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色素痣

虹膜色素痣

  • 儿童虹膜色素痣怎么办

    1.普通后天性色素痣和普通蓝痣治疗 无须治疗,若发生于易摩擦和受损的部位,最好行手术切除,小的皮损亦也可采用超脉冲CO2激光和(或)Q开关激光治疗。普通CO2激光、冷冻、超高频电、化学剥脱等较难掌握其深度,易留瘢痕或治疗不彻底。 2. 尽量手术切除,由于恶变一般发生于30岁以后,所以切除的时间可待成年后。 3.先天性巨痣治疗 由于恶变率较高,而且恶变的一半发生于5岁以前,所以应于出生后尽早切除。 4.疑有恶变应采取手术治疗 全部切除的痣均应做病理检查,发现恶变应扩大切除并酌情治疗。

  • 虹膜色素痣的饮食保健

    1、虹膜病变患者不宜吃的食物 不吃瓜子、花生、不吃辣椒。 2、虹膜病变患者食疗偏方 1)芥菜30克,煎汁、滴眼,每日2—3次。或:荠菜根30—60克,煎汤温服,每日2—3次。 2)老黄瓜1根,金银花40克,水煎服,每日2—3次。 3)霜桑叶30克,草决明20克,茶叶3克,水煎服,每日2—3次。 4)秦皮15克,鲜丁香花5克,水煎服。每日2—3次。 5)野菊花20克,黄芩15克,桃仁12克,水煎服,每日2—3次。 6)柴胡、桂枝、丹皮、菖蒲、鲜姜各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次。同时用1%阿托品液点眼

  • 儿童虹膜色素痣怎么回事

    色素痣也简称色痣,斑痣或黑痣,是由正常含有色素的痣细胞所构成的最常见于的皮肤良性肿瘤,偶见于粘膜表面。临床表现有多种类型。 颜色多呈深褐或墨黑色,还有没有颜色的无色痣。如皮内痣,交界痣、混合痣等,还有巨痣、蓝痣、幼年黑瘤等。有些类型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恶变,值得重视。 色素痣多发生在面、颈、背等部,可见于任何正常人体。可在出生时即已存在,或在生后早年逐渐显现。多数增长缓慢,或持续多年并无变化,但很少发生自发退变。可采用手术和非手术疗法。疗效良好。色素痣是由色素细胞构成的先天良性肿瘤,大多均属良性;在后期有恶

  • 虹膜色素痣应该做哪些检查?

    虹膜色素痣常见检查: 常见检查:眼科检查 一、检查: 1.组织病理学表现:色素痣多位于虹膜浅基质层,可稍微向前房内隆起。大多数虹膜色素痣为分化良好的小梭形痣细胞组成,或掺杂少许小圆形痣细胞,细胞内含有不同数量的黑色素颗粒。此种形态的色素痣称为梭形细胞色素痣。少数虹膜色素痣体积较大,深黑色,其主要由大圆形黑色素细胞组成,胞质内含有丰富的黑色素颗粒,此类细胞组成的色素痣又称为黑色素细胞瘤或大细胞样痣。梭形痣细胞之间通常黏附比较紧密,不易脱落。但大圆形黑色素细胞之间黏附疏松,易发生自发性坏死、脱落或累及虹膜角膜

  • 虹膜色素痣的症状

    一般无症状。下方虹膜近瞳孔缘区域好发。临床上分为2种类型:局灶性虹膜痣和弥漫性虹膜痣。 1.局灶性虹膜痣 虹膜近瞳孔缘或中周部、周边部、偶见房角处。大小不一,边界清晰,轻度隆起,一般为棕黑或深黑色,色素变异较大,典型的虹膜痣无血管。绝大多数虹膜痣稳定不发展,极少数可影响邻近组织近瞳孔缘虹膜痣可致瞳孔变形瞳孔缘色素外翻但并不表明虹膜痣恶变。多数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扁平黑色素性斑块或稍突出于虹膜表面,但其厚度一般不超过1mm. 有些色素痣范围较大,可从虹膜周边部延伸到瞳孔缘。虹膜周边部色素痣亦可波及到前房角部位

