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需要注意控制高血压
慢性肾衰竭需要注意控制高血压
治疗慢性肾衰竭有哪些方面的注意事项?慢性肾衰竭是肾功能因发展到不能维持机体的内环境平衡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也被称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或“尿毒症”,可以分为肾功能代偿期、肾功能不全期、氮质血症期及肾功能衰竭终末期等。那么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合理营养的饮食对疾病的治疗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必须保持热量30~35kcal/kg.d,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可予优质低蛋白(0.6~0.8g/kg.d)、低磷(<750mg/d)饮食,必要时加用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晚期非透析的病人应予优质低蛋白饮食(<0.6g/kg.d)加用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
2、控制高血压
在治疗慢性肾衰竭的过程中,患者还要通过药物的治疗来控制高血压,避免血压上升,影响治疗。对于早期肾功能急骤恶化者,可试用多巴胺、前列腺素 e1等。注意不能降压过快或使血压过低,应控制在16.0/11.3kpa(120/85mmhg)左右,如果高血压控制不好的的话,也容易引起其它的并发症,这对慢性肾衰竭的病情是十分不利的。
3、清除毒素治疗
一些患者在得病以后,体内毒素累积过多,给疾病的治疗带来很大的危害。对于轻症者可口服包醛氧淀粉、口服透析盐、尿毒清或肾衰宁等药;部分病人利用甘露醇盐水制剂或中药灌肠;终末期肾衰需要替代治疗(透析或肾移植)或者选用纯中医治疗。
治疗慢性肾衰竭要做好哪几个方面?以上几种就是北京东城中医院肾病专家索玉芬教授的详细介绍,希望对患者有帮助。
怎么科学的预防肾衰竭
如何科学的预防急性肾衰竭疾病呢?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是大家在生活中,往往忽略了最基本的健康身体,这也导致了许多种疾病的光顾。急性肾衰竭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急性肾衰竭疾病的常见预防方法是什么。
一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是对已有的肾脏疾患或可能引发的原发病因,如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等,进行早期普查和及时有效的治疗,以预防可能发生的慢性肾功能不全。
二二级预防二级预防是防止慢性肾衰持续进展和突然加重对慢性肾衰鶒的患者,积极纠正脂质代谢紊乱、进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高血压,避免加剧因素,适寒温,避风寒。避免外感、感染。同时注意合理饮食和休息,以有效阻止病情进展,促进病情恢复。
三三级预防三级预防是对进入终末期肾功衰的患者积极治疗健康搜索,以防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发生,如高钾血症、心衰、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等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对于中国人口如此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更应加强慢性肾衰的早期预防和延缓病程进展。
四跟踪随访慢性肾衰竭患者必须定期随访,就诊的频度应据病情决定,如有否高血压、心力衰竭及残余肾功能恶化的速度加等。
综上所述,简单的说,这就是进行肾衰竭疾病的常见预防方法。健康的身体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没有了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不再。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多加注意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
肾衰患者饮食5大注意事项
1、限制蛋白质摄入
宜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慢性肾衰竭患者,需限制蛋白质的摄取量,以减轻肾脏之负担,但如果吃的太少,则消耗身体的肌肉及内脏组织,造成营养不良,摄取质优生理价值高的动物性蛋白质食物,如:鲜奶、蛋类、肉类,但量要控制。植物性蛋白质在体内的利用率较低,代谢后产生较多含氮废物,所以不可任意食用,如:豆类(红豆、绿豆、毛豆、蚕豆、毛豆、碗豆仁),豆类制品(豆腐、豆干、豆浆),坚果类(瓜子、花生、核桃、腰果、粟子)等。
2、小心水份的控制
急性肾衰竭患者排尿减少时,水份会累积在体内,心脏血管系统的负荷增加,会没有活力、全身水肿、体重增加、咳嗽、躺下来呼吸急促、血比容降低,而且并发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包膜炎。
3、提防血钾离子过高
当患有急性肾衰竭时,造成钾离子也无法由肾脏排出,会引起“高钾血症”,可能造成手指麻木、疲倦、四肢无力、胸闷、舌头僵硬、说话困难,失去知觉,严重时心律不整或心脏停搏而猝死。
4、慢性肾衰竭饮食注意盐份的控制
