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腹泻

宝宝腹泻

  • 宝宝腹泻是怎么形成的?要注意些什么? 短时间禁食一般不超过6小时

    一般来讲,如果要是伴有呕吐的腹泻,越吃越吐,胃肠道刺激,那这种情况下;呕吐的孩子前4到6个小时是可以让他先不吃东西,让胃休息一下,然后开始逐渐喂养。短时间一般不要超过4个小时,除非这个孩子严重的呕吐不能缓解的,那没办法。那时候我们可能就需要靠静脉输液,静脉补液来补充他所丢失的水分,然后让他胃肠道休息一段时间。由此可见,如果儿童腹泻并伴有呕吐症状时,还是需要短时间禁食的,但一般不要超过6个小时。一旦

  • 宝宝腹泻发烧怎么办

    夏季来临,随着温度的升高,让一些适宜高温的细菌生长繁殖从而污染了干净的食物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尤其是1岁左右的宝宝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一旦误食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往往会引起宝宝腹泻发烧,细小的细菌很难被发现,那1岁宝宝腹泻发烧怎么办呢?已经成为家长们的热议话题。首先我们要让孩子做到不饮“四无”食品饮料,即无生产厂家、无商标、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的产品。特别是冷饮。腹泻一般都是因为误食了具有肠道传染病

  • 宝宝腹泻可以吃螃蟹吗

    宝宝腹泻的时候是不能吃螃蟹的。宝宝腹泻可能是消化不良、肠道感染、着凉等因素引起的,宝宝腹泻期间胃肠道是比较虚弱的,而螃蟹属于寒性较大的食物,此时食用不利于宝宝肠胃的健康,甚至还可能导致宝宝腹泻加重。

  • 应该怎样预防宝宝腹泻

    专家方法::应该怎样预防宝宝腹泻天气转热,一不小心吃了变质的食物,腹泻就来了。俗话说“好汉顶不住三泡稀”。两三次腹泻就会让人全身乏力、精神憔悴。儿科专家认为,腹泻虽然是常见病,但严重腹泻的儿童常常需要急救,腹泻是小儿致死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在夏季,家长应注意预防宝宝“病从口入”,尤其要注意食品卫生,预防腹泻发生。超过五次腹泻须就诊不同的季节腹泻的原因不同,专家说,秋冬季主要是轮状病毒作怪,春夏季

  • 宝宝腹泻后为什么会恢复的慢?

    消化道功能弱却负担重宝宝的身体还在不断发育和完善之中,胃肠道功能还是很柔弱的,各种消化酶的活性也会比较低,对食物的消化相对是来说是比较费力的,而宝宝的身体在不断的发育之中会需要大量的能量,这些都是要从从食物消化中获得的,所以宝宝的肠胃功能负担是非常重的。这对矛盾决定了宝宝的消化容易出现问题,那么腹泻也就是无可避免的了。一旦出现腹泻,那么宝宝的消化系统就会更加脆弱,这样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造成腹泻

  • 宝宝腹泻期应该如何饮食

    首先,及时补液。宝宝腹泻次数较多时,可以给他们喂一些自制的糖盐水,在500ml开水中,加入2汤勺的白糖和不到2克的食盐,分次给宝宝饮用。这样可以避免宝宝由于腹泻而引起的电解质紊乱的症状。其次,给予营养丰富的食物防止营养不良。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继续吃母乳,但是妈妈们要减少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不吃母乳的宝宝可以暂时停掉牛奶,因为牛奶中的脂肪含量相对较高,在腹泻期进食有可能会加重腹泻的症状。可以先给予面汤

