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球菌
-
肺炎球菌的生物学性状
⒈菌体呈矛头状,多成双排列,宽端相对,尖端相背,有较厚荚膜,革兰阳性. ⒉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 营养要求及在血平板上菌落特征基本同甲型链球菌,培养时间稍久菌落中央下陷呈脐窝状.在血清肉汤中培养稍久亦因细菌自溶而使混浊的培养液渐变澄清.自溶酶可被胆汁或胆盐等物质活化,加速细菌溶解,故可用胆汁溶菌试验与甲型链球菌相区别;肺炎链球菌能分解菊糖这点也可作为与甲型链球菌相区别的依据. ⒊抗原结构与分型 ⑴荚膜多糖抗原 按此抗原不同分为84个血清型,个别型还可分成不同的亚型.其中有20多个型可引起疾病. ⑵菌体抗原 1
-
感冒常见的细菌感染中哪个是最常见的 肺炎球菌
肺炎球菌可以5-10%的健康成人及20-40%孩童的鼻咽内发现,季节性肺炎球菌主要发生在冬季和初春,这个时间段正好是伤风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峰期,因此也是感冒中常见的细菌之一。 肺炎球菌主要寄居在人的口腔及鼻咽部,一般来说不治病,但当身体免疫力低下时致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寒战、胸膜剧烈疼痛、咳铁锈色痰。
-
肺炎球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⒈致病物质 有荚膜,肺炎链球菌溶素O,脂磷壁酸和神经氨酸酶等. ⒉所致疾病 主要引起大叶性肺炎,成人中75%由1,2,3,4,5,7,8,9,12型引起,半数以上为1,2,3型.3型产生大量荚膜物质,毒力强,病死率高.儿童以第6,14,19及23型肺炎链球菌感染最常见.可继发胸膜炎,脓胸,中耳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等. 肺炎链球菌在正常人的口腔及鼻咽部经常存在,一般不致病,只形成带菌状态.只有在免疫力下降时才致病.尤其在呼吸道病毒感染后或婴幼儿,年老体弱者易发生肺部感染. 感染后,可建立较牢固的型特异性免疫.
-
婴幼儿是易肺炎球菌感人群
调查显示大约有20%-50%的健康儿童的鼻咽部携带肺炎球菌。肺炎链球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肺炎球菌携带者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从口部或鼻部排出飞沫,而将病菌传染给健康人。对于肺炎球菌疾病而言,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预防肺炎球菌,仅仅依靠一般的基础免疫(如保证家中的环境清洁、室内空气流通;孩子幼小时少去公共场所以降低感染疾病机率等)是远远不够的。广州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邓力指出,肺炎球菌疾病日益严重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导致治疗难度很大,及时进行有效的免疫接种预防尤为重要和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