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辛散温通,活血祛瘀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辛散温通,活血祛瘀
川芎辛散温通,功能活血祛瘀,作用广泛,用于胸胁疼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扑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病症。
川芎白芷鱼头汤
川芎可以搭配白芷,因为白芷也是有很好的活血和止痛的功能,再搭配上鱼头就可以做出一道很有养生功效的药膳川芎白芷鱼头汤。
白芷(拉丁文名: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 Benth. et Hook. f. ex Franch. et Sav),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5米。下辖种有杭白芷、祁白芷、白芷(原变种)、台湾独活。
以根入药,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赤白带下、痛疖肿毒等症,亦可作香料。北方的一些省区有栽培,多自产自销,少数调省外。一般生于林下、林缘、溪旁、灌丛和山谷草地。
川芎(学名: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是一种中药植物,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本品辛温升散,凡阴虚阳亢及肝阳上亢者不宜应用;月经过多、孕妇亦忌用。
基本材料
鳙鱼头1个,川芎6克,白芷10克,生姜3片
制作方法
1.将鱼头去鳃,洗净沥干水,起油锅下鱼头煎至微黄,铲起;川芎、白芷、生姜分别用清水洗净。
2.将全部用料一齐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用文火隔开水炖2--3小时,调味食用。
3食疗功效
[食疗功能]:发散风寒、祛风止痛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川芎以及什么是白芷,川芎和白芷有个共同点就是都能起到活血和止痛的功效,而鱼头汤也是非常补血的食物,所以我们做出来的这道川芎白芷鱼头汤能够有很好的养生功效和日常的保健作用。
产妇恶露不下的中医调理方法
1.温宫逐瘀汤
【组成】 桂枝10克 小茴香12克 当归12克 红花6克 降香5克 甘草3克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温阳祛寒,活血逐瘀。
【主治】 胞宫素有积寒,或分娩时气候寒冷,余血与浊液停留胞宫,寒凝成瘀,恶露不下,或恶露甚少,小腹阵痛,扪之有形,肢冷,舌边紫黯,苔白,脉沉迟。
【方义】 桂枝温通血脉,祛寒逐瘀;小茴香温散下焦寒邪,理气止痛;当归、红花、降香辛散温通,活血祛瘀而止痛;甘草缓和诸药。
【加减】 (1)阴寒太盛,小腹冷痛,四肢冷,脉细迟,去桂枝,加肉桂5克(研末,分3次冲服),助阳气,散寒凝。
(2)小腹痛难止,加延胡索10克,行瘀止痛。
2.清宫逐瘀汤
【组成】 黄柏6克 白薇10克 当归12克 丹参15克 桃仁12克 凌霄花6克
益母草15克 甘草3克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热凉胞,活血化瘀。
【主治】 胞宫素蕴热邪,分娩之后,瘀留胞宫,热与瘀结,或恶露内积,日久化热,小腹胀痛,久则刺痛,或扪之有块,口渴,舌红边黯,苔黄,脉沉数。
【方义】 黄柏苦寒,清下焦而凉胞宫;白薇苦咸寒,气微香,凉血清胞;当归、丹参、桃仁、凌霄花、益母草活血逐瘀;甘草养胃气,缓诸药。
【加减】 (1)小腹痛甚,加五灵脂10克(布包煎),祛瘀止痛。
(2)瘀难消除,痛久不止,加三七6克、血竭5克,二味研末,每服3克,用药汁冲服,化瘀止痛。
(3)伴有妇科炎症,加蒲公英15克、肿节风12克,清热解毒。
(4)病久不愈,脾胃不健,脘满纳少,加山楂12克、谷芽15克,健脾和胃。
元胡止痛片详细说明
药品类型:非处方甲类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褐色;气香,味苦。
主要功效:理气,活血,止痛。
适用病症:气滞血瘀所致的胃痛,胁痛,头痛及痛经。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6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
药性分析:方中延胡索辛散温通,既善于活血祛瘀,又能行气止痛,为本方之君药。白芷辛散温通,长于祛风散寒,燥湿止痛,为本方之臣药,助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全方合用,共奏理气,活血,止痛之功。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药品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1.饮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2.忌愤怒、忧郁、保持心情舒畅。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5.疼痛严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方法:密封。
