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酮的化验结果临床意义
睾酮的化验结果临床意义
(1)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水平可明显降低,且血清T水平与血糖浓度和病程呈负相关。研究发现,睾酮具有显著的胰岛细胞保护作用,T不仅可增加受IL-1β抑制的胰岛细胞的分泌,而且可以明显地促进胰岛素的合成。
(2)男性血清T升高可见于以下疾病:睾丸间质细胞瘤、真性性早熟、家族性不完全假两性畸形Ⅱ型、完全或不完全性睾丸女性化、男性不育综合征、Reifenstein综合征以及应用苯妥英钠、丹那唑等具有雄激素作用的药物。
(3)男性血清T降低可见于以下疾病:先天性曲细精管发育不全(Klinefelter综合征)、无睾症、隐睾症、间质细胞发育不全或不发育等原发性男性性功能减退症;促性腺激素分泌低下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单纯性LH缺乏症、肥胖生殖无能综合征(Forehlish综合征)等下丘脑-垂体性疾病;高泌乳素血症,皮质醇增多增多症,因3β-羟类固醇脱氢酶、17-羟化酶等酶的缺乏所致的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应用氨基导眠能、氨体舒通、大麻、酮康唑和双氯苯二氯乙烷等抑制睾酮合成的药物。
(4)部分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膜细胞增生症、卵巢男性化肿瘤、先天性21-羟化酶及11-β羟化酶缺乏症所致的。肾上腺皮质增生等女性患者可出现血清睾酮水平升高。
长期抽烟会睾酮低吗
1、长期抽烟会睾酮低吗
我们都知道烟中含有比较多的尼古丁的成分,经常写可能会引起血浆中的睾丸酮的水平有所下降,经常吸烟还可能会引起阴茎勃起异常的现象,长期的吸烟的患者可能会引起阳痿的症状,可能会导致早泄的产生。
经常性吸烟对男性的精子的生成有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引起精子的畸形的现象,也可能会导致男性出现不育症,所以男性平时应该注意有效的生活调理,尽快戒烟,这样对身体健康是比较好的。
2、睾酮的测定原理
放射免疫测定法:睾酮主要产生于睾丸小叶曲精管之间的间质细胞,此外肾上腺皮质也能合成。当标本中加入H睾酮和睾酮抗体即产生竞争抑制作用,在反应系统中,当H睾酮和其抗体量保持恒定,则标记抗体复合物的形成量受未标记抗原量所制约,用葡聚糖加膜活性炭进行分离,使结合标记抗原与游离标记抗原分开,测定沉淀的结合部分,进行液闪仪计数(dpm)与标准相比,求出未知样品的含量。
3、睾酮的化验结果临床意义
男性血清T升高可见于以下疾病:睾丸间质细胞瘤、真性性早熟、家族性不完全假两性畸形Ⅱ型、完全或不完全性睾丸女性化、男性不育综合征、Reifenstein综合征以及应用苯妥英钠、丹那唑等具有雄激素作用的药物。
睾酮高的原因
女士在正常情况下,血清内的睾酮稳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假如超过正常值,则说明有存在一些异常病症,女性朋友最好是尽快去医院检查和治疗。
睾酮高的因素二、睾酮、雌二醇结合球蛋白减少,使游离睾酮增多是女性睾酮高的原因其中之一。
睾酮高的因素三、卵巢或肾上腺皮质分泌过量。
睾酮主要是由肾上腺分泌,一般偏少没有多在临床意义,但睾酮对女性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如果缺乏或极少,会表现以下临床症状:毛发,特别是阴毛,腋毛偏少, 或容易脱落;肌肉无力;性欲缺乏或低下等.如果你没有以上症状的话,有可能只是生理上的情况,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可不必过于紧张,只需要观察,生活心理上注意调节一下就行了,没必要用药;如果有以上症状的话,那就可能要全面检查一下内分泌系统的各个环节,包括下丘脑,垂体,卵巢,肾上腺等,这些可以通过 CT,磁共振或B超来检查,再根据检查结果来考虑下一步的处理措施.
丙肝化验结果怎么看
丙肝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特别是胆红素及转氨酶的异常、丙肝病毒抗体阳性或丙肝病毒-RNA阳性,最常用的标记物检查是丙肝病毒抗体检查。通过这些丙肝检查方法,可以正确的诊断丙肝。抗-hcv检查结果阳性为感染丙肝病毒的标志,但不能反映出是处于急慢性抑或是恢复期感染。这时候就需要结合HCV-RNA的检查,HCV-RNA检查能够大致反映出感染丙肝病毒的数量及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对于丙肝的诊疗和治疗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丙肝化验结果怎么看?
