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缓解孕晚期心理压力
如何缓解孕晚期心理压力
在整个妊娠过程中,心理变化大致分三个阶段,孕早期心理压力、孕中期心理压力和孕晚期心理压力,每个阶段的心理压力又源于不同的因素。孕早期是由于害怕流产或不愿意妊娠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孕中期时,有并发症了担心吃药会造成胎儿畸形、做B超等检查对胎儿的不良刺激等,孕晚期的心理压力主要由分娩困扰、养育问题、角色即将转换等因素造成的,如果这些忧虑不能及时缓解和疏通,就会形成心理负担。
孕妈咪走过了漫长的妊娠过程,即将迎来分娩。可许多孕妈咪往往在孕晚期时还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紧张、焦躁、忧虑。家人不禁要问,这都快生了,还“闹腾”什么宋医生认为,这是孕妈咪在孕晚期的心理压力,家人不能忽视。孕妈咪的心中却千滋百味,担忧、焦虑和困惑,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不及时调整,将会影响到胎儿的健康发育。
孕晚期心慌怎么办
1、孕晚期孕妇心慌气短的常见原因
心脏的工作量变大 妊娠晚期,孕妈咪全身的血容量比未孕时增加40%一50%,心率每分钟增加10一15次,心脏的排出量增加了25%一30%,也就是说心脏的工作量比未孕时明显加大。 子宫增大,加重心脏负担 妊娠晚期由于子宫体增大,使脆肌上升推挤心脏向左上方移位,再加上孕妇体重的增加,新陈代谢的旺盛,更加加重了心脏的负担,机体必须增加心率及心搏量来完成超额的工作。通过加深加快呼吸来增加肺的通气量,以获取更多的氧气和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正常的心脏有一定的储备力,可以胜任所增加的负担。
2、孕晚期心慌怎么办
一旦发生心慌气短,不必惊慌,休息一会儿即可缓解,也可侧卧静睡一会儿,注意不要仰卧,以防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若是妊娠前无心脏病史,在妊娠最后3个月发生心慌气短,休息后不能缓解,则应考虑围产期心肌病的可能。围产期心肌病的心慌、气短主要发生于夜间,半夜常因胸闷不能入眠而坐起呼吸,或者经常感到胸痛而与用力无关。若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去请教医生。
造成孕妇出现心慌的症状的是多方面的,在症状不是很明显的情况下最好是多注意身体的观察,但是在症状比较明显的情况下最好是及时的去进行检查,以免造成更加严重的疾病产生,同时我们还需要多关注孕妇身体的护理。
3、缓解孕晚期心慌的具体做法
孕妇心悸一般都是跟贫血、低血糖有关系的,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好好的多休息,不可过劳累,适当吃些补血的食物,但量不可过多,有时候可以在家人的陪同下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的空气,能够让心情变得更加愉快。
孕妇平时一定要多注意休息,建立个良好的睡眠质量,休息要有规律,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过于紧张、过于焦虑,适当的做些运动,但不可过于激烈,平时可以散散步,多听些欢快愉快的歌曲。
孕妇发生心悸这与平时的饮食也是相关的,一定要加强营养,保证饮食均衡,多吃含有各种丰富的维生素,优质的蛋白质的水果与蔬菜,饮食以少吃多餐为主,记住一定不可以吃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孕期心理压力大怎么排解
“80%的孕妇都会出现心理焦虑和抑郁的状况,其中以‘杜拉拉’式的职场孕妇尤为突出。”做了孕妇的“杜拉拉”们,比一般孕妇更易有心理问题,这是身体生理情况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面对工作上额外的压力和挑战时所产生的。
职场孕妇常见四大心理压力
职场孕妇中最普遍的心理压力是担心宝宝是否会健康;第二常见的心理压力是发生在高龄职场孕妇中,她们过了30岁以后怀孕,因此很担心以自己的生理状况能否生一个健康宝宝;第三常见的是害怕怀孕对职场生涯的改变;排第四的心理压力是怕产后身材变形。
正常来说,升迁、换工作都会让你心里面产生一些不同的感受,产生轻微焦虑和压力是正常的,但如果这些焦虑和压力严重到影响生活作息(如经常失眠和缺乏食欲)和人际交往(如觉得自己每天心慌慌、不知所措,跟周遭人的相处有障碍了,或者老是想跟老公、别人吵架,经常自怨自艾等),就说明自己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已经到达了病态程度,需要正视自己的心理困扰并积极进行干预和治疗。
女性孕期心理压力大如何缓解
首先,放松身心,呼吸新鲜空气。如坚持晚饭后就近到公园、广场、体育场、田野、宽阔的马路或乡间小路散步。最好夫妻同行,同时说说悄悄话,除能解除疲劳外,也是调节和保持孕妇良好精神状态的妙方,对孕妇和胎儿的身心健康均有收益。但行程要适中,还应避免着凉,否则会得不偿失。
