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的自我推拿疗法
头痛的自我推拿疗法
一、头面部操作:取坐位或仰卧位。
1.先用大拇指指端或偏锋,自眉心向上垂直平推至发际,双手交替,往返18次。再用大拇指指腹沿两眉中点印堂穴处,向两侧平推至太阳穴,分3次上到发际,再往返,左右手交替,各9次。
2.用食、中两指指腹,盐眉弓向两侧推至太阳,左手食、中两指推向右,并配合抹法抹回来;右手食、中指腿向左,亦配合抹法,如此往返各9次。
3.用一指禅推法,以双手大拇指指端,从各种内眼角沿眼眶推至外眼角,先上后下,双眼作“∞”形,往返推约7~9遍。或将双手大拇指放在同侧太阳穴上,用食指桡侧缘轮刮眼眶,方向同上,往返9次。
4.用双大拇指指腹按揉太阳穴,顺、逆时针方向各9次;用中指指腹按压攒竹(双)、鱼腰(双)、阳白(双)、四白(双)、迎香(双)各15秒,以稍感酸胀为度。用食指或中指指腹点按头顶百会穴2分钟。
5.一手扶头侧,一手五指分开,并微屈,在颞旁自前向后来回推擦,然后换首推擦另一侧颞旁,每侧各18次。
6.用大鱼际揉法,轻揉印堂、前额部、左右眉弓、太阳穴及两侧颞部,每个部位各49次。
二、取坐位或仰靠位。
1.用大拇指指腹推抹左右“桥弓”穴(在耳垂后凹陷中翳风穴到颈下锁骨中的缺盆穴这一条线上)各9次。推抹左“桥弓”穴用右大拇指指腹,推抹右“桥弓”穴用左大拇指指腹。推抹“桥弓”穴只能单侧交替进行,因“桥弓”穴的部位是在颈动脉窦的部位,颈动脉窦是一个重要的体表—内脏发射点,起着调节血压的作用。
2.五指分开微屈,指端着力,从前额发际到头顶再到枕后部点按,每一着力部位点按2秒钟,然后双手点按头两侧部位,往返各3次。
3.以五指拿法,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拿捏颈部两侧肌肉,自上而下,拿至大椎穴两侧,往返7次。
4.双手交叉于头顶,用大拇指指端按揉风池穴,顺、逆时针方向各9次。
5.一手扶颈后,另一手掌轻拍头顶部百会穴,双手交替各10次。
6.双手梳头、振耳各9次。放松、静坐调息3分钟。推拿到此结束。
通过上面所介绍的内容,大家对于头痛的自我推拿治疗方法应该有了一定了解了吧。患头痛的朋友们可以试一试上面的方法,希望朋友们都能够尽快的恢复健康。
三、辨证加减
1、颈源性头痛
在颈项、肩及上背部的阿是穴处施以指揉、指拨、指推法3~5分钟,用力由轻到重,以患侧为主,注意点线、点面结合,必要时采用整复颈椎手法。
2、外感头痛
在项背部太阳经施以掖法、一指禅推法,重点按揉风池、风府、肩井、大椎、肺俞、风门、定喘、曲池、合谷穴3~5分钟。擦背部两侧膀胱经,以透热为度。
3、偏头痛
在太阳、头维穴区行一指禅推法,以较重力量按揉风池穴3~5分钟。
4、内伤头痛
肝阳头痛指按揉肝俞、阳陵泉、太冲、行间,每穴约一分钟;推桥弓30次左右,两侧交替进行;扫散法操作加次。血虚头痛指按揉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膈俞,每穴约一分钟;掌摩腹部5分钟左右;擦背部督脉,以透热为度。痰浊头痛用一指禅推法推中脘、天枢穴各约两分钟;摩腹部5分钟左右;指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丰隆,每穴约一分钟。
肾虚头痛指按揉肾俞、命门、腰阳关、气海、关元、太溪,每穴1~2分钟;擦背部督脉、腰髓部,以透热为度。瘀血头痛分抹前额1~2分钟;指按揉攒竹、太阳,每穴1~2分钟;指按揉合谷、血海、太冲,每穴约1分钟;擦前额部,以透热为度。
宝宝鼻塞推拿按摩手法 推拿对宝宝鼻塞的好处
宝宝鼻塞进行穴位推拿,有疏风解表,宣肺,通鼻窍的作用。鼻炎病程较长,单纯用药物难以根治,家长配合使用推拿疗法,能改善宝宝鼻塞,头晕,头痛等不适,在季节交替前,每天坚持推拿,还可以预防鼻炎复发。
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方法有几种 针灸推拿疗法
针灸疗法包括体针疗法、耳针疗法、电针疗法、刺血拔罐法等,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疗效好、不需特殊设备等优点;推拿疗法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方法简便有效。针灸推拿疗法请在专业的医师下操作进行。注意急性腰扭伤时,避免施行作用于腰椎骨关节的各种推拿按摩手法治疗。