什么中药泡水喝降血脂
红花:红花辛散温通,专入血分,具有活血散瘀,通经脉,祛瘀之功效,多用于防治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等。与山楂泡水饮可消食导滞,祛瘀降脂,适宜于各种类型的高血脂症,对气血瘀滞型高血脂患者尤为适宜。
丹参:丹参味苦,性微寒,入心,心包,干净,具有活血化瘀,养血安神,凉血消痈,排脓生肌和降压减脂的功能,和生山楂泡水饮可滋补肝肾,活血祛瘀,降压减脂,适宜于各种类型的高血脂症,原发性高血压,对中老年湿热内蕴,气血瘀滞型高血脂症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尤为适宜。
姜黄:姜黄具有降血脂作用,其所含的姜黄素具有明显的降血浆总胆固醇和β-脂蛋白作用。和陈皮泡茶饮,可消食导滞,活血行气,散瘀降脂,适宜于各种类型的高血脂症,对脾虚湿盛,气血瘀滞型的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尤为适宜。
泽泻:泽泻甘淡渗湿,利水作用与茯苓相似,为水湿症常用药物,且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用来泡水喝可利湿减肥,护肝消脂,适宜于各种类型的高血脂症。
川芎阴虚阳亢者慎用
川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叶、根茎皆可入药,为祛风止痛要药。
川芎叶,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的苗叶。川芎叶,古称蘼芜,如古乐府《上山采蘼芜》载有:“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本草纲目》言“其茎叶靡弱而繁芜,故以名之……其叶似当归,其香似白芷”。古人相信靡芜可使妇人多子,故多作为香囊的填充物。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辛、温,入肝、肾经,有祛风止眩、补肝明目、除涕止唾之功,适用于头风头眩、流泪、多涕唾、泄泻、咳逆等。
川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茎,为四川特产药材。本品性味辛温,入肝、胆、心包经,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各种疼痛。
川芎及叶辛香温散,温通血脉,既能活血祛瘀以调经,又能行气开郁而止痛,能通达气血,为血中气药,适用于气滞血瘀诸症,如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难产、产后瘀阻腹痛、胸胁作痛、跌打损伤、疮痈作痛等。又具升散之性,能上行头目,为治头痛之要药,适用于各种头痛症。《本经》言其“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脉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生物碱等,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川芎嗪能透过血脑屏障,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及脑血管疾患。有镇静作用,加强子宫收缩,甚至痉挛,大剂量则转为抑制,使收缩停止。本品性升散,阴虚阳亢者慎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有出血性疾病者不宜选用。现介绍几则治疗方供选用。
有哪些活血化瘀中药
活血化瘀为中风病常用治法,肝风妄动,扰乱气血,内则清窍气血瘀滞;外则肢体筋脉失养。故见口舌歪斜,言语謇涩,肢体拘挛,不能屈伸;手脚麻木,肿胀沉困,舌质黯,边现瘀斑等症,此时宜用活血化瘀之法,可化神明之府的瘀滞,开诸经络的闭塞,展肢体的痿废,舒指趾的拘挛,是谓中风主治的大法之一。
药选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丹参、琥珀、川牛膝、乳香、没药、茺蔚子等药。其中,当归祛瘀血,养新血,又能补血,一药而多能;川芎上行头目,畅血之气,《药品化义》上说:“川芎气辛温,能横行利窍,使血流气行,为血中之气药……以其性温行血海,能通周身血脉,宿血停滞”。
当归、川芎配伍,能上开脑络之瘀闭,外舒肢体筋脉之拘挛,效果较好。红花辛香走窜,活血通经脉,以通经络之不利,达四肢祛瘀血;桃仁甘苦相兼,性平濡润,去瘀血,润肠道,以治遍身之疼;四肢麻木,大便燥结,桃仁、红花相伍,辛润结合,功效益彰。川牛膝引血下行,以化脑脉之瘀滞,止脑之出血,并通利四肢关节。
丹参、乳香、没药均能活血而祛瘀。其中丹参尚能降而行血,清血中之火,安神志为其长;乳香长于散结、活血、止痛,以治筋骨指节之拘挛;没药、茺蔚子善于祛瘀散血,琥珀安心神而化瘀血。当归、丹参、乳香、没药四药合用,组成了张锡纯的“活络效灵丹”,用于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尤见其长。
