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蛇咬伤后,残留DNA可鉴别毒蛇种类 毒蛇致上万人死亡

蛇咬伤后,残留DNA可鉴别毒蛇种类 毒蛇致上万人死亡

如今每年成千上万人死于毒蛇攻击。给中毒者注射抗毒血清的速度决定着他们的生死。但是很多被毒蛇咬伤的人无法辨别攻击他们的毒蛇种类。这就让医疗者只能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判断种类和采取治疗手段。

蛇毒怎么治呢

毒蛇产生的用于致猎物于死地的巨毒物质,它并非生存逼迫它们产生的,而是大自然神秘莫测地在它们身上调制而成的物质,分为神经性毒液和溶血型毒液,其中神经性毒液主要由一种非洲树眼镜蛇分泌,溶血型毒素主要由蝰蛇(蝮蛇)和响尾蛇产生,溶血型毒液比神经性毒液更加有效,对诸如鼠类地猎物,它几乎立即会起作用。

1、捆扎:最快的速度于咬伤上部超过1个关节或5~10cm处扎紧,以阻断淋巴液与静脉血回流为度,在清创排毒后半小时,方可 除去绑扎带。

2、环封:手指的捆扎上方分多点注射地塞米松2支+普鲁卡因1支

3、治理:2~5‰高猛酸钾水2ML往毒牙痕伤口内直接注射,(如果能在100秒内注射完成,除眼镜王蛇外,其他蛇毒基本中和 了,上面那两步也不用了;高锰酸钾液:高锰酸钾是很强的氧化剂对多种蛇毒有直接破坏作用。溶液即配即用效果较好。)

4、排毒:先用2~5‰高猛酸钾水,沿每个毒牙痕伤口内直接冲洗,然后用拔火罐对住伤口吮吸,尽可能的将毒吸出来;再扩大 伤口用高猛酸钾水一边冲洗一边排毒,直到流出鲜血为 止。全部动作最好不超三分钟。

5、原则:毒蛇咬后三分钟内蛇毒尚有100%留在牙痕伤口处(除眼镜王蛇外),30分钟内还有70%的蛇毒留在牙痕伤口处。

这篇文章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蛇毒怎么治疗,其实在毒蛇咬伤以后的紧急处理,是非常关键的,那么首先就是要包扎自己的伤口,这样是利于蛇毒不快速的进行蔓延,然后在第一时间去医院进行排毒治疗。

不小心被蛇咬了怎么办

在台湾屏东,有一条很“聪明”的巨蛇,为了逃避居民的追捕,竟然“伪装”成莲蓬头!

巨蛇伪装成莲蓬头

10月24日,一位网友在脸书上分享,有条超巨大的蛇本来躲在隔壁朋友家,消防员接到通报后前来捕捉,结果蛇在“逃亡”过程中,竟然钻到了他家的浴室里,攀在墙边假装成“莲蓬头”,而且形态还真的有点像。

这条聪明的巨蛇是在台湾乡下,由于屋主家后面最近在做防土墙有挖土,这只蛇就从洞里跑出来了。蛇跑出来后,开始“大逃亡”,先是跑到了朋友家,又被追著钻进他家浴室,挂在墙壁上,远看还真的有点像是一支超长版的莲蓬头;最后还是不敌消防队员的“法眼”,被捉走了。

延伸阅读:被蛇咬后怎么办

1、立即把被咬的地方的血液挤出来

很多人被蛇咬后无所谓或者直接就医了,这样不恰当的方式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需要及时的处理一下再就医。被蛇咬后先把被咬处的雪挤出来,防止毒液流入体内。

2、微隔离伤口

毒液挤出后迅速的把伤口用扎带隔离,意思就不让残留的毒液深入体内。若是不能及时隔离的区域就立即在毒液排出后就医。

3、就医

伤口微隔离后就立即就医,不要有任何停留。这样会减少或杜绝痛楚和病变的可能

银环蛇有毒吗

银环蛇毒腺很小,但毒性极为猛烈,是环蛇属中毒性最强的。事实上,它是继细鳞太攀蛇、东部拟眼镜蛇和太攀蛇之后,陆地上毒性最猛烈的第四大毒蛇,在世界上最毒的毒蛇综合排位(含海蛇)中也在前八之列。银环蛇的LD-50为0.108,为欧亚大陆上最毒的毒蛇。

