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

  • 游泳不当引来急性中耳炎

    18岁的雯雯参加完高考后,与同学们相约去海边玩了1周。她每天都徜徉在大海中,心情得到了极大地放松。然而回家两天后,雯雯突然觉得耳朵刺痛,并且有时出现耳鸣。雯雯以为自己是玩累了,休息一下就会好转,没想到,情况越来越糟糕,1天后雯雯竟然发烧了,耳朵嗡嗡的听不清外界的声音。 妈妈赶紧带雯雯到医院检查,经过问诊和化验,被诊断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雯雯对医生说自己身体一向很健康,怎么会得中耳炎呢?医生回答雯雯都是游泳惹的祸,因为海水未经过消毒,而且雯雯长时间呆在水里,导致细菌顺着咽鼓管侵入中耳,引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 急性中耳炎如何护理呢

    对于中耳炎的护理,就是将生活细节健康化。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对耳部有更加积极的使用方法。很多人在生活中有时候注意不到耳部护理问题,这不仅仅对中耳炎患者不利,对广大读者来说也是一个安全隐患。 中耳炎的日常护理常识: 一、中耳炎患者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鼻腔通畅。 二、中耳炎患者要注意休息,保证睡眠时间。 三、中耳炎患者在游泳后要让耳内的水流出,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四、中耳炎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还要积极防治感冒。 五、中耳炎患者还要积极治疗鼻腔疾病,擤鼻涕不能用力和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 宝宝急性中耳炎的症状

    宝宝拉、揪或拽自己的耳朵,这可能表示他耳朵疼。不过,宝宝有时候就是喜欢拽耳朵,不管什么原因,或者根本没有原因,所以如果你的宝宝其他方面看上去都很好,那么他可能就没有急性中耳炎。 • 宝宝拉肚子。导致耳朵感染的病毒也可能影响到肠胃,使宝宝腹泻。 • 宝宝食欲降低。急性中耳炎可能造成肠胃不舒服,还可能使宝宝吞咽和咀嚼东西时感到疼痛。所以你要是发现宝宝吸了几口奶后,就把脑袋从你的乳房或奶瓶上撇开,也可能是因为耳部有炎症。 • 从宝宝耳朵里流出黄色或白色的液体。大部分宝宝不会出现这种症状,但如果出现了就说明确实有

  • 小孩急性中耳炎怎么办

    给患儿脱去更多的衣服、少盖被子。用海绵蘸温水擦身降温。降低热度对婴儿及儿童患者尤其重要。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少量解热镇痛药以减轻不适及降低热度。即使把体温降低,孩子也仍然哭闹不已或婴儿的囟门在不哭时凸出或明显下陷,应及时去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给患者服食抗生素。以前患过中耳炎或缓议厅里受到影响的人,应在康复后再检查。 1、给患者喝大量液体,如水、牛奶等,用以补充因发热而损失的水分。 2、小心治好伤风咳嗽,以减少因咳嗽而导致中耳感染的危险。 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控制感染病源和去除阻塞病变。 2、通畅

  • 引起小孩急性中耳炎的因素

    患者的眼皮部位出现了慢性疾病出现的炎性分泌物,最后进入到咽鼓管内,最后病变导致了咽口引流,或者是患者出现了慢性终身性的疾病,比如说贫血,糖尿病,肺结核等等,身体的抵抗能力减弱或者患有过敏性的疾病,从而会引发中耳炎。 2目前治疗中耳炎可以通过双氧水清洗的方法,用棉签或者是负压吸引青年道中的分泌物在用氯霉素滴眼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等来用抗生素控制住感染,如果出现了严重听力减退,一定要及时地通过手术来切除病变。 3对于急性感染可以口服抗生素类药物来控制住感染,如果出现了严重持续性的疼痛,并且伴有腹泻呕吐,那么一

  • 可治疗急性中耳炎的偏方

    可治疗急性中耳炎的偏方: 1.取鲜虎耳草适量,捣烂取汁,滴入患耳内1滴~2滴,1日3次。 2.取活鲤鱼胆1只,用时先以棉签将耳内脓液拭净,滴入鲜胆汁少量,再用棉球塞住耳孔,每日1次。 3.将煮熟的鸡蛋6个蛋黄,置铜锅内,文火熬煎出油,若不出油,可滴入数滴花生油作引子。用时先用双氧水洗净拭干外耳道后,滴入中耳3滴~4滴,每日2次。 4.用双氧水洗净患耳,除去脓性分泌物,再用干棉棒把外耳道拭干,然后吹入冰硼散,每日2次。 5.先用双氧水清洗积脓,然后把核桃油滴入患耳3滴,每日3次,连续使用7天。 6.蜈蚣3条