月经老是推迟怎么办
1.温胞调经汤
【组成】 当归15克 川芎10克 吴茱萸4.5~6克 桂枝10克 红花6克 乌药
10克 艾叶6克 甘草3克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温胞宫,祛阴寒,调经血。
【主治】 阳气不足,阴寒内盛,血为寒凝,胞脉受阻,冲任不调,血海不能按时充满,则经水后期,40~50天才来潮,色黯量少,或伴少腹绞痛,肢冷畏寒,舌淡苔白,脉沉紧或细迟。
【方义】 当归辛甘苦温,气香质润,走而不散,补血活血,温通血脉;川芎辛温香窜,活血行气,祛寒调经;吴茱萸辛苦性热,散寒止痛;桂枝辛甘性温,通阳祛寒,活血散结;乌药辛温香窜,祛寒邪,疏气滞;红花辛散温通,活血化瘀,调经止痛;艾叶苦辛而热,祛寒湿,暖胞宫,理气血;甘草协调诸药。
【加减】 (1)阴寒太盛,阳气虚弱,少气懒言,四肢冷,面色㿠白,脉细迟,去吴茱萸,加熟附片10克、党参12克,扶阳补气。
(2)小腹剧痛,加沉香4.5克、延胡索10克,行气祛寒,祛瘀止痛。
(3)寒湿积于胞宫,平时白带清稀,加佩兰12克、茯苓15克,化利湿浊。
(4)肾阳不足,腰腹冷痛,小便清多,去桂枝,加肉桂4.5克(研末,分3次冲服)、巴戟天12克,温肾壮阳。
(5)脾胃虚寒,经期脘腹胀满,大便稀薄,纳少,加白术12克、白扁豆12克、砂仁5克,温中补脾。
(6)月经量少,小腹剧痛,脉沉紧,加莪术10克、泽兰12克,祛瘀止痛。
2.温化调经汤
【组成】 吴茱萸6克 佩兰12克 茯苓12克 当归12克 川芎10克 红花3~6克 泽兰12克 沉香3克(后下) 甘草3克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温燥化湿,利浊活血。
【主治】 寒湿阴邪,客于胞宫,冲任受阻,血行缓慢,月经延期,量少色黯,脘腹胀满或痛,腰膝重着,白带稀多,舌苔白腻而厚,脉沉缓。
【方义】 吴茱萸辛苦热燥,散寒燥湿;佩兰芳香化湿,茯苓健脾,渗利湿浊;当归、川芎活血调经;红花、泽兰温通血脉;沉香辛香温通,理气滞,祛阴寒;甘草缓和药性,以防温散太过。
【加减】 (1)寒邪盛,小腹冷痛,加桂枝10克,温通寒邪。
(2)经来腹痛如绞,加延胡索10克,辛苦温通,祛寒邪,化瘀凝,止腹痛。
3.清化调经汤
【组成】 黄柏6~10克 佩兰12克 茵陈蒿15克 萆薢12克 香附10克 当归12克 益母草15克 泽兰12克 甘草3克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化渗利,活血调经。
【主治】 过食生冷、肥甘,久而积湿生热,或感受湿热,逐渐入里,或素体多湿,蕴而化热,下积胞宫,冲任不利,血行受阻,月经推后,色黯红,小腹胀痛,舌红边黯,苔黄腻脉滑数。
【方义】 黄柏苦寒,除下焦湿热;佩兰芳香,宣化湿浊;茵陈蒿、萆薢清利湿热;香附理气开郁;当归和血调经;益母草活血调经,且可利水;泽兰辛散气香,行气活血,通利月经;甘草缓和药性,防止苦寒、渗利、行气、破血太过。
【加减】 (1)兼肝火,胁肋胀痛,口苦,脉弦滑数,加柴胡12克、郁金10克,疏肝泄火。
(2)脘腹胀满,纳差,加厚朴花6克、神曲12克,化湿调中。
(3)平时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气臭,加鲜车前草3蔸、马鞭草15克,解毒利湿。
(4)小腹痛甚,加青木香6克,行气止痛;五灵脂10克,祛瘀止痛。
孕妇能吃川芎吗
川芎,是一种中药植物,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本品辛温升散,凡阴虚阳亢及肝阳上亢者不宜应用;月经过多、孕妇亦忌用。
用于胸胁疼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扑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病症。川芎辛散温通,功能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用于各种瘀血阻滞之病症,尤为妇科调经要药。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常配当归等药同用;治胸胁疼痛,可配柴胡、香附等同用;治风湿痹痛,可配羌活、独活等同用;治症瘕结块,可配三棱、莪术等同用;治疮疡肿痛、跌打损伤,可配乳香、没药等同用。
在饮食及人群方面,风寒头痛、风热头痛、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等病症患者适宜食用。但是,高血压性头痛、脑肿瘤头痛、肝火头痛等患者以及阴虚火旺者不宜食用。
月季花的配伍及妙方应用
配丹参
活血调经,丹参功能活血通经,为妇科之要药,是常用活血调经之品,本品可活血调经,二药相配,可相须为用,治疗肝郁不舒,经脉阻滞,月经不调等症。
配酒
消肿止痛。酒幸散温通,本品具活血、消肿之功,二者相伍,月季花得酒,则辛散温通,活血消肿之力更甚,故可治疗筋骨肿痛,跌打损伤之症,使瘀血去,经脉通,肿自消,痛可止。
月季花的附方
第1步治月经不调
鲜月季花每次五至七钱,开水泡服,连服数次。(《泉州本草》)
第2步治肺虚咳嗽咯血