但由于该蛇生性胆小、性情温和,不主动攻击人,因此为其所伤的案例并不多。银环蛇具有α-、β-bungarotoxin两种神经毒素,患者被咬时不会感到疼痛,反而想睡。轻微中毒时身体局部产生麻痹现象,若是毒素作用于神经肌肉交接位置,则会阻绝神经传导路线,致使横纹肌无法正常收缩,导致呼吸麻痹,作用时间约40分钟至2小时,或长达24小时。

在抗蛇毒血清应用以前,银环蛇咬伤死亡率极高,可以用神经性抗毒蛇血清治疗,但仍十分危险。人被咬伤后,起初感觉不是很明显,疼痛感较小,数小时后如不及时治疗常因呼吸麻痹而死亡。银环蛇成体供药用。孵出7~10天的幼蛇干制入药,称金钱白花蛇,有祛风湿、定惊搐的功效,治风湿瘫痪、小儿惊风抽搐、破伤风、疥癣、梅毒等症。银环蛇胆可治小儿高烧引起的抽搐。

蛇咬伤后,残留DNA可鉴别毒蛇种类 蛇DNA研究对当下的意义

在大多数环境条件下,无法进行如此复杂的DNA分析,但是对于咬伤者来说,可以加快诊疗手段的发展。该研究团队希望能发明一个至少能鉴定几种常见毒蛇的快速测试仪。这个测试仪器可以录入蛇的咬伤痕迹和DNA,然后与某些剧毒蛇类咬伤特征等进行比对。

蛇咬伤后,残留DNA可鉴别毒蛇种类 蛇DNA比对研究

研究者们从749位被蛇咬伤者的伤口采集样本,采集点设立在尼泊尔的3家健康中心。研究者们将蛇DNA分离出来,给DNA排序,然后与蛇的DNA库序列进行比对。最终发现,他们能鉴定194种蛇,其中87种有剧毒。

被蛇咬伤主要症状

被毒蛇咬伤的主要症状为:如是出血性蛇毒:伤口灼痛、局部肿胀并扩散,伤口周围有紫斑、淤斑、起水泡,有浆状血由伤口渗出,皮肤或者、皮下组织坏死、发烧、恶心、呕吐、七窍出血。有血痰、血尿、血压降低,瞳孔缩小、抽筋等。被咬后6~48小时内可能导致伤者死亡。如是神经性蛇毒:伤口疼痛、局部肿胀,嗜睡,运动失调,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局部无力,吞咽麻痹,口吃、流口水、恶心、呕吐、昏迷、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伤者可能在8~72小时内死亡。

被毒蛇咬伤后10~20分钟后,其症状才回逐渐呈现。被咬伤后,争取时间是最重要的。首先需要找一根布带或长鞋带在伤口靠近心脏上端5~10分钟扎紧,缓解毒素扩散。但为防止肢体坏死,每隔10分钟左右,放松2~3分钟。应用冷水反复冲洗伤口表面的蛇毒。

然后以牙痕为中心,用消过毒的小刀将伤口的皮肤切成十字形。再用两手用力挤压,拔火罐,或在伤口上覆盖4~5层纱布,用嘴隔纱布用力吸吮(口内不能有伤口),尽量将伤口内的毒液吸出。

毒蛇咬伤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毒蛇咬伤是我国南方广大农村的常见病,病情大多来势凶猛,发展迅速,如处理不及时,重者可在数小时或1~2日内中毒致死,轻者可能致残。毒蛇咬伤的诊断一般不难,但如病史不详,症状不明显或病情危重,神志不清者,诊断就较为困难。对于此类病例,专家总结出了以下几种诊断方法。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

毒蛇咬伤诊断:

1、是否为蛇咬伤:先必须明确除外蛇咬伤的可能性,其它动物也能使人致伤,如娱蚣咬伤,黄蜂螯伤,但后者致伤的局部均无典型的蛇伤牙痕,且留有各自的特点:如蜈蚣咬伤后局部有横行排列的两个点状牙痕,黄蜂或蝎子螯伤后局部为单个散在的伤痕,一般情况下,蜈蚣等致伤后,伤口较小,且无明显的全身症状。

