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杆菌

白喉杆菌

  • 白喉杆菌的所致疾病

    白喉杆菌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腔内,经飞沫或污染物品传播。细菌感染机体后,在鼻、咽粘膜上繁殖并分泌外毒素。局部由于细菌和毒素的作用,渗出的纤维素和白细胞及坏死组织凝固在一起,形成灰白色膜状物,称为假膜。由于咽、喉、气管粘膜水肿及假膜脱落,可引起呼吸道阻塞,甚至造成窒息死亡。细菌一般不入血,只是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入血,并与易感组织细胞如心肌、肝、肾上腺或支配咽、腭肌等的外周神经结合,可引起细胞变性、

  • 白喉杆菌的特异防治

    预防接种效果良好,可显著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6个月以上至3岁儿童应预防接种白喉类毒素、百白破三联疫苗制剂或明矾淀白喉类毒素。8岁以上锡克氏试验阳性者也需接种。对密切接触过白喉病人的易感儿童,可肌内注射1000~2000单位白喉抗毒素作紧急预防,同时注射白喉类毒素以便延长免疫力。白喉抗毒素做为特效治疗制剂,应在发病早期注射足量的白喉抗毒素,一般用量为2万~10万单位,作肌肉注射,重者可作静脉滴注。使

  • 白喉杆菌有怎样的特征

    本菌对干燥、寒冷及阳光抵抗力较其他非芽胞菌要强,在干 燥假膜内存活2个月,在水和牛奶中可活数周;随尘埃播散,暴 露于直射阳光下经数小时才被杀死;但对热及化学消毒剂敏感, 5610分钟;在0.1 %升汞、5%石炭酸和3 -5%的来苏溶液中, 均能迅速被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