月季花合冰糖炖服。(《泉州本草》)
第3步治筋骨疼痛,脚膝肿痛,跌打损伤
月季花瓣干研末,每服一钱,酒冲服。(《湖南药物志,)
第4步治产后阴挺
月季花一两炖红酒服。(《闽东本草》)
第5步赤白带下
取月季花根9~15克,水煎服。
第6步腰膝肿痛
取鲜嫩月季花叶适量,捣烂敷患处。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行气药、祛风药、活血药;活血行气,适宜瘀血阻滞;祛风止痛,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腥痛、症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跌打损伤;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风寒湿痹,痈疽疮疡。
川芎的鉴别:根茎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表面黄褐色至黄棕色,粗糙,质坚,不易断,味苦,辛,微回甜,有麻舌感。以个大饱满为佳。
食疗价值
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川芎、酒川芎、炒川芎、麸炒川芎,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密闭,阴凉干燥处,防蛀。
食疗作用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经,气香升散
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难产,胞衣不下,产后恶露腹痛,肿块,心胸胁疼痛,跌打损伤肿痛,头痛眩晕目暗,风寒湿痹 ,肢体麻木,痈疽疮疡。
食物相克
川芎恶山茱、狼毒,畏硝石、滑石、黄连,反黎芦。
做法指导
1. 血瘀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难产、产后恶露腹痛,以及肿块等症,可与熟地(或生地)、白芍(赤芍)、当归组成基本方,然后根据病情进行加味。
2. 凡偏正头风头痛,属风寒昨,可荆芥、防风、细辛、白芷等配伍。
宜忌人群
在饮食及人群方面,风寒头痛、风热头痛、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等病症患者适宜食用。但是,高血压性头痛、脑肿瘤头痛、肝火头痛等患者以及阴虚火旺者不宜食用。
结语:川芎贵为中药,对服用人群有严格的要求。虽然它能活血,但如果无其他病症,想要通过食用川芎来达到养生目的,还是要先询问医师的建议再决定食用量哦~
川芎的美容功效
川芎不仅能治病,还可以美白护肤。如今,随着中药美容法天然、健康、环保、安全、有效的特性得到爱美人士的不断认识,传统各种具有美容功效的中草药也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青睐。那些来自中药材的植物精华,以其天然的本质滋养着信赖它的肌肤,使其美、使其净、使其精、使其纯,散发着神秘的东方魅力。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川芎的美容功效。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作用广泛,尤为妇科调经要药。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止痛解毒之效,同时可以润泽肌肤、祛风活血、祛斑疗疮,以达美容之功。现代研究证实,川芎具有降低血压、防止血栓形成、抗癌、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川芎对微循环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其水浸液对某些致病性皮肤真菌有较强的抑制力。川芎还有抗维生素E缺乏的作用。此外,川芎还能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对黑斑、雀斑、老年斑能起到治疗作用。
1.用于粉刺、白癜风,川芎辛香祛风,温通行血,具有活血、祛风之功。治瘀热互结之粉刺,常配伍连翘、白芷、黄芩、栀子等祛风、清热之品。治肝郁气滞血瘀之白癜风,常与荆芥、丹参、蒺藜、当归等活血、祛风之品配伍内服,同时取红花、川芎、蒺藜制成酊剂,外涂。
2.用于面斑、皮肤粗糙,川芎辛温,功能活血行气,为“血中气药”。治疗面斑属于血瘀气滞者,常与丹参、柴胡等活血、疏肝之品配伍。治气滞血瘀之皮肤粗糙,可与香附、当归、赤芍等行气、活血、养血之品配伍同用。
3.用于口臭、牙齿黄黑,川芎气味芳香,有香口除臭、洁齿之功。治口臭,可水煎频频含咽,或单用锉小块含化咽津。用于牙齿黄黑,可配伍丁香,为末,搽牙,可使牙齿洁白。
4.用于延缓衰老,由当归、川芎、红花、熟地、桃仁等名贵中药组成的汤剂可调节女性内分泌,具有调经、除斑、养颜和延缓衰老的功效。
5.用于单纯性肥胖症,如三花减肥茶,将川芎与荷叶、玫瑰花、玳玳花、茉?莉花配合,研末开水冲服代茶饮,功能祛痰逐饮,利水消肿,主治肥胖及高血脂。
6.此外,川芎亦具香体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