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年人体检前不宜

老年人体检前不宜

老年人体检查血糖两天内忌吃高糖食物

高糖食物可刺激人体内胰岛素水平升高,使体内的热能代谢、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代谢出现紊乱,可引起糖耐量降低,使血糖升高。特别是老年人的血糖调节功能下降,体检前进食高糖食物就会出现血糖增高现象,最好在体检前两天就不要进食高糖食物了。此外,老年人体检查血糖前不宜过量运动。体检前情绪急躁、睡眠不好,血糖值也可能升高。所以,老年人体检查血糖前除忌口外还要注意休息、调整情绪。

老年人体检查血脂肝功前3天不吃高脂、高蛋白饮食

老年人脂肪、蛋白质的代谢速度相对较慢。临床观察表明,在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72小时后,体内还会有一些脂肪和蛋白质没有完全被代谢,检查时就会出现肝功能酶含量增高,甚至出现高血脂、高胆固醇的结果。因此,除体检前3日内不吃高脂类食品外,肝功能检查前24小时内不宜饮酒,否则会影响肝功能检查结果。

老年人体检查尿常规24小时内不过量或过少饮水

正常情况下成人每日应摄入2500毫升左右的水,一昼夜的尿量为1500毫升左右。如果喝水过多,使尿液稀释,尿的比重下降,当尿的比重低于1.010时,就会造成肾脏功能不好的假象。反之,如果喝水过少,尿液浓缩,不但尿比重增高,尿中的一些细胞(如白细胞、红细胞等)含量也会增加,会造成肾脏灌注不足以及泌尿系感染的假象。

老年人体检查肾功能前3天不大量进食高蛋白食物

尿素氮和血肌酐是肾功能的重要指标,这两项检查同样会受到饮食的影响,特别是尿素氮,在大量蛋白摄入后,其在血液中的含量将明显增加,血肌酐值也会升高。为排除饮食的影响,体检查肾功能前3天应当避免大量进食高蛋白食物。

中老年人体检必做项目

一、血压测量这是必须检查的项目。40多岁之后每年测量1次血压,高血压就容易被发现,有利于早期治疗,防患于未然。

二、血脂检测其目的是检查是否患有高血脂症。故步入中老年后,每年1次的血脂检测不应忽视。

三、防癌检查人的年龄越大,接触致癌物的几率越多,发生癌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有资料表明,35~50岁年龄组的癌症病死率,已居该年龄组各种疾病死亡的第1位。

四、眼底检查不少疾病可通过眼底检查而得以及时发现,如观察视网膜动脉是否硬化,可知全身动脉硬化至脑动脉硬化的程度。中年人应每年检查眼底1次。对近期发生视物模糊并伴有头痛者,更需检查眼底。

五、甲胎蛋白检测检查甲胎蛋白对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达80%~90%,原发性肝癌多见于中年人,故40岁之后,应每年检测甲胎蛋白1次。现患乙型肝炎或曾患乙型肝炎者,则应半年检测1次。

六、前列腺检查人到中老年,由于前列腺开始衰退,结缔组织增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甚至产生恶性病变,中年男性尤其要注意。

老年人体检项目都有哪些

血常规

检查血糖、血脂、红细胞和白细胞等

尿常规

可及时发现肾脏病、糖尿病,对于高血压、冠心病人,查小便可了解有无肾细动脉硬化,以及老年妇女的慢性肾盂肾炎。

大便常规

包括隐血试验,可早期发现胃癌、结肠癌及消化道疾病。 四、测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发病因素之一,血压经常处于高峰,还会发生脑血管意外。

心电图

可发现冠心病心肌缺血改变、心律失常等。

查肝功能

及时发现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及早进行积极治疗。

​老年人体检前要注意些什么

血压测量。这是必须检查的项目。40多岁之后每年测量1次血压,高血压就容易被发现,有利于早期治疗,防患于未然。防癌检查。人的年龄越大,接触致癌物的几率越多,发生癌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有资料表明,35~50岁年龄组的癌症病死率,已居该年龄组各种疾病死亡的第1位。

心脑血管检查。这是老年人体检的重点。测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发病诱因之一,血压经常处于高峰,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心电图检查,可了解心肌供血情况、心律失常等。肝、胆、胰腺B超及胸透。胸透可早期发现肺结核、肺癌,常年嗜烟的老年人更应该定期做胸透检查,对无症状的早期肺部肿瘤,这是最佳初筛手段。

检测骨密度。老年人容易骨质疏松,因此50岁以上的男性和45岁以上的女性应进行骨密度检测。前列腺检查。人到中年,由于前列腺开始衰退,结缔组织增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甚至产生病变,中年男士尤其要注意。

