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竹叶青蛇咬伤后的症状
被竹叶青蛇咬伤后的症状
咬伤症状:竹叶青咬人时的排毒量小,平均每次排出毒液量约30毫克。其毒性以出血性改变为主,中毒者很少死亡。伤口牙痕2个(偶尔可能只有一个),间距0.3-0.8厘米。伤口有少量渗血,疼痛剧烈,呈烧灼样,局部红肿,可溃破,发展迅速。其典型特征为血性水泡较多见,且出现较早;一般较少出现全身症状。全身症状有恶心、呕吐、头昏、腹胀痛。部分患者有粘膜出血,吐血、便血,严重的有中毒性休克。在福建、台湾、广东等省,竹叶青是造成毒蛇咬伤的主要蛇种。竹叶青蛇咬虽不致有生命危险,但咬伤的病例很多,故危害甚大。自颈部以后,体侧常有由背鳞缀成的左右各一条白色纵线,或为红白色纵线,或为黄色纵线。尾较短,焦红色,具缠绕性。眼红色,眼与鼻孔之间有颊窝(热测位器)。头背都是小鳞片,鼻鳞与第一上唇鳞被鳞沟完全分开;躯干中段背鳞19~21行;腹鳞150~178;尾下鳞54~80对。
发现于海拔150~2000米的山区溪边草丛中、灌木上、岩壁或石上、竹林中,路边枯枝上或田埂草丛中。竹叶青喜欢上树,常缠绕在溪边的灌木丛或小乔木上。多于阴雨天活动,在傍晚和夜间最为活跃。以蛙、蝌蚪、蜥蜴、鸟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卵胎生,8~9月间产仔蛇4~5条。
竹叶青蛇与翠蛇的区别
为了在自然界中生存,蛇儿们各出奇招。有的蛇利用体色大做文章。强者以艳丽颜色震慑敌人,弱者则会模仿毒蛇的艳丽颜色蒙骗敌人,予以敌人“颜色”。这场自然界骗局,使我们常常把无毒蛇误认为有毒蛇,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就像无毒的翠青蛇与剧毒的竹叶青蛇,由于大家很难分辨它们,翠青蛇常常被人们无辜地划到毒蛇范围,很是可怜。
为了让我们更好分辨翠青蛇与竹叶青蛇,这里就从一些外形特征介绍一下它们的区别:
1. 体型:竹叶青蛇全身可达60~90厘米;翠青蛇身体细长,体型中等,成蛇体长为80~110厘米;翠青蛇体型比竹叶青稍大。
2. 头部:竹叶青蛇头大,呈三角形,颈细,头顶有细小鳞片;翠青蛇头呈椭圆形,略尖,头部鳞片大,和竹叶青蛇的细小鳞片有明显的区别。
3. 眼睛:竹叶青蛇眼很小,瞳孔椭圆形,红色;翠青蛇眼大呈黑色。
4. 身体:竹叶青蛇体背草绿色,最外侧的背鳞中央白色,自颈部之后有白色侧线,有的在白侧线内又有一条红侧线,但也有无侧线者。腹面淡黄绿色;翠青蛇全身平滑有光泽,体色为深绿、黄绿或翠绿色,头部腹面及躯干部的前端腹面为淡黄微呈绿色。
5. 尾部:竹叶青蛇尾较短;翠青蛇尾细长。
蛇毒种类
血液循环毒素
如蝰蛇、腹蛇、竹叶青、五步蛇等,造成被咬伤处迅速肿胀、发硬、流血不止,剧痛,皮肤呈紫黑色,常发生皮肤坏死,淋巴结肿大。经6-8小时可扩散到头部、颈部、四肢和腰背部。病犬战栗,体温升高,心动加快,呼吸困难,不能站立。鼻出血,尿血,抽搐。如果咬伤后4小时内未得到有效治疗则最后因心力衰竭或休克而死亡。
神经毒素
包括金环蛇、银环蛇等蛇分泌的毒素。咬伤后,局部症状不明显,流血少,红肿热病轻微。但是伤后数小时内出现急剧的全身症状,病人兴奋不安,痛苦呻吟,全身肌肉颤抖,吐白沫,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最后卧地不起,全身抽搐,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混合毒素
