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什么穴位止泻
按什么穴位止泻
1、按天枢穴止泻
取坐位或仰卧位,用食指和中指的指端,慢慢深压住肚脐左右两边的天枢穴(脐旁2寸处),约按压10分钟后,再慢慢抬起按压的手指。一般按压一次可以缓解腹泻,使大便成形。
2、按下痢穴止泻
下痢穴是治疗腹泻的特效穴,用手指用力按压这个穴位,便意就会立即消失。出现严重腹泻的时候,刺激这个穴位,症状也会减轻。正坐或者仰卧、翘脚的姿势,这个穴位于足背部位,脚拇趾和第二个脚趾中间向里2厘米的地方。
3、按摩天河水止泻
天河水位于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用食指、中指二指的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每次约七八分钟,止泻效果好,可有效防治腹泻问题。
腹泻就按摩止泻穴
腹泻就按摩止泻穴
在肚脐的两旁,有两个“止泻穴”,也就是天枢穴,拉肚子的时候可以给自己做做穴位按摩,以缓解腹泻症状。
排便后,取坐位或仰卧位,用食指和中指的指端,慢慢深压住肚脐左右两边的天枢穴(脐旁2寸处),约按压10分钟后,再慢慢抬起按压的手指。一般按压一次可以缓解腹泻,使大便成形。
如何缓解腹泻症状
补充电解质
马上喝一点含有氯化钠、氯化钾和葡萄糖、枸橼酸钠的补液盐之类的东西,能够迅速补偿体内因腹泻丢失的电解质。
揉肚子
腹泻伴有腹痛,恶性呕吐等症,可以双手搓搓之后,当双手起热之后马上柔柔肚子,可以起到暖胃驱寒的作用,帮助胃肠消化。
适量喝点米汤
米汤有益于治疗腹泻。用3杯水加半杯糙米煮45分钟,过滤后,每天喝3碗。同时,吃米饭也可帮助粪便成形,并提供维生素b。
以上就是有关按摩止泻穴可以治疗腹泻的相关内容了,在这里小编也要提醒大家,夏季更应该注意饮食与起居,过冷的饮食以及温度过低的地方都会引起腹泻哦。
拉肚子按摩哪个穴位
天枢穴
取坐位或仰卧位,用食指和中指的指端,慢慢深压住肚脐左右两边的天枢穴(脐旁2寸处),约按压10分钟后,再慢慢抬起按压的手指。一般按压一次可以缓解腹泻,使大便成形。
下痢穴
下痢穴是治疗腹泻的特效穴,用手指用力按压这个穴位,便意就会立即消失。出现严重腹泻的时候,刺激这个穴位,症状也会减轻。正坐或者仰卧、翘脚的姿势,这个穴位于足背部位,脚拇趾和第二个脚趾中间向里2厘米的地方。
文中小编给大家介绍了两个治疗拉肚子的穴位,如果你因为受凉出现拉肚子,可以多多按摩这两个穴位,止泻效果是立竿见影。
止咳穴位 风池穴
位置:位于后脑勺、后枕部两侧入发际一寸的凹陷中。
做法:拇、食指指腹同时分别按揉双侧风池穴2~3分钟。
腹泻按什么穴位
1、拉肚子捏脊法
捏脊时,主要将手法作用于背的脊柱及两侧,脊柱属中医督脉,主一身之阳,捏脊可调理阴阳,健脾补肾。操作时,医者以双手食指轻抵脊柱下方长强穴,向上推至脊柱颈部的大椎穴。同时双手拇指交替在脊柱上做按、捏、捻等动作,共捏六遍。第五遍时,在脾俞、胃俞、膈俞做捏提手法。六遍结束后,用两手拇指在小儿的肾俞穴轻抹三下即可。捏积疗法在每日晨起或上午操作效果最佳。
2、拉肚子推拿龟尾
在尾椎骨端与肛门之间,即督脉经过的长强穴,又名尾闾穴。揉按可通调督脉之经气,调理大肠功能,穴性平和,能止泻。 基本做法:患儿俯卧,用食指或中指端揉脐眼(即神阙穴),逆时针揉约100次,约3分钟。
3、拉肚子推拿手阴阳
卫浴掌侧腕横纹。又称大横纹。桡侧(拇指侧)为阳池,尺侧(小指侧)为阴池。 基本做法:两拇指自掌侧腕横纹中央(总筋穴)向两旁分推,称分推大横纹,又称分手阴阳、分阴阳。
咳嗽穴位按摩法是怎样的
1、合谷穴
俗称“虎口穴”,对久咳不愈者有一定的疗效。虎口中间的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拇、食两指并拢时,在肌肉隆起之最高处,是人体重要的穴位。指压时,用对侧拇指按在穴位上,朝小指方向均匀地用力,每次按摩10分钟。但体质较差者,宜轻刺激。
快速止咳的穴位 止咳的穴位 按什么穴位可以止咳
2、天突穴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每天按摩2次,能宣通肺气、消痰止咳。主治哮喘,支气管炎,咳嗽,暴失音,咽喉肿痛,梅核气,咳唾脓血等。
快速止咳的穴位 止咳的穴位 按什么穴位可以止咳
3、厥阴俞穴
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处,只要在此处用力压6秒钟,不论是咳嗽或喉咙有异物存在,立即止咳。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边吐气边进行,只要重复三次就能见效。
快速止咳的穴位 止咳的穴位 按什么穴位可以止咳
4、太渊穴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外侧缘。每日按压,不拘次数。能止咳化痰,通调血脉。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
