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骨折进行颌带牵引注意事项
颈椎骨折进行颌带牵引注意事项
颌带牵引由两个布带分别托住下颌及枕后,利用合力牵引适用于牵引时间短,牵引力较小,骨折移位不多,无上肢瘫痪,但颈部需稍作固定的病人,对无移位的齿突骨折亦可使用,此牵引应注意:
①牵上的重量不得超过3-4kg,否则影响张口;
②颌带牵引牵引时皮带不能滑脱至颈部,以免压迫颈部大血管及气管,引起脑缺血或窒息;
③唾液分泌过多使布带潮湿,可致皮肤糜烂,应注意保持干燥。
为什么颈椎牵引可以治疗颈椎病
颈椎牵引是常见的一种疾病治疗方法,对于颈椎病患者来说有独到的好处,这种治疗方法的好处就是限制颈椎活动,减少颈椎对受压脊髓和神经根的反复摩擦和不良刺激,有助于脊髓、神经根、关节囊、肌肉等组织的水肿和炎症消退,颈椎牵引的物理作用可以直接导致椎间隙和椎间孔增大,起到缓解神经根刺激和压迫的作用,解除颈部肌肉痉挛,恢复颈脊柱的平衡,降低椎间盘内压,缓冲椎间盘向四周的压力,有利于牵开小关节间隙,解除滑膜嵌顿,恢复颈椎间的正常序列和相互关系,改善椎动脉扭曲状态,改善椎动脉的供血量,牵引时椎间盘内负压增加,增加的负压可以将突出的椎间隙部分或全部吸回,减轻突出的程度进而减轻神经根的刺激症状等作用。
颈椎牵引疗法作为治疗颈椎病的基本手段,已在医院骨伤科、康复科和推拿科广泛使用。也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简易的牵引器械,在家里或办公室进行牵引。
常用的家庭颈椎牵引器械有“颌枕吊带式牵引装置”、“圆形颈圈牵引装置”和“半环形充气式颈椎牵引器”。
当颈椎病发作时,需每天牵引1至2次,每次时间15至30分钟,10次为1疗程,休息3天后进入下一疗程。特别要提醒的是,无论选用哪种牵引方法,都应首先征询医生的意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牵引1至2个疗程后,应去医院复查,以免牵引过度,或因牵引方法不当而出现负面作用。
哪些是腰椎牵引的禁忌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尤为造成脊神经损害者;腰椎退行性疾患;腰椎小关节功能障碍、腰椎肌肉疼痛导致的痉挛或紧张等,腰椎经确诊后可以进行牵引治疗,但牵引后即感症状加重,疼痛剧烈的患者。
牵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有效,但一定要选择好其适应证,因为并不是每个患者都适合于牵引治疗,只有下列情况才适用:① 初次发作并且病程较短的患者,一般病程不超过6个月;② 病程虽长(超过6个月),但病状及体征较轻者;③ 由于其他疾病而不宜施行手术者。
腰椎牵引的原理是腰椎牵引是利用牵拉力与反牵拉力作用于腰椎,通过向相反方向的牵拉来达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目的。腰椎牵引可使腰椎间隙增大,主要是腰3、4、5,骶1间隙。根据研究表明,腰椎间隙在牵引后较牵引前增宽1.5~2.5mm,椎间隙的增宽可使其内成为负压,加之后纵韧带的紧张,有利于突出的髓核部分还纳或改变其与神经根的关系。椎间隙的增大,关节突关节的拉开,使椎间孔恢复正常的外形,从而解除对神经根的挤压。牵引还可使腰椎得到充分的休息,减少运动的刺激,有利于组织充血、水肿的吸收、消退,还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压力。