眼镜蛇和眼镜王蛇的蛇毒属于混合毒素。局部伤口红肿,发热,有痛感,可能出现坏死。毒素被吸收后,全身症状严重而复杂,既有神经症状,又有血循毒素造成的损害,最后,全死于窒息或心动力衰竭。
细胞毒素
属眼镜蛇近亲的海蛇属于细胞毒素。海蛇毒液对人体损害的部位主要是随意肌,而不是神经系统。海蛇咬人无疼痛感,其毒性发作又有一段潜伏期,被海蛇咬伤后30分钟甚至3小时内都没有明显中毒症状,然而这很危险,容易使人麻痹大意。实际上海蛇毒被人体吸收非常快,中毒后最先感到的是肌肉无力、酸痛,眼睑下垂,颌部强直,有点像破伤风的症状,同时心脏和肾脏也会受到严重损伤。被咬伤的人,可能在几小时至几天内死亡。多数海蛇是在受到骚扰时才伤人。
毒蛇咬伤的症状有哪些
(一)是否为蛇咬伤:道先必须明确除外蛇咬伤的可能性,其它动物也能使人致伤,如娱蚣咬伤、黄蜂螯伤,但后者致伤的局部均无典型的蛇伤牙痕,且留有各自的特点:如蜈蚣咬伤后局部有横行排列的两个点状牙痕,黄蜂或蝎子螯伤后局部为单个散在的伤痕。一般情况下,蜈蚣等致伤后,伤口较小,且无明显的全身症状。
(二)是否为毒蛇咬伤:主要靠特殊的牙痕、局部伤情及全身表现来区别。毒蛇咬伤后,伤口局部常留有一对或3~4毒牙痕迹。且伤口周围明显肿胀及疼痛或麻木感,局部有瘀斑、水泡或血泡,全身症状也较明显。无毒蛇咬伤伤后,局部可留两排锯齿形牙痕。(图1)
图1 毒蛇和无毒蛇的典型牙痕
(三)是哪一种毒蛇咬伤:准确判断何种毒蛇致伤比较困难,从局部伤口的特点,可初步将神经毒的蛇伤和血液毒的蛇伤区别开来。再根据特有的临床表现和参考牙距及牙痕形态,可进一步判断毒蛇的种类。(表1)如眼镜蛇咬伤病人瞳孔常常缩小,蝰蛇咬伤后半小时内可出现血尿,蝮蛇咬伤后可出现复视。
表1 几种主要毒蛇的牙距的牙痕形态
毒蛇名称毒蛇牙痕间距
(厘米)牙 痕 形 态
竹叶青0.5~ 1.2(八)呈“八”字形
蝮 蛇0.6~1.2( )牙距小
金环蛇0.8~1.6( )“品”字形。伤口周围皮肤常呈荔枝皮样外观。
银环蛇0.8~1.4( )“品”字形,伤口皮肤常有撕裂。
蝰斑蛇1.0~1.5( )部组织呈深色
眼镜蛇1.1~1.9( )伤口周围瘀斑和肿胀明显
眼镜王蛇1.5~3.0( )伤口周围明显肿胀
五步蛇1.5~3.5( )牙距大、出血多,局部常有水泡和血泡。
夏季野外毒蛇咬伤之后的症状及判断
1、是否为蛇咬伤:道先必须明确除外蛇咬伤的可能性,其它动物也能使人致伤,如娱蚣咬伤,黄蜂螯伤,但后者致伤的局部均无典型的蛇伤牙痕,且留有各自的特点:如蜈蚣咬伤后局部有横行排列的两个点状牙痕,黄蜂或蝎子螯伤后局部为单个散在的伤痕。一般情况下,蜈蚣等致伤后,伤口较小,且无明显的全身症状。
2、是否为毒蛇咬伤:主要靠特殊的牙痕,局部伤情及全身表现来区别。毒蛇咬伤后,伤口局部常留有一对或3~4毒牙痕迹。且伤口周围明显肿胀及疼痛或麻木感,局部有瘀斑,水泡或血泡,全身症状也较明显。无毒蛇咬伤伤后,局部可留两排锯齿形牙痕。
3、是哪一种毒蛇咬伤:准确判断何种毒蛇致伤比较困难,从局部伤口的特点,可初步将神经毒的蛇伤和血液毒的蛇伤区别开来。再根据特有的临床表现和参考牙距及牙痕形态,可进一步判断毒蛇的种类。如眼镜蛇咬伤病人瞳孔常常缩小,蝰蛇咬伤后半小时内可出现血尿,蝮蛇咬伤后可出现复视。
