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红素

胆红素

  • 总胆红素高是怎么回事

    总胆红素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总胆红素偏高的原因既有生理性的原因,又有病理性的原因。生理性的增高:新生儿出现新生儿黄疸,没有其他不适,经过一周左右会自行消退。长期饮酒、剧烈运动也可以引起总胆红素升高。生理性的原因引起的总胆红素偏高一般会在调节后自行恢复。 病理性增高:常见于肝炎、阻塞性黄疸、肝硬化、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胆石症、胰头癌、溶血性黄疸等疾病。患者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抓住治疗的最佳时机,掌握病情的发展态势,检测病情的发展变化,对自己的病情进行全面的了解。

  • ​新生儿直接总胆红素高

    人体每天都在进行新陈代谢,未出世的宝宝在母体内也一样。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较多宝宝体内垃圾的排泄较慢,这就是胆红素高的来源。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不必担心。 新生儿表现为皮肤染黄即黄疸,约80%新生儿有类似情况。早晨测试超过25,验血胆红素超过350均为超标。只要宝宝排泄快的话就会下降的。 绝大部分新生儿黄疸都是生理性的,出生后的第3~4天出现,7~14自行消退,有的时间会较长,但也关系不大。 新生儿直接胆红素偏高,一般可归为黄疸症状。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不同,根据其特点可以相互鉴别。 新生儿病理性

  • 总胆红素超出正常值1倍多了,严不严重啊

    需及时就医,避免问题严重化。 当总胆红素超过正常值范围一倍时表示可有出现明显的黄疸。黄疸即是指由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的皮肤、巩膜和粘膜组织黄染的现象。当总胆红素超出正常值范围值时就是高胆红素血症。黄疸常见于肝胆疾病,也就是说总胆红素超出表示肝功能受到损害。

  • 总胆红素值是多少

    在知道总胆红素的正常值之前,大家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总胆红素。 总胆红素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二者的总和,其实总胆红素升高就是人们常说的黄疸。 那么,总胆红素正常值是多少? 总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17.1μmol/L(1-10mg/L)。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7μmol/L(1-4mg/L)。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3.7μmol/L。 那么总胆红素的高低意味着什么呢?总胆红素主要用来诊断是否出现肝脏疾病或胆道是否发生异常,总胆红素正常值是在1.7-20.5μmol/L之间,若是检查

  • 总胆红素偏低是怎么回事 低色素性贫血引起总胆红素偏低

    低色素性贫血指的是红细胞中含铁血黄素低,多由缺铁引起。常表现为乏力、头晕眼花、耳鸣、心悸、面色苍白等等。体内病变红细胞无法正常转化为总胆红素,故出现总胆红素偏低的情况。

  • 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高表示什么 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正常范围是多少

    总胆红素:1.71~21μmol/L(0.1mg/dl~1.0mg/dl) 直接胆红素:0~7.32μmol/L(0~0.2mg/dl)

  • 产生黄疸的原因 胆红素生成过多

    这是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溶血)后,非结合胆红素形成增多,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运输至肝脏,必然使肝脏(肝细胞)的负担增加,当超过肝脏对非结合胆红素的摄取与结合能力时,则引起血液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此外,大量溶血导致的贫血,使肝细胞处在缺氧、缺血的状态下,其摄取、结合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必然会进一步降低,结果导致非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浓度更为增高而出现黄疸。

  • 总胆红素标准值 总胆红素超标应注意饮食

    总胆红素超标多数因肝功能受损对胆红素的代谢障碍造成的。在饮食方面应以调肝理肝为主。如吃鱼、鸡蛋补充蛋白质可助肝脏的修复,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可保护肝细胞,饮食重质不重量,过度进食会加重消化负担,影响肝功能的修复。严禁饮酒,避免对肝脏的进一步损害。

  • 总胆红素偏高能喝酒吗 总胆红素偏高喝了酒该怎么办

    1.饮酒者通常存在蛋白质、热量、微量元素的严重缺乏。应补充高能量、高蛋白、低脂肪食物,酒精代谢会造成维生素的吸收障碍,应及时补充各类维生素。 2.戒酒是重要的一个措施,拒绝往后再喝酒,及时的戒酒可显著改善不同阶段肝功能出现问题的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元气预后。 3.如果感觉自身不适,应积极到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情节严重者需药物介入治疗。 3.可每天用拇指或中指按压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穴位1次,每次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每次按压以出现酸胀感为宜。三阴

  • 血清总胆红素偏高的原因

    血清总胆红素测定是肝功能检查中的一项。肝功能的检查中用来判断总胆红素偏的值,以此判定乙肝患者的病情发展和黄疸情况。但是在临床上不少患者出现了胆红素高的的情况,那么血清总胆红素偏高的原因是什么呢? 血清总胆红素是血清直接胆红素和血清间接胆红素的和。血清总胆红素的正常范围值是1.7~17.1μmol/L。当血清直接胆红素或血清间接胆红素其中有一种胆红素偏高,血清总胆红素偏高就会发生。 (1)当红细胞大量破坏以后,血清中间接胆红素培增高,超过了肝脏的转化(处理)能力,使间接胆红素在血清中滞留,叫溶血性黄疸。 (

  • 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偏高 谷丙转氨酶偏高说明了什么

    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简称谷丙转氨酶(ALT) 谷丙转氨酶是临床上常用的肝功能化验之一 0-40U/L 1.肝脏病变引起肝细胞炎症或坏死时。 2.心脏、肾脏、胰脏、胆道等某些疾病。 3.口服阿司匹林、异烟肼、某些避孕药时。 4.发热、剧烈运动以及长期饮酒时。 故谷丙转氨酶升高不足一倍时,应持谨慎态度,需持续观察,不可过早定义其是否为肝炎。

  • 总胆红素偏高间接胆红素偏高 间接胆红素偏高的原因

    如果患者患有某些肝脏疾病,会会导致血液中的间接胆红素偏高,例如: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色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 对于患有溶血性贫血的人来说,体内红细胞被大量破坏,释放间接胆红素,当血液中的胆红素过多时,甚至超过了肝脏的转化能力,就会使间接胆红素在血肿滞留,从而引起血液中间接胆红素偏高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会称之为溶血性黄疸,患者一般会表现出:皮肤发黄、巩膜发黄、尿色发黄症状。 不少患者由于失血需要输血时,如果自身血型与输入血型不符时,就会导致溶血现象,使体内红细胞大量破坏,从而导致血液中间接胆红

  • 母乳性黄疸是怎么引起的 母乳中特殊成分使胆红素重吸收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还可能是由于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活性高,使婴儿胆红素在肠道中重吸收增加而引起黄疸。当新生儿开奶迟,摄入量不足,肠蠕动减少时,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肠道中分解结合胆红素,还原为未结合胆红素,后者易被小肠重吸收进入血循环,加重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