2、是否为毒蛇咬伤:主要靠特殊的牙痕,局部伤情及全身表现来区别,毒蛇咬伤后,伤口局部常留有一对或3~4毒牙痕迹,且伤口周围明显肿胀及疼痛或麻木感,局部有瘀斑,水泡或血泡,全身症状也较明显,无毒蛇咬伤伤后,局部可留两排锯齿形牙痕。

3、是哪一种毒蛇咬伤:准确判断何种毒蛇致伤比较困难,从局部伤口的特点,可初步将神经毒的蛇伤和血液毒的蛇伤区别开来,再根据特有的临床表现和参考牙距及牙痕形态,可进一步判断毒蛇的种类,如眼镜蛇咬伤病人瞳孔常常缩小,蝰蛇咬伤后半小时内可出现血尿,蝮蛇咬伤后可出现复视。

毒蛇头部略成三角形,身上有色彩鲜明的花纹,上颌长有成对的毒牙,可与无毒蛇相区别,毒牙呈沟状或管状与毒腺相通,当包在腺体外的肌肉收缩时,将蛇毒经导管排于毒牙,注入被咬伤的人和动物体内。

被毒蛇咬伤后,病人出现症状的快慢及轻重与毒蛇种类,蛇毒的剂量与性质有明显的关系,当然咬伤的部位,伤口的深浅及病人的抵抗力也有一定的影响,毒蛇在饥饿状态下主动伤人时,排毒量大,后果严重。

温馨小贴士:毒蛇咬伤患者应立即冲洗伤口,用生理盐水、高锰酸钾清洗伤口,如就地取材时可用泉水或溪水,反复冲洗。并且固定咬伤的肢体,不宜运动,尤其是咬伤下肢,不能奔跑,以免促使毒素吸收。

五步蛇咬伤的治疗该怎么办

被五步蛇咬后重要的是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伤口等,尽快送院抢救。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五步蛇不好动,爬行速度慢,哪怕要人后也不会爬行多远,要防第二次被咬。

注意:即使辨别不清是否被有毒的五步蛇咬伤,也千万不能等待中毒症状出现,必须按毒蛇咬伤处理,以免贻误病情。

注意:记住蛇的类型或特征、伤口的形态,详细告知急救的医务人员,以便医务人员及时、正确地给以治疗。

患者要保持镇静,切勿惊慌、奔跑,以减慢人体对蛇毒的吸收和蛇毒在人体内的传播速度,减轻全身反应。应就地坐下或采取半卧位,患肢尽量不要动,保持伤口低于心脏水平,以处理伤口施救。

结扎伤口:被毒蛇咬伤后,应立即在距伤口5~10厘米近心端(靠近心脏的一方)进行缚扎,没绳带就找来一些青藤绑住血管流通的部位,要绑紧,无须过紧,其程度应以能阻止静脉血液和淋巴回流不妨碍动脉流通为原则,可留活结便于松解,以避免蛇毒向近心方向扩散,减缓扩散速度。之后每隔15~30分钟松开一次,每次松开时间约30秒-1分钟。如果伤处肿胀迅速扩大,要检查是否绑得太紧,绑的时间应缩短,放松时间应增多,以免肢体缺血坏死。

被五步蛇咬后能走几步

五步蛇的学名为尖吻蝮,是蝰蛇科尖吻蝮属的一种毒蛇,生活在海拔100~1400 m的山区或丘陵地带,偶尔也会去人们的厨房里溜达溜达,平时喜欢捕食鼠类、鸟类、蛙类、蟾蜍和蜥蜴等小动物。作为中国十大毒蛇之一,尖吻蝮的单位毒性并不强(单位毒性是指每单位量蛇毒的毒性,你可以简单理解为每一滴蛇毒的毒性),但尖吻蝮一次能分泌很多的蛇毒,这就导致了它的毒性比眼镜蛇还要强烈。

