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

  • 脑血管病的六大特点

    1、国内脑血管病分布呈北高南低的特点,北方脑血管病患病率比南方高11~1 4倍,这种差异除地理环境因素外,与高血压病的分布相致。 2、城市高于农村,是我国脑血管病分布的又一特点。 3、男性略高于女性,但年龄因素影响较大,随着年龄增大,其发病率、病死率也随之上升。我国平均发病年龄为60.9岁,较西方提前10岁左右。 4、从职业上看,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及农民发病率也较高。 5、从种族上看,汉族高于其他民族,少数民族中朝鲜族和白族发病率较高。 6、发病季节以冬春季居多,高峰自12月份开始,可持续至次年3、4月份。

  • 脑血管病如何护理

    1.做好皮肤护理,预防褥疮的发生。一般脑血管疾病愈后常留后遗症,如偏瘫或全瘫。由于患者长期卧床,使受压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坏死、甚至溃疡。所以在康复的初期,每2小时翻身按摩皮肤一次,以后时间逐渐延长,每4小时一次,翻身时避免推、拖、拉等动作。被褥要平整,无渣屑。 2.加强肢体功能锻炼,首先要促使病人消除依赖心理,建立乐观主义情绪,激励患者达到生活自理,坚持锻炼。具体措施:病情稳定24小时后即可施行。初为按摩,家属帮助患者活动四肢,目的为促进血循环、刺激机体感受器,引起反射冲动,防止肌肉、韧带挛缩,保持

  • 脑血管病如何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指发病前的预防,即无病防病发生;二级预防是为了降低再次发生的危险及减轻致残率,即患病后防止再发病。 1.防止栓塞 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高危患者进行有效的抗栓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 2.患者晨练应注意的问题 睡眠时,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季应该注意。 3.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不良生活方式

  • 脑血管病康复指导

    1.一级预防 指发病前的预防,即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脑血管病不发生或者推迟发生的目的。 (1)防治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发生和发展的核心环节。一项中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随时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随访4年后,降压治疗组比安慰剂对照组脑卒中的死亡率降低了58%,两组的差异非常显着。高血压的防治减少饮酒,保持乐观心态和提高应激能力及长期坚持降压药物的治疗。根据who的标准,血压应该控制在140/90mmhg之下。高

  • 偏瘫就是脑血管病吗

    因为这20多年脑血管病的不断深入宣传,脑血管病的知识已经广泛普及,病人特别是老年人一旦出现偏侧肢体不利,如手麻、腿麻、手脚无力等症状,往往马上到医院或小门诊去检查或输液治疗。 那么,病人出现偏侧肢体不利就是脑血管病吗? 其实不然。脑血管病,大家熟悉的就是脑梗塞和脑出血。其发病的原因是梗塞灶或出血灶破坏和压迫脑组织,那么这部分脑组织所支配的功能就会失去或受损,比如肢体的感觉、运动,这样就会出现肢体麻木或无力。但是引起肢体麻木和无力的不仅仅是脑梗塞和出血,比如脑组织的缺糖、缺氧,肿瘤或囊肿的挤压,脑组织的电解

  • 盘点脑血管病患者的饮食原则

    脑血管病患者可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矿物质钙、磷、钾、镁等以及较多的膳食纤维。维生素 C可以降低胆固醇,增强血管的致密性,钙可防止骨骼和牙齿疏松,镁参与心肌酶的代谢,钾能维持体内渗透压的平衡,参与酶系统的活动,对脑血管起保护作用。建议脑血管病人每天进食新鲜蔬菜的量不少于8两,水果2—4两。蔬菜以新鲜、深绿色或黄色为佳。 脑血管病患者可以适当进食海产类食物。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

  • 脑血管病性痴呆的治疗

    (1)激活脑代谢,间接抑制痴呆的发展。可用脑循环促进剂和脑代谢赋活剂。脑循环促进剂是直接扩张脑血管的药物,而脑代谢赋活剂指通过促进葡萄糖吸收、代谢等,使脑血管继发扩张,改善营养代谢的药物。二者密切相关,相互影响。①脑代谢促进剂有:脑益嗪、氟桂嗪、苄呱酚胺及麦角碱制剂等。禁用单纯扩血管药物,因为只扩张血管反而会引起血压下降,使痴呆加重。②脑细胞赋活剂有:脑复新、氯酯醒、海特琴、辅酶Q10?、胞二磷胆碱、脑活素、都可喜、卡兰片等。 (2)神经传递组织障碍的治疗①高泛酸钙可促进葡萄糖的脑内吸收和代谢,增加脑组织