其次,寻求帮助。让自己包围在爱和支持中。扩大支持你的朋友和家人的范围。坚持帮助家人做一些固定的家务活。看你的老板是否能给你提供产前支持或者让其他员工支持你,给你提供信息和帮助。如果你出现失眠、食欲差、悲伤、哭泣等问题,或者你对一些有趣的活动失去兴趣,又或是你有过多的罪恶感,连续两周来你几乎每天都出现这些症状,那么你需要与专家谈一谈了,你可能患有抑郁症。
第三,不要太在意压力。感觉有压力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在动荡时期。但分析一下引起压力的原因,采取一切可行措施,解决引起压力的问题。避免对压力产生消极反应要多听音乐,轻快、舒畅的音乐不仅能给人美的熏陶和享受,而且还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有效放松,因此,孕妇在应对压力时,不妨多听听音乐,让优美的乐曲来化解精神的疲惫。
第四,适量运动。利用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方法,例如瑜珈和按摩,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有助于缓解孕期的压力。这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方法对孕妇和胎儿都有益,这些方法在短期能刺激身体的“放松反应”,包括降低血压、降低心率和呼吸率。如果能定期进行有益身心的活动,身体内还会释放出内啡呔和复合胺,提高身体应付压力的能力。对孕妇来说,这意味着肌肉放松,更有能力去应付身体的变化,提高分娩时候的放松程度并减少痛苦,改善睡眠,改善母亲与婴儿的关系。
最后,避免过度疲劳。孕妇每日工作时间不应超过8小时,并应避免上夜班。工作中感到疲劳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稍休息10分钟左右,也可到室外、阳台或楼顶呼吸新鲜空气。长时间保持一种工作姿势的孕妇,中间可不时变动一下姿势,如伸伸胳膊动动脚,以解除疲劳。
孕晚期心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心脏的工作量变大
妊娠晚期,孕妈咪全身的血容量比未孕时增加40%一50%,心率每分钟增加10一15次,心脏的排出量增加了25%一30%,也就是说心脏的工作量比未孕时明显加大。
2.子宫增大,加重心脏负担
妊娠晚期由于子宫体增大,使脆肌上升推挤心脏向左上方移位,再加上孕妇体重的增加,新陈代谢的旺盛,更加加重了心脏的负担,机体必须增加心率及心搏量来完成超额的工作。通过加深加快呼吸来增加肺的通气量,以获取更多的氧气和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正常的心脏有一定的储备力,可以胜任所增加的负担。
如何缓解孕晚期心慌气短?
一旦发生心慌气短,不必惊慌,休息一会儿即可缓解,也可侧卧静睡一会儿,注意不要仰卧,以防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若是妊娠前无心脏病史,在妊娠最后3个月发生心慌气短,休息后不能缓解,则应考虑围产期心肌病的可能。围产期心肌病的心慌、气短主要发生于夜间,半夜常因胸闷不能入眠而坐起呼吸,或者经常感到胸痛而与用力无关。若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去请教医生。
以上内容就是对孕晚期心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相关问题的介绍,相信大家看过之后,对孕晚期心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孕晚期心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妊娠过程中,为了适应胎儿的生长发育,母体循环系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当怀孕8个月以后,孕妈咪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做些轻微动作,心就会扑通扑通跳,大口喘粗气,造成这种心慌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孕晚期孕妇心慌气短的常见原因
1.心脏的工作量变大
妊娠晚期,孕妈咪全身的血容量比未孕时增加40%一50%,心率每分钟增加10一15次,心脏的排出量增加了25%一30%,也就是说心脏的工作量比未孕时明显加大。
2.子宫增大,加重心脏负担
妊娠晚期由于子宫体增大,使脆肌上升推挤心脏向左上方移位,再加上孕妇体重的增加,新陈代谢的旺盛,更加加重了心脏的负担,机体必须增加心率及心搏量来完成超额的工作。通过加深加快呼吸来增加肺的通气量,以获取更多的氧气和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正常的心脏有一定的储备力,可以胜任所增加的负担。
如何缓解孕晚期心慌气短?