尖吻蝮的蛇毒是一种溶血毒素,被咬后受害者会出现伤口疼痛及出血的现象,继而出现血肿胀、起泡、组织坏疽、溃疡,随后感到晕眩及心跳加速,最终丧命。

给它起名“五步蛇”“七步蛇”“百步蛇”,其实是有些夸大了它的毒性。从传统意义上而言,蛇毒分三类:神经毒、血循毒和混合毒。其中神经毒是指对神经组织有毒性或破坏性的内毒素,可使周围神经有髓鞘、脑和脊髓及其他组织产生脂肪性变;而血循毒是跟随血液循环破坏各组织器官,引起组织器官病变、坏死的毒素。

蝰蛇、竹叶青蛇、烙铁头蛇和五步蛇都属于血循毒毒蛇类,被这些毒蛇咬伤后,受害者受到惊吓会心跳加速、立刻逃跑,这都促进了血液循环,使毒素更快的蔓延至全身,所以毒发时间特别短。

在被毒蛇咬后,应该第一时间用打火机、铁丝等物品灼烧伤口,高温可以使毒素变性;然后结扎伤口,通过绳子、绷带的结扎,阻止静脉血带着毒素流回心脏;此外,蛇毒的清理可以用冲洗、吮吸等方法处理掉,冲洗要冲洗干净,吮吸时一定要注意吮吸者的口腔、嘴唇不能有创伤和溃疡。在应急措施做完后,要立刻打110等报警电话,寻求专业人员进一步处理。

当然了,万物都有好坏两个方面,五步蛇也一样。虽然它的蛇毒能伤人,但处理过的蛇毒也能救人。有研究表明,五步蛇的蛇毒具有很好的凝血作用,从它的毒液中分离出的一种类凝血酶已经成功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医院里用的一种叫“苏灵”的药就是由这种类凝血酶制造而成。

另外,五步蛇的蛇毒还含有两种蛋白质,一种叫纤维蛋白原溶酶,简称纤溶酶,它能直接溶解纤维蛋白原;另一种不具有酶活性,两种蛋白结合起来能表现出明显的抗栓作用。随着了解的深入,人们后来又发现,五步蛇的蛇毒还有抗癌活性,它可以通过抑制肿瘤内血管增生及肿瘤之间的黏着、直接杀伤癌细胞、诱导细胞凋亡等三种途径对癌细胞进行打击。除此之外,五步蛇的蛇毒还能改善微循环、降压。

虽然说五步蛇的蛇毒有这么多好处,但不管怎样,如果你在野外遇见了五步蛇,还是躲得远远的吧。

五步蛇吃什么食物

五步蛇吃什么食物?

五步蛇属广食性蛇种,饲料种类较多,如蛙类、鼠类、昆虫类等,幼蛇捕食能力差,食物以泽蛙、棘胸蛙、蟾蜍的幼体及大白鼠、小白鼠的乳鼠为主。一般出壳后10天到第1次冬眠前的1龄幼蛇,食物以平均体重1.6克左右的泽蛙幼体为主,辅以2克左右重的乳鼠。第1次冬眠苏醒后到第2次冬眠前的2龄幼蛇食物以成体泽蛙为主,小鼠为辅,第2次冬眠苏醒到第3次冬眠前的3龄幼蛇食物以小白鼠为主,泽蛙、青蛙为辅,成蛇的饲料主要是人工饲养的小白鼠、大白鼠、青蛙、蟾蜍等。

五步蛇毒性有多大?

五步蛇的毒性大于眼镜蛇。五步蛇的毒液的单位上的毒性并不强烈,但并不妨碍该蛇种在事实上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在湖南辰溪石碧乡一带被此蛇咬伤者基本都死亡了,而被眼镜蛇咬伤者基本都能救活,根据调查资料显示,由尖吻蝮的咬击所导致的危险事件甚至死亡事件至少在中国大陆地区确实是较为常见的。这一方面是由于该蛇种个体较大,性格凶猛,毒牙较长,咬伤的情形较为严重,另一方面也由于该蛇属于排毒量较大的蛇种。