快速止咳的穴位 止咳的穴位 按什么穴位可以止咳
5、膻中穴
在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每天按摩2次,能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主治胸闷,气短,咳喘,心胸痛,心悸,咳唾脓血,产妇乳少,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
通过穴位的按摩虽然能让我们的身体得到很好的改善,但是一定要掌握好方法和方式的,上面就是对咳嗽穴位按摩法是怎样的介绍,平时咳嗽可以尝试上面的方法,另外咳嗽严重并且伴有发烧最好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止咳化痰穴位
百病皆因痰作祟,祛痰就找丰隆穴
痰本来是人体疾病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增多又会引发人更多的疾病。
所以,祛痰,从古至今都是让医家和病人头疼的事情,需要仔细挖掘出病根才行。
祛痰方法是按揉或用小保健锤敲击右侧丰隆穴,然后把甘草捣烂,外敷在此穴上。
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位于小腿前外侧,自古便是各派医家祛痰的大宝穴。
甘草生长在沙土里,味甜,色黄,从《易经》的角度来解释,恰好就是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的上上之选。
痰是人体水液代谢出现故障的产物,它的产生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而其中又与脾关系最密切。
所以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脾不留湿不生痰”之说。
而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别走于足太阴脾经,可以同时治疗脾胃二经上的疾患。
所以,按摩这个穴位就能健脾和胃,使湿痰自化。
古人说,“痰多宜向丰隆寻”“丰隆、肺俞,痰嗽称奇”。
是的,丰隆历来就被医家奉为祛痰至宝,我们怎可因穴小而不为呢,所以,但凡与痰有关的病症都应该通过丰隆穴来治疗。
多吃芝麻少吃肉,痰多的朋友,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
牙痛按摩哪个穴位可快速止痛
一、牙痛按摩手部穴位止痛
牙痛时我们可以按摩手部4个反射区,就能够快速止牙痛。第一个是在大拇指根部位置的口腔反射区。第二个是食指指甲根部的那个位置。第三个和第四个是位于中指根部两侧的两个点。
按摩方法:
1、左手虎口打开,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按住虎口位中央(合谷穴),然后适当用力刺激该穴位。接着换另一手。
2、用大拇指指尖按住食指指甲处。
3、利用大拇指指尖,对中指指根处两侧位置进行按压。
二、上齿痛 按迎香穴
如果上齿牙痛,则应指压“迎香”穴道。“迎香”穴位于鼻翼旁1厘米左右两处,只手压就会有疼痛感。此穴位不仅对防止上齿牙痛有效,连鼻子不通也有效。另外,上齿痛还可以按摩人中、下关、足三里、内庭穴。
针灸为什么可以止疼
通过针灸人体穴位止痛的机理所在!疼痛是在我们日常生活经常会遇到的事情,如果疼痛过于厉害,就会到医院就医或吃止痛药,今天介绍一下通过针灸穴位止痛的方法,经络表面有360个针刺点,又叫穴位,这些点可以平衡和储存流动的气。气指一种在经脉中运动的看不见的能量或者电磁能。针灸可以调整气的运行,通过经脉管理身体的各个系统,如神经、免疫、循环系、肌肉等等。针灸可以影响气在管道和器官中的运动,从而调节气、血、津液、神经、免疫、脏腑功能等等。
小孩流鼻血的偏方 大蒜止血
材料:大蒜适量。
做法:剥去外皮,捣烂,敷两足心(涌泉穴),外用纱布包扎,血止后即除去。
功效:刺激穴位止血,适用于流鼻血。
止咳化痰穴位 天突穴
天突穴很好找,它位于你锁骨的中间胸骨上窝中央位置。是属于颈部的穴位。经常按摩天突穴能够帮助你疏通肺气、化痰止咳平喘。当然,要是能够在按摩天突穴的基础上配合进行吞咽的动作,效果能够加倍。我们看天突穴所在的位置就知道它跟呼吸系统的关系不同寻常,所以,止咳化痰,按摩天突穴首当其冲。
按摩穴位止咳
(1)咳嗽痰黄
痰黄说明是肺热之证,选择的穴位当然要有泻肺热的作用,鱼际是手太阴肺经的荥穴,少商为手太阴肺经的井穴,两穴都有泻肺热的功效。
鱼际穴位于手掌大鱼际部的中点处,靠近第一掌骨的边缘,点此穴时,拇指要立起用指尖用力点按,更易出现明显的酸胀感。