毒蛇头部略成三角形,身上有色彩鲜明的花纹,上颌长有成对的毒牙,可与无毒蛇相区别。毒牙呈沟状或管状与毒腺相通,当包在腺体外的肌肉收缩时,将蛇毒经导管排于毒牙,注入被咬伤的人和动物体内。
被毒蛇咬伤后,病人出现症状的快慢及轻重与毒蛇种类,蛇毒的剂量与性质有明显的关系。当然咬伤的部位,伤口的深浅及病人的抵抗力也有一定的影响。毒蛇在饥饿状态下主动伤人时,排毒量大,后果严重。
毒蛇咬伤后的症状
1、神经毒致伤的表现:伤口局部出现麻木,知觉丧失,或仅有轻微痒。感伤口红肿不明显,出血不多,约在伤后半小时后,觉头昏,嗜睡,恶心,呕吐及乏力。重者出现吞咽困难,声嘶,失语,眼睑下垂及复视。最后可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及休克,致使机体缺氧,发绀,全身瘫痪。如抢救不及时则最后出现呼吸及循环衰竭,病人可迅速死亡。神经毒吸收快,危险性大,又因局部症状轻,常被人忽略。伤合的第1-2天为危险期,一旦渡此期,症状就能很快好转,而且治愈后不留任何后遗症。
2、血液毒致伤的表现:咬伤的局部迅速肿胀,并不断向近侧发展,伤口剧痛,流血不止。伤口周围的皮肤常伴有水泡或血泡,皮下瘀斑,组织坏死。严重时全身广泛性出血,如结膜下瘀血,鼻衄,呕血,咳血及尿血等。个别病人还会出现胸腔,腹腔出血及颅内出血,最后导致出血性休克。病人何伴头尾,恶心,呕吐及腹泻,关节疼痛及高热。由于症状出现较早,一般救治较为及时,故死亡率可低于神经毒致伤的病人。但由于发病急,病程较持久,所以危险期也较长,治疗过晚则后果严重。治愈后常留有局部及内脏的后遗症。
3、混合毒致伤的表现:兼有神经毒及血液毒的症状。从局部伤口看类似血液毒致伤,如局部红肿,瘀斑,血泡,组织坏死及淋巴结炎等。从全身来看,又类似神经毒致伤。此类伤员死亡原因仍以神经毒为主 。
竹叶青蛇简介
竹叶青蛇(Trimeresurus stejnegeri)是蝮亚科的一种,属于竹叶青蛇属。又名青竹蛇,焦尾巴。竹叶青蛇是一种美丽的毒蛇,全身翠绿,眼睛多数为黄色或者红色,瞳孔呈垂直的一条线,有点像猫的眼睛,尾巴焦红色,观赏价值极高。 头大、三角形,颈细,头颈区分明显。头顶具细鳞;左右鼻间鳞不相切,由细鳞分开;背鳞除最外一行外均起鳞,中段19-21(偶有23)行。除少数为卵生外,绝大部分品种为卵胎生。
头较大,呈三角形,颈细竹叶青蛇,体背呈草绿色,腹面稍浅或呈草黄色。自颈部以后,体侧常有由背鳞缀成的左右各一条白色纵线,或为红白色纵线,或为黄色纵线。尾较短,焦红色,具缠绕性。眼红色,眼与鼻孔之间有颊窝(热测位器)。头背都是小鳞片,鼻鳞与第一上唇鳞被鳞沟完全分开;躯干中段背鳞19~21行;腹鳞150~178;尾下鳞54~80对。
竹叶青蛇生活于海拔150~2000米的山区树林中或阴湿的山溪旁杂草竹叶青蛇丛、竹林中或岩石上。常吊挂或缠在树枝上,尤其喜栖于山洞旁树丛中;多于阴雨天昼夜活动,夜间活动更频繁;以蛙、晰蝎、小鸟和鼠类等小型动物为食;适合温度在22—32度之间;性情为神经质,具攻击性。
被蛇咬伤主要症状