我国常见的毒蛇

中国蛇类有160余种,其中毒蛇约有50余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剧毒、危害大的有10种,如眼镜王蛇、金环蛇、眼镜蛇、五步蛇、银环蛇、蝰蛇,蝮蛇、竹叶青蛇、烙铁头、海蛇等,咬伤后能致人死亡。这些毒蛇夏秋季在南方森林、山区、草地中出现,当人在野外作业时易被毒蛇咬伤。蛇毒主要含蛋白质、多肽类及多种酶。依成分作用不同可分为神经毒、血液循环毒和混合毒。含神经毒素的毒蛇有金环蛇、银环蛇及海蛇;含血液循环毒素的毒蛇有蝰蛇、五步蛇及竹叶青蛇;含混合毒素的毒蛇有眼镜蛇及蝮蛇等。

毒蛇的头部多呈三角形,颈部较细,尾部短粗,色斑较艳。毒蛇最重要的标志,是牙裂前端有两颗又粗又长的毒牙,被蛇咬后观察其伤口,可发现被咬的地方留下两排牙痕,如果其顶端有两个特别粗而深的牙印儿,就说明是被毒蛇咬的。如果只有两排细小的牙印,就可能不是毒蛇,但还应密切观察是否出现中毒症状。如果被蛇咬的牙印看不清楚, 就应按被毒蛇咬伤急救。

银环蛇分布于我国的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浙江、云南、贵州、台湾、安徽和四川等省区;多栖息于平原、丘陵或山脚近水的地方,特别是长有稀疏树木或小草丛的低矮山坡、坟地、田埂、路旁、菜畦等处更是它们经常活动的场所。昼伏夜出,尤以上半夜活动更为频繁。该蛇性怯,行动敏捷,容易伤害人畜,其毒液神经毒为主。

眼镜蛇分布于我国的安徽、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常栖息于丘陵山坡、坟堆、灌木林或山脚水边。多表现为向阳性,常于白天活动,耐热性较强,气温在35-38℃的阳光下也能忍受。被激怒时攻击性强,常发出"呼呼"声。毒液为混合毒素。

蛇毒种类

血液循环毒素

如蝰蛇、腹蛇、竹叶青、五步蛇等,造成被咬伤处迅速肿胀、发硬、流血不止,剧痛,皮肤呈紫黑色,常发生皮肤坏死,淋巴结肿大。经6-8小时可扩散到头部、颈部、四肢和腰背部。病犬战栗,体温升高,心动加快,呼吸困难,不能站立。鼻出血,尿血,抽搐。如果咬伤后4小时内未得到有效治疗则最后因心力衰竭或休克而死亡。

神经毒素

包括金环蛇、银环蛇等蛇分泌的毒素。咬伤后,局部症状不明显,流血少,红肿热病轻微。但是伤后数小时内出现急剧的全身症状,病人兴奋不安,痛苦呻吟,全身肌肉颤抖,吐白沫,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最后卧地不起,全身抽搐,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混合毒素

眼镜蛇和眼镜王蛇的蛇毒属于混合毒素。局部伤口红肿,发热,有痛感,可能出现坏死。毒素被吸收后,全身症状严重而复杂,既有神经症状,又有血循毒素造成的损害,最后,全死于窒息或心动力衰竭。

细胞毒素

属眼镜蛇近亲的海蛇属于细胞毒素。海蛇毒液对人体损害的部位主要是随意肌,而不是神经系统。海蛇咬人无疼痛感,其毒性发作又有一段潜伏期,被海蛇咬伤后30分钟甚至3小时内都没有明显中毒症状,然而这很危险,容易使人麻痹大意。实际上海蛇毒被人体吸收非常快,中毒后最先感到的是肌肉无力、酸痛,眼睑下垂,颌部强直,有点像破伤风的症状,同时心脏和肾脏也会受到严重损伤。被咬伤的人,可能在几小时至几天内死亡。多数海蛇是在受到骚扰时才伤人。

被毒蛇咬伤后有哪些注意的

在野外活动的时候,不小心被毒蛇咬伤怎么办?应该如何做?有哪些要注意的?下面具体介绍一下。

被毒蛇咬伤后有哪些注意的?