丙肝抗体(抗-HCV):丙肝抗体即是丙肝表面抗体,它并不是一种保护性的抗体,它是感染丙肝病毒的标志,丙肝抗体阴性一般是指没有感染丙肝病毒,而丙肝抗体呈阳性则说明体内感染丙肝病毒,具有传染性。
HCV-RNA:HCV-RNA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的特点,HCV-RNA阳性是HCV感染的直接证据,是丙肝病毒复制指标,具有传染性。若HCV-RNA阴性,则说明HCV被清除,因此,HCV-RNA检查也可以做为判断预后和疗效的指标。
需要说明的是,HCV-RNA检查虽然可以反映病毒的复制及活跃程度,但并不能准确的反映出病情的轻重程度,此时还需要结合肝功能及b超的检查结果来判断。一般患有丙肝,其肝功能都是异常,它是作为肝脏发炎的一个指标,同时也证明丙肝病毒是会严重损伤肝脏细胞的。
丙肝抗体是在丙肝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免疫系统受到刺激后产生的,所以检测出丙肝抗体的存在,就可以判断丙肝病毒存在的状况。从丙肝病毒的入侵到人体内产生丙肝抗体的大约需要三个月,所以在感染丙肝的最初三个月,检测结果可能出现假阴性。
如果患者的免疫系统能力较弱,不能及时产生抗体,也可能会产生假阴性的结果。因此,免疫系统差的人应该通过HCVRNA聚合酶链反应测试来检验是否得了丙肝。
此外,不同情况的患者,丙肝检查方法也是不同的。如对于慢性肝病或转氨酶异常患者,若丙肝抗体阳性则丙肝的诊断基本成立。如果一个健康人,即无输血史,又无临床症状及体征,转氨酶正常,丙肝病毒抗体呈阳性,这个丙肝的诊断就需慎重了,需要进一步检查。
便常规检查有什么意义
大便化验常规包括7项内容,各种结果代表的临床意义各不相同。
1、粪便颜色
正常颜色:成人呈黄褐色,婴儿为黄色或金黄色。
临床意义:柏油色,见于上消化道出血等。红色,见于痢疾、结肠癌、痔出血等。陶土色,见了各种原因所致阻塞性黄疽等。绿色,见于婴儿消化不良等。黄绿色,见于伪膜性肠炎等。
2、粪便形态
正常形态:成形软便。
临床意义:粥样或水样稀便,见于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伪膜性肠炎等。粘液性或脓血性便,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大肠炎、小肠炎、结肠癌、直肠癌等。凝乳块便,见于婴儿乳汁消化不良等。细条状便,见于结肠癌等所致直肠狭窄。米汤样便,见于霍乱、副霍乱等。
3、粪便细胞
正常参考值:红细胞:0/HP。白细胞:偶见/HP。
临床意义:红细胞出现和增多,见于痢疾、肠炎、结肠癌、痔疮出血等白细胞增多,见于肠炎、细菌性痢疾。
4、粪便潜血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胃肠道恶性肿瘤、伤寒、溃疡病、肝硬化等所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5、粪胆素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和肝性黄疽等。
6、粪便胆红素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阻塞性黄疽等。
7、粪便细菌培养加药敏
正常参考值:阴性(无致病菌)。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细菌性痢疾、伤寒、肠结核、急慢性肠炎等。同时可根据药物敏感,选择有效的抗菌素。
血常规的临床意义 重要指标
血常规的化验单往往有很多的数值,其实不必过于研究每一项的数值的重要意义,对于我们来说没有多大意义,我们只需要主要了解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这三个数值和临床意义就可以了。
甲胎蛋白化验单怎么看
甲胎蛋白是存在于大家胎儿时期血清中的糖蛋白,一般出生后2周会自然消失于血清中。但成人如果肝细胞受到损伤,甲胎蛋白会重新出现,而如果肝细胞发生癌变,人体就会重新具有产生甲胎蛋白的能力。因此临床上,医师都将甲胎蛋白检查数据作为协助诊断肝癌的重要指标。
那么,甲胎蛋白检查后,甲胎蛋白化验单怎么看?
