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横穴

大横穴

  • 大横的位置图和作用 大横穴别名解析

    “大横”也称“肾气穴”,“人横穴”,“肾气”指本穴的天部之气富含水湿,“人横”指穴内气血在人部横向传输,因为本穴物质不仅有天部的滞重水湿云气,还有腹哀穴下传来的地部经水,其地部经水由本穴外溢脾部,有阴维脉的气血特性,所以是足太阴阴维的交会穴。

  • 急性肠胃炎拉肚子怎么办 按揉大横穴

    大横穴在肚脐旁,具有通调肠腑、健脾和胃、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祛湿止泻的功效;大横穴在肚脐两侧4寸(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手指内侧两端横纹头之间的距离是一寸),与肚脐在一条水平线上。

  • 艾灸减肚子的最好方法 艾灸大横穴运化水湿

    大横穴位置:大横位于腹中部,肚脐水平,旁开4寸。艾灸方法: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大横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能耐受为度,每次灸10-30分钟。艾灸功效:大横意指天部横向传输的水湿风气,腹结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因受脾部外散之热,水湿云气胀散而形成风气,其运行方式为天部的横向传输,故名大横,艾灸大横能帮助运化水湿,从而让腹部保持平坦没有多余的赘肉。

  • 大横的作用与好处 大横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中脘,天枢,合谷,上巨虚,清热利湿,通调肠腑,治疗湿热痢疾,绕脐腹痛等。2.配中脘,足三里,天枢,关元,神阙,公孙,针刺泻法,灸神阙,关元,治疗寒积腹痛,洞泄,便秘等。3.配大肠俞,支沟,腹结,上巨虚,清热通腑,治疗热结便秘。4.配脾俞,中脘,天枢,足三里,健脾和中,治疗脾虚腹痛,泄泻等。

  • 肠胃不好按摩哪里图片 按摩大横穴改善肠胃功能

    大横穴为足太阴脾经穴位,该穴名义指本穴物质为天部横向传输的水湿风气,按摩大横穴有温中散寒,调理肠胃的作用,多由于治疗腹部肥胖,腹痛,腹泻等症。穴位定位:在脐中旁开4寸(乳头直下)处。按摩方法:用双侧拇指点按同侧大横穴半分钟,再顺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或用中指指腹按压本穴,力度以腹内有热感为宜,每次3-5分钟,早,晚各1次。

  • 大横的准确位置图 大横穴功效作用

    类属:大横为脾经与阴维脉交会穴。功效:健脾理气,调肠通腑。作用:大横属脾经,位于腹部,内应大肠,又与阴维脉相通,故调肠腑之力甚强,可治疗各种邪气影响大肠传导功能的疾患,及脾虚腹胀,运化失职等症;肠腑的寒热,虚实疾患本穴均可治疗。

  • 大横的作用与功效 大横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内斜肌-腹横肌。浅层布有第9,10,11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和胸腹壁静脉属支。深层有第9,10,11胸神经前支及伴行的动,静脉。

  • 大横穴的作用有哪些

    仰卧,肚脐水平旁开5横指处即是大横穴。大横属脾经,位于腹部,内应大肠,又与阴维脉相通,故调肠腑之力甚强,可治疗各种邪气影响大肠传导功能的疾患,及脾虚腹胀,运化失职等症;肠腑的寒热,虚实疾患本穴均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