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气虚自汗怎么调理 日常要禁嘴

气虚自汗怎么调理 日常要禁嘴

我们这里说的禁嘴不是说不让吃东西,而是不能吃的东西坚决不要吃,如自汗的人是不能吃生冷瓜菜和凉拌的食物的,盗汗的患者要少吃辛辣的食物,同时注意烟酒少沾,尽量不沾。

气虚和阴虚的区别 心阴虚

当心脏阴液亏少时,会出现心烦、心悸、失眠、盗汗、形体消瘦、面白无光、唇舌色淡等不适症状。点击蓝字了解更多:阳虚自汗阴虚盗汗 不同的血虚会有什么样的汗

简单的气虚和阴虚就有如此纷繁的类别差异,可见中医的博大精深,在对身体进行调理时,一定要对照着不同的症状表现,确定病因后再对症治疗。

黄芪的适宜人群

脾胃气虚者

黄芪入肺、脾二经,可补益脾气,促使脾胃恢复期健运的功能,适宜于平日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以及由于脾虚不运化水湿导致的水肿尿少、脾气虚固摄血液无力导致的便血崩漏的人群服用。

表虚自汗者

中医认为表虚自汗多为气的固摄功能降低所致,黄芪可以益卫固表自汗,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表虚不固、气虚自汗的人群。

气血两虚者

黄芪可以养血、补气同时又能行血,适用于血虚面色萎黄的患者,及血虚不能濡养筋脉引起的痹症、中风后遗症、肌肤麻木、半身不遂等症状的人群。

疮疡难溃、久溃不敛者

黄芪可以托毒排脓,生肌敛疮,适宜于疮疡中期,正虚毒甚,不能溃破及体虚久溃不能收敛的患者。

体质虚弱、容易感到疲劳人群

黄芪有较好的补益作用,特别适宜于体质虚弱,经常感冒的人群用来提高机体免疫,增强体抗力、消除疲劳等。

脏器下垂者

黄芪能补益脾气,善于升阳举陷,适用于中气下陷引起脱肛、子宫下垂及内脏下垂的人群。

冬虫夏草泡酒好还是炖汤好 黄芪

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敛疮生肌的作用,与冬虫夏草搭配在一起泡酒的话能够很好地补益体内的精气,对于气虚所导致的身体乏力、食少便溏、久泻脱肛、表虚自汗、内热消渴等症来说具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虚汗的区别

虚汗常见的是肺虚自汗和阴虚盗汗。

肺虚自汗的常见表现是,稍微活动,或者是不活动而见了风之类的流出来的汗。常见为大汗淋漓,湿透胛背。这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汗出怕风,易患感冒,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

阴虚盗汗是专指晚上熟睡时流出来的汗。主要症状为睡觉时大汗而不自知,醒后身上粘腻,身体燥热。盗汗是由阴虚引起的,肾阴亏虚,肾阳独亢,蒸腾津液,所以睡觉时候大汗,重型盗汗病人往往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等症状。

中医学认为,自汗和盗汗都属于虚汗。

怎么调治?

下面是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李军红推荐两个调理方法,大家不妨一试。

肺虚自汗,取中药黄芪、防风、白术各10克,煎水服,每日2次。或服中成药玉屏风散(丸),这种药里含有益气固表的黄芪、祛风解表的防风和健脾补气的白术,吃十几天后效果就很明显。此外,还可服用虚汗停,不过它更适用于久病体虚的人、体质弱的人和老年人。

阴虚盗汗,汗会不自觉地出来,还会手脚心发热,口干,小便少,心情烦躁。这是由于阴虚,津液不能自制,导致汗液越出体外。治盗汗,先服用虚汗停,再取天门冬、麦冬各10克,泡茶喝即可。

老人容易出汗吃什么药

1、老人容易出汗吃什么药

平时注意规律作息,不要经常熬夜,饮食上多吃点甲鱼、枸杞子、木耳等来食补。自汗症状多是气虚原因引起,建议吃些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和玉屏风散调理看,一般疗效是不错的。经常虚汗可能是体虚自汗了,中医看来属于气虚的原因,可吃些黄芪服液来治疗。

2、老人易出汗的原因

一般出汗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以下几种情况就不正常了:睡觉时出汗明显增多,非高温非运动是明显出汗……这是虚汗.中医学认为气虚引起自汗,阴虚引起盗汗.自汗是指清醒状态下汗出增加,盗汗是指入睡后出汗,醒后汗止.那就看看具体是哪样的情况吧,不过现在天气太热,也许出汗是正常的,不要太担心