被毒蛇咬伤的主要症状为:如是出血性蛇毒:伤口灼痛、局部肿胀并扩散,伤口周围有紫斑、淤斑、起水泡,有浆状血由伤口渗出,皮肤或者、皮下组织坏死、发烧、恶心、呕吐、七窍出血。有血痰、血尿、血压降低,瞳孔缩小、抽筋等。被咬后6~48小时内可能导致伤者死亡。如是神经性蛇毒:伤口疼痛、局部肿胀,嗜睡,运动失调,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局部无力,吞咽麻痹,口吃、流口水、恶心、呕吐、昏迷、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伤者可能在8~72小时内死亡。
被毒蛇咬伤后10~20分钟后,其症状才回逐渐呈现。被咬伤后,争取时间是最重要的。首先需要找一根布带或长鞋带在伤口靠近心脏上端5~10分钟扎紧,缓解毒素扩散。但为防止肢体坏死,每隔10分钟左右,放松2~3分钟。应用冷水反复冲洗伤口表面的蛇毒。
然后以牙痕为中心,用消过毒的小刀将伤口的皮肤切成十字形。再用两手用力挤压,拔火罐,或在伤口上覆盖4~5层纱布,用嘴隔纱布用力吸吮(口内不能有伤口),尽量将伤口内的毒液吸出。
如何挑选竹叶青茶
竹叶青茶是中国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的一种,它主要出产于四川境内的峨眉山地区,是一种香气宜人,口感鲜爽的特色茶品。只是竹叶青茶在市场上也有多个不同的品种,在购买的时候应该如何挑选呢?
1、竹叶青茶的特点
在购买时想买到的质量好的茶叶,必须对竹叶青茶的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竹叶青茶多会在每年的清明以前采心,一芽一叶初展时采收的茶叶质量最好。竹叶青茶采收以后需要摊放保存,然后经过杀青、炒制和晾制等多道工艺以后才能得到。加工好以后的竹叶青茶扁平直滑,颜色翠绿,形似竹叶,茶香诱人。
2、看竹叶青茶泡开后的样子挑选
了解了竹叶青茶的外观以后还要对它的泡开以后样子有所了解,很多茶商在出售时,都会把竹叶青茶泡开让消费者观看,这时如果发现泡好的茶汤黄绿清亮,而且茶叶嫩绿如新就说明这种竹叶青质量还是不错的。
3、凭口感挑选竹叶青茶
大家也可以凭口感去挑选竹叶青茶,质量好的竹叶青茶泡好以后,不但茶汤清澈碧绿,品尝时口感也特别甘爽,几站没有苦涩的味道存在,另外竹叶青茶没有泡制以前,也可以取少量茶叶放在鼻子附近疗其味,如果有霉味或者其他异味存在,就说明茶叶质量不好,不宜购买,如果只有单纯的茶香气息,则说明竹叶青茶的质量还是不错的。
竹叶青茶适合哪些人喝
竹叶青茶中含有咖啡碱,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因此竹叶青茶适合上班族饮用。
竹叶青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等症状。对于经常想要去水肿的女性十分有效果。
竹叶青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霍乱、伤寒、痢疾、肠炎等。
竹叶青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达到减肥的目的。是减肥健生女性的佳品。
竹叶青茶中的黄酮类物质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癌作用,男女老少都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