一旦发生心慌气短,不必惊慌,休息一会儿即可缓解,也可侧卧静睡一会儿,注意不要仰卧,以防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若是妊娠前无心脏病史,在妊娠最后3个月发生心慌气短,休息后不能缓解,则应考虑围产期心肌病的可能。围产期心肌病的心慌、气短主要发生于夜间,半夜常因胸闷不能入眠而坐起呼吸,或者经常感到胸痛而与用力无关。若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去请教医生。
以上内容就是对孕晚期心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相关问题的介绍,相信大家看过之后,对孕晚期心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孕产期心理保健
孕产期是妇女的一段特殊生理时期,孕产妇的心理问题对孕产妇健康影响很大,应重视孕产期各个阶段的心理保健。紧张、焦虑和忧郁是妇女在孕产期最常见的心理症状。妊娠初期常因为担心胎儿发育是否正常而出现紧张焦虑情绪;有些人在孕早期出现比较严重的妊娠反应,因而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可能会出现忧郁情绪;也有人可能因为此次妊娠是避孕失败而造成,因此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会产生既想做人工流产,又担心影响以后的怀孕,而表现出焦虑的情绪。随着妊娠在孕中期的平稳进展,紧张、焦虑和抑郁情绪多有所改善或消失。但在妊娠晚期,由于对即将到来的分娩的期待和顾虑,如担心分娩痛苦,新生儿是否正常及是否有畸形等,使得焦虑和抑郁再度出现,同时由于孕晚期常常容易出现一些合并症或并发症,更增加孕妇的紧张和焦虑。分娩期孕产妇既恐惧分娩过程的痛苦,又担心医院的陌生环境和医务人员的态度,因而产生恐惧和紧张的情绪。分娩过程中,由于宫缩的疼痛以及担心分娩过程对母儿带来的危险性,而加重了恐惧和紧张,常常导致产程的延长或发生难产。产后抑郁是最常见的孕产期精神障碍,主要表现有委屈、易流泪、情绪不稳、急燥,重者可出现头痛、失眠、无兴趣、无信心,甚至可有自责自罪感。丈夫和家人的关心和支持以及产后休养环境与发病有很大关系。
孕产期心理保健:
(1)加强孕期心理保健,在孕期检查的同时,主动讲解孕期生理和保健知识,对于孕妇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指导和咨询,以解除孕妇顾虑。
(2)开展孕妇学校和健康教育,在孕期对孕妇及家属开展孕期保健、分娩过程和产后保健的健康教育,了解孕产妇心理特点,并解除对分娩的恐惧心理。
(3)分娩时,可安排家人或有经验的人员陪产。医护人员应了解孕产妇心理,更加关心、鼓励和帮助孕产妇,使孕产妇减少恐惧和减轻疼痛,促进自然分娩。
(4)产后应给予产妇更多的关心和照顾,注意产妇休息和睡眠,注意产妇情绪变化,减轻精神压力,避免过度劳累,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产妇丈夫和家人的关心尤为重要。
孕期压力大如何缓解 缓解孕妈的心理压力
孕妈的不良情绪大多是因为心理压力过大引起的,所以,准爸爸应对症下药,想方设法的缓解其心理压力,以帮助孕妈顺利度过孕期。
1、转移孕妈的不良情绪
当 丈夫发现准妈妈出现抑郁、烦闷、担心、紧张的情绪时,可引导准妈妈做一件能使其高兴或她喜欢的事,比如浇花、阅读、听音乐、欣赏画册、或者去野外郊游等 等。而自然美感引起的情感,会重新燃起她对生活的信心。另外,洗温水浴或者适当做一些家务活,也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来缓解其不良情绪。