  • 急性中耳炎的感染途径

    1.咽鼓管途径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细菌可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感染。 (2)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百日咳等也可通过咽鼓管入侵中耳引起急性中耳炎。 (3)不正确的捏鼻鼓气或擤鼻涕,游泳、跳水,不恰当的咽鼓管吹张或鼻腔治疗等,可将致病菌及鼻腔分泌物等逆行进入中耳腔引起感染。 (4)婴幼儿的咽鼓管短而宽,并且开口处位置低,如果平卧哺乳,乳汁及胃内容极易经咽鼓管逆流入中耳引起感染。 2.外耳道鼓膜途径 鼓膜穿刺,鼓膜置管,鼓膜外伤时,外耳道的致病菌可通过穿孔处直接进入中耳腔引起感染。 3.血行感染

  • 急性中耳炎会再次复发吗

    一般在生活当中很多人会选择用中药治疗急性中耳炎,因为这些方法,是建立在比较科学而不存在副作用的基础上的,所以说当我们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不妨尝试这些中药治疗方法。 一、中药治疗 A.分泌性中耳炎 治法:法夏10克、云苓15克、薏苡仁20克、香附10克、辛荑花10克、柴胡10克、金银花10克、川芎10克; 作用:祛痰利湿,活血化瘀。 (1)中耳积液,加泽泻10克、车前子10克、白芷10克; (2)如有肝胆湿热,加龙胆草15克、大青叶10克; B.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治法]:金银花20克、连翘15克、蒲公英20

  • 急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急性中耳炎的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侵入途径有三条,经咽鼓管、外耳道或中耳。得了急性中耳炎一定要及时的到专业医院做检查,诊断中耳炎发病的类型,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治疗,切忌自作主张,盲目治疗。 急性中耳炎以全身用药和局部用药结合为主,它多是因为细菌感染所产生,抗生素治疗急性中耳炎具有特效,所以我们在选择药物时更应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药物治疗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同时,急性中耳炎治疗方法滴耳药直接作用于病灶局部,

  • 急性中耳炎严重吗

    中耳的感染性炎症可分为急性、慢性分泌性和慢性化脓性三种类型。相对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来说,急性中耳炎的危害虽不如后两者大,但它若不能及时治疗也有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说急性中耳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 它的危害主要有:各种脓肿,如耳后骨膜下脓肿、颞肌下脓肿、外耳道后壁脓肿等,出现脓肿后,在局部可摸到很软的包块,红肿、疼痛剧烈,并有高烧。如果处理不及时,脓肿向颈部扩散,引起颈部转动时疼痛,严重时会有破坏颈部大血管,导致死亡;面瘫,面神经距中耳腔很近,若损伤它,就会引起口眼歪斜;迷路炎,如果炎症向内

  • 急性中耳炎是什么引起的

    一、咽鼓管感染 止呼吸道感染后,鼻咽部分泌物可因擤鼻、吞咽及呕吐等进入鼓室,也是造成中耳炎最多见的途径。小儿发病率高的原因:①易患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百日咳和肺炎等,主要表现在上呼吸道发炎;②小儿咽鼓管较成人相对短而直,比较水平,分泌物易于经此管道进入鼓室;③小儿多仰卧吮乳,特别是人工喂乳时,呕吐物和多余的乳汁甚易流入鼓室;④小儿多患增殖体肥大和管周淋巴结炎,易阻塞咽鼓管口,妨碍引流而致发炎;⑤小儿处于萌牙期,经常食欲不振,局部肿胀,局部肿胀,抵抗力减弱,易于感染其他疾病;⑥先天性唇裂、腭裂致腭咽

  • 小孩急性中耳炎怎么办

    一、给患儿脱去更多的衣服、少盖被子。用海绵蘸温水擦身降温。降低热度对婴儿及儿童患者尤其重要。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少量解热镇痛药以减轻不适及降低热度。即使把体温降低,孩子也仍然哭闹不已或婴儿的囟门在不哭时凸出或明显下陷,应及时去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给患者服食抗生素。以前患过中耳炎或缓议厅里受到影响的人,应在康复后再检查。 二、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控制感染病源和去除阻塞病变。 2、通畅引流、改善咽鼓管功能、清除中耳积液。 三、用药原则: 1、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2、用抗组织胺及激素药物,以利咽鼓管

