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

川崎病

  • 川崎病能彻底治愈吗

    川崎病又称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他的一个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该病的病理变化主要为全身性血管炎性病变,它的发病年龄以婴幼儿多见,百分之八十在五岁以下的儿童。 川崎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复发机率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的患儿。 有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五的未经过有效治疗的话会可以发生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瘤多于病后两年内自行消失,但常遗留管壁增厚和弹性减弱等异常功能。大的动脉瘤常不易完全消失,常导致血栓形成或是管腔狭窄。 川崎病也是儿童后天获得性的心脏病的一个发病的原因之一。 所以川崎病应该要积极有效的治疗

  • 川崎病是怎么回事

    尽管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川崎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大量流行病学和临床观察显示,川崎病是由感染所致。鉴于这种自限性疾病所表现出的发热、皮疹、结膜充血、颈淋巴结肿大以及好发于儿童、爆发流行时明显的地域分布都提示其发病与感染有关。 然而,标准的和更先进的病毒及细菌的检测手段和血清学检查均无法确定微生物是致病的惟一原因。尽管最初曾报道有大量可能的感染因素,包括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6、7,人类细小病毒,耶尔森菌,但进一步的研究均无法证实。在日本及美国,由于在爆发流行期间曾有某些家庭有洗涤地毯的经历,所以家庭中

  • 川崎病血小板何时正常 川崎病血小板一般多久恢复正常

    一般来说病毒性的川崎病血沉的迹象会爱治疗后的5周左右内恢复正常,但如果合并感染的川崎病患者,恢复时间会有所延长,主要恢复时间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治疗效果而定。

  • 川崎病诊断鉴别

    应与各种出疹性传染病,病毒感染,急性淋巴结炎,类风湿病以及其它结缔组织病,病毒性心肌炎,风湿炎心脏炎互相鉴别。 本症与猩红热不同之点为: ①皮疹在发病后第3天才开始; ②皮疹形态接近麻疹和多形红斑; ③好发年龄是婴幼儿及较小儿童时期; ④青霉素无疗效。 本症与幼年类风湿病不同之处为: ①发热期较短,皮疹较短暂; ②手足硬肿,显示常跖潮红; ③类风湿因子阴性。 与渗出性多形红斑不同之点为: ①眼,唇,无脓性分泌物及假膜形成; ②皮疹不包括水疱和结痂。 与典型结节性动脉周围炎(Kussmaul-Maier型)

  • 川崎病的护理措施有什么

    患儿由于发热、口腔粘膜充血糜烂而影响食欲,甚至不肯进食。我们了解患儿平时的饮食习惯以及特别喜爱的食品,将其烹调成美味可口、蛋白质含量较高、营养丰富、易消化的低盐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宜温凉,不会自己进食的患儿请家长给予耐心喂食。 尚在哺乳期的患儿,则要求其母亲多进营养丰富的食品,特别要增加每天所进的液体量(肉汤、鸡汤、鱼汤等),以求增加奶量和提高奶的质量。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后,食欲多有改善,此时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有利于机体迅速康复。 体温患儿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入院后测体温4次/d,直到体温正常后

  • 川崎病的皮疹特点是什么

    川崎病好发于婴幼儿,80%在五岁以下,它的发病是男性发病率较高,男女发病比例为1.5:1,它的主要的病理变化是全身性的血管炎,好发于冠状动脉。川崎病会出现一个皮肤表现,皮肤多为多形性红斑,就是皮疹是多形的,和猩红样的皮疹,常在第一周出现,肛周皮肤有发红和脱皮。所以川崎病的皮疹,可能会跟儿童常见的一些传染疾病,像猩红热样的皮疹会比较相似,也有可能会合并有全身性的多形性的皮斑。

  • 川崎病看哪个科室

    川崎病是一种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它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可能会跟自身免疫然后一些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者是其他的一个家族遗传易感性是有可能会有关系。一般川崎病他的发病就是会出现有高热还有淋巴结肿大,皮肤的一个多形红斑。 这种疾病在儿科一般属于儿内科的范畴,如果分得比较细,有可能会在小儿血液科或者是免疫疾病科。一般建议复查是去住院的医院,要挂就是用它的一个出院的一些资料,定期去复诊。然后最好是对病情比较清楚的,因为它主要要复查一些他有没有合并严重并发症,主要是冠状动脉的损伤。

  • 川崎病预防

    至于宝宝好到什么程度才能去保育所或幼儿园,并没有特别的规定,只要宝宝没有特别的不适就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一般来说,川崎病日后不会复发,但由于心脏受到影响的后遗症要在多年以后才会出现,所以有必要定期进行心脏检查。 本病的婴儿及儿童均可病,但80~85%患者在5岁以内,好发于6~18个月婴儿,男孩较多,男:女为1.3~1.5∶1,无明显季节性,或谓夏季较多,日本至1990年已有川崎病约10万例,并于1979,1982年已及1986年发生3次流行,流行期间4岁以内儿童发病率为172~194/10万,世界各地虽报告