2、鼓励孕妈释放烦恼
准爸爸也可鼓励妻子将心中的烦恼向密友倾诉,或写信,或写日记。必要时,还可以咨询心理医生以疏导情绪。
3、鼓励孕妈改变形象
丈夫可以鼓励准妈妈换一个发型,或者给她买一件新衣服,或者重新装点一下房间,这些举动都会带给准妈妈一种新鲜感,从而缓解沮丧的心情。
4、鼓励孕妈多参加朋友聚会
准妈妈倘若把自己封闭在家里,更不利于情绪的纾解,准爸爸应鼓励她多与积极乐观的朋友来往,充分享受跟他们在一起的喜悦,让其受到朋友良好情绪的感染。
除了心理压力过大之外,孕早期的孕吐反应也会令准妈妈沮丧、烦恼。所以,准爸爸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妻子缓解症状,比如早上醒来后先让妻子吃一些饼干或者 点心,半小时之后再起床,或者让准妈妈多吃清淡可口的水果和蔬菜,少食多餐,少吃油腻甜食,做深呼吸也有助于缓解呕吐。
准 爸爸要想帮助孕妈建立与宝宝的心理联系,除了让其多看一些可激发母子情感的书籍或影视片之外,还要多跟其谈谈胎宝宝的情况,比如一起猜想孩子的小脸蛋是多 么漂亮可爱,体形是多么健壮完美。这些看似微不足道,却不容小觑。要知道,这有利于增加母子生理心理上的联系,增进母子感情,特别是准爸爸要引导孕妈去爱 护腹中的胎宝宝,切不可因妊娠反应、负担或者因肚子大起来影响了外貌、体型等而埋怨宝宝。
倘若准爸爸是一位“烟民”,不但要在备孕的半年前戒烟,在妻子怀孕期间,更是不能让她生活在“烟雾”中。抽烟产生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等均可通过皮肤、胃肠道进入母体,然后通过胎盘危害到胎宝宝。尤其是在怀孕早期,胎宝宝器官分化的时期,很容易对胎宝宝的智力发育产生影响。
除准爸爸的烟味外,专家还建议怀孕的前3个月,孕妈最好不要自己做饭,尤其注意要远离煤气灶及蜂窝煤等。原因在于燃料燃烧时也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而且烹饪时食用油受热也容易产生一些多酊类有害物质,可能会导致宝宝畸形,甚至引发流产。
准妈妈们在孕期应多听听音乐,还可以作画、观看艺术表演,以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丰富业余生活。同时,准爸爸应鼓励准妈妈加强“专业”的学习,尤其是孕晚期还可以跟胎宝宝一起学习,比如读读外语,看看儿童读物等。
介绍,音乐胎教是一种非常好的胎教方式,不但能够促进胎宝宝的身心发育,而且可以培养宝宝对音乐的兴趣。据著名听力学家米歇尔?克莱门斯的调查发现,胎 宝宝特别喜欢听维伐尔地与莫扎特的作品,这些轻松愉快的乐曲,有解除胎宝宝的烦躁情绪,使胎宝宝的心率趋于稳定的功效。
缓解孕妇压力的5个方法
1。孕妈妈缓解孕期压力,可以尝试戴上耳机,调暗灯光,找个舒适的地方坐着或者躺着,静静地听音乐。
2。要想缓解孕期压力,孕妈妈用一段时间平静下来,抚摸腹中的宝宝,深呼吸,给宝宝更多的氧气。
3。要想缓解孕期压力,建议孕妈妈可以这样做,口微微张开,皱紧面部肌肉,然后放松反复几次。
4。坐在床上,伸直大腿,伸展脚趾,感到牵拉力,保持5秒然后放松,反复几次可以缓解孕妈妈压力。做完后,轻轻晃动自己的大腿。
5。坐直身体,尽力向上提肩,保持几秒钟,然后放松,反复几次。但注意动作不要太猛烈,尤其在孕晚期, 因为腹压的骤然变化可能导致胎膜早破。
孕期心理压力大怎么排解
“80%的孕妇都会出现心理焦虑和抑郁的状况,其中以‘杜拉拉’式的职场孕妇尤为突出。”做了孕妇的“杜拉拉”们,比一般孕妇更易有心理问题,这是身体生理情况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面对工作上额外的压力和挑战时所产生的。
职场孕妇常见四大心理压力
