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疗法
-
腰椎间盘突出怎么艾灸 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艾灸疗法
治法:取肾俞穴,腰阳关,大肠俞,关元俞,气海俞,环跳,秩边,阴陵泉,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阿是穴施灸每次选穴位3-5个,采用温和灸,回旋灸,隔姜灸或隔蒜灸的方式,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1次,每10次为一个疗程。 功效:祛寒除湿,温经通络,主治因受寒所致腰部冷疼,沉重乏力,活动困难,并伴随一侧或双侧肢体疼痛,畏寒,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或弦紧等症。 治法:取阿是,气海,大肠俞,关元俞,膈俞,秩边,环跳,委中,承山,三阴交,后溪,腰痛穴施灸,每次选穴位3-5个,采用温和灸,隔姜灸,隔铁灸等方法,每穴灸
-
类风湿艾灸疗法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血管炎病变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故本病又称为类风湿病。 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痹症”的范畴。其病机为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发为本病。 艾灸对类风湿病有不错的疗效,类风湿艾灸疗法 1、艾灸主穴 大杼、曲池、血
-
艾灸疗法治疗4种老年疾病
老年目昏 每晚卧前,端坐,将艾条点燃,在下肢的光明、足三里及上肢养老穴上悬灸,至局部潮红,每穴2~3分钟。 此法能疏肝养血,健身明目。此法老年人尤宜多用。 耳鸣耳聋 每晚睡前俯卧床上,请家里人将艾条点燃在肾俞、命门穴上悬灸,每穴5分钟,至局部皮肤潮红。 此法能补肾益气聪耳。 白癜风 将艾条点燃后,距患部1~2厘米处施灸,以皮肤无灼伤、微微潮红为度,对面积较大者用回旋灸,由外向内一圈圈地逐渐灸治,对分布散在者分批进行灸治。一般每晚1次,10次为1疗程。 此法能疏风养血通络。 冻疮 每晚睡前,将艾条点燃后,距
-
黄褐斑艾灸疗法
1、神阙穴 定位:肚脐 主治:温阳救逆、利水固脱。主治痢疾、绕脐腹痛、脱肛、女人血冷不受胎、中风、水肿鼓胀、肠炎、产后尿潴留。 2、足三里 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主治:对肌体具有强壮和保健作用,可改善肌体对营养成份的吸收,而增强免疫能力,同时对胃痛、呕吐、腹胀、乳痛、便秘、水肿、虚痨有治疗作用等。 2、艾灸方法 1、操作 用鲜姜切片,直径2-3厘米,厚约0.2-0.3厘米,中间刺孔,吸去姜汁,再将其致于灸头处,放在神厥穴及双侧足三里,灸后皮肤温热。 2、功效 培补肾元:健运脾胃、以防新
-
类风湿艾灸疗法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血管炎病变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故本病又称为类风湿病。 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痹症”的范畴。其病机为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发为本病。
-
艾灸疗法到底有多神奇
周围的朋友对于灸法的看法是这样:特别相信和根本不信。当然还有一部分朋友怀着半信半疑的态度。特别相信的朋友,认为灸法能包治百病,在他们眼中灸法就是万能的,没有治不好的病;根本不信的朋友觉得“点根像烟一样的东西”就能治病?他们不信,如果真的能,那医院早关门了。对于那些半信半疑的朋友,他们用过,感觉有些病还是能治的,有些病还得去医院,光靠灸法还不行。 相信很多人对于灸法的态度还是半信半疑的,毕竟没有吃药打针来得快。生病了,很多人首先还是会想到去医院,而不是在家点根艾条。为什么?就是因为不相信,或者觉得没那么管用
-
三叉神经痛艾灸疗法
[取穴]太阳、下关、听会、地仓。 [灸法]悬灸,每次艾灸1个小时。每天一到两次。10次一个疗程 [太阳]由眉梢到耳朵之间大约三分之一的地方,用手触摸最凹陷处就是太阳穴 [下关]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张口时隆起;正坐或仰卧,闭口取穴。 [听会]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地仓]位于人体的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
