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预防措施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也称胆囊摘除后遗症、再发性胆道综合征,系由于胆囊切除术后所出现的与胆系病变有关的临床症候群。一般认为胆囊切除后约有25%~30%可出现一过性症状,可很快消失,约有2%~8%可因症状持续,而需要早作预防,积极治疗。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预防: 多数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可以预防并能得到早期治愈。 1、积极开展中西结合治疗胆系疾病,掌握好手术适应症,尽可能减少急症胆道手术,选择好手术方式。 2、普及胆道影像诊断方法,充分了解胆道病理改变。胆道造影、胆道镜检查、胆压测定等有助于提高胆道手术的治疗效

  •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如何治疗

    在生活中一半的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腹痛或“消化不良”(上腹部或右上腹胀满感、腹鸣、恶心、呕吐、便秘、不耐受脂肪或腹泻等)于术后数周内出现,另一半患者于术后数月或数年内出现症状。这些症状为非特异性的,依潜在的病因不同而不同,但常包括右上腹或上腹部的疼痛,多见于餐后,呈锐痛。 一、西医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治疗目的是消除病因,通畅胆道引流,控制感染。单纯的“对症治疗”常得不至良好的结果。因此,治疗前必须进一步探讨其发病原因,得出明确诊断。治疗方法有非手术与手术治疗。 1、非手术疗法 (1)适应症:①胆管结石

  • 胰腺炎切除有什么危害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在胰腺炎切除胆囊后,还可能出现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胆囊在胆系动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胆囊可容纳30-60cc的胆汁,可以缓冲胆道的流体压力,维持胆道压力生理平衡。一旦去掉胆囊,不能调节胆系压力,即可导致患者术后发生腹痛、消化不良等腹部等症状。

  •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治疗措施

    PCS的治疗目的是消除病因,通畅胆道引流,控制感染。单纯的“对症治疗”常得不至良好的结果。因此,治疗前必须进一步探讨其发病原因,得出明确诊断。治疗方法有非手术与手术治疗。 一、非手术疗法 1.适应症 ①胆管结石直径

  •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并发症

    胆囊切除术是外科常见手术,绝大多数病人效果很好,少数病人在胆囊切除术后原有症状仍然存在或再次出现上腹部不适、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临床上常称之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生于术后1、5~6年,亦有学者认为术后各时期均可发生,其原因较复杂,包括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功能改变所致,手术本身所致并发症和并存病等。在治疗上有的需要手术,有的可采用非手术的治疗。 1 其他并存病 近1/3的病人是胆囊切除前未作详细检查,将一些病症忽略而只诊断为胆囊疾病,做了胆囊切除术,常见的如下:(1)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

  •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辨证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是指胆囊切除术后,术前症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或者重新出现一些胆道系统及其它器官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其病因较为广泛,约半数为器质性,也有少数找不到病因。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发生率较高,约占胆囊手术的30%~40%,其中约15%患者症状较重。轻者仅有消化不良、恶心、上腹部不适及饭后上腹部压迫感,重者可有季肋部疼痛、绞痛发作、黄疸、发热等。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属中医学胁痛、黄疸、呕吐、发热等范畴。 病因病机 1 定病位,多在肝胆,兼及脾胃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是胆囊切除术后出现的一组症状,包括轻

  •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发病机理

    一、胆系疾病所致 胆囊切除术时遗漏的胆系疾病,如肝外或肝内胆管结石,Oddi括约肌狭窄症等。也可为胆囊切除除术本身所造成,如胆囊管遗留过长,外伤性胆管狭窄等。 1.胆管结石 是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可分为残留结石和再发结石,文献报告发生率为5%~75%,甚至可高达87.8%。 (1)残留结石 术中未取净之结石,又可分为:①可避免的残留结石:多因术中探查不仔细或技术不熟练所致。②难于避免的残留结石:术中探查发现有肝内胆管结石,限于技术困难,难以清除。或因病情危重,不允许详细探查或取石。 (2)再发

  •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应该如何治疗和用药

    一、非手术疗法 1.适应症 ①胆管结石直径

  • 胆囊手术的后遗症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胆囊在胆系动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胆囊可容纳30-60cc的胆汁,可以缓冲胆道的流体压力,维持胆道压力生理平衡。一旦去掉胆囊,不能调节胆系压力,即可导致患者术后发生腹痛、消化不良等腹部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