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炎
-
腰背肌肉筋膜炎的治疗方法
1.推拿疗法(1)推揉点按法:患者仰卧,膝部自上而下,顺其筋络反复推 揉1~2分钟.(2)拔伸屈膝法:患者体位同上,肌肉放松,医生先 轻轻地,小幅度地来回屈伸膝关节,最后尽力将膝关节完全屈曲,然 后伸直患肢.(3)刮筋,分筋法:患者仰卧,于髌骨外上方,内下 方运用一拇指屈曲指关节,放于痛点内侧;另一手掌按于屈拇之上, 用臂力推动拇指向外刮数下.(4)关节积液时可用捶,擂,拍法, 交替进行.捶为实拳,击为空拳,下击髌骨周围软组织及大腿伸侧, 大小腿屈伸各20~30下,擂为实拳,双拳用臂力下压与上部位相同处,
-
筋膜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西医治疗筋膜炎,遵循其一贯以来分而治之的理念,“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忽视了人的整体性。中医认为筋膜炎,在外是因感受风寒湿邪、外伤劳损等,导致筋膜受损、瘀血凝滞、肌肉痉挛、经络阻闭、气血运行不畅;在内则是因肾气亏损、肝失所养,内外交迫,从而发病。 1.筋膜膏是治疗筋膜炎的最好治疗方法。中医内调外治之法,一方面能修复受损筋膜、清除淤血、解除肌肉痉挛,一方面滋补肾阴、调养机理、行气活血,攻补结合,故在治疗筋膜炎上有标本兼治的功效。中医有云:“人之疾病,由内以外,其流行于经络脏腑者,服药乃能驱之。若其病既有定所
-
筋膜炎的饮食
建议适当锻炼,自觉热敷,可以到医院做理疗,基本原理都相同,促进它的血液循环,加速恢复。 在饮食方面就多摄取些能促进血液循环的东西。 1、茶 茶的品种很多,首先推荐绿茶,除了能降低胆固醇和血糖外,还有抗菌作用。另外,亦有抗氧化作用,能抑制体内活性氧的生成,促进白细胞的循环。 2、鱼 鱼肉中含有丰富的DHA(二十二碳六烯酸,俗称脑黄金)和EPA(二十碳五烯酸)不饱和脂肪酸,这些物质能改善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3、海藻 海带和裙带菜中含有的碘能促进新陈代谢。海带黏液中的藻沅酸有防止血糖急剧上升和
-
筋膜炎治疗方法
1、冰敷 现筋膜断裂损伤时用冰敷来缓解疼痛,控制炎症,冰敷使局部血管收缩、血循减少,因而降低组织新陈代谢率,抑制炎性反应,这对运动伤害若能在第一时间使用,事半功倍。若错过这时机,炎性反应已进行或如火如荼,要不要冰敷,须视临床症状决定。 注意冰敷应分次做,间隔至少三分钟或更久,重要的是每次不超过十五至二十分钟,冰太久会使局部血管过度收缩造成冻伤。可以10分钟冰敷,10分钟休息,然后反复进行。 2、冰药物治疗 在西医外用上有双氯酚酸二乙胺乳胶剂、红花油、扶他林软膏等,可以消肿镇痛,中医在治疗足底筋膜炎上也已有
-
背部筋膜炎康复的练习法
1胸肌拉伸练习 1、站立位,面向门口或墙角,双侧手臂抬起略高于头, 2、双手扶门框或墙壁,身体前倾,感觉肩关节前方有牵拉感,维持姿势不动, 3、注意前倾时保持身体挺直,脚跟不要离地, 4、练习时,每天3组,每组3次,每次坚持15-30秒钟。 2胸廓伸展练习 1、坐位,双手交叉抱于头后,目视前方, 2、身体后仰,将目光移向天花板并尽力向后看,然后缓慢放松回到原位, 3、练习时,每天3组,每组10次。 3手臂滑墙练习 1、坐位或站立位,身体紧贴墙壁, 2、屈肘90度,将双手臂侧上举,保持肘关节和腕关节紧贴墙壁
-
打哈欠脖子疼怎么回事 筋膜炎
筋膜炎患者的活动受限制,若是出现在颈部,正常情况下活动不会很多,一般不会引起疼痛,但若是打哈欠时候颈部肌肉活动过多,便会拉动炎症区域,出现脖子里面疼痛。