特别注意

①被蛇咬伤者必须冷静,禁止活动或惊慌奔跑,以免血液循环加速,使蛇毒迅速扩散。

②禁食禁饮,尤其禁饮酒、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③目前有人建议在结扎时每隔一定时间放松绷带,以防止组织坏死。在结扎时注意力度,以恰好只能放一指为佳,在入院处理前不宜放松绷带,以免毒液进入血液循环而迅速扩散。

④不主张使用局部冰敷,因其不能延缓蛇毒扩散,且可能加重组织损伤或坏死。

⑤尽量避免用口帮助伤员吸出毒液。在不明毒蛇种类时,不宜切开伤口吸毒。

急救口诀

毒蛇咬伤,速离现场。

放低伤肢,冷静半躺。

立即结扎,一指为佳。

清创排毒,入院妥当。

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您对于毒蛇咬伤后的注意事项有了了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毒蛇咬伤的症状有哪些

(一)是否为蛇咬伤:道先必须明确除外蛇咬伤的可能性,其它动物也能使人致伤,如娱蚣咬伤、黄蜂螯伤,但后者致伤的局部均无典型的蛇伤牙痕,且留有各自的特点:如蜈蚣咬伤后局部有横行排列的两个点状牙痕,黄蜂或蝎子螯伤后局部为单个散在的伤痕。一般情况下,蜈蚣等致伤后,伤口较小,且无明显的全身症状。

(二)是否为毒蛇咬伤:主要靠特殊的牙痕、局部伤情及全身表现来区别。毒蛇咬伤后,伤口局部常留有一对或3~4毒牙痕迹。且伤口周围明显肿胀及疼痛或麻木感,局部有瘀斑、水泡或血泡,全身症状也较明显。无毒蛇咬伤伤后,局部可留两排锯齿形牙痕。(图1)

图1 毒蛇和无毒蛇的典型牙痕

(三)是哪一种毒蛇咬伤:准确判断何种毒蛇致伤比较困难,从局部伤口的特点,可初步将神经毒的蛇伤和血液毒的蛇伤区别开来。再根据特有的临床表现和参考牙距及牙痕形态,可进一步判断毒蛇的种类。(表1)如眼镜蛇咬伤病人瞳孔常常缩小,蝰蛇咬伤后半小时内可出现血尿,蝮蛇咬伤后可出现复视。

表1 几种主要毒蛇的牙距的牙痕形态

毒蛇名称毒蛇牙痕间距

(厘米)牙 痕 形 态

竹叶青0.5~ 1.2(八)呈“八”字形

蝮 蛇0.6~1.2( )牙距小

金环蛇0.8~1.6( )“品”字形。伤口周围皮肤常呈荔枝皮样外观。

银环蛇0.8~1.4( )“品”字形,伤口皮肤常有撕裂。

蝰斑蛇1.0~1.5( )部组织呈深色

眼镜蛇1.1~1.9( )伤口周围瘀斑和肿胀明显

眼镜王蛇1.5~3.0( )伤口周围明显肿胀

五步蛇1.5~3.5( )牙距大、出血多,局部常有水泡和血泡。

相关推荐

紫珠叶的功效与作用 解毒消肿

紫珠叶能解毒消肿,外治痈疽疮毒、毒蛇咬伤;热毒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等。紫珠叶外用,它对毒蛇咬伤和痈疽疮毒都有很明显的治疗作用,治疗时需要把它研成泥状直接外敷。痈疽肿毒,配蒲公英、会银花一同使用。

处理蛇咬伤

概 述我们比较常听过蛇这种生物,但是我们听过一句话: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所以我们该如何及时的蛇咬伤呢?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本文来学习一下吧! 步骤/方法:1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会碰到各类各样的事情,谓是无奇不有。假如我们今天碰到被蛇咬到的情况,我们第一想法就是这蛇有没有毒呢?我们千万不要因为这些乱猜疑的想法惊慌失措,我们应该及时的处理伤口,以有效的遏制毒素的蔓延。 2我们如果遇到这种紧急情况,这是我们应该及时处理的。我们该怎么做呢?冷静下来用手挤压伤口,用带子绑起来,还要及时的打电话急救,务必要及时