  • 宝宝腹泻吃什么食物 燕窝糯米粥

    取燕窝9克,用清水泡发后,拣除毛羽和杂质,加水适量,用文火久炖,待烂熟,再加糯米50克,煮粥。在1天内分食,服完为度,连服3-5天。有益气养阴、健脾止泻作用。

  • 怎样防治宝宝腹泻

    焦米糊:原料:小米适量,糖适量。做法:取适量小米,研成粉末,放到锅中用文火炒到微黄,食用时把炒过的焦米加适量的水和糖煮成糊状,稍冷后服用,每日2-3次。功效:焦米具有吸附肠腔内腐败物质的作用,所以喝焦米糊有去毒止泻的功效。藕粉:原料。藕粉适量,红糖少许。做法:取适量藕粉,放在水中溶解1份藕粉加5份水,再加红糖少许,用文火煮成糊状,每天2-3次。功效:藕粉中含有多种鞣酸、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具有涩肠

  • 秋季宝宝腹泻护理认准四招

    腹泻为何“爱”在秋季秋季腹泻,是特指发生在9~11月份的腹泻,它往往来势汹涌,发病急,症状严重,病程在1周左右,发病年龄以6个月~3岁的宝宝居多。秋季腹泻的病原体常见有:轮状病毒、ECHO病毒和柯萨奇病毒,而引起宝宝秋季腹泻的罪魁祸首主要是轮状病毒,目前在治疗上尚无针对此病毒的特效药,治疗原则以防脱水为主。秋季宝宝腹泻护理认准四招1.别给宝宝禁食不论宝宝是因何原因导致的腹泻,妈妈们都不应该擅自给宝

  • 宝宝腹泻的原因

    1、胃肠炎胃肠炎(也称为肠胃感冒)是胃和肠道的一种炎症,可引起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是轮状病毒。如果你的宝宝腹泻时,并伴有胃痉挛、呕吐、低烧,那很可能是胃肠炎。但是要注意哦,如果宝宝吃的或喝的不多,可能会失去很多水分。2、细菌感染严重腹泻(有时伴有呕吐),同时有腹痛、血便、发烧,往往是病毒或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的。这种感染有些是可以自愈的,但有些也可能非常严重(比如由半生不熟的肉类里含有的

  • 宝宝腹泻可以吃水果吗

    小孩子出现腹泻他的胃肠功能是明显紊乱的,他吸收功能障碍,吃进的营养物质不容易吸收,甚至出现肠道有可能合并有细菌的感染,导致炎性的渗出,从而出现大便的次数明显增多,大便明显变稀,然后小孩子如果是在腹泻期间吃一些寒凉的水果之类的,有可能会加重腹泻。所以如果小孩子腹泻,家长如果要给他吃一些水果,可以选择苹果或者是橙子,但是要温热给他吃,其它的一些水果,像香蕉,还有一些其他的有可能会导致他的胃肠蠕动增加,

  • 宝宝腹泻常见的饮食误区

    1、宝宝腹泻应该多喝水腹泻宝宝不宜喝水,因为宝宝持续腹泻,丢失的钾和钠比较多,白开水中并不含这些成分,而且过量饮水会稀释胃酸,影响孩子食欲。2、腹泻的孩子一点油也不能吃有些小儿容易腹泻,尤其是渗出性体质的孩子,腹泻可持续很长时间,不应当长期忌油。如长期忌油,可使小儿消耗体内贮存的脂肪,引起消瘦,还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与利用,久之,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长期忌油还可造成腹泻,易发生在6个月至3岁小儿

  • 如何预防宝宝腹泻

    1、母乳喂养可防腹泻母乳是最适合婴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母乳中含有多种小儿所需的多种消化酶和抗体,各种营养成分都非常适合儿童的消化和吸收,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的作用,比牛乳及母乳代用品优越得多。2、用碗勺代替奶瓶奶瓶特别是橡胶奶头容易污染,不易清洗消毒,很容易污染,导致小儿腹泻。改用碗勺,污染的机会比奶瓶要少。3、按时添加辅食宝宝生长发育迅速,不论母乳或人工喂养儿均应按