职场孕妇中最普遍的心理压力是担心宝宝是否会健康;第二常见的心理压力是发生在高龄职场孕妇中,她们过了30岁以后怀孕,因此很担心以自己的生理状况能否生一个健康宝宝;第三常见的是害怕怀孕对职场生涯的改变;排第四的心理压力是怕产后身材变形。
正常来说,升迁、换工作都会让你心里面产生一些不同的感受,产生轻微焦虑和压力是正常的,但如果这些焦虑和压力严重到影响生活作息(如经常失眠和缺乏食欲)和人际交往(如觉得自己每天心慌慌、不知所措,跟周遭人的相处有障碍了,或者老是想跟老公、别人吵架,经常自怨自艾等),就说明自己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已经到达了病态程度,需要正视自己的心理困扰并积极进行干预和治疗。
“杜拉拉”式职场孕妇舒压法则
一、“孕事”不宜对领导隐瞒
隐瞒怀孕的事情,到遮掩不住时才承认怀孕。这种做法未必聪明,反而会破坏你跟领导间的信任关系。建议怀孕3个月较稳定确定怀孕成功后,就要主动跟领导和同事说。可以用报告好消息的幽默形式说:“报告领导,大好消息,我为这个团队带来了一个生力军!”
二、孕妇开博客
心理学上处理情绪有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写作。因为我们绝大部分的焦虑来自于慌乱的想法,写作就能梳理和整理想法,抒发情绪,让焦虑感下降。写博客还可以达到社会支持的效果,孕妇间得到情绪支持,这对情绪有很大波动的孕妇来说很有正面意义。
三、每隔2小时为大脑舒压
建议孕妇每隔1.5~2小时花5分钟时间做一个大脑舒压的呼吸放松法,可大幅降低体内压力。也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放松整个身心,和宝宝说说话,尽量让自己的整个身心放松。
四、参加孕期培训班,与孕妈妈们交流
建议孕妈妈参加孕期培训班,结识一些孕妈妈,多分享一下胎教经验、多交流,互相排解,心理学上讲,压力和焦虑如果能及时通过语言释放出去,说给别人听,尤其是有共鸣的听众的话,压力就减轻了。
准妈妈心情影响宝宝性格
不久前,江苏省妇幼卫生保健中心儿童保健科的专家们做了一项研究:跟踪调查孕妇及她们所生的婴儿,记录下准妈妈在怀孕期间的心情、对分娩疼痛的感觉、工作环境、精神创伤乃至性格等等心理状态,等孩子出生4-8个月时,再对孩子做一个气质评测,结果发现,如果准妈妈在怀孕期间忧虑、焦躁、心情不好,那么宝宝小时候多半会很“难养”,不乖巧、容易哭闹,长大了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天生“气质”影响宝宝乖不乖
有些宝宝一出生就很乖巧,不哭不闹,家长带了就很省心;有的宝宝生下来后夜夜啼哭,或者一到陌生的环境就反应特别强烈,安搅半天还哭个不停,那么这样“矫”的孩子免不了让做家长的头疼。
差别为什么这么大?对此,研究的主要负责人胡幼芳医生解释,这是由婴儿的先天气质决定的,气质是一个与遗传有关、属于先天的、新生儿自出生的瞬间即表现出不同的气质,而且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具体来说,平易型的孩子,生活有规律,对新刺激的反应温和,看到生人爱笑,容易接受新事物,一句话:很好养。而麻烦型的孩子,生活无规律,环境改变后很难适应,还经常容易哭闹,发脾气,难养,让父母烦心。……灰色心情父母遗传
要判断宝宝的气质类型,母亲填一张“气质问卷”就可以,回答一些这样的问题:孩子醒来是否烦躁?洗澡时安静么?每天午睡时间是否相同?见到陌生人时怕不怕?学新本领时有多少耐心?……麻烦型的孩子长大后容易产生一些生理、心理和行为问题。既然属于先天的气质,不同孩子之间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因此,省妇幼卫生保健中心的专家们做了这个名为“双亲个性及孕母的心理行为方式对婴儿气质的影响”的研究。