有下列情况的患者不宜进行牵引治疗:
1.年迈体弱、全身状态不佳者。如较严重的心肺疾病及脑血管病患者、有出血性倾向、恶性肿瘤、糖尿病、高热的患者。
2.颈椎骨质有破坏者。如结核、肿瘤等骨质破坏和骨质疏松症的患者。
3.被牵引区骨折或皮损、皮疹、红肿者。
4.椎体融合术后;重型椎管狭窄;颈椎严重畸形。
5.高血压患者,癫痫患者,精神严重障碍者,孕妇及传染病患者慎用。
6.炎症:如全身急性炎症或伴有咽喉部各种炎症的患者慎用
7.严重的颈椎失稳或椎体骨折。
8.颈椎突出的椎间盘破碎;颈脊髓压迫症;颞颌关节紊乱的颈椎病患者。
9.颈椎邻近的血管损害性疾病的患者
10.颈部肌肉急性拉伤、扭伤,急性炎症在首次牵引治疗后症状(特别是疼痛症状)。
颈椎错位要怎么护理
1、保持颈椎的稳定性:颈椎骨折3周,甚至在更长的时间里,在挪动、检查、护理和治疗过程中,家属应时刻保持患者颈椎的稳定性,切勿施以暴力使颈椎扭曲,一切活动最好在颅骨牵引下进行。此外,患者还可以通过石膏及纸壳围领、颈部支具以及沙袋挤压等简易固定方法,使骨折处保持相对稳定。固定期间,患者还应坚持颈部肌肉静力收缩练习,如做挺胸梗脖练习可以加强颈部肌肉的肌力。接受颈部手术的患者,其固定时间应不少于三个月,而未手术的患者,其固定时间也应不少于8周。无论手术与否,患者均不能撤除外固定物,即使穿戴固定装置离床活动也应避开危险场所。
2、防止并发症:颈椎骨折患者常伴有截瘫,而截瘫患者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褥疮和泌尿系感染三大致命的并发症,其中,又以呼吸困难尤其应该受到重视,因为它是促进病人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设法保持呼吸道通畅非常重要,如有双上肢截瘫患者不宜用枕颌带牵引以免吊带绞勒咽喉时病人不能自我解除而至呼吸困难。此外,截瘫患者要定时整体翻身,防止身体某一部位长时间受压而出现褥疮。同时,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铺用气垫保持床柔软平整、多饮水以防止泌尿系感染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颈椎牵引付哪些不良反应,如何预防
颈椎牵引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如下:1) 颈椎处于后伸位牵引时,可能会使伴有椎-基底动脉系统疾病的老年患者产生头晕等不适的现象。2) 不适宜的颈椎牵引带可诱发颞下颌关节疼痛,特别是在颈部略屈曲,造成颈椎牵引带的下颌部分受力较大,且力量集中于下颌骨时。3) 在对合并有腰椎解剖方面变异和(或)退行性改变的患者进行颈椎牵引时,颈椎牵引的力量有可能通过硬脊膜传递至腰椎,导致腰椎根性疼痛。针对这些不良反应,可采取以下预防方法:1) 中老年患者,应尽量避免颈部后伸位的牵引。2) 应用枕颌牵引带时可能会诱发颞下颌关节疼痛,特别是下颌带在有一较大力量作用于下颌骨时,这在头部屈曲时较为常见。发生颞下颌关节疼痛的原因是由于某些牵引带本身或应用时的不良反应。这不仅可使牵引治疗中断,而且对老年患者还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关节损伤。为避免颞下颌关节疼痛,可采用下面方法:首先应给牵引带内侧加一纱布或棉布衬里,佩戴并调整牵引带,使患者感到舒适。正常情况下,牵引力量主要应作用于患者的后枕部,而少许作用在患者下颌处。必要时可用一纱布卷置于患者...
