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玩具让婴儿认识事物
利用玩具让婴儿认识事物
婴儿一般比较喜欢各种色彩鲜艳、能发出响声、形象生动逼真的玩具,如各种形象的小动物、娃娃、各种交通工具、日常生活用品等。通过这些玩具,可训练婴儿多看、多听,认识周围事物,学习用语言与大人交流,有利于婴儿智力的开发。
大人要利用各种形象玩具,让婴儿认识事物,如让婴儿玩小动物玩具时,可以告诉他小动物的名称,逗引婴儿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如“汪汪”,“猫猫”。玩玩具娃娃时,可教婴儿认识五官的名称,如认识娃娃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可先让他指出娃娃的五官,慢慢地他就会明白自己的五官在哪儿,可教他直接指自己的眼睛、嘴巴、耳朵等。还可教婴儿给玩具娃娃喂饭、穿脱衣服,培养婴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大人要尽可能地对这些动作进行讲解,使婴儿在逐渐认识的过程中学会用语言加以表达,同时可培养婴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玩各种交通工具玩具时,可告诉他这些交通工具的名称、用途、特征及发动的声音。还可以把这些形象生动的玩具藏在容易找到的地方让婴儿来寻找,也可以把这些玩具用布蒙起来,只露出一部分,让婴儿猜猜这是什么。
形象玩具应选用容易清洗、对人体无毒的软硬塑料、橡胶或布等材料制作,并要定期清洗消毒。
利用小游戏可以开发宝宝的潜能
一、坐稳
让宝宝坐在床上,宝宝旁边再放几个小玩具,宝宝能用双手去摆弄玩具而不用手去支撑身体。妈妈在宝宝身后同宝宝说话,引宝宝转动头和身体去看妈妈,爸爸在另一侧用玩具引逗,又使宝宝的头和身体转向另一侧。如果宝宝的头和身体向两侧转动之后仍能不失重心,则说明宝宝坐着的稳定性良好。
二、翻滚
让宝宝在游戏毯或地毯上坐着玩,如果将玩具小汽车从宝宝左侧开到其右侧,宝宝想转向去拿,但够不着,于是使劲翻成俯卧再转身,终于将小车拿到手中。
宝宝要克服自身的重力才能滚动,翻滚比较费劲,从肌肉、关节、韧带、皮肤感觉等,都会成为信号传入大脑记忆库中。越是全身的大动作,就越能锻炼宝宝的感觉综合,促进大脑和前庭系统的发育。
三、认识第一个身体部位——手
教宝宝与人握手,告诉宝宝“伸手”,并引导宝宝伸出手来同人相握。如果宝宝懂得在妈妈说“手”时伸手,就认识了身体的第一个部位。多温习几天,让宝宝认识身体的第一个部位—手。
四、声音游戏
录制生活中常听见的各种声音,如汽车喇叭声、铃声、水声、钟声以及各种动物的叫声,播放的同时抱宝宝去观察、认识各种相应的实物或物品图片;播放宝宝自己的哭声以及别的宝宝的哭声,观察反应。
这个游戏可发展宝宝听觉的灵敏度,即对声音精细的分辨力,同时也逐渐让宝宝在不同的声音与事物间建立联系。
五、理解“不”的含义
要让宝宝懂得“不”的含义。当宝宝把不该放在口中的东西如废电池、电器插头、火柴棍等拿到嘴边时,妈妈应用严肃的表情加上声音“不”,或者用手摆动叫宝宝勿放入。如果宝宝不明白,应把其手中之物夺去,并说“不能吃,有毒”。有些宝宝听话,有些宝宝则会大哭,但无论如何,妈妈不能妥协,只要坚持,宝宝很快会明白“不”的含义,而且学会服从。这时应马上表扬,让宝宝懂得有些事可以做,另一些事不许做。
满7个月的宝宝应当学会抑制,不能随心所欲。如果不在宝宝能理会之前立一些规矩,宝宝就会发展成为不听话或者惯坏的孩子。要宝宝学会抑制自己的欲望,听从妈妈的意见对自己有益的。要在宝宝刚懂得“不”的含义时抓紧教育,否则等到宝宝养成一切都要我行我素的习惯再教育就有点迟了。
六、训练表示大小便
宝宝如果有大小便时,没有经过训练的宝宝往往没有任何表示或发愣,停止活动后即拉出大小便。而如果妈妈在把大小便时,嘴发出声音,如小便时“嘘”、大便时“嗯”,并反复练习,那一段时间后宝宝也会通过发声加上动作来表示便意。
这个训练主要是让宝宝学会自理,先要在便前作出表示,同时要自己控制,等待妈妈把持后才排泄。在训练的过程中辅以表扬以巩固成绩。
七、测试观察能力
把宝宝的玩具突然拿走,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宝宝会吵闹,则表明他觉察到玩具被拿走,以此来测试宝宝的观察能力。这是婴儿智力测验的一道题。当然,前提是这个玩具是宝宝喜欢、感兴趣的,否则不能达到预期的测试目的。
能坐稳的宝宝可以更方便地获取信息,从视听、手摸、嘴啃、脚踢等多方面去认识事物,所以认识事物的范围和深度比以前增大。7~12个月宝宝的认知、语言、与人交往、处理能力都比以前发展加快。
婴儿早期智力开发有哪些方法
1、亲情教育法