妈妈焦虑易出“麻烦宝宝”
研究的对象就是医院里的133位年龄在35岁以下、无家族病史的健康孕妇、她们的丈夫及她们所生的健康婴儿。调查过程很漫长,从怀孕32周起,一直追踪到婴儿出生4个月后。在此过程中,母亲们要详细填写自己孕期的心情,对分娩疼痛的惧怕程度,工作环境,工作的紧张程度,家庭经济条件和自己是否曾经遭受精神创伤等等。此外,还要填写一份“艾森克个性问卷”,回答其中的近百个问题,然后由专门的软件分析出准妈妈的性格。当孩子出生后,再给孩子们做个气质测评,分别与母亲的个性问卷相对比,医生们发现:有62.5%的“麻烦宝宝”,妈妈在怀孕时都处于焦虑的情绪中。也就是说,如果在怀孕时的情绪不好,宝宝生下来的时候,脾气也不会好。此外,准妈妈如果对分娩的疼痛过于畏惧,也容易生下“麻烦宝宝”,这个比例是62.5%;43.74%的“麻烦宝宝”,他们的妈妈工作环境很吵闹,比例最高……准爸爸怎样帮妻子放松心情
胡医生解释,孩子麻烦型气质发生的几率较高,可能是母亲在孕期的这些异常情绪改变了身体的内环境,并通过血液胎盘影响到了胎儿。如果这种异常情绪延续到产后,则会对婴儿气质产生消极的影响。
工作太轻松易生“缓慢宝宝”
工作太紧张,容易生下“麻烦宝宝”,但令人意外的是,工作太轻松,也不利于生下快乐的婴儿,调查结果显示:40.63%的“麻烦宝宝”是由工作紧张的妈妈生下的,但是另外53.12%妈妈工作却是太轻松了;此外,72.22%的“缓慢宝宝”是由工作过于轻松的妈妈生下的。
所谓“缓慢宝宝”,是指宝宝的气质属于发动缓慢型,胡医生介绍,这样的宝宝面对新刺激经常采取回避、退缩的态度,他们适应性比较差、情绪消极,总是表现出一副反应迟钝的样子,让父母忧心。如果家长对子女要求比较高,就容易使他们产生强迫分裂行为。而55.56%的“缓慢宝宝”,他们的妈妈怀孕时非常忧郁。
之所以做这个调查,是源于现在家长对孩子的心理问题越来越重视。胡医生解释,经常有家长带着“麻烦”孩子来做评测(评测有针对不用年龄段的问卷),但是家长们却极少给自己做个性分析,他们从孩子们身上找心理问题,却忽略了自己的心理问题给孩子带来的影响。而不同个性的家长,对待不同气质的孩子,所采取的教育手段应该也是不同的,如果他们能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也许对待问题小孩的方法就会正确得多。
延伸阅读:帮您甩掉孕妈咪的坏心情
眼看怀孕的日子就快过去,孕妈咪的心中却千滋百味,担忧、焦虑和困惑,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不及时调整,将会影响到胎儿的健康发育。
孕妈咪走过了漫长的妊娠过程,即将迎来分娩。可许多孕妈咪往往在孕晚期时还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紧张、焦躁、忧虑。
家人不禁要问,这都快生了,还“闹腾”什么?宋医生认为,这是孕妈咪在孕晚期的心理压力,家人不能忽视。
孕期心理压力的3个阶段
在整个妊娠过程中,心理变化大致分三个阶段,孕早期心理压力、孕中期心理压力和孕晚期心理压力,每个阶段的心理压力又源于不同的因素。孕早期是由于害怕流产或不愿意妊娠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孕中期时,有并发症了担心吃药会造成胎儿畸形、做B超等检查对胎儿的不良刺激等,孕晚期的心理压力主要由分娩困扰、养育问题、角色即将转换等因素造成的,如果这些忧虑不能及时缓解和疏通,就会形成心理负担。
孕晚期的7种忧虑
造成孕妈咪的心理压力的,是其自身的各种忧虑和焦躁情绪,主要有以下七种:
1. 担心分娩时会有生命危险
2. 害怕分娩的疼痛,无法选择剖宫产还是自然分娩
3. 担心住院以后看到医护人员的恶劣态度及其他产妇的痛苦状况
4. 怕超过预产期而出现意外