得了腰椎病怎么办
治疗腰椎病的方法1、手术疗法:
手术治疗腰椎病的原理主要是减轻压迫,消除刺激、增进稳定,防止进行性损害。但手术并发症与禁忌症较多,危险高,痛苦大,全身或局部的情况不适宜手术的患者,如年龄偏大、身体欠佳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或糖尿病,或者有麻醉禁忌症的腰椎病患者不宜手术治疗。
治疗腰椎病的方法2、牵引疗法:
牵引疗法是腰椎病治疗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此法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神经损害者效果显著,也可用于有颈脊髓损害者。牵引可制动稳定颈椎,解除颈部肌肉痉挛,减轻神经根及突出物充血水肿;可增大椎间隙及椎间孔,减轻其对颈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治疗腰椎病的方法有几种?牵引的方法:一般用枕颌布带牵引法。轻症者,可用间断牵引,每日1~3次,每次0.5~1小时;重症者行持续牵引,每日6~8小时,牵引重量可自3~4㎏开始,逐步增加到5~6㎏,所以一定要按照医嘱来做。
治疗腰椎病的方法3、物理疗法:
常用物理疗法有按摩法、针灸法、拔罐法、激光法等,这类疗法只可以消炎止痛、活血化瘀为主,也是不会根除病因的,治疗根本的。腰椎病怎么治疗是要对症来选择的,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治疗腰椎病的方法4、推拿法:
推拿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疗腰椎病时不用吃药和打针,仅凭推拿医生的双手和简单器械在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沿经络循行的路线,气血运行的方向,施以不同的手法,达到治疗目的。但在急性期或急性发作期禁止推拿,否则会使神经根部炎症、水肿加重,疼痛加剧。颈椎病伴有骨折、骨关节结构紊乱、骨关节炎、严重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等,推拿可使骨质破坏,感染扩散,应禁此疗法。
颈椎病做牵引治疗有效吗
牵引疗法是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中最为常用的,通过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之间的相互平衡,使头颈部相对固定于生理曲线状态,从而使颈椎曲线不正的现象逐渐改变,但其疗效有限,仅适于轻症患者;既可限制颈部活动,又能使颈部肌肉充分松病弛休息,使排列紊乱或脱位的椎体间关节恢复正常。
以下是不能做颈椎牵引的颈椎病:
1.诊断不明,怀疑有颈椎椎体破坏性疾病,如颈椎肿瘤、颈椎结核或颈椎有化脓性疾病的患者,不宜用牵引治疗,如果盲目牵引会引起颈椎骨折,甚至死亡。
2.中央型颈椎椎间盘突出伴双上肢或双下肢疼痛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的患者。脊髓型颈椎病及严重的颈椎管狭窄者,不能够进行颈椎牵引治疗。
3.颈椎椎间盘突出合并有椎体滑脱的患者。颈椎体滑脱就是指颈椎骨照片显示有颈椎移位的病情,不适合做颈椎牵引。
4.全身状况差,患严重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或经医生认定不适宜牵引治疗的患者。做颈椎牵引恐怕会有危险,所以不适合做颈椎牵引。
5.有明显骨质疏松患者,及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的不适宜进行牵引治疗。伴随颈椎骨质疏松的颈椎病,牵引容易引起颈椎骨折;有高血压、心脏病的颈椎病人,做牵引恐引起心脏负担加重,血压升高等情况,也不适合做颈椎牵引。
6.经确诊后可以进行牵引治疗,但牵引后即感症状加重,疼痛剧烈的患者。这种情况下,要立即停止进行颈椎牵引。
从上边的介绍我们知道了颈椎病用牵引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不是所有的颈椎病都能够用牵引来进行治疗的,有的时候盲目地使用牵引治疗颈椎病,反而在不治病的同时,还会加重病情。所以我们应该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治疗颈椎病。