  • 急性中耳炎与那些疾病鉴别

    外耳道炎 主要外耳道疼痛充血肿胀,鼓膜表面炎症轻微或正常,听力无改变。 急性鼓膜炎 耳部疼痛剧烈,大都伴有流感症状,听力改变不明显,检查可见鼓膜充血有大疱。

  • 急性中耳炎多久能好

    急性中耳炎也分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恢复上有一定区别。两者均需使用抗生素。分泌性中耳炎需要鼻腔内用药,大约一周时间恢复。化脓性中耳炎需要半月到一月的规律治疗,防止转成慢性的 ,需要定期复查。

  • 急性中耳炎预防

    1.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症状需要应用止咳药物防止经咽鼓管途径感染中耳。 2.普及正确婴幼儿哺乳方式防止溢乳。 3.普及上呼吸道感染时正确的擤鼻方法,不要同时捏住双侧鼻孔擤鼻。 4.鼓膜穿刺注意严格无菌操作,鼓膜穿孔或者置管患者禁忌游泳。

  • 小儿中耳炎推拿手法 急性中耳炎推拿手法

    症状表现:发热恶寒,耳内作痛,或轻或重,跳痛难忍,咳嗽吞咽疼痛加重,脓溢耳外疼痛减轻。 治法:清热解毒,疏风解表。 推拿方法:分阴阳3分钟,揉外劳宫3分钟,掐中渚2分钟,泻脾土3分钟,推大肠3分钟,推六腑5分钟,清天河3分钟,补肾水5分钟。 推拿功效:分阴阳,揉外劳宫,掐中渚解表退热,引火归元;泻脾土,推大肠,推六腑清脾利胆,泻三焦之火;清天河,补肾水以清热解毒。

  • 急性中耳炎怎么快速治疗

    首先应注意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禁用硬物掏耳,防止鼓膜损伤。对于陈旧性鼓膜穿孔或鼓室置管的患者应禁止游泳。对于患者应注意: (1)、初期高热时,多饮开水。 (2)、保持外耳道干净,但不能重拭重擦。 (3)、睡眠时患耳应在下侧,同时注意不能受到压迫。 (4)、如为小儿,在哺乳时,要采取适当的体位,宜头高脚低,禁止卧位喂奶。 (5)、按时服药及换外用药。换药器具注意严密消毒。 给患者脱去更多的衣服、少被子。用海绵蘸温水擦身降温。降低热度对婴儿及儿童患者尤其重要。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

  • 针灸治疗急性中耳炎吗

    本病属中医“聤耳”范畴,肝胆热盛型,治则为清肝胆之热。用提插捻转之泻法施针。取听会、丘墟,乃是足少阳胆经之穴,其经循耳,具有清肝胆之热,通利耳窍之功效;翳风属于少阳三焦经,又是手足少阳之会,能加强泄胆火,通耳窍之效;足三里具有强壮机体作用,据实验报告此穴有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耳门系手少阳三焦经之穴,配之能加强泄热利窍作用。谙穴配伍,具有清化湿热,通利耳窍作用,使疾病得除。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即中医肝肾阴虚、虚火上犯型患者,去耳门,加太溪补肾阴清湿热亦可奏效。

  • 急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A. 分泌性中耳炎 治法: 法夏10 克、云苓15 克、薏苡仁20克、 香附10 克、辛荑花10 克、柴胡10克、 金银花10克 、川芎10克; 作用:祛痰利湿,活血化瘀。 (1)中耳积液,加泽泻10 克、车前子10 克、白芷10 克; (2)如有肝胆湿热,加龙胆草15克、 大青叶10克; B.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治法]: 金银花20克、 连翘15克、 蒲公英20 克、野菊花15 克、桔梗10克、 白芷10 克、柴胡10 克、栀子10克; 作用:解毒排脓,清热利湿 [加减]: (1)耳痛剧烈,加皂角刺1

  • 急性中耳炎的护理办法有哪些呢

    中耳炎疾病带来了特别多的苦恼,会给耳部方面的健康带来相当多的危害,因此大家要重视中耳炎的出现,这种疾病的到来是要注意治疗的,那么疾病的护理工作也是要加强起来的,关于中耳炎的护理方法是什么呢,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耳炎是宝宝发生耳痛的一种常见病因,宝宝常会感觉到耳朵跳痛或刺痛,在吸吮、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就会加剧。较大的宝宝会说耳痛,但婴幼儿 由于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常表现为烦躁、哭闹、夜眠不安、摇头或用手揉耳等。由于吸吮和吞咽时耳痛会加剧,所以患中耳炎的宝宝往往不肯吃奶。这主要与宝宝的耳部解剖特点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