静,最好在行事前,找个熟知的人商量一下,不要头脑一热就慌了手脚,给骗子可乘之机,而且即使问题是真的,也要相信解决的方法有多种,不要一味听从骗子所言。遇到自称是公安机关的,要求对方报警号,然后去核实真伪。
暑假出游怎么防拐
毕竟是暑假,天天让孩子闷在家里也不是办法,相信很多家长会给孩子报一堆辅导班,如果家里有条件的话,可能还会带孩子到附近一些景区玩耍,例如带孩子去海边吹吹风,玩玩沙子。
防娃被偷用手铐。相信大家都还记得N久前的一条新闻,爸爸和儿子去车站,为了“防偷”和“防丢”,都用上手铐将儿子拷上了!可见,爹妈多紧张啊!但这种做法并不建议哈,这让娃长大了怎么见人啊!
防娃被骗和蔼大妈别轻信。蠢萌的孩子们在父母身边怎么逗比都是OK的,但是要教育孩子不能随便和陌生人聊天,随便吃人家的零食,小心一眨眼的功夫,孩子就被骗走了!特别是车站那些面相和蔼的老(ren)阿(fan)姨(zi),看似亲切,但绝对不能放松警惕!
防娃被抢小心“飞摩党”。在一些空旷的地方,如果只有妈妈带着小宝宝的话,记住一定要紧拉孩子或者抱起孩子,避免坏人做车上强硬把孩子抢走了。尤其是很常见的“飞摩”夺娃,所以,抱娃远离马路边,这可不是夸张哦!
如何培养孩子的防骗意识
生活中,频频出现孩子被拐被骗的情况,为了防患于未然,该如何培养孩子的防骗意识呢,跟大家分享一下
步骤/方法
1.学唱安全儿歌
儿歌好学又好记,歌词也容易让宝宝理解,妈妈爸爸在平时的教育中教会孩子唱一些具有安全意识的儿歌,例如大家都熟悉的《小兔子乖乖》。
2.讲防骗小故事
家长可以整理一些关于防拐防骗的童话故事,每天晚上哄孩子睡觉的时候把这些小故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牢牢记住一些防骗常识,例如不和陌生人说话、不给陌生人开门等,孩子小虽然不是特别明白,但机械记忆力很强,这些对他一辈子都有利。
3.教孩子们认方位
在宝宝三岁左右,就可以教他认识东西南北。白天你要教给他看太阳,我们说太阳落山的时候就是在西边,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就是在东边,中午12点那是正南,孩子要明白这些,就知道方位了。然后再记家里的门牌,这样,他一般都知道家在那个方位了。
4.小小电话本
让宝宝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家里的电话号码、好邻居的电话号码,这些号码都应该让宝宝记住。也要教会宝宝如何拨打家人电话,以及110求助。等遇到紧急情况时,发生危险,就能够尽快通知别人。
5.场景模拟演习
在平时和宝宝玩游戏时,可适当加入被骗求救的模拟演习,让宝宝与家庭成员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宝宝被骗场景,让宝宝演练如何脱身,如何寻求帮助,以及大声呼救,极力挣扎的摆脱危险的场景。
暑期儿童安全隐患
孩子们欢乐的暑假开始了,暑期儿童安全问题也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你了解孩子周围的环境吗?知道哪些地方很危险吗?暑期安全隐患知多少,一起来看看吧!
1、触电
熊孩子在家老是扫荡各个角落,一不小心可能就碰上了角落里插座。所以,家中有熊孩子的爸爸妈妈们,最好是在插座上装上防电的盖子哦。
2、交通安全
开车带孩子出门时不要让孩子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不让孩子在行车过程中吃东西,如果孩子年纪较小,建议给孩子配置儿童安全座椅。
3、车内窒息
开车带孩子外出时,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就算是开了空调也不可以,因为孩子长时间呆在车内很可能引发窒息而死亡。
4、被拐
暑期带孩子出门的时候,家长往往一个不注意,孩子可能就不见了。现在的骗术五花八门,所以家长一定要看管好自己的孩子,同时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以防被骗被拐。
5、烫伤
孩子们在夏天穿的衣服很单薄,热水或者热汤之类的一旦打翻,孩子就可能会被烫伤,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将这些物品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
6、误食
家中的一些药丸和杀虫剂应该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避免孩子误食误吞。
7、坠楼
家长外出时,常常会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中,孩子因为想出门而爬窗,最后导致孩子坠楼。所以,各位家长尽量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家,窗户也应装上防盗网。
预防孩子被骗注意事项
在人多拥挤的地方,一定要紧紧牵住孩子的手,如果自己双手皆不空,也一定要嘱咐自己的孩子紧紧的拉住自己的衣角