首先,我们先简单来了解甲胎蛋白正常值。
1、 如果甲胎蛋白化验单上甲胎蛋白≤400微克/升,则显示为阴性,临床意义:未患有肝癌。(不过,胎蛋白检测结果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肝癌的可能,因为检查的结果可能是假阴性。)
2、 如果甲胎蛋白≥400微克/升,则显示为阳性,临床意义:有可能患有原发性肝癌。不少患者从初次检测到甲胎蛋白阳性到出现典型临床表现,间隔为11个月-1年多。所以如果早期检测到甲胎蛋白阳性并排除假阳性的患者,即可考虑按肝癌处理,进行进一步的综合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孕妇的甲胎蛋白化验单,其甲胎蛋白标准值是不一样的,因为甲胎蛋白的标准跟怀孕周数有很大的关系,一定要结合怀孕周数来看。在孕10-16周,甲胎蛋白不超过400μg/l的,一般属正常生理现象。但甲胎蛋白数值越高,则胎儿是无脑儿、脊柱裂等情况的可能越大。甲胎蛋白数值越低,则可能是唐氏综合症。如果甲胎蛋白化验单数值偏高或偏低的,孕妈最好是进行再次复查,确诊是否为胎儿异常。
卵巢功能检测试纸使用方法
1、收集尿液于干燥、清洁的容器内。
2、将待测样本从储存条件下取出,平衡至室温并编号。
3、从包装盒中取出检测试纸包装,打开铝箔包装袋,取出检测试纸,并平置于台面上。
4、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吸取尿样2滴,加到检测试纸的加样孔内。
5、5分钟时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8分钟后显示的结果无临床意义。
睾酮的医学检查
检查名称
睾酮
分类
激素类测定 > 性腺激素测定
睾酮的测定原理
放射免疫测定法:睾酮主要产生于睾丸小叶曲精管之间的间质细胞,此外肾上腺皮质也能合成。当标本中加入H睾酮和睾酮抗体即产生竞争抑制作用,在反应系统中,当H睾酮和其抗体量保持恒定,则标记抗体复合物的形成量受未标记抗原量所制约,用葡聚糖加膜活性炭进行分离,使结合标记抗原与游离标记抗原分开,测定沉淀的结合部分,进行液闪仪计数(dpm)与标准相比,求出未知样品的含量。[3]
操作方法
(1)样品预处理:男性取血浆0.05ml,女性取0.5ml,加0.1mol/L氢氧化钠0.2ml和二氯甲烷5ml,剧烈振荡3~5min,吸去血浆层,二氯甲烷层用蒸馏水洗二次,每次1ml,离心(1500r/min)3min,吸出二氯甲烷液双份各1ml,45℃水浴吹干,作放射免疫测定。[3]
正常值
总T:女性,0.21~3.01nmol/L;男性,9.45~37.45nmol/L。
游离T:女性,(11±2)pmol/L;男性,(276±80)pmol/L。
化验结果临床意义
(1)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水平可明显降低,且血清T水平与血糖浓度和病程呈负相关。研究发现,睾酮具有显著的胰岛细胞保护作用,T不仅可增加受IL-1β抑制的胰岛细胞的分泌,而且可以明显地促进胰岛素的合成。
(2)男性血清T升高可见于以下疾病:睾丸间质细胞瘤、真性性早熟、家族性不完全假两性畸形Ⅱ型、完全或不完全性睾丸女性化、男性不育综合征、Reifenstein综合征以及应用苯妥英钠、丹那唑等具有雄激素作用的药物。
(3)男性血清T降低可见于以下疾病:先天性曲细精管发育不全(Klinefelter综合征)、无睾症、隐睾症、间质细胞发育不全或不发育等原发性男性性功能减退症;促性腺激素分泌低下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单纯性LH缺乏症、肥胖生殖无能综合征(Forehlish综合征)等下丘脑-垂体性疾病;高泌乳素血症,皮质醇增多增多症,因3β-羟类固醇脱氢酶、17-羟化酶等酶的缺乏所致的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应用氨基导眠能、氨体舒通、大麻、酮康唑和双氯苯二氯乙烷等抑制睾酮合成的药物。
(4)部分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膜细胞增生症、卵巢男性化肿瘤、先天性21-羟化酶及11-β羟化酶缺乏症所致的。肾上腺皮质增生等女性患者可出现血清睾酮水平升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