急性肾衰竭时无法排出水份、盐份,容易引起水肿和加重高血压。患者一天应不超过食用5克的盐份。可以改用糖、葱、姜、蒜等来改善口味。并应限制高钠食品,如加工罐头、腌熏制品、酱莱、泡菜、咸菜及速食品。若胃口不佳,不需要盐份限制,以吃得下有营养为前题,等到胃口好了,有足够营养之后再限盐分。
5、慢性肾衰竭饮食应该摄取足够的热量
在限制蛋白质摄取时,为了避免热量摄取的不足,可多食用热量高而蛋白质极低的食物来补充。植物油(如大豆、花生油)、低蛋白淀粉(如麦淀粉、藕粉、)及糖类(如冰糖、蜂蜜、姜糖、水果糖),以制作各种可口点心,以免体重减轻过甚。当然糖尿病肾病患者应限制糖类饮食。
肾衰竭的早期预防
肾衰竭的预防方法:
(一)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对已有的肾脏疾患或可能引发的原发病因,如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等,进行早期普查和及时有效的治疗,以预防可能发生的慢性肾功能不全。
(二)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是防止慢性肾衰持续进展和突然加重对慢性肾衰的患者,积极纠正脂质代谢紊乱、进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高血压,避免加剧因素,适寒温,避风寒。避免外感、感染.同时注意合理饮食和休息,以有效阻止病情进展,促进病情恢复。
(三)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是对进入终末期肾功衰的患者积极治疗健康搜索,以防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发生,如高钾血症、心衰、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等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对于中国人口如此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更应加强慢性肾衰的早期预防和延缓病程进展。
(四)跟踪随访
肾衰竭患者必须定期随访,就诊的频度应据病情决定,如有否高血压、心力衰竭及残余肾功能恶化的速度加等。
做好预防,还是应该做到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定时到医院做身体的检查,对可能会引发疾病的病因及时做治疗,要对自己的身体多加爱护,及时添加衣物,避免风寒,避免感染,注意合理的饮食,促进病情的康复。最主要的一点还是应该做好早发现病情早治疗的。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不要轻信偏方的治疗,避免耽误自己的病情。
肾衰竭治疗最常见的认识误区是什么
慢性肾衰竭饮食误区一:素食可减轻肾脏负担
慢性肾衰竭病人宜适量进食含必需氨基酸高的动物性蛋白质,如牛奶、鸡蛋、鱼肉,要适当控制植物性蛋白质的摄入,不宜选用植物蛋白如豆浆和豆腐等豆类及豆制品。但是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有所控制,每日摄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有所控制,每日摄入蛋白质的量可根据自己的血肌酐水平粗略估计。总之,慢性肾衰竭患者必须清楚,优质低蛋白饮食不等于素食,素食并不能减轻肾脏负担。
慢性肾衰竭饮食误区二:不吃盐少饮水
据专家分析:水肿是肾病的常见症状,也是病人最易感觉到的变化。由于大家都知道水、盐与水肿直接相关,所以许多病人对吃盐饮水特别,造成“恐盐”、 “恐水”的心理,甚至不吃盐,结果适得其反。限盐限水对有高血压、水肿、少尿的慢性肾衰病人是必要的,以免造成过多水钠潴留,水肿加重和高血压等。但并非所有的病人都应限制水和盐。若无高血压、水肿和少尿,则不应限制水、盐的摄入。即使有水肿和少尿等症状,亦应采取低盐饮食,适当控制入水量。因此,慢性肾衰病人是否严格控制水、盐的摄取,应视具体情况由医生而定。过度恐盐、恐水是没有必要的。
慢性肾衰竭饮食误区三:多喝“骨头汤”能补钙强身
骨头汤中含有较多的磷,食用后造成磷在体内蓄积,会加重高磷血症。实践证明,喝骨头汤不但改善不了钙缺乏,而且会由于血磷升高而加速肾功能损害。而低磷饮食可延缓肾功能不全引起的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性骨痛等,因此慢性肾衰竭患者宜低磷饮食。
慢性肾衰竭饮食误区四:饥饿疗法可保护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
专家指出,很多慢性肾衰竭患者在来院时都存在严重的营养不良,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控制饮食所致,因为大多数慢性肾衰竭病人每日主食都控制在250~300g以下,从而使大米、面粉等主食和动物蛋白质受到过分限制,造成患者营养跟不上去;另一方面则是部分慢性肾衰竭患者为减轻肾脏负担而采取的饥饿疗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营养不良,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和低蛋白血症,且很容易合并感染,加重病情,导致肾功能恶化。
肾功能不全如何护理
1.一级预防
又称早期预防。是对已有的肾脏疾患或可能引发CRF的原发病因,如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等,进行早期普查和及时有效的治疗,以预防可能发生的慢性肾功能不全。
2.二级预防