黄芪粉适合哪个季节服用 黄芪粉可以长期服用吗

不过量可以。

黄芪其性微温,味甘,入脾、肺经,有很好的补气固表、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等功效,对于有脾气虚、肺气虚、气虚自汗等症候的人群来说,黄芪打粉后可以作为一种长期服用的滋补品,服用后对虚弱体质会有一定的调理和改善,但是要注意的是,黄芪服用时的量不宜太多,以免滋补过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脾虚自汗症状有哪些

自汗是什么

自汗多因营卫不和、热炽阳明、暑伤气阴、气虚阳虚等引起,可见于外感六淫或内伤杂病,前者多为实证,后者多为虚证。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证治》:“夫自汗,多因伤风伤暑,及喜怒惊恐、房室虚劳,皆能致之。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

其临床表现:阳虚自汗,必恶寒;火热自汗,必燥热;伤湿自汗,困倦身重,天阴转甚,声如瓮出;

伤风自汗,头疼身热,咳嗽烦闷,鼻塞流涕;

伤暑自汗,身热口渴、烦躁面垢;

痰证自汗,头眩呕逆,胸满吐痰;

心虚自汗,怔忡恍惚;肝热自汗,口苦多眠;

肾虚自汗,潮热咳嗽;

脾虚自汗,倦怠少食(《证治汇补》卷三)。又肺虚、伤寒、温病、柔痉、霍乱等多种病证亦有自汗。

肺脾气虚证自汗如何治疗

自汗而兼见脾虚证者。临床表现为汗出,或恶风,动则加重,或劳累后加重,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弱。是由卫气虚弱,不能固表,腠理开泄,营阴不守,津液外泄引起。多见于表虚之人或表虚之人微受风寒。

《证治汇补·汗病章》:“脾虚自汗,倦怠少食。”李中梓主张以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主治(见《医宗必读·汗》)。

(1)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必要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不可劳累过度。

(2)在饮食方面,要摸索出与自己病证有利或有弊的饮食宜忌规律,进行最适合自己食疗调养。古人说“药补不如食补”。自汗者宜吃鸡、鸭、鱼、蛋、山 药、扁豆、羊肉、桂圆、狗肉等;盗汗者宜吃鱼、甲鱼、乌龟、蛤士蟆、猪肝、白 木耳、菠菜、白菜等。如属阴虚、血热及阴虚火旺的病人,自汗者不宜吃生冷的瓜菜,少吃凉拌的菜肴;盗汗者不宜吃辛辣的食品,尽 量少饮或不饮酒。应禁食辛辣动火食物,切勿饮酒,并多食一些育阴清热的新鲜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机体健康的基础上得到恢复。

(3)在条件允许时,适当调节一下居住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如阴虚血热者的居住环境就应稍偏凉一些等。

(4)患者的被褥、铺板、睡衣等,应经常拆洗或晾晒,以保持干燥,并应经常洗澡,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

(5)多饮水,保持体内的正常液体量。

(6)重症盗汗且长期卧床的病人,家属应特别注意加强护理,避免发生褥疮。还要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神志、出汗量大小,如有特殊改变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7)节制房事。

阅读完本文,相信大家对自汗也有了更深的了解,想要治疗自汗,那么一定要弄清楚自己属于哪种自汗,有关肺脾气虚证引起的自汗,小编在文中也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它们可以给你带来帮助。

阳虚自汗和气虚自汗区别

阳虚自汗和气虚自汗主要在病因、症状和治疗上有所区别,如:

阳虚自汗常因父母体质阳虚,或在胎儿期受寒,也可能是长期穿衣较少、食用寒凉食物,或在阴寒环境中工作,导致阳气虚弱。此外,纵欲过度,元阳消耗过多有可能导致阳虚自汗。

而气虚自汗往往是因为后天不足,如脾虚运化无力,气血生化无源,或过度劳累导致精气消耗过度,或长期过度用嗓致肺气虚等,气虚不能固摄腠理开合,遂出现自汗现象,要注意长时间气虚可进一步导致阳虚。

阳虚自汗,除了自汗的症状,还会伴有阳虚的症状,如出现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大便溏泄的症状。

气虚自汗,除了自汗症,患者往往还会出现疲乏无力、声低懒言、不欲动等气虚相关症状。

简单的说就是气虚的患者不一定会怕冷,但是阳虚的患者则有明显畏寒、怕冷的症状。

阳虚自汗的治疗需要温阳固表,而气虚自汗的治疗需要益气固表,所用药物是不同的;而且在日常调理上阳虚的人更要注重防寒保暖、避免寒冷食物,而气虚的人群更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阳虚自汗和气虚自汗区别 气虚阳虚先补哪个