眼底检查。不少疾病可通过眼底检查而得以及时发现,如观察视网膜动脉是否硬化,可知全身动脉硬化至脑动脉硬化的程度。中年人应每年检查眼底1次,对近期发生视物模糊并伴有头痛者,更需检查眼底。

老年人体检前该如何饮食

检查血糖两天内忌吃高糖食物。高糖食物可刺激人体内胰岛素水平升高,使体内的热能代谢、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代谢出现紊乱,可引起糖耐量降低,使血糖升高。特别是老年人的血糖调节功能下降,检查前进食高糖食物就会出现血糖增高现象。一般人检查血糖前1天尽量少食高糖食物,但对于老年人,为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最好在检查前两天就不要进食高糖食物了。高糖食物有糖包、果酱包、糖饼、甜点心等。此外,测血糖前不宜过量运动。情绪急躁、睡眠不好,血糖值也可能升高。所以,查血糖前除忌口外还要注意休息、调整情绪。

检查血脂肝功前3天不吃高脂、高蛋白饮食。老人脂肪、蛋白质的代谢速度相对较慢。临床观察表明,在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72小时后,体内还会有一些脂肪和蛋白质没有完全被代谢,检查时就会出现肝功能酶含量增高,甚至出现高血脂、高胆固醇的结果。因此,除检查前3日内不吃高脂类食品外,肝功能检查前24小时内不宜饮酒,否则会影响肝功能检查结果。

检查尿常规24小时内不过量或过少饮水。正常情况下成人每日应摄入2500毫升左右的水,一昼夜的尿量为1500毫升左右。如果喝水过多,使尿液稀释,尿的比重下降,当尿的比重低于1.010时,就会造成肾脏功能不好的假象。反之,如果喝水过少,尿液浓缩,不但尿比重增高,尿中的一些细胞(如白细胞、红细胞等)含量也会增加,会造成肾脏灌注不足以及泌尿系感染的假象。

​老人体检需要注意哪些

1.听力检查:在过了60岁以后,大概有30%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听力缺失,如果发现的早,及时治疗,就能得到很好的改善。所以老年人体检一定要做听力检查。

2.接种疫苗:65岁以上的老人,需要做肺炎疫苗接种,还要每隔十年打一次破伤风疫苗,增强抵抗力。

3.此外,老年人体检还要注意血糖变化。一般体检多要求空腹测血糖,但肥胖或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的老年人,体检尤应注意餐后血糖。如果餐后两小时血糖值高于正常值,即使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也属于葡萄糖耐量低减,也要警惕。

4.老年人体检还要注意查骨质疏松,50岁以上的男性和45岁以上的女性最好进行骨密度检测,可以简单而准确的检测骨密度、钙质流失情况,在第一时间报告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动向。

老年人体检需要注意什么变化,看着上面的介绍我们都知道老人常见的疾病情况就是骨质疏松,听力下降,眼睛也出现了模糊,因此老年人在体检的时候需要特别的关注,随着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三高问题也困扰了老人们的健康,因此血管、心脏、肝功能检查也是非常的必要哦。

老年人体检费用

1、老年人体检费用

老年人体检费用是多少?大家应该很关心这个问题,其实常规体检的费用和体检的一些项目是有相关的。常规体检是分不同程度的检查。而且一些专业体检机构还根据不同体检的身体症状和一些个人意愿来定制个性化体检。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关心健康,注重体检,这说明人们的健康意识提高了。但为了生计,很多人会关心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价格问题。一般轻度常规体检费用要在300至上千元左右,女性要比男性多些费用,老年人要比年轻人多些费用。

2、老年人体检项目

2.1、心脑血管检查。这是老年人体检的重点。测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发病诱因之一,血压经常处于高峰,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心电图检查,可了解心肌供血情况、心律失常等,建议做心脏彩色B超;颈动脉B超,可检查出血管是否发生病变。

2.2、肝、胆、胰腺B超及胸透。肝、胆B超可对肝、胆的形态进行检查,提前发现是否出现肝、胆肿瘤,或胆囊结石。由于这是一种无创伤检查,所以老年人可进行多次检查。胸透可早期发现肺结核、肺癌,常年嗜烟的老年人更应该定期做胸透检查,对无症状的早期肺部肿瘤,这是最佳初筛手段。

2.3、查血糖和血脂。肥胖或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人尤应注意此项,特别是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很能说明问题。

老年人体检要注意什么

由于老年人的抵抗力不如年轻人,容易受到一些疾病的困扰,因此,老年人要经常去医院检查,以及早地发现并治疗疾病。但有时医院的检查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下面这个例子:邻居家60多岁的雷师傅性格开朗,平时很少到医院看病。最近单位组织检查身体时,发现雷师傅的血糖、血脂、胆固醇都高出正常值。一向身体健康的雷师傅接受不了这个结果,一直闷闷不乐,儿女很为雷师傅担心,就带他到另一家医院做同样的检查,结果却一切正常。为什么两家有名的大医院做的检查结果相反?这些化验结果还能信吗?