母亲和周围的人要对孩子表现出友好、喜爱和鼓励。这种情感教育应该贯穿于早期教育的始终。只有孩子感受到来自他人的爱,他才会对周围的人产生信任感,并作出友好的反应;才会促使孩子积极主动地探索外界环境、尝试新事物。亲情教育可以促进孩子情感的发展,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2、感官刺激法
让孩子多接触外界环境,通过对孩子感官的刺激来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拿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带响的玩具,让孩子去看、去听、去摸。让孩子多接触自然,扩大孩子的视野,看看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日月星辰,听听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如风声、雨声、松涛声、鸟叫声等。给孩子唱唱儿歌,放放音乐,以发展孩子的感知能力;为孩子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如搭积木、玩玩具、穿脱衣裤、扣纽扣、撕纸、剪纸、做泥塑、玩水、玩泥沙、折纸等等,以发展孩子的操作能力;要多与孩子交流,让孩子早听、多听成人讲话,鼓励孩子大胆说话等,以发展孩子的语言和记忆等思维能力。
3、游戏学习法
游戏学习法是幼儿认识世界的最佳途径,孩子在学前年龄段最适合在游戏活动中接受新知识、认识新事物。游戏是孩子的主要活动方式,其中的智力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发展智力的极重要手段。
八个月的宝宝早教游戏有哪些
1. 连续翻滚
父母可以选择让自己的宝宝躺在柔软的垫子或者床上,然后利用玩具的吸引力让宝宝自己连续翻滚来获取玩具。如果宝宝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翻滚取得玩具,不仅给宝宝一种自豪和兴奋的感觉,在此过程中,还能够让宝宝的全身变得更加的协调,动作变得更加的灵敏。
2. 看图识物
或者用图书或者卡片的方式让宝宝看到图画,然后大人说出一个图片的名称,让宝宝去寻找到以后再指认出来。这样的游戏首先可以让宝宝理解父母所说话的含义,而且可以让宝宝学会认知图像,扩展宝宝认识事物的范围。
3. 定向传物
父母可以选择给自己和宝宝手里都准备一份东西,然后通过语言交际来让宝宝和自己手上的物品进行交换。进行这个游戏的目的就是给宝宝建立起交换的概念,可以帮助宝宝培养爱分享的好习惯。
婴幼儿多爬有益健康
“爬”,看来是一种很简单的运动,但对婴儿来说并不简单,要经一番努力才能完成。“爬”,对孩子身体的生长发育、心理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些家长担心会出危险,谈孩子爬的时候,即加以阻止,这是不对的。开始婴儿只会仰卧,最多也只能坐,所接触的范围极小,不利于幼儿认识事物的更多属性。
婴儿会怕后,所接触的范围扩大了,由所躺的地方扩大到整个床,以至整个房间,使婴儿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增加了杰出的声音刺激和事物刺激,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听觉、视觉、平衡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同时,大大的扩大婴儿的认识范围,为婴儿建立、扩大和深化对外部世界的初步认识创造了条件。
·妈妈可以给宝宝练爬的方法
定向爬:即宝宝趴着,把球具放在宝宝前面适当的地方,逗引宝宝爬过去拿。待宝宝快拿到时,在放远点。如果宝宝开始不会前进,家长可以用手掌抵住宝宝的脚掌,帮助宝宝前进。
自由爬:即整理一块宽敞干净的场地(水泥地应该铺上棉垫或席)拿开一切危险物和赃物,四处放一些玩具,任宝宝在地上抓玩.但必须在家长的视线内活动,以免发生意外。
转向爬:即先将有趣的玩具给宝宝玩一会儿,然后将玩具当着宝宝的面藏宝宝身后,引导宝宝转向爬。
毛绒玩具的作用
1、利用玩具游戏不只是玩,而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好形式。例如,孩子在游戏中,有时扮演“交通警察”,手里拿着指挥棒,认真地指挥车辆和行人;有时扮演“医生”,给病人看病;有时又用积木“建筑楼房”,好象就是建筑师。无论孩子在扮演什么角色,都要想象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样的,要模仿他们的动作和语言,体验着他们对人对事的感情和态度,从中学习人们认真负责,热情待人等高尚品质,这样的游戏也为孩子将来不论从事任何工作,都奠定着良好的基础。