在某些公共场所,比如公园、车站、商场,不要让自己的小孩独自去上厕所或者去买零食,如果自己实在走不开也一定要找个信得过的人陪同
当孩子一个人在家的时候,要注意叮嘱孩子不要轻易的给不确定的人开门,门上装有猫眼的第一时间看猫眼。没有装猫眼而遇到不确定的人的时候,要告诉他向门外的人提一些问题,比如说出自己的名字,说出自己父母的名字,说出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等等。
给孩子准备一个亲属联络电话薄,让孩子随身携带在身上。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把几个近亲的电话号码熟记于心
让孩子了解一些社会上常见的危险事例,并让他们意识到那些事例的严重性以及危险性,从而自发的产生防备心理。切忌不要用谩骂或者武力行为进行教导,这样可能会导致孩子生出逆反心理
最后,家长们一定要注意,骗子会假装成快递人员对独自留在家的孩子下手。一定要告诫孩子,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先打电话向自己的父母证实,如果父母也不确定的情况下,就告诉孩子让他想快递人员询问快递公司地址,等到父母下班后亲自去取
智力发育迟缓的危害有哪些呢
1.被拐骗的风险
虽然如今的社会大力打击社会不法分子,但是仍然存在诱拐小孩的人贩子,像正常孩子都有被拐骗走的,更何况智力低于其他同龄孩子的智低儿呢?这类孩子,可能真正存在着一颗糖果就能骗走的情况。
因此小编提醒孩子妈妈,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谨记,无论如何,一定不要跟陌生人走!一定不要跟陌生人走!其实,比陌生人更可怕的是熟人,熟人背后出阴招的情况也不少见,所以除了不跟陌生人打交道之外,还有就是一定要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如果爸妈不在身边,有熟人要带孩子走,让孩子一定给爸爸妈妈打电话。
2.交流羁绊
智力低下的孩子,语言理解能力差,可能有时候更不上与其他正常孩子的交流,自己掉后了一截儿。
3.学习无法提高
学习吃力,一直无法提升自己的成绩,有理解障碍阅读障碍,不能很好的理解。
4.灰色的心理
当同学对他投去异样的眼光,嘲笑自己是傻子,他会对自己质疑,自己是不是跟别人不一样,如果大家都不愿意跟他玩,他会在心灵上受到很大的伤害。
5招让宝宝远离被骗
一、家长自己要多留心
家长带孩子外出时,要随时注意孩子是否在身旁或在视线范围内。有的父母带孩子外出时,一遇到熟人或感兴趣的事情,就只顾自己聊天或观赏,忘记了孩子,结果孩子意外走失。家长尽量不要带小孩子到人多拥挤的场所,坏人在这些地方容易钻空子拐走孩子。家长有急事时,千万不要让陌生人照看孩子,即使时间很短。同时,家长每天都应留意自己给孩子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身上有什么装饰品等其他显著特征,以便发生事故时能随时说出自己孩子的特征是什么。同时,家长不要把孩子的名字绣在孩子的衣服和写在常带的用具上,谨防陌生人声称熟悉孩子或家长而使孩子上当受骗
二、敏感期提高警惕性
寒暑假及平时放学是容易发生诱拐事故的高发期。如果家长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孩子单独留守在家时,一定要告诉孩子如有陌生人敲门不要开,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更不能答应陌生人的邀请。即使陌生人说是父母的朋友也是如此。同时,家长最好与学校的老师约定好,除了你和你指定的人外,不要让其他
三、教孩子拒绝诱惑
家长要让孩子学会对陌生人给的任何东西都别动心,不能吃、喝陌生人给的食物或饮料,不能跟随陌生人去陌生的地方,尤其是对“我是你爸爸妈妈的好朋友”等说法都别相信;并且明确告诉陌生人,父母就在附近,或用“爸爸马上就要来接我”的话,把陌生人吓走。告诉孩子:假如陌生人还缠着你,就声东击西,趁其不备朝人多的地方跑,大声求救以引起路人的注意。需要提醒的是,父母要嘱咐孩子“遇事不慌”,千万不要随 “好心人”到人少的地方或他的家中。
人接送你的孩子,并告诉老师你的联系方法,有情况及时沟通。
四、有人盯梢怎么办
如果遇到独自一人回家时有人盯梢的场景,父母要告诉孩子,发现有成年人在后面跟着你,一定要想办法“割”掉这个尾巴。最简单的方法是,到一个离你最近的十字路口,向正在执勤的交警叔叔问个路,或者直接说后面有坏人跟着你。遇到危险的时候,让孩子懂得求助是非常有效的。如果坏人胁迫你跟他走,就惊叫着奔向人多的地方;如果知道这时家里没人,千万不要往家里跑。
五、找不到父母怎么办
父母要教会4岁以上的孩子,记得家庭地址和爸妈的电话。平时要将如何打电话和如何在街上找到公用电话的方法一遍遍地演示给孩子看。如果是5岁以上的孩子,有必要让他学认路和辨别方向,知道距家最近的公交站名。如在游乐场与父母走散,可以在原地稍等一会儿,然后请工作人员帮忙去广播室求助。此外,要教孩子学会拨打110、119、 120。