5. 腹内胎儿日渐增大,可能出现胎动加强、白带增多、消化不良、下肢静脉曲张和水肿等现象,日常生活越来越不便,心里非常焦躁不安,急盼快些分娩,早早结束妊娠的日子。
6. 在选择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问题上举棋不定
7. 分娩的日子很快到来,担心自己无法胜任妈妈的角色而产生忧虑
这些就是干扰孕妈咪心理健康的因素。家人要积极地做好孕妈咪的心理保健,孕妈咪自己也要注意自我调适。
聪明提醒
心理压力对胎儿的影响
1. 造成胎动活跃
2. 宫内缺氧
3. 宫内发育迟缓
4. 出生后低体重
5. 易惊吓,爱哭闹等
全家总动员
亲情来减压
一个人心理状态越不好越想得到亲人的同情和安慰,因此,以准爸爸为首的全家人要行动起来,为孕妈咪实行减压计划,给予倍加关怀和爱护、鼓励和支持。
期间,准爸爸要勇挑重担,多献爱心,为爱妻减压。
亲情减压1:一起进孕妇课堂
准爸爸陪同孕妈咪到孕妇学校或相关孕妇课堂听取全面的孕期知识的讲座,以便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对妊娠、生产、养育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并互相交流、沟通,就会减少孕妈咪因不了解而产生的恐惧和忧虑。
亲情减压2:甜蜜按摩
准爸爸或家人在生活上就要多关心爱护孕妈咪,每天帮助孕妈咪洗浴,避免因其大腹便便而滑倒等意外状况的发生。准爸爸在临睡前(或每天固定时间)给妻子轻轻按摩腰腿,缓解孕期酸痛和水肿,使她放松精神、舒适地进入睡眠。
亲情减压3:携手散步
运动对孕妈咪很重要,特别是在孕晚期,不但有助于顺利生产,还可帮助孕妈咪恢复愉悦的心情。准爸爸每天清晨或傍晚陪孕妈咪出去散步,在小区里或附近的公园里慢走,也可以适当地做孕妇体操。
亲情减压4:贴身守侯
孕晚期比较容易出现意外状况,准爸爸尽量不在这段时间内去外地出差,陪伴在妻子身边,使其缓解紧张情绪,保持放松、愉快的好心情。
亲情减压5:预防保健
准爸爸每周陪伴妻子到医院接受定期检查,咨询保健医生,与妻子共同做好临产前的准备。
自我心理救助
做快乐孕妈咪
光靠别人的呵护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孕妈咪自己也要坚强起来,不过于依赖和软弱,全家人都为着自己转的感觉未见得是快乐的,要懂得自我心理调适,爱护自己,做个快乐准妈妈。
自我救助1:心态平和
让自己独立、坚强、快乐,从精神状态、心理素质、人格特征上进行调整,修养身心,学会自我调适,喜怒哀乐都不过分。
自我救助2:自创好心情
遇到不尽人意的事也不要自怨自艾、怨天尤人,以开朗明快的心情面对问题,对家人要善解人意、心存宽容和谅解,不是很原则的事情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协调好家庭关系,好心情源于好的家庭氛围啊。
自我救助3:试着坚持
十个月的孕育过程对每个女人都是一种考验,心理素质弱的孕妈咪很容易会耐不住压力,觉得自己在拖着个大肚子熬时光是一种负担。然而,快乐地坚持是唯一有用的办法。
告诉自己,那么长的一段时间都坚持下来了,还在乎剩下的这点时间吗?走出去,与其他孕妇或妈咪多交流,从别人身上寻找自己缺少的快乐理由,或者多读一些书,让心静静地沉静下来,平缓不安、焦躁的情绪。
自我救助4:丰富生活内容
做点轻便家务,或者和老公一起做些DIY手工制作,不但对母婴健康有好处,还可增加家庭情趣,使自己的生活也丰富起来,减少了胡思乱想的时间。
自我救助5:学会倾诉
当自己心理有不良情绪郁结时,要向老公、家人、医生或朋友倾诉,倾诉本身就是一种减压方式,让心情逐渐开朗。
无论自己还是家人,要共同努力,保持孕妈咪的好心情,等待宝宝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