老年人体检可能会经常的出现检查结果失真的问题,这都是与检查前的睡眠、饮食、运动量、和情绪起伏有很大的关系。随着年纪的不断增长,身体的器官都开始衰竭,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食物的消化变的很慢,导致在检查的时候误导了检查的结果。

检查血糖两天内忌吃高糖食物。高糖食物可刺激人体内胰岛素水平升高,使体内的热能代谢、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代谢出现紊乱,可引起糖耐量降低,使血糖升高。特别是老年人的血糖调节功能下降,检查前进食高糖食物就会出现血糖增高现象。一般人检查血糖前1天尽量少食高糖食物,但对于老年人,为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最好在检查前两天就不要进食高糖食物了。高糖食物有糖包、果酱包、糖饼、甜点心等。此外,测血糖前不宜过量运动。情绪急躁、睡眠不好,血糖值也可能升高。所以,查血糖前除忌口外还要注意休息、调整情绪。

检查血脂肝功前3天不吃高脂、高蛋白饮食。老人脂肪、蛋白质的代谢速度相对较慢。临床观察表明,在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72小时后,体内还会有一些脂肪和蛋白质没有完全被代谢,检查时就会出现肝功能酶含量增高,甚至出现高血脂、高胆固醇的结果。因此,除检查前3日内不吃高脂类食品外,肝功能检查前24小时内不宜饮酒,否则会影响肝功能检查结果。

老年人体检须查血黏度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血管壁弹性逐渐减弱,变得狭窄,当其血液内的红细胞的聚集性和变形性、红细胞大小和形态以及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甘油三脂等含量发生改变时,就会引起血税度变化。饮食不当、血脂高、肥胖或使用某些药物,也可成为导致血黏度增高的因素之一。

还有情绪、烟酒嗜好、炎症。创伤、气候、季节以及运动等因素也能影响血液黏滞状态。由此可见,老年人在健康体检时,最好能作血黏度测定。

对于某些老年人常在早晨起床后感到头晕,下蹲时感觉胸闷气短,午餐后即感到嗑睡、突然扭动颈部时出现视物模糊、复视,以及表现有乏力、健忘、听力障碍、恶心、呕吐或共济失调等血黏度高的早期信号者,就诊时更应考虑检查血黏度,应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对血黏度增高者,首先要重视自我保健,患者除了在平时多喝开水,合理调节饮食,适度体育运动和保持乐观情绪等综合保健措施外,可在医生指导下,辅助以降血脂药物治疗。

如果血都度增高,并且有血黏度增高引起的临床症状者,则应选用抗凝、降低血黏度的药物进行防治。

老年人体检重要检查哪些 血压检测

高血压是伤害老人健康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疾病,老年人患上高血压还会导致心脏,大脑,眼睛受到伤害,因此血压检测是老人体检不能忽视的一个项目。


老年人体检不能忽视眼科

老年人最容易患白内障及视网膜动脉硬化

发生白内障的原因多是老化,也就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晶体出现混浊。据统计,80岁以上的老人100%有这种情况。如果在50岁以前出现白内障,应考虑是否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并积极眼科体检。

关于视网膜动脉硬化,据统计高血压病患者70%可发生视网膜动脉改变,严重的糖尿病患者亦有眼底改变。因此,有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患者,应常规进行眼底检查。

眼科检查主要项目:眼底检查和裂隙灯检查

中老年人常患的糖尿病、高血压病等,都需要查眼底,一方面可帮助诊断,另一方面也能了解眼底视网膜的病变情况。另一种严重的眼科疾病——青光眼,在40岁以上的正常人群中,每50人中就有一个患病者,而有些类型的青光眼患者,大多任何自觉症状,就是靠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来检出的。这类病人体检时可以发现眼底的视杯扩大,杯盘比值增加,进一步检查眼压和视野、房角,就可以确诊了。

裂隙灯检查可以对角膜、虹膜、晶体作全面的观察,可发现角膜云翳、溃疡、晶体混浊等多种异常情况。

相关推荐

老年人体检要查7个部分是什么

第一、心脑血管检查。这是老年人体检的重点。测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发病诱因之一,血压经常处于高峰,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心电图检查,可了解心肌供血情况、心律失常等,年纪很大,没办法跑活动平板者,建议做个心脏彩色B超;颈动脉B超,可检查出血管是否发生病变。第二、肝、胆、胰腺B超及胸透。肝、胆B超可对肝、胆的形态进行检查,提前发现是否出现肝、胆肿瘤,或胆囊结石。由于这是一种无创伤检查,所以老年人可进行多次