推拿治病的基本原理 推拿疗法的适应证
凡内,外,妇科,儿科,五官科,神经各科一些常见疾病,一般都可以用推拿治疗,有些疾病仅以推拿疗法即可治愈,有的疾病推拿疗法可作为配合治疗。
头痛,神经衰弱,落枕,肥大性脊柱炎,畸形性类风湿脊椎炎,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骶化,四肢关节扭,挫,伤,以及胃下垂,肠连,蛔虫性肠梗阻等,推拿效果尤为理想。
推拿对小孩到底好不好 小儿推拿的基本要求
按顺序:小儿推拿疗法应按一定顺序进行,一般先头部,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下肢。
按时间:小儿推拿疗法的时间应根据各种因素决定,如小儿年龄大小,体质强弱,疾病急缓,病情轻重等。
治疗次数:治疗次数因病而异,通常每日1次,高热之类的急性热病可每日2次,慢性病可隔日,每次10-15,一般不超过20分钟。
幼儿急疹治疗方法
1、用药治疗
幼儿急疹主要是风热、热毒内争所致。目前医院多使用美林混悬液,它是一种液体,比较适合于1-2岁以下的小儿服用。
2、推拿疗法
在使用中药治疗的同时,可以对患儿使用推拿疗法,对治疗各种幼儿急疹也有一定疗效,而且无痛苦、无副作用,很容易让孩子接受。爸妈可以推下天柱骨即颈椎,手法是从上往下推,揉风池穴、太阳穴,推三关、六腑。一般需要做2-3分钟,一个穴位推拿3-5分钟。由于患儿皮肤稚嫩,容易受伤,所以推拿的时候需要一定的介质,如果患儿发烧,用白水、薄荷水或滑石粉就可以了。
胃痛推拿有效果吗
推拿可以对胃痛起到一定的缓解效果。
推拿疗法主要是采用适当的手法刺激穴位,通过痛点调节机体,缓解疼痛,再者,推拿对肠胃运动和胃的分泌功能也有调节作用,因此胃痛推拿是有效果的。
胃疼治疗原则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脾胃虚寒者辅以温中散寒,饮食伤胃者辅以消食导滞,肝气犯胃者宜疏肝理气。
可以采取以下推拿方法:1.患者取仰卧位,推拿者坐于患者右侧,用一指禅推法沿腹部任脉往返推拿5-8遍,重点在中脘,气海,天枢穴推拿,再沿两侧肋下缘(分腹阴阳)推拿,各往返5-8遍。
2.用摩法在胃脘部治疗5-10分钟,然后按揉中脘,气海,天枢穴,每穴约2分钟。
3.患者取俯卧位,用按揉法在患者胸部第6-12胸椎棘突旁背俞穴推拿,凡有局部结节改变,明显压痛处做重点治疗。
4.患者取俯卧位,用一指禅推法循胸段棘突左右各旁开0.5寸,1.5寸,3寸处共6条线往返操作,推拿时间约10分钟。
5.按揉手三里,内关,足三里各1分钟,再拿捏肩井,合谷,委中,承山穴。
头痛推拿治疗原则 头痛推拿手法
1.患者坐位,用一指禅推法沿颈部两侧膀胱经上下往返治疗3-4分钟,然后按揉风池,风府,天柱等穴,再拿两侧风池;沿颈项两侧膀胱自上而下操作4-5遍。
2.患者坐位,用一指禅推法从印堂穴开始,向上沿前额发际推至头维,太阳,鱼腰,攒竹再回到印堂穴,往返3-5遍。
3.按揉风府,鱼腰,攒竹,太阳,百会穴,再用大鱼际揉法在前额部操作,以印堂穴及两侧太阳穴为重点。
4.用抹法在前额部操作5-8遍,最后一遍抹至两侧太阳穴时改用掌抹法向头两侧后方经率谷穴到风池穴方向操作。
5.用五指拿法从头顶拿至风池,改用三指拿法,沿膀胱经拿至大椎两侧,重复操作4-5次。
正骨和推拿有什么区别
一:先来说什么是推拿? 推拿又称按摩,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外治疗法。推拿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运用推拿手法作用于人体特定的部位和穴位,已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二:推拿疗法的治疗原则和基本治法 治疗原则是: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基本治法为:温法、通法、补法、泻法、汗法、和法、散法、清法。 三:推拿手法的基本作用 1.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2.调整脏腑 3.理筋散结 4.正骨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