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体病
-
钩体病有哪些表现
潜伏期2~28天,一般是10天左右。1、早期即钩体血症期,一般是起病后3天内,有下列主要症状,体征。(1)发热:多数患者起病急骤,伴畏寒及寒战,少数患者于发热前一两天可能有软弱,乏力,发热多为稽留型,部分患者为弛张热,体温39℃上下,热程7天左右,亦可达10天,脉搏常增速。(2)头痛,身痛:头痛有时很突出,直至恢复期仍诉头昏,头痛,全身肌肉酸痛明显,有些患者颈部,膝,大腿,以至胸,腹,腰背肌都痛。
-
钩体病伴着水灾到
水灾过后小心钩体病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通常是在水灾过后,洪水淹没了猪圈,粪尿横溢,并随着大水流动,造成环境污染,引起该病流行。钩体病主要流行于6~10月,其主要传播动物是野鼠和家猪。若这两种动物携带钩端螺旋体,就可通过排便使病菌污染田水或雨水、泥土。当人们接触这些污染水体后,水中的钩端螺旋体经人体黏膜或皮肤伤口进入体内,长则三周,短则三天便可引发钩体病。哪些症状值
-
得了钩体病怎么办
(一)一般治疗患者应早期卧床休息,尽量不搬动患者。饮食以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为宜,应补充足够的维生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水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患者的尿液应进行消毒处理。(二)病原治疗早期使用抗生素的治疗,能有救缩短发热期,加速症状的消退,并阻断脏器损害的发生。1.青霉素为首选的有效药物。首次剂量不超过40万u为宜,以后每日80万-160万U,分2~4次肌注,体温下降后酌情减量,疗程约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