少商是手太阴肺经的最后一个穴位,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掐之可泄肺中之热。由于穴区窄小,不好用力,故改用指甲掐按,疼痛感较其它穴位为甚,甚至会出现灼热痛感,均属正常。除掐按外,还可用三棱针刺血,而刺血的方法还可以治疗咽喉肿痛,特别有趣的是在哪一侧少商刺血,几乎同时,同侧的咽喉疼痛就会明显缓解。
注意这两个穴位在刺激时手法一定要重一些,因为轻柔的手法为补,而重刺激的手法则有泻的作用。
(2)干咳咽痒
干咳或咽痒,往往肺阴不足的表现,治疗时一方面要止咳,另外一方面还要滋阴,前者治标,后者治本,所以列缺与照海两穴合用,就是标本同治的方法了。
列缺是肺经的络穴,功效就是止咳,所以单纯性的咳嗽,没有其他症状时,只按列缺就可以缓解咳嗽的症状了。怎么找这个穴位呢?将两手虎口交叉,手腕要伸直,将食指点在手腕的侧面,可以感觉到食指下面的骨头上有一个明显的纵向裂隙,这里就是列缺穴,名字够形象吧。因列缺位于窄小的骨缝中,所以治疗时需将拇指立起用指尖掐按。每次3-5分钟,每日5-10次。
照海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在五脏的功能中,肺主气司呼吸,而肾主纳气,以引气归元,肾气不足时多有咳、喘等逆气之症。加上列缺与照海两穴都是八脉交会穴,列缺通于任脉,照海通于阴跷脉,而两条奇经又会聚于咽喉处,因此两穴形成了一对儿经典的组合。照海又怎么取呢?沿内踝尖向下循按到内踝的末端,可以感觉到这里有一个明显的骨缝,即为照海穴,用指尖掐按,每次3-5分钟,每日5-10次。
(3)咳嗽痰白
很典型的风寒咳嗽,一般发生在冬天,特点是咳嗽,咽痒,咳痰清稀,痰白稀薄,鼻塞流清涕,舌苔白等,要想防止风寒咳嗽,一定要加强抵御寒气的能力。
低头时,摸到颈后最突起的高骨,在这块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这里是人体所有阳经汇聚之处,阳气聚集。用手掌搓热颈后的大椎穴,以皮肤发热发红这度,帮助振奋阳气,抗御外邪。如果能洗上热水澡,那么就用热水多冲冲这个部位吧,哪怕只用热气腾腾的毛巾晤晤大椎,都能抵御寒气的侵袭。
宝宝拉肚子按什么穴位可以止泻
1、宝宝拉肚子按摩中脘穴
患儿仰卧,家长用掌心对准中脘穴顺时针摩动1分钟。
位置: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
操作:
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约揉2~5分钟。
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约5~10分钟。
主治:泄泻,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
2、宝宝拉肚子按摩脾俞穴
患儿仰卧,家长双掌相叠,掌心对准脐部,轻轻按压并施振颤法1分钟,然后双掌突然提起,如此一按一松,反复操作5~10遍。
穴位:脾俞。
位置: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用两拇指在两侧脾俞穴上按揉。约按揉1~3分钟。
主治:腹泻,疳积,食欲不振,呕吐,四肢乏力等。
3、宝宝拉肚子按摩天枢穴
取坐位或仰卧位,用食指和中指的指端,慢慢深压住肚脐左右两边的天枢穴(脐旁2寸处),约按压10分钟后,再慢慢抬起按压的手指。一般按压一次可以缓解腹泻,使大便成形。
4、宝宝拉肚子按摩下痢穴
下痢穴是治疗腹泻的特效穴,用手指用力按压这个穴位,便意就会立即消失。出现严重腹泻的时候,刺激这个穴位,症状也会减轻。正坐或者仰卧、翘脚的姿势,这个穴位于足背部位,脚拇趾和第二个脚趾中间向里2厘米的地方。
宝宝拉肚子按什么穴位可以止泻
1、宝宝拉肚子按摩中脘穴
患儿仰卧,家长用掌心对准中脘穴顺时针摩动1分钟。
位置: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
操作:
1.1、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约揉2~5分钟。
1.2、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约5~10分钟。
主治:泄泻,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
2、宝宝拉肚子按摩脾俞穴
患儿仰卧,家长双掌相叠,掌心对准脐部,轻轻按压并施振颤法1分钟,然后双掌突然提起,如此一按一松,反复操作5~10遍。
穴位:脾俞。
位置: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用两拇指在两侧脾俞穴上按揉。约按揉1~3分钟。
主治:腹泻,疳积,食欲不振,呕吐,四肢乏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