  • 虹膜色素痣

    虹膜色素痣(nevusofiris)是虹膜浅基质层内异常的色素细胞的聚集,临床上比较常见。虹膜痣属于一种错构瘤性病变,是由具有良性细胞学形态的黑色素细胞组成的肿瘤性团块。色素痣一般比较稳定健康搜索,无明显生长倾向。偶可发生恶性变。原因不明,多为先天性。白种人比有色人种多见。神经纤维瘤病患者常伴有多个虹膜痣。 虹膜色素痣(nevusofiris)是虹膜浅基质层内异常的色素细胞的聚集,临床上比较常见。虹膜痣属于一种错构瘤性病变,是由具有良性细胞学形态的黑色素细胞组成的肿瘤性团块。色素痣一般比较稳定健康搜索,无

  • 虹膜色素痣症状

    一般无症状。下方虹膜近瞳孔缘区域好发。临床上分为2种类型:局灶性虹膜痣和弥漫性虹膜痣。 1.局灶性虹膜痣虹膜近瞳孔缘或中周部、周边部、偶见房角处。大小不一,边界清晰,轻度隆起,一般为棕黑或深黑色,色素变异较大,典型的虹膜痣无血管。绝大多数虹膜痣稳定不发展,极少数可影响邻近组织近瞳孔缘虹膜痣可致瞳孔变形瞳孔缘色素外翻但并不表明虹膜痣恶变。 2.弥漫性虹膜痣较扁平,常累及整个或部分虹膜。有些是虹膜痣综合征(Cogan-Reese综合征)的一种临床表现。Cogan-Reese综合征与原发性虹膜萎缩,Chandl

  • 儿童虹膜色素痣分类

    (1)皮内痣:最常见。好发于面部皮肤及发际,大小不一,大者可达数厘米,甚至累及半侧面颈部。隆起皮肤,有毛,淡棕色或淡黑色,边界清楚。由小痣细胞组成。痣细胞巢在上皮下结缔组织内(即位于真皮内)。痣细胞巢表面的上皮层正常。一般不发生癌变。 (2)交界痣:可由皮内痣演变而来,亦可独自发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婴幼儿多见。病变呈扁平状,棕黑色或蓝黑色,边界可清亦可不清。一般体积较小,多在数毫米以内。表面光滑无毛。可长期保持原状不变,少数可自行消退,较易发生恶变。由大痣细胞组成,痣细胞巢的一半在表皮的底层内,另一

  • 虹膜色素痣的治疗原则

    虹膜痣很少恶性变,可定期观察,最好定期进行裂隙灯照相。一般不需治疗。弥漫性虹膜痣合并青光眼者需行手术治疗。局灶性虹膜痣明显增大者,可行虹膜节段性切除术。 治疗原则 大多数良性黑素细胞肿瘤无须治疗,总原则是不治则已,治则彻底。 1.普通后天性色素痣和普通蓝痣治疗 无须治疗,若发生于易摩擦和受损的部位,最好行手术切除,小的皮损亦也可采用超脉冲CO2激光和(或)Q开关激光治疗。普通CO2激光、冷冻、超高频电、化学剥脱等较难掌握其深度,易留瘢痕或治疗不彻底。 2. 尽量手术切除,由于恶变一般发生于30岁以后,所以

  • 虹膜色素痣诊断

    通过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即可确定虹膜痣的诊断,比较容易。 鉴别诊断: 虹膜痣需与虹膜黑色素瘤和眼黑色素细胞增生症(ocularmelanocytosis)相鉴别。 1.虹膜黑色素瘤 主要靠定期观察,UBM检查有助于与虹膜黑色素瘤鉴别。虹膜痣内回声较虹膜黑色素瘤强健康搜索,边缘清晰锐利,病变较小局限。当病灶直径超过3mm,厚度超过1mm或伴有晶状体混浊、继发青光眼、虹膜新生血管、睫状体受累并眼前段色素播散时,应高度警惕虹膜黑色素瘤。 2.眼黑色素细胞增生症 是一种累及表层巩膜、结膜、角膜、睑板虹膜虹膜角膜角、脉

  • 儿童虹膜色素痣诊断

    一、雀斑见于鼻、两颊、手背和躯干上部。皮损为淡黄色,黄褐色或褐色斑点,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如针尖至粒大小。斑点不融合。主要病理改变为基底细胞层的黑色素增多,而黑素细胞的数目不增加。 二、脂溢性角化病为扁平而境界清楚地斑片,表面光滑或呈乳头瘤状,可形成一层油脂性厚痂。毛囊角栓是重要特征之一,有时甚至很小的早期皮疹即已看得很清楚。 三、恶性黑素瘤常不对称,边界不清楚,边缘不光滑,颜色不均匀,发展迅速,容易破溃、出血,可形成不规则瘢痕,组织学显示痣细胞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