  • 脑血管病怎么诊断

    脑血管病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的以脑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俗称为脑中风。该病常见于中年以上人群的急性发作,严重者可发生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是造成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也是高血压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其诊断方法为: 一、按性质分: 脑血管病按其性质通常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 1、缺血性脑血管病: 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又叫小中风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其病因与脑动脉硬化有关,是脑组织短暂性、缺血性、局灶性损害所

  • 气温骤降脑血管病增加

    气温骤降,脑血管病患者大幅增加。北京急救中心提供的数字显示,最近一周120转运的脑血管病患者达到761例,较2007年同期的652例明显增加。 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说,气温骤降是脑血管病发病的诱因,特别是平时血压高的人更易在气温骤降的过程中突发脑中风。另外,天气转冷,人们吃得多、活动少,这也是脑血管病的一个诱发因素,“合理的饮食标准应该是七八分饱。” 很多老人喜欢在冬季时到医院进行预防性输液,医生认为输液预防不可取。输液的效果只能作用于输液期间,药物都有半衰期,药效过了,自然起不到任何作用。另外,对于

  • 脑血管病具体的临床表现

    (1)恐惧紧张型。患者因发病突然,病情急而危重,往往预后不良,特别是神志清醒后,呈现口眼歪斜、肢体瘫痪、语言不畅、二便失禁等症,便产生恐惧紧张心理。此种心理多见于胆小、性情孤僻者。表现为心烦意乱、失眠等,特别关注同类病人的病情及预后,担心自己病情的发展及预后情况,看到预后较差的病人,更易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 (2)过分依赖型。产生此种心理常见于初次患脑血管意外、家庭照顾周到的病人,是继发于恐惧紧张心理之后,在恢复期产生的一种心理改变。总认为患病后自理能力减退,虽然症状已缓解,却不敢活动,生怕加重病情,还要

  • 癌症与脑血管病有关系吗

    癌症能引起脑血管病吗?答复是肯定的。据1970~1981年3426例癌症尸检报告,有500例脑血管病,占14%,其中255例有临床症状,占总尸检例数的7.4%,可见,癌症也是脑血管病的常见病因之一。 癌症所致的脑血管病以脑梗塞居多,占54.1%,脑出血次之,占45.8%。 癌症引起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是脑栓塞和脑血栓形成两种。脑栓塞多由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引起。腺癌,特别是肺及胃肠道的腺癌易合并心内膜炎,使心脏形成血栓性赘生物,脱落后如阻塞了脑血管就形成脑栓塞。而较大的肿瘤碎片直接进入脑动脉者比较少见

  • 有些脑血管病可遗传

    研究表明,这类病人的父母死于脑血管疾病者比一般人高4倍。单卵双胞胎者的父母如有此类疾病,则他们发生脑血管疾病的机会要比一般人高6倍。曾发现一对单卵双生子成年后在同一年龄死于脑血管疾病。 对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病因的研究中,环境因素作为外因,而遗传因素常作为内因之一已引起重视,因为在同样的不利环境因素下,有的人容易发生脑血管病,有的人则不发生。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高血压有明显的遗传因素,表现为具有先天遗传素质的人到了中年以后就容易发生高血压。 据国外调查结果,父母血压均正常,则其子女高血压发病率仅为3.1%;如

  • 糖尿病脚肿是什么原因 糖尿病脑血管病水肿

    糖尿病可以合并脑血管病变,而脑血管后遗症期有时会出现脚肿,既可以是偏瘫侧肢体水肿,也可能是其他部位的水肿。 偏瘫侧肢体水肿发生的机理是由于神经血管营养障碍,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或运行不畅所导致。非偏瘫肢体部位发生的水肿与糖尿病神经性水肿的机理相同。