怎么提高儿童抵抗力 艾灸疗法
可在中医儿科指导下进行。
-
骨质疏松可以针灸吗 骨质疏松的艾灸疗法
取穴:选取肾俞穴(第2腰椎棘突旁开2横指处,左右各一穴);关元穴(脐下3寸)。 操作:可以选用艾炷隔姜灸或者艾条悬起灸,每次艾灸的时间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及病情程度而定,时间可不固定,以耐受为主,一般每穴各灸15—20分钟,隔日一次,15—20次为一疗程,可在医生指导下掌握方法后,自行在家中操作。
-
黄褐斑艾灸疗法
1、黄褐斑艾灸取穴 1.1、神阙穴 定位:肚脐 主治:温阳救逆、利水固脱。主治痢疾、绕脐腹痛、脱肛、女人血冷不受胎、中风、水肿鼓胀、肠炎、产后尿潴留。 1.2、足三里 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主治:对肌体具有强壮和保健作用,可改善肌体对营养成份的吸收,而增强免疫能力,同时对胃痛、呕吐、腹胀、乳痛、便秘、水肿、虚痨有治疗作用等。 2、艾灸方法 2.1、操作 用鲜姜切片,直径2-3厘米,厚约0.2-0.3厘米,中间刺孔,吸去姜汁,再将其致于灸头处,放在神厥穴及双侧足三里,灸后皮肤温热。 2.
-
拉肚子吃什么马上见效 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是利用燃烧艾柱或艾条产生灼热,刺激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以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于腹泻,艾灸疗法可以借助灸火的温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病和保健的目的。 如治疗睥胃虚弱型拉肚子 症见大便溏泻,水谷不化,每食生冷油腻或难消化食物则腹泻加重,腹部隐痛,喜暖喜按,食欲不振,食后即胀。 取穴:神阙、天枢、腹结、足三里、脾俞、胃俞。 治法:艾条灸。将艾条点燃,对准穴位,距离皮肤2 ~ 3cm施灸。每穴5分钟,每日3次。3~6次为1个疗程。 备注 艾 条灸即是
-
艾灸疗法的特色优势
艾灸疗法是一种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作用于人体腧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之所以采用艾叶加工后的艾绒,是因为艾叶味苦辛,性温,入肝、脾、肾经,能袪湿散寒、止血止痛,另外还有温血活血、健胃强壮等功效。借助灸火的热力,结合经络穴位,艾灸就具备了温经散寒、舒筋活血、回阳固脱、益气升陷和防病强身的作用,多用于各种虚寒证。对脾胃虚寒、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风湿、类风湿、骨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疼,以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等有较好疗效。如果夏天贪凉患上了“空调病”,艾灸也是你的一个
-
艾灸疗法与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
1.艾条的注意事项 (1)施灸时,应注意安全,防止艾火脱落,烧坏衣物或损伤皮肤。温针灸,针柄不可接触皮肤,以防灼伤。 (2)颜面、五官、关节附近及大血管的部位,不宜化脓灸。 (3)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乳头、阴部及某些敏感穴位均不宜施灸。 (4)患者过饥、过饱、醉酒、劳累、情绪不安者慎灸。 (5)实证、热证、阴虚有热者不宜灸。 (6)对昏迷病人,肢体麻木不仁及感觉迟钝的患者,不宜灸量过大,避免烧伤。 (7)灸后局部出水疱者,可用龙胆紫或消毒纱布涂敷,以防感染。 (8)灸后须谨避风寒,注意休息。 2.拔罐的注
-
肩周炎艾灸疗法 中府穴
位置:两手叉腰立正,锁骨外侧端下缘的三角窝中心是云门穴,由此窝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平第一肋间隙)处即是本穴。 功效:肃降肺气,和胃利水,止咳平喘,清泻肺热,健脾补气。主治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