-
筋膜炎做手术能根治吗
筋膜炎手术一般都是经过保守治疗无效的才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之后绝大多数的病人的症状能够得到缓解,但是根治目前考虑还是很难。因为这个筋膜炎的手术方式主要就是行这个结节切除,然后那个肌肉进行充分的减压。可是即使在充分的减压,也不能保证术后不复发,所以说基本上手术没法保证根治。
-
筋膜炎是怎么引起的 筋膜炎和肌膜炎的区别
筋膜炎和肌膜炎是一种病。 筋膜包括深筋膜和浅筋膜,肌膜是覆盖肌肉表面上的一层筋膜,它应该属于深筋膜的一种, 所以说肌膜炎是筋膜炎的一部分,这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区别,无论从病理生理的角度,还是从临床表现角度,还是从治疗上,这两者疾病基本上就是一致的。实际上这两者就是一个病的不同表现。
-
筋膜炎怎么检查
1.组织病理活检 做痛性结缔组织的活检,可见皮下脂肪、肌筋膜或骨膜等结缔组织有炎性水肿和增生。 2.其他检查 实验室检查抗“O”或血沉正常或稍高。磁共振检查,腰背部皮下可见条片状长T1长T2信号,边界较清,为渗出的液体信号。
-
引起筋膜炎的病因
引起筋膜炎的病因 环境因素 引起筋膜炎的原因有很多,而环境因素就是其中一种,也是很常见的一种,由于长期生活在潮湿、寒冷的气候中,就会很容易引起腰背部肌肉血管收缩,进而会缺血,会引起水肿,最终形成纤维织炎,而纤维的变化是引起筋膜炎的因素之一,会使身体部位处于紧张状态,最终会形成筋膜炎,对身体带来伤害。 引起筋膜炎的病因 运动过量 虽然运动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运动也是这样,不可以一簇就成,要循序渐进,而且,那些经常从事运动,比如说登山、徒步旅行,还有的是逛超市很长时间的,这样就会容
-
筋膜炎的检查
1.组织病理活检 取筋膜组织。 2.其他检查结果 可根据具体种类有所不同: (1)腰背肌筋膜炎 实验室检查抗“O”或血沉正常或稍高。磁共振检查,腰背部皮下可见条片状长T1长T2信号,边界较清,为渗出的液体信号。 (2)嗜酸性筋膜炎 末梢血嗜酸粒细胞显著增高,可高达10%~40%,绝对计数约1900×10[6] /L,多发生于疾病早期。皮肤组织病理示深筋膜炎症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而表皮、真皮无明显改变。
-
颈椎筋膜炎临床诊断和治疗
临床诊断 (一)临床症状颈肩部酸痛不适,肌肉僵硬板滞,或有重压感,向一侧或两侧肩部与肩胛之间放射。晨起或天气变化及受凉后症状加重,活动后则疼痛减轻,常反复发作。急性发作时,局部肌肉紧张、痉挛,项背部活动受限。 (二)检查 1、颈肩部及肩胛内缘有广泛压痛,皮下可触及变性的肌筋膜及纤维小结,并可触及筋膜摩擦音。 2、肩背部活动受限。 3、一般无神经根性放射痛,故各种神经挤压试验均正常。 4、X线检查:一般无阳性体征。偶可见项韧带钙化或肩背肌筋膜增厚,颈椎生理弧度轻度变直等。 治疗 药物治疗 1、服用舒筋活血类
-
筋膜炎针灸会有效果吗
筋膜炎是可以进行针灸治疗的, 筋膜炎的治疗一般分为以下五大类, 第一类就是休息,第二类就是运动,第三类就是中医中药治疗,其中就包括针灸和按摩,针灸对筋膜炎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它的治疗效果往往能够达到缓解疼痛、松弛肌肉,然后消灭扳机点。 但是前提是患者必须选择正规的针灸医院或者是正规的针灸诊所进行治疗。