  • 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

    生活中疾病总会困扰着大家的生活,一旦生病总会使患者的情绪波动,而心情变化常引起病情恶化,因此患者在治疗及恢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精神调养。那么这里就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给您具体讲解下。 病例一: 病情描述 : 心脑血管疾病症状是什么?心脑血管疾病症状是什么? 问题回答 : 心血管疾病常会引起如下症状:1胸痛,胸闷,胸部紧缩感,伴有大汉,恶心等常提示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2 头晕,头痛,肢体瘫痪常常提示高血压. 3 呼吸困难,稍活动就感到气喘吁吁,夜间常常因为气促而憋醒,不能平卧,需要坐起来来才稍缓解,双下肢浮

  • 引起脑血管病的病因

    1、血管壁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约70%的脑血管病患者有之)、动脉炎(风湿、结核、钩端螺旋体、梅毒等)、先天性异常(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外伤、中毒、肿瘤等。 2、血液成分改变: (1) 血液粘稠度增高。如高血脂症、高血糖症、高蛋白血症、脱水、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瘤等。 (2) 凝血机制异常。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应用抗凝剂、弥漫住血管内凝血等。此外,妊娠、产后、手术后及服用避孕药等可造成易凝状态。 3、血流动力学改变:如高血压病(约占非栓塞性脑血管病的55~75%)、低血压、心脏

  • 脑血管病的治疗原则

    1、安静卧床,切忌任意搬动病人,有条件的地区应就近治疗。 2、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发生紫绀、呼吸困难、呼吸道分泌物过多,应及时输氧,充分吸痰,甚至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 3、加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瘫痪病人应定期翻身、拍背、吸痰、清洁口腔和皮肤,防止发生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心源性脑栓塞者应保持安静卧床4~6周,防止复发。 4、保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保证每天进入足够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定期检查血电解质。 5、药物治疗。缺血性卒中除严重者外,一般给以血管扩张药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罂

  • 什么是脑血管病

    脑血管疾病是发生在脑部血管,因颅内血液循环障碍而造成脑组织损害的一组疾病,分急性和慢性两种。通常我们所讲的脑血管疾病主要是指急性脑血管病。由于发病急,来势凶,变化快,又有“脑血管意外”、“卒中”和“中风”之称。正如祖国医学描述“中风之病,如矢石之中人,骤然而至也”,好似被石子突然击中而扑例一样。“卒中”也为突然中风之意。这些名词都是指急性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病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因脑动脉本身的病变如脑动脉硬化,致使局部脑动脉管腔变窄或完全阻塞,或形成血栓,造成该部脑血流供应中断,病理上

  • 寒冬警惕脑血管病

    :1.早期症状:脑衰弱综合征。2.智能损害(痴呆):早期为局限性,尽管有记忆障碍、智能损害,但自知力和判断力保持较好。常突然起病,呈阶段性退化,在以后的进程中,部分患者出现感知障碍及思维障碍,产生各种妄想,如被害、疑病、嫉妒、被窃妄想等。有的患者由情感脆弱发展为情感迟钝、强制性哭笑,少数发生情感爆发。随着病情进展,若出现躯体合并症、精神创伤、急剧环境变化,特别是在发生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情况下,痴呆症状会呈阶梯式加重,晚期即成为全面性痴呆。 在寒潮来临之时,老年人应注意生活中的自我调节,维持正常而有规律的生活

  • 肥胖是否会引起脑血管病

    肥胖是否会引起脑血管病,这是许多肥胖者比较关心的问题。 那么,什么叫做肥胖呢?一个人的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称为肥胖。 计算标准体重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就是标准体重(公斤)等于身高(公分)减去105,如一个人的身高为165公分,他的标准体重为165-105=60公斤。 肥胖按其程度不同,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肥胖程度超过标准体重的25%~34%为轻度,超过标准体重的35%~49%为中度,超过标准体重59%以上者为重度。 许多资料表明,肥胖者发生脑血管病的机会比一般人高出40%,突然死亡率是一般人的1.

  • 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治疗

    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治疗 治疗原则:急性期主要治疗原则是防止进一步出血,降低颅内压。要保持安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脑缺氧严重,如痰液分泌较多,应早作气管切开翳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 药物治疗 一、治疗机制:甘露醇通过渗透性脱水作用降低颅内压,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尼莫地平改善脑血流,降低钙超载;N-乙酰肝素抑制补体激活,减轻脑水肿 二、治疗药物的选用 1.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甘露醇注射液与复方甘油注射液同时或交替使用,复方甘油注射液或甘油果糖注射液500ml静推;七叶皂苷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