防风草的功效与作用 解毒止痛

防风草有解毒止痛的功效,用于筋骨疼痛、腹痛、关节疼痛、毒蛇咬伤等病症。治毒蛇咬伤用鲜防风草外敷。《生草药性备要》:"止痛,壮筋骨,消风散热,去毒疮,除筋骨疼痛,肾虚人取其头浸酒饮。"

蛇皮果吃了有什么功效 吃蛇皮果的注意事项

1、选购蛇皮果时一定要挑新鲜的,不要因为贪便宜而买了不新鲜的。应选择外皮光泽且没有伤疤的。剥开皮的蛇皮果,不同于我们熟悉的任何一种水果,像放大版的蒜瓣。 2、由于蛇皮果植株比较低矮,果实细嫩多汁,导它容易受病虫害和微生物的侵袭。因此,种植蛇皮果的过程中,要经常使用农药。这些农药、肥料以及病菌等,很容易附着在蛇皮果粗糙的表面上,如果清洗不干净,很能引发腹泻,甚至农药中毒。要把蛇皮果洗干净,最好用自来水不断冲洗,流动的水避免农药渗入果实中。洗蛇皮果时,千万注意不要把蛇皮果蒂摘掉,去蒂的蛇皮果若放在水中浸

被竹叶青蛇咬伤后的症状

咬伤症状:竹叶青咬人时的排毒量小,平均每次排出毒液量约30毫克。其毒性以出血性改变为主,中毒者很少死亡。伤口牙痕2个(偶尔能只有一个),间距0.3-0.8厘米。伤口有少量渗血,疼痛剧烈,呈烧灼样,局部红肿,溃破,发展迅速。其典型特征为血性水泡较多见,且出现较早;一般较少出现全身症状。全身症状有恶心、呕吐、头昏、腹胀痛。部分患者有粘膜出血,吐血、便血,严重的有中毒性休克。在福建、台湾、广东等省,竹叶青是造成毒蛇咬伤的主要蛇种。竹叶青蛇咬虽不有生命危险,但咬伤的病例很多,故危害甚大。自颈部以后,体侧常有

鸭跖草的营养价值 解毒消肿

鸭跖草有清热解毒之效。用于咽痛,疮疡,毒蛇咬伤。治咽喉肿痛,配大叶靑,蒲公英等同用;治疮疡肿毒,常以紫花地丁,野菊花等配伍煎服或以鲜品捣烂外敷;治毒蛇咬伤,常以半边莲等配伍,捣烂外敷或煎水内服。

蓍草的功效与作用 解毒消肿

蓍草有解毒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发热毒蛇咬伤、痈肿疮毒等症。治毒蛇咬伤用鲜草捣烂外敷伤口周围。

蛇咬伤急救 判断是否中毒

根据毒蛇毒素的种类和中毒症状的不同,毒蛇的毒素一般分为三类:神经毒素、血液毒素以及混合毒素。毒蛇咬伤后半小时至2小时左右出现中毒症状,被咬处牙痕见出血或者不出血,渐渐肿胀疼痛,并且伴有头晕、胸闷、心慌、视物模糊不清等全身中毒症状。

苦荬菜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

苦荬菜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也利湿,治痈疖疔毒、咽喉肿痛、肠炎、黄疸、痢疾、毒蛇咬伤等症。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解毒蛇咬伤。《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消肿。治无名肿毒,乳痈,疖肿。

蛇皮果的清洗方法

清洗农药残留方法: 蛇皮果之所以清洗起来比较困难,主要是因为其外表粗糙,而且皮很薄,一洗就破。因此,很多人为了图省事,简单地用水冲冲就吃。 其实,蛇皮果属于草本植物,植株比较低矮,果实细嫩多汁,这些都导它容易受病虫害和微生物的侵袭。因此,种植蛇皮果的过程中,要经常使用农药。这些农药、肥料以及病菌等,很容易附着在蛇皮果粗糙的表面上,如果清洗不干净,很能引发腹泻,甚至农药中毒。 要把蛇皮果洗干净,最好用自来水不断冲洗,流动的水避免农药渗入果实中。洗干净的蛇皮果也不要马上吃,最好再用残必消浸泡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