即防止慢性肾衰持续进展和突然加重。对慢性肾衰的患者,积极纠正脂质代谢紊乱、进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高血压,避免加剧因素,适寒温,避风寒,避免外感、感染,同时注意合理饮食和休息,以有效阻止病情进展,促进病情恢复。
3.三级预防
是对进入终末期肾功衰的患者积极治疗,以防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发生,如高钾血症、心衰、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等,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应加强CRF的早期预防和延缓病程进展,重视非透析治疗的发展、改进和推广。透析与移植治疗应在挽救生命时采用。
4.追踪随访
慢性肾衰竭患者必须定期随访。就诊的频度应据病情决定,如有否高血压、心力衰竭及残余肾功能恶化的速度加快等。所有的患者至少需每3个月就诊一次,就诊时必须询问病史和体检,同时做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血尿素氮、肌酐浓度以及电解质、血清蛋白、甲状旁腺激素、铁蛋白、C-反应蛋白等,根据病情积极对症处理。
老年人怎么预防肾衰竭
1、老年人怎么预防肾衰竭:禁止滥用药物
每年都有不少因为滥用药物导致肾衰竭的报道。我们都知道,肾脏是各种器官排泄的重要器官,而不少感冒药、消炎止痛药、抗痛风药、造影剂、抗高血压高血脂药、青霉胺以及中草药等都对肾脏有较强的毒害作用,因此,老年人应尽量慎重的选择可能会对肾脏造成伤害的药物,服药时尽量选择医生开的处方药。尽量避免自行购药,要尽可能的缩短用药时间,减少用药剂量,以免加重肾脏负担,间接引发肾病。
2、老年人怎么预防肾衰竭:控制血压
慢性肾功能不全并发高血压患者,特别是患者有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往往可以是在没有任何诱因的前提下,肾功能急剧出现恶化。因此,对于那些患有高血压症的老年患者而言,要特别注意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控制好血压,防止引发肾病的发生及加重。
3、老年人怎么预防肾衰竭:预防感染
咽炎、扁桃体炎等感染都会引发肾病,感冒则是引发、加重肾病最常见的一种感染。感染会导致老年人肾功能急剧下降,如果原本就有肾功能障碍,就会进一步加重病情的发展。因此,老年人要尽量预防感染的发生,一旦发生感染,要及早的采取抗生素治疗,但前提是尽量避免使用有肾毒性药物。
肾衰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1、控制高血压治疗
在治疗慢性肾衰竭的过程中,患者还要通过药物的治疗来控制高血压,避免血压上升,影响治疗。对于早期肾功能急骤恶化者,可试用多巴胺、前列腺素 E1等。注意不能降压过快或使血压过低,应控制在16.0/11.3kPa(120/85mmHg)左右,如果高血压控制不好的的话,也容易引起其它的并 发症,这对慢性肾衰竭的病情是十分不利的。
2、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合理营养的饮食对疾病的治疗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必须保持热量30~35kcal/kg.d,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可予优质低 蛋白(0.6~0.8g/kg.d)、低磷(<750mg/d)饮食,必要时加用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晚期非透析的病人应予优质低蛋白饮食 (<0.6g/kg.d)加用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
3、清除毒素治疗
一些患者在得病以后,体内毒素累积过多,给疾病的治疗带来很大的危害。对于轻症者可口服包醛氧淀粉、口服透析盐、尿毒清或肾衰宁等药;部分病人利用甘露醇盐水制剂或中药灌肠;终末期肾衰需要替代治疗(透析或肾移植)或者选用纯中医治疗。
如何预防慢性肾衰竭
1、一级预防:又称早期预防。是对已有的肾脏疾患或可能引发CRF的原发病因,如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等,进行早期普查和及时有效的治疗,以预防可能发生的慢性肾功能不全。
2、二级预防:即防止慢性肾衰持续进展和突然加重。对慢性肾衰的患者,积极纠正脂质代谢紊乱、进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高血压,避免加剧因素,适寒温,避风寒,避免外感、感染,同时注意合理饮食和休息,以有效阻止病情进展,促进病情恢复。
3、三级预防:是对进入终末期肾功衰的患者积极治疗,以防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发生,如高钾血症、心衰、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等,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应加强CRF的早期预防和延缓病程进展,重视非透析治疗的发展、改进和推广。透析与移植治疗应在挽救生命时采用。
4、追踪随访:慢性肾衰竭患者必须定期随访。就诊的频度应据病情决定,如有否高血压、心力衰竭及残余肾功能恶化的速度加快等。所有的患者至少需每3个月就诊一次,就诊时必须询问病史和体检,同时做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血尿素氮、肌酐浓度以及电解质、血清蛋白、甲状旁腺激素、铁蛋白、C-反应蛋白等,根据病情积极对症处理。
慢性肾功能衰竭应怎样护理