60岁老人体检不可少的11个项目

1、心脑血管检查这是老年人体检的重点。测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发病诱因之一,血压经常处于高峰,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心电图检查,可了解心肌供血情况、心律失常等,年纪很大,没办法跑活动平板者,建议做个心脏彩色B超、颈动脉B超,可检查出血管是否发生病变。2、肝、胆、胰腺B超及胸透肝、胆B超可对肝、胆的形态进行检查,提前发现是否出现肝、胆肿瘤,或胆囊结石。由于这是一种无创伤检查,所以老年人可进行多次检查。胸

老人哪些病症要小心癌症

老年人是肿瘤的高发人群,这是因为老年人各系统机能的逐渐减退,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对应该感知的不适常常不能觉察。再有老年人各种慢性病较多,这些疾病所表现的症状、体症往往掩盖或混淆肿瘤的早期症状。还有一些老年人忽视每年的体检,不重视有些不明原因的异常感觉,恰恰这些异常很可能是肿瘤的早期信号。老年人如有下列异常感觉与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1.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变细,变黑,或大便带黏液和血,要考虑结肠癌

一般中老年人体检哪些项目啊

老年人体检要有针对性,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选择适合自身的健康体检项目,对于中老年人的身体特点,一般我们可以考虑做以下检查项目:经颅多普勒:了解颅内及颅外各血管、脑动脉环血管及其分支的血流情况,对脑血管疾病进行动态监测。肝功两项:检查肝脏代谢功能是否正常,有无肝脏受损。空腹血糖:检查有无糖尿病及是否低血糖;也是筛检糖尿病的基本方法。血脂四项:血脂浓度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此检查有助于诊断动脉硬化症

健康检查和入职体检一样吗

健康检查和入职体检不能划等号很多人觉得做了入职体检这一年就不用再体检了。专家提醒大家,其实健康检查和入职体检不能划等号。这主要是因为入职体检的两个特性决定的。入职体检两大特性入职体检是专项体检之一,旨在通过体检保证入职员工的身体状况适合从事该专业工作,在集体生活中不会造成传染病流行,不会因其个人身体原因影响他人。入职体检有相对固定的体检项目与体检标准,选择专业体检中心能保证体检质量。但由于入职体检

老年人体检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体检前3日内保持正常饮食,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品,不要饮酒,晚上应早休息,避免疲劳。二、体检前需禁食至少8小时,否则将影响血糖、血脂、肝功能(但饮少量的清水,送服平时服用的药物,不会影响检查结果。)三、体检前3天不要服用药物,因为各种药物在体内作用可能会影响到体检的准确性。四、按规定时间采血。最迟不宜超过10:00抽血,否则太晚会由于体内生理性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血液状态发生变化,虽然仍是空腹

老人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常识

(1)饮食治疗:目前主张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即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0.8g/kg.d)。对已有水肿和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在饮食上除限制钠的摄入外,对蛋白质摄入宜采取少而精的原则(0.6g/kg.d),必要时可适量输氨基酸和血浆。在胰岛素保证下可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保证足够的热量。脂肪宜选用植物油。(2)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对于单纯饮食和口服降糖药控制不好并已有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应尽早使用胰岛素。

高血压脑出血怎么办

脑出血一般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尤其是中老年人。绝大多数患者发病当时血压明显升高,导致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60%脑出血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长期的高血压会让脑内小动脉发生病理性的改变,进而导致破裂出血,高血压脑出血属于高血压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高血压脑出血的症状主要有肢体偏瘫、呕吐、头痛、眩晕、失语等。预防高血压脑出血需要定期监测血压,一

癌症患者为何老年人居多

近六成癌症患者是60岁以上老人老年人千万别大意,一定要做好预防 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市的恶性肿瘤患者老人居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全部恶性肿瘤患者的59.57%。昨日,记者从烟台市疾控中心获悉,我市老年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不少癌症患者因为错误认识,贻误治疗。发病率高于中青年人烟台市肿瘤医院副院长、烟台抗癌协会会长张恩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老年肿瘤发病率高于中青年人,1/3的癌症是可

老年人体检重点是心脑血管

一、血糖和血脂对于体重超标的肥胖老人来说,尤其要查血糖和血脂,若有查出来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还应注意查血糖。二、骨密度测定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发病之一,尤其是女性。所以当女性超过45岁,男性超过50岁以上就要做骨密度检测,并根据检查结果即时补充所需物质。三、B超(肝、胆、胰腺)老年人容易患有胆囊息肉,通过对肝、胆B超可对其脏器的形态进行检查,能够提前发现是否患有肝、胆部位的肿瘤,或胆囊结石等疾病。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