脊椎关节错位怎么办
(一)西医治疗
1.治疗原则
纠正移位,加强脊柱稳定,防止发生和加重脊髓损伤,逐渐加强背肌功能锻炼。
2.治疗措施
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及内固定或脊椎融合,必要时并予石膏外固定。主要适宜于颈椎关节突交锁闭合复位失败者;不稳定的胸、腰椎骨折,如合并关节突骨折或小关节交锁,第四、五腰椎板骨折,严重压缩性骨折合并棘间、棘上韧带断裂等;骨折片凸入椎管压迫脊髓者。
(3)呼吸困难时,作气管切开,给氧,必要时予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
(二)中医治疗
正骨治疗
(1)颈椎骨折、脱位
①无移位的骨折,石膏颈围固定约3个月。
②压缩或移位较轻者,手法牵引复位,或卧位枕颌布带牵引(重量3~4kg)复位,再用石膏颈围固定。
③有明显压缩或移位,持续颅骨牵引复位。牵引重量3~5kg,必要时可增加到5~10kg。牵引方向略加前屈,复位后改为后伸,重量逐渐减为1~2kg继续牵引4~6周。尔后石膏颈围固定。
以上就是西医治疗以及中医治疗的方法,当感到背和颈部僵硬不适,这也许就是脊椎脱位的信号。因此注意到身体给我们发出的信号很重要,这关系到治疗的及时与否,以及恢复的快慢。平时要注意自己的坐姿,这都有可能影响脊柱。
颈椎间盘突出牵引治疗方法是什么
1、颈椎牵引原无退变的椎间盘突出,经牵引恢复其椎间盘高度,部分突出物有望还纳。牵引方法:采取坐位或卧位,用枕颌带(Glisson带)牵引,重量2.0~3.0kg,一般认为持续牵引比间断牵引效果好,2周为一疗程。牵引适用于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对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有加重病情可能,应慎用。
2、颈部围邻制动主要作用是限制颈部活动和增强颈部的支撑作用,减轻椎间盘内压力。一般可采用简易围颈保护,对严重病例伴有明显颈椎失稳者可采用石膏围颈固定。对牵引后症状缓解者制动有利于病情恢复。
3、推拿、按摩虽有不少治疗成功的报道,但推拿,特别是重手法推拿有可能加重椎间盘突出及脊髓、神经根损伤,严重者可在推拿瞬间发生截瘫,因此采用时应谨慎。
4、理疗对轻型病例仅有神经根刺激症状者有一定效果,其中以蜡疗和醋离子透入疗法效果较好。
5、药物治疗对症处理,对疼痛剧烈者可采用镇静镇痛药物。
牵引能够有效的矫正颈椎所出现的突出,也可以在牵引的同时通过按摩,针灸,推拿等等的方法来进行辅助治疗,只是在治疗的时候尽量要注意手法,对于颈椎间盘出现严重突出的,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尽量减轻对病人所造成的痛苦。
脊柱骨折怎么治疗
单纯楔状压缩骨折的治疗
病人可仰卧硬板床上,腰部用枕垫起。枕垫正对骨折部位,保持脊柱过伸位。静卧2-3天后,骨折处出血停止,疼痛减轻及腹部胀气消退后,即开始腰部背伸肌锻炼。病人需卧床3个月,天天坚持锻炼,大部分病人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颈椎骨折或脱位
压缩移位较轻的病人,用枕颌吊带在卧位牵引复位,严重者用持续颅骨牵引复位的方法,复位后石膏或支具固定。脊柱损伤复位后,必要时可结合理疗、中西药等方法,促进脊柱骨折的愈合。
骨折后进行骨折牵引术的适应证和牵引方法
一)适应证
多用于肌肉发达的成年人及需要较长时间或较大重量的牵引。如成人肌力较强大部位的骨折,尤其是不稳定性骨折、开放性骨折、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及髋关节中心脱位等。它能有效地纠正骨折重叠或关节脱位所造成的畸形,同时也利于肢体检查,局部伤口的处理,近远端关节的功能锻炼。另外,某些手术前的准备,如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前,关节挛缩畸形患者术前等。5岁以下的儿童骨折,如需采用骨牵引,骨圆针的贯穿处应避开骨骼,以免影响骨的生长发育。
(二)注意事项