根据身体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判断。

1、如果患者阳虚不是特别严重的话,一般会先补气,因为气虚久了不补气的话,就会损伤阳气,导致阳虚补阳起不到相应疗效,可以通过服用些中成药或者是中药来进行治疗,常见的补气药物有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等。

2、如果患者阳虚较为严重,最好是气阳双补、温养气血,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人参、附子、黄芪等中药补阳益气,注意正常的作息及适度户外运动,避免气虚病况加重。

相关推荐

黄芪党参泡水喝的功效 补益气血

黄芪补气,又有助于生血,能补脾肺之气,治脾肺气虚导致的表虚自汗。党参有气血双补之功,适用于气虚不能生血或血虚不能化气,常见的症状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黄芪党参泡水喝可以补益气血,缓解气血两虚的症状。

阳虚为什么会自汗

自汗指的是动不动就容易出汗,并且汗出不止的症状,而阳虚的人阳气虚弱,不固护肌表,进而导致津液外泄,如果运动的话自汗的症状也会更加严重,因为运动会消耗阴虚的人阳气。 阳虚的人因为阳气不足而导致自汗,而引起阳虚自汗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经常进食生冷食物、受寒等等,除自汗外,阳虚体质的人还会伴有畏寒、倦怠等症状。

喝黄芪水有什么功效 体虚自汗

黄芪泡水喝能够治疗体虚自汗。一些人动不动就出汗,很可能就是因为气虚不固引起的,服用黄芪可以缓解这种情况。

泡脚除湿的中药有哪些 白术燥湿利水

白术性温,味甘,苦,归脾经,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安胎等功效,临床上常用来治疗脾气虚弱,食少腹胀,大便溏泄,水肿,小便不利,湿痹酸痛,气虚自汗等症。

春天可以喝黄芪水吗 黄芪泡水可以长期喝吗

对症的情况下可以长期喝。 服用中药调理身体,在对症的情况下,通常都是需按照疗程服用一定的时间才能看到好的效果,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吃一两次就停几天,不然没啥效果,还浪费药物,建议有表虚自汗、气虚乏力、身体抵抗力低等人群,根据自身情况的严重程度,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对应疗程予以长期服用黄芪, 但若是自身没有病症,不存在气虚现象的话,不建议长期服用黄芪补气,因为黄芪性温,长期大量服用可增加体内燥热之气,尤其是内热旺盛的人群,喝后容易导致上火症状。

睡觉出虚汗吃什么好

1、黄芪猪瘦肉汤 黄芪15克,猪瘦肉50克,加清水适量,煲1小时,食肉饮汤,连服5次。对表虚自汗效佳。 2、黄芪红枣汤 黄芪15克,红枣20枚,加水适量,文火煎煮1小时,每日一剂,分2-3次服食,连服10天。对气虚卫表不固之汗症效好。 3、黑豆圆肉大枣汤 黑豆30克,桂圆肉10克,红枣30克,洗净放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慢火煲1小时左右,一天内分2次服完,连服15天为一疗程。对表虚自汗及营卫不调之汗症均有效。

党参和黄芪的区别 药用功效区别

党参用于脾肺气虚、心悸气短、食少便溏、肺虚咳喘、气血亏虚、四肢乏力、气短自汗及内热消渴等症状,内服可煎汤,用量在6~15g,蜜炙后增强补中益气和留药守中的作用。 黄芪有补气固表、止汗脱毒、生肌、利尿、退肿的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表虚自汗、中气下陷、血虚萎黄、痈疽难溃等症。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白术茯苓煮水喝多久能去除湿气 固表止汗

白术具有益气健脾、固表止汗的功效,与茯苓一起煮水能起到补益脾肺的作用,对于脾气虚、汗出不止、卫气不固、表虚自汗、易感风寒等症状都效果。

当归和黄芪可以一起吃吗 益气固表

用当归黄芪泡水喝,有益气固表、收敛止汗的功效,适用于脾肺气虚、卫气不固所致的表虚自汗、盗汗,以及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

糯稻根的功效与作用 固表止汗

糯稻根属收涩药下分类的固表止汗药,有一定的止汗作用。治气虚自汗,可单用煎服;或配伍黄芪、党参、白术、浮小麦等药同用。治阴虚盗汗,可与生地黄、地骨皮、麻黄根等药同用。自汗盗汗者,配浮小麦、牡蛎之类以敛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