1.一级预防又称早期预防。是对已有的肾脏疾患或可能引发CRF的原发病因,如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等,进行早期普查和及时有效的治疗,以预防可能发生的慢性肾功能不全。
2.二级预防即防止慢性肾衰持续进展和突然加重。对慢性肾衰的患者,积极纠正脂质代谢紊乱、进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高血压,避免加剧因素,适寒温,避风寒,避免外感、感染,同时注意合理饮食和休息,以有效阻止病情进展,促进病情恢复。
3.三级预防是对进入终末期肾功衰的患者积极治疗,以防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发生,如高钾血症、心衰、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等,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应加强CRF的早期预防和延缓病程进展,重视非透析治疗的发展、改进和推广。透析与移植治疗应在挽救生命时采用。
4.追踪随访慢性肾衰竭患者必须定期随访。就诊的频度应据病情决定,如有否高血压、心力衰竭及残余肾功能恶化的速度加快等。所有的患者至少需每3个月就诊一次,就诊时必须询问病史和体检,同时做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血尿素氮、肌酐浓度以及电解质、血清蛋白、甲状旁腺激素、铁蛋白、C-反应蛋白等,根据病情积极对症处理。
慢性肾小球肾炎会引发什么疾病
1.感染 长期蛋白尿导致蛋白质大量丢失、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紊乱易并发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及皮肤感染等,感染作为恶性刺激因素,常诱发慢性肾炎急性发作,使病情进行性加重。尽管目前已有多种抗生素可供选择,但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感染仍是导致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应予以高度重视。
2.肾性贫血 慢性肾炎晚期出现肾实质损害,可并发血液系统多种异常,如贫血、血小板功能异常、淋巴细胞功能异常和凝血机制障碍等。其中贫血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贫血的主要原因有:①红细胞生成减少;②红细胞破坏增多:肾衰竭时,尿毒症毒素在体内蓄积,红细胞代谢发生障碍而易于破坏,发生溶血,导致贫血。③失血:大约 25%的晚期肾衰竭病人可出现明显的出血,加重贫血。
3.高血压 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期,常出现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病、心包炎以及肾功能不全等,其原因主要是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期 (CRF)本身发展过程代谢异常引起的。据统计高血压发病率达70%~80%,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的病人则几乎均有高血压,其中3/4病人用低盐饮食和透析即能控制高血压,另外1/4的病人用透析去除体内过剩的钠和水后,血压反而升高。此外,CRF病人高血压有其固有的特征,表现为夜间生理性血压下降趋势丧失,部分可分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肾炎并发症的症状有什么呢
第一、感染长期蛋白尿导致蛋白质大量丢失、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紊乱易并发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及皮肤感染等,感染作为恶性刺激因素,常诱发慢性肾炎急性发作,使病情进行性加重。尽管目前已有多种抗生素可供选择,但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感染仍是导致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应予以高度重视。
第二、肾性贫血慢性肾炎晚期出现肾实质损害,可并发血液系统多种异常,如贫血、血小板功能异常、淋巴细胞功能异常和凝血机制障碍等。其中贫血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贫血的主要原因有:①红细胞生成减少;②红细胞破坏增多:肾衰竭时,尿毒症毒素在体内蓄积,红细胞代谢发生障碍而易于破坏,发生溶血,导致贫血。③失血:大约25%的晚期肾衰竭病人可出现明显的出血,加重贫血。
第三、高血压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期,常出现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病、心包炎以及肾功能不全等,其原因主要是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期(CRF)本身发展过程代谢异常引起的。据统计高血压发病率达70%~80%,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的病人则几乎均有高血压,其中3/4病人用低盐饮食和透析即能控制高血压,另外1/4的病人用透析去除体内过剩的钠和水后,血压反而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