1.牵引重量应根据患者年龄、体重、肌肉发达情况、骨折部位、移位程度,结合X线检查来决定。一般股骨牵引重量相当于体重的1/7-1/10,胫骨、跟骨牵引重量一般不超过5kg;上肢、颅骨的牵引重量一般为2-4kg。对骨折或脱位患者,牵引重量应一次加到适当最大量。一旦复位后,即应将重量减至维持重量,牵引的最初几天,每日应测量肢体长度,检查骨折复位情况,并随时调整牵引重量,以防过度牵引。
2.下肢牵引时,应抬高床脚,充分利用患者体重作反牵引,患者健肢抵住小木箱,可以加强牵引。
3.每日检查整个牵引装置1-2次,保持牵引绳与肢体轴方向一致。注意骨圆针是否松动,牵引绳有无障碍,以及患肢血液循环情况是否正常。如发现上述问题,应及时处理。
4.牵引期间,应鼓励患者经常进行功能锻炼,以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
5.骨牵引针眼处每天用酒精棉球涂擦1次。牵引时间一般为4-8周。
颈椎有病切莫乱牵引
牵引的生理效应
牵引的作用有2个:一是使颈椎椎间隙增大,这样有利于椎间盘减压,纠正椎动脉扭曲。二是调节颈椎椎间孔大小,以利于神经根减轻压迫。
牵引的注意事项
1、颈椎的角度:颈椎屈曲位时的牵引可以使椎间隙和椎间孔增大,颈后软组织伸展,适用于颈椎病椎间隙狭窄和椎间孔变形的患者。屈曲15度是保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而不出现反弓的最大角度,故前屈以不超过15度为宜。后伸位牵引适用于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患者,目的在于恢复生理曲度正常。中立位牵引可用于各种类型,但针对性较差。
2、牵引的力量:牵引力量以达到颈椎椎间隙增大而不引起肌肉、关节损伤为目的。一般坐位2~3kg,卧位10kg左右。
3、牵引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时间过长易造成肌肉和韧带静力性损伤。
4、体位:常用体位为坐位、仰卧位。仰卧位可使C4~C7椎间隙后部增宽更为明显,且颈部肌肉不用支持头部重量,得以舒适,角度亦易调节。坐位牵引位置不易稳定、角度变化亦小,但却有牵引无磨擦力的优点。
5、牵引方式:可分为持续性牵引和间歇性牵引。持续性牵引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牵引力;间歇性牵引则在牵引过程中有几次牵引力的减小。年岁大、病情重者多选后者。
牵引适应的群体
牵引主要适应的群体有: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年龄18岁以上(年龄过小骨骼尚未发育完全),无严重骨质疏松、椎动脉狭窄。
哪些人不适合牵引
1、颈椎病伴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
2、颈椎严重退行性改变,骨桥形成的患者。
3、颈椎管骨性狭窄超过1/2的患者。
4、严重骨质疏松、椎动脉狭窄患者。
5、年龄低于18岁。
6、颈椎骨折和椎体滑脱的患者。
家庭自我牵引的注意事项
在利用牵引架进行家庭自我颈部牵引时,要着重指出的是,这种牵引必须由医生指导,并告知注意事项后方可进行。不恰当的反复牵引可导致颈椎附着的韧带松弛,加快退行变,降低颈椎的稳定性。
盲目牵引容易造成的损害
1、颈椎肌肉、韧带静力性损伤,临床表现与落枕相似。
2、神经根损伤,出现上肢麻木、疼痛。
3、椎小关节功能紊乱,表现为颈部活动受限。
4、椎动脉扭曲,供血减少,表现为眩晕。
5、椎动脉斑块脱落,易造成腔隙性脑栓塞。
6、枕神经损伤,表现为头痛。
因此,在您准备进行牵引治疗前,最好先到医院与专业医师咨询,选择适合您自身的最佳方案,切莫自作主张。
颌骨骨折有哪些并发症
颌骨骨折有哪些并发症
任何足以造成颌骨骨折的外力,也可以损伤颈椎。因此,在治疗颌骨骨折之前,应拍摄颈部X线片,以排除颈椎损害。造成颌骨骨折的冲击暴力,也可造成脑震荡或颅内出血。
如果怀疑某人有颌骨骨折,应该把骨折处的牙齿与骨折的颌骨一并固定而且制动。
骨折的颌骨可以用手法复位,但更可取的是用绷带绕头顶和下颌骨进行固定,但应注意绷带缠绕不能过紧,以免影响病人呼吸。
由于颌骨骨折能引起出血和气道阻塞,应尽可能寻求医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