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性心肌炎

扩张性心肌炎

  • 扩张性心肌炎会引发猝死

    女性,18岁,死于居住屋的阁楼内。尸检: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尸斑暗红,弥漫于体背部未受压部位,体表未见明显外伤,双手指甲明显紫绀。左、右胸腔、心包腔内均可见粉红色血性积液(各65、15、35mL。心脏质量398g,心尖钝圆心室扩张(以左心室为主。固定后三尖瓣周径12.0cm,肺动脉瓣9.0cm,二尖瓣10.0cm,主动脉瓣7.0cm,各瓣叶未见明显增厚粘连,左心室肌壁厚1.5cm,右心室0.4cm

  • 扩张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

    以中年人居多。起病多缓慢,有时可达10年以上。症状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其中以气短和水肿最为常见。最初在劳动或劳累后气短,以后在轻度活动或休息时也有气短,或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常感乏力。体检见心率加速,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可有抬举性搏动,心浊音界向左扩大,常可听得第三音或第四音,心率快时呈奔马律。由于心腔扩大,可有相对性二尖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所致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此种杂音在心功能改善后减轻

  • 扩张性心肌炎是怎么回事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原发性心肌疾病。本病的特征为左或右心室或双侧心室扩大,并伴有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或房性心律失常多见。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死亡可发生于疾病的任何阶段。二、有哪些临床表现?以中年人居多。起病多缓慢,有时可达10年以上。症状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其中以气短和水肿最为常见。最初在劳动或劳累后气短,以后在轻度活动或休息时也有气短,或有夜间阵发性呼

  • 扩张性心肌炎的病理生理

    发病机制研究表明,多数扩张型心肌病与病毒感染及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业已发现,病毒性心肌炎可以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病,在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病人心内膜心肌活检标本中均可发现肠道病毒基因,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可检测出多种抗心肌的自身抗体,如抗 ADP/ATP 载体抗体、抗β1 肾上腺素能受体抗体、胆碱能受体抗体和抗肌球蛋白重链抗体等,也可以检测出肠道病毒基因片段。病毒感染和免疫反应损伤学说是目前扩张型心肌病

  • 扩张性心肌炎患者要做哪些检查呢

    扩张性心肌炎主要是由于毒素或毒物经皮肤粘膜、胃肠道、呼吸道等进入体内,引起了心肌损害。除白喉、伤寒、菌痢等传染病的内外毒素对心肌损害外,蛇毒、毒蕈、有机磷等中毒常见于农村;锑、汞、砷、铅剂等中毒易发生于工业污染区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一(X线检查 心脏扩大为突出表现,以左心室扩大主,伴以右心室扩大,也可有左心房及右心房扩大。心衰时扩大明显,心衰控制后,心脏扩大减轻,心衰再次加重时,心脏再次扩大。呈“手

  • 扩张性心肌炎的病因

    1.感染动物实验中病毒不仅可以引起病毒性心肌炎,且可以引起类似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变,近年来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本病患者的心肌活检标本中发现有肠道病毒或巨细胞病毒的RNA,说明本病与病毒性心肌炎关系密切。2.基因及自身免疫过去认为大多数DCM病例是散发或特发的,但现在发现家族性的至少占40%~60%。家系分析显示大多数DCM家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线粒体和X连锁遗传。另一方面,免

  • 扩张性心肌炎 患者饮食方面应注意哪些

    扩张心肌病的饮食宜两高一多:心肌病由于心气不足,心失所养,故宜吃优质易消化的高蛋白如鱼肉、瘦肉、牛奶、大豆制品和高热量食物;还宜多吃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食物如富含维生素Bl的粗粮、豆类可防治扩张心肌病、心衰;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有提高免疫功能,防止心肌因自身免疫反应而受到损害。以下还推荐几种适合扩张心肌病的饮食:1、浮小麦30克,炙甘草10克,大枣10枚,共煎代茶频饮。2、白参10克,莲子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