怎样教孩子学会防骗
学唱安全儿歌
儿歌好学又好记,歌词也容易让宝宝理解,妈妈爸爸在平时的教育中教会孩子唱一些具有安全意识的儿歌,例如大家都熟悉的《小兔子乖乖》。
讲防骗小故事
家长可以整理一些关于防拐防骗的童话故事,每天晚上哄孩子睡觉的时候把这些小故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牢牢记住一些防骗常识,例如不和陌生人说话、不给陌生人开门等,孩子小虽然不是特别明白,但机械记忆力很强,这些对他一辈子都有利。
三联阅读配图
教孩子们认方位
在宝宝三岁左右,就可以教他认识东西南北。白天你要教给他看太阳,我们说太阳落山的时候就是在西边,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就是在东边,中午12点那是正南,孩子要明白这些,就知道方位了。然后再记家里的门牌,这样,他一般都知道家在那个方位了。
小小电话本
让宝宝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家里的电话号码、好邻居的电话号码,这些号码都应该让宝宝记住。也要教会宝宝如何拨打家人电话,以及110求助。等遇到紧急情况时,发生危险,就能够尽快通知别人。
场景模拟演习
在平时和宝宝玩游戏时,可适当加入被骗求救的模拟演习,让宝宝与家庭成员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宝宝被骗场景,让宝宝演练如何脱身,如何寻求帮助,以及大声呼救,极力挣扎的摆脱危险的场景。
孩子防拐骗招数
1、陌生人送上的东西
场景:傍晚,5岁的蒙蒙正在路边挖沙子玩,这时一个陌生的男人热情地凑过
来要和蒙蒙一起“建城堡”,还送给他一支漂亮的小水枪。几分钟后蒙蒙就和“叔叔”混熟了,此时,“叔叔”要带蒙蒙去吃肯德基……
应对方法:
类似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时有发生。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对陌生人给的任何东西都别动心,尤其是对“我是你爸爸妈妈的好朋友”等都别相信;并且明确告诉陌生人,父母就在附近,或用“爸爸马上就要来接我”的话,把陌生人吓走。假如陌生人还缠着你,就声东击西,趁其不备朝人多的地方跑,大声求救,高叫“火警!”以引起路边人的注意。
2、游乐场找不到父母
场景:在熙熙攘攘的游乐场,4岁扬扬跟着一个小姐姐从滚筒滑梯到太空舱,又从蹦蹦床到气垫床……等小姐姐走后,扬扬才发现自己找不到妈妈了……
应对方法
4岁以上的孩子都应该清楚记得家人的电话和自己的住址,平时父母要将如何打电话和如何在街上找到公用电话的方法一遍遍地演示给孩子看,如果是5岁的孩子,有必要让他学认路和辨别方向,知道距家最近的公交站名。如扬扬在游乐场与父母走散,可以在原地稍等一会儿,然后请工作人员帮忙找到广播室求助。
3、遭遇有人过分亲昵
场景:熠熠在小区里玩,这时一个熟悉的叔叔从背后拍了拍她的小屁股,又摸摸她的脸,反反复复地夸她是个美丽的小女孩,还说要送给她漂亮的衣服……
应对方法
在孩子遭遇性侵犯的案例中,相当部分是熟人造成的。因为他们已经取得了孩子的信任,不再受到设防。所以,父母要给孩子一个原则:除了爸爸妈妈,别人都不能碰我的身体,也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隐私处,更不能让别人接触自己的隐私处。 此外,还要让孩子知道,不能让自己与陌生人在封闭的房间里相处,如果有人正在侵犯自己的身体,可以大声叫喊:“爸爸快来呀!”以此来蒙蔽坏人,然后趁其不备,赶快逃离。
4、遇到有人勒索钱财
场景:有一天,上一年级的鲁鲁在校门碰到一个青年男人,莫名其妙地被他狠狠地揍了几下后,那人还穷凶极恶地逼他交出身上所有钱。结果,鲁鲁身边仅有的10元钱被抢走了。
应对方法
父母要告诉孩子的是,此时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这种情况下
决不能逞强,钱是小事,要尽量避免自己受伤害。同时,要记住坏人的样子,事后及时报警。
如果父母有事在孩子放学时不能去接他,记得要与同学结伴而行。并且无法接孩子的情况下家长最好通知老师。请老师知情留意或帮忙。
5、独走时有人盯梢
场景:放学后茵茵没有看见妈妈来接自己,便心想:“反正家离学校不远,我已是个小学生了,能自己回家的。”于是一个人走了。这时有个中年男人跟着她走走停停,等进了小区,那男人主动对茵茵说自己也住在这个小区,然后问茵茵家在几号几室……
应对方法
如果遇到以上场景,父母要告诉孩子,独自回家时,发现有成年人在后面跟着你,一定要想办法“割”掉这个尾巴。 简单的方法是,到一个离你最近的十字路口,向正在执勤的交警叔叔问个路,或者直接说后面有坏人跟着你。遇到危险的时候,让孩子懂得求助是非常有效的。如果坏人胁迫你跟他走,就惊叫着奔向人多的地方;如果知道这时家里没人,千万不要往家里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