-
艾灸疗法治男性阳痿
1、灸关元:取关元穴,将生姜片放置于关元穴处,然后将艾柱放于姜片上,点燃艾柱,每次50~100壮,每周两次,4次为l疗程。 2、取穴: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将生姜片放置于以上穴位处,然后将艾柱放于姜片上,点燃艾柱。每次灸10壮,若灸时感觉疼痛难忍,可适当移动姜片或将姜片稍抬离皮肤,以灸处皮肤潮红但又不能烫伤为度。一天1次,1个月为1疗程。
-
足跟痛用艾灸疗法效果好
足跟痛一般发生在中老年人,足跟痛最常见在早晨起床落地的时间第—、二步最痛,走几步後便可以逐渐缓解为特点的脚跟疼痛。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足跟痛属骨痹的一种,多因肝肾阴虚,感受寒邪,故而气血四未不达则发生足跟痛。 一些人有持久性足跟痛,只要足跟着地或行走,足跟底就疼痛难忍。双侧足跟底疼底疼痛站立或行走时疼痛加剧,局部不热、不红、不肿。中医认为这是“肾阳不足”。 很多女孩为了爱美常年穿没有跟的拖鞋,而招致风寒邪气入侵,累积下来,年岁大点就会诱发足跟痛。每当发生足跟痛时,首先要纠正保暖的问题,特别是足跟的保暖非常重要
-
艾灸疗法自我保健三法
艾灸疗法能健身、防病、治病,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艾灸法,如《庄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孟子》中也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历代医学著作中更比比皆是。艾灸能激发、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现介绍几种常用的自我保健艾灸方法,它见效快,操作方便,相对无药物伤害之忧,读者不妨一试。 一、延年益寿保健灸 穴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气海(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处)、关元(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处)。 分组:第一组,关元
-
艾灸治疗泄泻 肾虚泄泻艾灸疗法
主证:病人以老年人多见,临床可见泄泻便溏或有完谷不化,泄泻在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冷,舌质淡苔白。 治则: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施灸穴位:主穴取天枢,命门,关元,百会。配穴取中脘,足三里。 施灸方法: 1.艾条灸:点燃艾条后,悬于穴位之上,火头距离皮肤3cm进行熏灸,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1-2次,5-7天为1个疗程。 2.隔姜灸:用2-3mm的姜片,中穿数孔,上置艾绒做成花生米大小的艾炷,每穴3-7壮,每日1次或隔日1次,5-7天为一个疗程。 3.隔附子饼灸:每次选
-
肩周炎的艾灸疗法
肩周炎的艾灸疗法 【病理分析】:肩周炎是肩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及关节的慢性损伤性炎症。主要表现上述结构的增生、粗糙及关节内、外粘连。临床特点为活动时疼痛,功能受限。本病属中医“痹症”范畴,又称“漏肩风”、“冻结肩”、“肩凝证”等,因其好发于50岁左右,故又称为五十肩。本病多因气血不足,营卫不固,风、寒、湿斜侵袭肩部经络,致使筋脉收引,气血运行不畅而成或因外伤劳损,经脉滞涩所致。 【配穴方法】:主穴:颈夹脊、肩髃、肩髎、手三里、肩贞、阿是穴。配穴:天宗(肩甲痛);臂臑、曲池(上臂痛)。 【施灸方案】: (1
-
治疗少白头的艾灸疗法
“少白头”是民间的俗称,指的是在青少年时期出现白发过多的现象,西医称之为早老性白发。年轻人应当是朝气蓬勃,满头黑发,在青少年时期就出现很多白发是一种病态的表现,更会让人显得苍老。使用艾灸治疗“少白头”,只要熟悉不多的几个经络穴位,掌握基本的艾灸常识,自已在家就可以进行治疗,也便于长期坚持,只要方法得当,肯定能还患者一头青丝。 中医认为白发的出现与人的肾精不足有关系,因为发为肾之梢,肾气强弱与人的头发有直接的关系。另外,白发与人体肝气不畅,脾失运化有关系,肝主血,脾统血,肝和脾失和,气血就不足,头发失去了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