  • 宝宝腹泻处理原则

    1、宝宝一旦腹泻,首先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千万不要自行使用止泻药或服用抗生素。对于轻型腹泻患儿,遵循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的原则,一般腹泻很快就能康复。2、对于由于肠胃功能紊乱而腹泻的患儿,单纯使用助消化药是不够的,采用中医中药的疗法,常可获得事半功倍的疗效。根据宝宝不同病情,采用消食化积、疏风散寒、清热利湿、健脾温肾等功效的药物,如丁香、肉桂、葛根、吴茱萸、白

  • 宝宝腹泻的发病机制

    (1)感染性腹泻大多数的病原微生物通过食用受污染的水,食物或传播通过被污染的手和进入消化道。当机体的防御功能下降,大量微生物的攻击可以引起腹泻和产生的毒力。对肠入侵后,如轮状病毒使小肠绒毛细胞损伤,小肠黏膜的再生水,电解质能力引起腹泻;同时,继发性双糖酶分泌减少,使碳水化合物消化管腔内是不完整的,并打破了由肠道内的细菌,使肠液中高渗透压,导致水和电解质的丢失,进一步加重腹泻。肠炎腹泻引起的细菌感染

  • 宝宝腹泻是怎么引起的 饥饿型腹泻

    饥饿性腹泻是一种由于进食太少而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类似腹泻的症状。进入食物太少,宝宝总是处于饥饿状态,肠蠕动又在继续,患儿进食量越受限制胃肠内食物越少,饥饿性肠蠕动越明显。伴随蠕动,肠壁上的腺体分泌增多,于是大便次数增多,多见于体质差或有慢性病的宝宝,唯恐消化不良,过多的忌口,过分地限制饮食量或只让饮汤水之类,由此产生肠蠕动增剧,排出稀清黏液便。很多家长误认为炎性大便,进一步加以限制食量,造成恶性

  • 宝宝腹泻吃什么药

    急性腹泻的治疗:ORS:本液体为2/3张溶液,用于预防脱水时加等量或半量水稀释以降低电解质的张力。每次腹泻后,2岁以下服50~100ml;2~10岁服100~200ml;大于10岁的能喝多少就给多少。也可按40~60ml/kg,腹泻开始即服用;糖盐水:白开水500ml+蔗糖10g+细盐1.75g。用法用量同米汤加盐溶液。纠正脱水:小儿腹泻发生的脱水,大多可通过口服补液疗法纠正。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

  • 宝宝腹泻不能吃什么食物 高纤维食物

    大部分的植物纤维均具有促进肠蠕动的作用,因此宝宝在腹泻的时候,应该避免食用纤维较高的食物,如叶菜类、笋类、瓜类、全谷类等。如果只是轻微的腹泻,则可选择菜叶较细嫩、纤维较少的食物,而且分量不宜过多。

  • 如何判断宝宝腹泻

    一、如何判断腹泻?主要根据两点来判定:·排便次数 正常小儿每天排便1~2次,但在腹泻时次数增多,轻者4~6次,重者达10次以上。·便的形状 正常小儿便呈黄色条状物,腹泻时为稀便、蛋花汤样便、水样便。粘液便或粘脓血便。并且患儿常伴有呕吐、发烧,烦躁不安,精神不好。二、不同季节腹泻的特点小儿腹泻有夏季(6~9月)及秋冬季(10~1月)两个发病高峰。·夏季腹泻主要由细菌引起,通常为粘液性便,常有腥臭味。

  • 父母要警惕宝宝腹泻后肛脱

    脱肛可以分为全性和不完全性两种。仅有直肠黏膜脱垂的叫做不完全性脱肛。如果直肠各层全部脱垂,为完全脱垂。初期,小儿因为排便黏脱垂,可以自行缩回。反复发作后需要用手托回。但是如果完全脱垂久不能复位,就会发生局部充血、水肿、溃疡甚至嵌顿坏死。同样,便秘、长时间剧烈咳嗽、包茎都能够引起脱肛。建议治疗:出现脱肛的患儿应尽量避免蹲位排便,最好是坐高盆排便。小婴儿采取直着大腿把便,不要弯曲髋关节。或采取卧位或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