2、利用玩具游戏能培养婴幼儿良好的性格,是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手段。幼儿在游戏中模仿成人对劳动和一切事物的态度,体验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可以逐步认识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和风尚。
3、利用玩具游戏能对幼儿进行美育教育。丰富多彩的游戏,为幼儿获取美感创造了条件,幼儿在游戏中,不仅能感受到美,而且能提高审美能力,并能学习用各种手段去创造美。
给一岁宝宝买什么玩具好
1岁的孩子是吸收性思维和各种感知觉发展的敏感期,是器官协调、肌肉发展和对物品发生兴趣的敏感期。这时期被称为“学步期”或“运动时代”,因为孩子开始尝试运动自己的身体,喜欢到处探险,用手攒任何东西,开始学站立、走路。有一定的独立意识,好奇心逐渐增强,很多事更愿意自己去做。逐渐懂得周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能听懂的很多话,还喜欢听大人的赞扬。这时需要用玩具和游戏来帮助他发展,来增加他全身和四肢的活动。父母应该多和他一起游戏玩耍,你可为孩子挑选以下几种类型的一些玩具:
1、用柔软材料诸如橡皮、塑料或泡沫材料等制成的易抓的各种球类,能发出响声的玩具、滑梯、童车、像小型汽车那样可拖拉的玩具、玩具电话,小木琴,小鼓,金属锅和金属盘、当挤压时可以吱吱叫的橡皮玩具及不易撕坏的布质的书。
2、动物玩具、各种大小、颜色和质地的球、大的底部较重但可推倒的充气玩具,如可摇摆着发出声音的充气小丑、可拉着走同时发出音乐或模拟声响的玩具、一些互相撞击可以发出声音的玩具、大的洋娃娃和芭比娃娃、填充的动物玩具、可推可拉的玩具,如小型汽车、耐久的塑料杯和塑料碗、漏斗和量勺。
3、沫的颜料、简单的游戏拼图、简单的建筑模型、旧杂志、篮子、带盖的食管或容器、橡皮泥、活动玩具,如小火车、小卡车、假想的劳动工具和厨房用品、各种角色的木偶、适合搂抱的玩具动物或玩具娃娃。
4、选购一些婴儿容易动手的玩具,如一些成套的类似餐具的各种小物件之类的玩具,让婴儿能将那些小物件放入小容器,如小筐、小盒等,然后再把它们取出来。或提供有盖子的小盒,小瓶等,让婴儿打开或盖上盖子。
5、选购一些套塔套碗等套叠玩具,让婴儿将其拆开,再套上去,不一定要求按大小次序套好。还可让婴儿练习将套环套在自己手臂上,然后取下等动作。
6、球。玩球可锻炼全身。一周岁起开始玩球,先是玩小皮球,用手拍。接着就是玩小排球,小足球,羽毛球,用手打,用脚踢。
7、积木:孩子在玩积木的过程中,认识了图形,学会了正确分类。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促进了他们智力发展。他们用积木块组装正方体、长方体及“大楼”。先按大小,长短把积木块分成组,按红、黄、蓝、绿颜色把积木块分成类,然后把积木块配成对,还可按大小、长短、颜色多个标准统一起来,进行更复杂的分类组合排序的游戏,进而将积木块组成大小不一、颜色不同等各种类型的正方体、长方体、三角体、棱体、锥体和楼群等。
编后语:
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开发小宝宝智力的途径之一。玩具是宝宝的最佳玩伴,是促进宝宝智力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妈妈们可要精心为宝宝挑选适合其年龄特征的玩具,让宝宝玩得更开心,玩得更聪明!
婴儿早教之认知能力训练方法
听觉训练:家长可在小儿周围不同方向,用说话声或玩具声训练小儿转头寻找声源。可选择不同旋律、速度、响度、曲调或不同乐器奏出的音乐或发声玩具,也可利用家中不同物体敲击声如钟表声、敲碗声等,或改变对婴儿说话的声调来训练小儿分辨各种声音。
视觉训练:婴儿仰卧位,在小儿胸部上方20-30cm用玩具,最好是红颜色或黑白对比鲜明的玩具吸引小儿注意,并训练小儿视线随物体作上下、左右等方向运动,来刺激视觉发育,发展眼球运动的灵活性及协调性。
味、嗅、温度等感知觉训练:利用日常生活,发展婴儿各种感觉。如吃饭时,用筷子蘸莱汁给婴儿尝尝;吃苹果时让婴儿闻闻苹果香味、尝尝苹果味道;洗澡时,让小儿闻闻肥皂香味,用奶瓶喂奶时,让孩子用手感受一下奶瓶的温度等等,均有助于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触觉训练:婴儿面颊、口唇、眉弓、手指头或脚趾头等处对触压觉很敏感。可利用手或各种形状、质地的物体进行触觉练习。光滑的丝绸围巾、粗糙的麻布、柔软的羽毛、棉花、头梳齿、粗细不同的毛巾或海绵、各种形状的玩具均可让小儿产生不同的触觉感,有助于发展小儿的触觉识别能力。
除了以上训练内容之外,爸妈要注意为婴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利用婴儿醒着的时间不断地和他说话,促进婴儿更多听到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