  • 川崎病痊愈后会影响以后生活吗 川崎病的主要症状

    1.川崎病患者会表现出持续性发热,体温常达39℃; 2.川崎病患者经常会出现双侧结膜充血,口唇潮红,有皲裂或出血; 3.川崎病患者的手中呈硬性水肿,手掌和足底早期出现潮红,10天后出现特征性趾端大片状脱皮,出现于甲床皮肤交界处。 4.川崎病患者还会出现颈部淋巴结肿胀,直径大概为1.5cm,大多数出现在一侧。

  • 川崎病的医治方法有哪些

    川崎病一旦诊断,即需及时治疗,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治疗分急性期治疗和恢复期治疗两部分。急性期治疗主要包括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等。研究证实早期静脉输入丙种免疫球蛋白加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可降低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但必须强调在发病后10天之内用药效果好。一般用法为单剂静脉滴注丙种免疫球蛋白2g/kg,10-12小时输入,若体温未降,第二天可再给静脉滴注丙种免疫球蛋白lg/kg—次,同时加口服阿司匹林30-100mg/(kg.d),临床常用50mg/(kg_d),分3-4次口服。早期

  • 川崎病会留后遗症吗

    用X光检查血管(在血管中注入造影剂),可以发现冠状动脉中有无长瘤,长瘤的病例极少,而且大多数均可自然痊愈。 但是从整体上来说,什么情况的小孩会发生后遗症,或将持续多久等,目前医界尚未有任何定论,这非得等到得川崎病的小孩长到八、九十岁,资料齐全后才行,目前是无法归纳出结论的。 因此医生们也无法断言患此病的病人绝对不会再有问题,万一有何不测,岂不有遭人诉讼的忧虑。因此医生们才会要病人每年回医院做一次检查以减轻责任。 由于此病目前尚未明白究竟,因此有很多医生都在争相研究,竭尽所能地在搜集有关的资料。 有些医生除

  • 川崎病是严重疾病吗 川崎病不治能自愈吗

    川崎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性的血管炎性,好发于冠状动脉,川崎病的病因其实都是不明确,具有一定的自愈性,但是因为它是血管炎性疾病,容易形成冠状动脉病变,没有冠状动脉病变的话,也要定期的随诊,主要检查心电图和超声心电图,未经有效治疗的话,15-25%容易发生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瘤多于病后两年内自行消失,但常遗留管壁增厚和弹性减弱等功能,大的动脉瘤常不易完全消失,常导致血栓形成或管腔狭窄,川崎病如果不能够有效控制,影响到冠状动脉的病变,有可能得心脏疾病,川崎病也是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常见原因之一,所以是有川崎病,

  • 小儿川崎病可以治好吗

    小儿川崎病的病理:本病病理变化为全身性血管炎,好发于冠状动脉;病理过程如下:ⅰ期 约1~9天,小动脉周围炎症,冠状动脉主要分支血管壁上的小营养动脉和静脉受到侵犯。心包、心肌间质及心内膜炎症浸润,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 ⅱ期 约12~25天,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全层血管炎,血管内皮水肿、血管壁平滑肌层及外膜炎性细胞浸润。弹力纤维和肌层断裂,可形成血栓和动脉瘤。ⅲ期 约28~31天,动脉炎症渐消退,血栓和肉芽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内膜好些明显增厚,导致冠状动脉部分或完全阻塞。ⅳ期 数月~数年,病变

  • 川崎病冠状动脉扩张可以治好吗

    川崎病关注动脉扩张概率 川崎病的绝大多数患者愈后良好,但仍然有15%-30%的患者会发生冠状动脉瘤,其中1%-2%的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瘤出现血栓闭塞或心肌炎而死亡,2%的患者会再次复发。

  • 川崎病分哪三个阶段

    据透露,每10万个5岁以下的儿童当中,就有上百个儿童患有一种称为川崎病的疾病。小孩在患病初期就有如一般的发烧样,但是病重时,它会影响心脏功能的运作,甚至导致死亡。在发达国家里川崎病已成为导致儿童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川崎病分为急性期、次急性期和康复期三个阶段 急性期的一些症状包括持续发烧5至 14天、颈部淋巴腺肿大、两眼结膜充血、嘴唇发红及干裂、舌部红肿呈草莓状、手脚掌发红,心脏和血管也开始发炎。 病人退烧后,就进入次急性期,手指脚趾尖开始呈膜状脱皮、关节发炎肿大、血小板数量增加。 到了康复期,病人的血

  • 川崎病能吃海鲜吗 川崎病饮食食谱推荐

    材料:白萝卜1个,红萝卜1个,馄饨12颗,香葱少许,鲣鱼味调味料适量,香油微量。 做法: 1、香葱洗净切末吗,红白萝卜洗净削皮切一口大小。 2、 放进汤锅大火煮滚后,以小火煮至8分熟。 3、再加入一碗水以大火煮滚后,放入馄饨煮至馄饨熟,加入鲣鱼味调味料,滴入香油,洒上香菜,完成! 材料:绿豆、白扁豆、大米、冰糖。 做法: 1、将白扁豆洗净,绿豆、大米用水浸泡2小时备用。 2、将绿豆、白扁豆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 3、煮沸后改用小火焖煮30分钟。 4、在锅中放入大米,用中火进行焖煮至米粒开花,汤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