-
筋膜炎的症状体征
颈肩肌筋膜炎 颈肩背部广泛疼痛酸胀沉重感、麻木感,僵硬、活动受限,可向后头部及上臂放散。疼痛呈持续性,可因感染、疲劳、受凉、受潮等因素而加重。查体见颈部肌紧张,压痛点常在棘突及棘突旁斜方肌、菱形肌等,压痛局限,不沿神经走行放散。该病发病缓慢,病程较长。X线多为阴性结果。 嗜酸性筋膜炎 嗜酸性筋膜炎(eosinophilic fasciitis)是主要以筋膜发生弥漫性肿胀、硬化为特征的疾病,故有人主张采用“硬化性筋膜炎”一名。本病在临床上较少见。 结节性筋膜炎 结节性筋膜炎,又称为假肉瘤性筋膜炎,是一种反应
-
筋膜炎西医治疗
1.手术治疗 一半以上的病人经休息症状即可得到缓解,热敷、按摩可消散结节,对疼痛结节的封闭也相当有效,但腰肌的锻炼可能还是最重要的。少数症状顽固,久治不愈的病人需手术治疗,手术时可发现在局部的筋膜上有裂隙,有脂肪从裂隙中疝出,这就是临床上所扪及的结节。脂肪与周围组织包括筋膜及邻近的皮神经分支相粘连,这可能是疼痛的原因。手术应切除结节,修补筋膜,分离粘连及切除皮神经。效果常良好,但由于常为多发性病变,手术只能解决一处的症状,故仍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2.慢性期治疗 慢性期病人的治疗以适当的休息,口服及外用消
-
筋膜炎按压会痛吗 筋膜炎能治愈吗
如果治疗方法正确,再加上本人能够坚持的话,筋膜炎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但是治愈之后有一个问题,容易复发,经常都是犯了治,治了好,好了之后再犯,是这么一个循环过程。具体原因主要是因为: 首先得从筋膜炎形成的原因来说,筋膜炎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主要是受风、受寒、受湿造成的。 但是人在世界上生存,不可能吹不着风、受不着寒,也不可能淋不着雨。 第二点是继发性筋膜炎,主要见于损伤、感染和风湿热等,这倒是可以预防一下。 所以筋膜炎即使治愈了,也要进行保健、进行预防,甚至保健和预防的作用大于治疗作用。
-
筋膜炎应该如何护理
急性腰肌筋膜炎可以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倾向,卧床休息可以减轻,劳累和受寒可以加重。经卧床休息、腰部制动、消炎止痛药物以及理疗等治疗,大多病人疼痛能够迅速缓解,通常二三天症状可以明显减轻,1~2周内症状消失,不留后遗症。但本病可以反复发作,给病人造成一定的痛苦,影响了患者的学习工作与生活。 由于在急性期没有得到彻底的治疗而转入慢性;或者由于病人受到反复的劳损、风寒等不良刺激,可以反复出现持续或者间断的慢性腰背部肌肉疼痛、酸软无力等症状。这在临床上又被称为慢性腰肌筋膜炎或者慢性下腰部劳损或者慢性腰肌劳损。慢
-
筋膜炎如何预防
1、长时间久坐办公人员应定时休息,使紧张的腰背肌肉得到缓解。 2、平时注意坐姿,久坐一个小时之后应换一个姿势。 3、避免睡软床,应选择硬板床。 4、注意防寒防潮。 5、积极加强腰背部肌肉锻炼。 6、急性腰扭伤应积极治疗,安心休息,防止转成慢性。 7、体育运动或剧烈活动时,要做好准备活动。 8、防止过劳,人就像一台机器一样,过度的运转或超负荷的使用,必然会导致某些部件或整个机器的损害。腰部作为人体运动的中心,过度劳累,必然造成损伤而出现腰痛,因此,在各项工作或劳动中注意有劳有逸。 9、注意减肥,控制体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