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妊娠的任何时期都有被肝炎病毒感染的可能,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在妊娠的这一特殊时期,病毒性肝炎不仅使病情复杂化,重症肝炎也仍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对胎儿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围生儿患病率、死亡率增高;流产、早产、死产和胎儿畸形发病率增高;而且胎儿可通过垂直传播而感染肝炎病毒,尤以乙肝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率为高,围生期感染的婴儿容易成为慢性携带状态,以后更容易发展为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 妊娠期肝脏的生理变化 孕期肝脏未见明显增大,胎盘循环的出现使肝脏血流量相对减少,肝细胞大小和形态略有改变,但
-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诊断
妊娠合并甲型肝炎 其症状与非孕妇者相同,发病较急,除有消化道症状及黄疸外,血清学检查中抗hav-igm阳性则可确诊。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1)有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及乏力、黄疸等,起病急,血清alt升高。 (2)血清学检测指标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为最常用的乙肝感染指标。在感染潜伏期,血清alt升高之前hbsag即可阳性;当hbsag为高滴度时,则e抗原(hbeag)也同时为阳性。临床只以单项hbsag作为感染指标是不够的,应与临床表现及其他指标结合判断之。 2
-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是什么
(一)首要症状 腹胀、肝区疼痛:急性病毒性肝炎时肝大可达肋缘下1~3cm,可有不同程度腹胀、肝区疼痛。多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前期和黄疸期、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慢性迁延型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淤胆型病毒性肝炎常有明显肝大,皮肤瘙痒,大便变白等。 (二)次要症状 1.乏力、畏寒、发热: (1)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前期多以发热起病,伴以全身乏力,黄疸期伞身乏力可进一步加重。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起病大多徐缓,仅有轻微乏力,一般不伴有畏寒和发热。 (3)急性重型肝炎:起病急,病情发展迅猛,病程短,患者常有高热
-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有哪些症状
(1)有消化系统症状 (恶心,呕吐)及乏力,黄疸等,起病急,血清ALT升高。 (2)血清学检测指标: ①乙肝表面抗原(HBsAg): 为最常用的乙肝感染指标,在感染潜伏期,血清ALT升高之前HBsAg即可阳性;当HBsAg为高滴度时,则e抗原(HBeAg)也同时为阳性,临床只以单项HBsAg作为感染指标是不够的,应与临床表现及其他指标结合判断之。 ②乙肝表面抗体(抗HBs): 为有保护性的抗体,急性乙肝病毒感染时,经过一段时间,出现抗HBs提示机体获得了免疫力。 ③乙肝e抗原(HBeAg): 是HBcAg
-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怎么办
一、妊娠合并甲型肝炎 目前对甲肝尚无特效药,一般多采取下列综合措施: 1、休息、保肝支持疗法。 常用茵陈冲剂、垂盆草冲剂以及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或静脉滴注葡萄糖液等。 2、由于甲肝病毒不通过胎盘屏障,不传给胎儿,故不必进行人工流产或中期妊娠引产。 由于肝功能受损可影响母体代谢、产生缺氧等,以致较易发生早产,所以在孕晚期必须加强胎动计数等自我监护。有早产先兆者需及早住院治疗,并行无激惹试验(NST)及B超等生物物理指标监护,临产过程中注意缩短第二产程、预防产后出血和产褥感染。 3、关于哺乳。 分娩后甲肝
-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饮食要注意什么
(1)供给充足维生素 这是妊娠期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也是满足胎儿健康发育和避免畸形的需要。胎儿生常发育需要大量的维生素C,当患肝炎时,母体的维生素C更易发生不足,故妊肝患者每日维生素C的供给量标准应为80~100毫克。 (2) 注意饮食中钙、磷的供给 钙和磷是构成骨骼、牙齿的主要成分,对胎儿生常发育至关重要,母体血钙降低时,可发生肢体抽搐,严重者导致骨质疏松症。因此,每日应供给钙1.5克,可多吃含钙量高的牛奶与奶类食品,如不足时应增服钙剂。为使钙吸收好,需注意钙、磷比例(一般为1∶1),同时还应供给维生素
-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护理
妊娠期女性患者需要进行必要的营养治疗,应根据患者肝炎的病理改变,体征,临床特点以及患者的生理要求制定的调补措施,为了促进患者肝组织的修复与再生,同时也为了使胎儿获得充足的热量个营养,乙肝患者应该在饮食调养上注意一下问题。 1、选择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 注意饮食的均衡营养,选择高热量、高蛋白、含有维生素的易消化的食物。同时也应该在日常饮食中多搭配钙,铁的食物,不宜饮酒,吃辛辣的食物,或者难以下消化的食物。 2、控制好饮食总热量 每天的总热量控制在2500-2600千卡之间。乙肝患者每天应该供足蛋白质的需求,如
-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实验室检查(1)周围血象:急性期白细胞常稍低或正常,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偶可有异常淋巴细胞,但一般不超过10%,慢性肝炎白细胞常减少。急性重症肝炎则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可显著增加。部分慢性肝炎病人中血小板可减少。 (2)肝功能试验: ①血清酶测定:血清酶的种类繁多,主要检查反映肝实质损害的酶类。根据国内经验丙氨酸转移酶(ALT)、羧门冬氨酸转移酶(AST)更灵敏,应用也更广泛,虽然其特异性不强,但如能除外其他引起升高的因素,特别是当数值很高(大于正常值10倍以上),持续时间较长时,对肝炎的诊断
-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如何预防
1、加强围生期保健 重视孕期监护,将肝功及肝炎病毒血清学抗原、抗体检测列为产前检测常规,并定期复查。对HBsAg和HBeAg阳性孕妇分娩时,应严格施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产伤及新生儿损伤、羊水吸入等,以减少垂直传播。 2、乙型肝炎的免疫预防 有效办法是注射HBIG或乙型肝炎血源疫苗。我国新生儿出生后常规进行免疫接种。 (1)主动免疫: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肌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30μg,生后1个月、6个月再分别注射10μg。新生儿对疫苗的免疫应答良好,体内产生HBsAb,可有效保护肝脏不受HBV的感染,免疫率
-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如何鉴别诊断
1.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本病的特点:①以全身瘙痒、黄疸为主要表现,消化道症状不明显;②妊娠20周以后发病,多发生在妊娠晚期,分娩后1周内症状消失;③胆酸升高明显,转氨酶可有轻度升高,很少超过300U;胆红素正常或升高,但很少超过30μmol/L;④血清学检查病毒的抗原和抗体均阴性;⑤肝活检主要为胆汁淤积。 2.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常发生于妊娠晚期,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起病时常有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进一步发展为急性肝功能障碍,表现为凝血因子缺乏,出血倾向,低血糖,深度黄疸,肝性脑病等。肝
-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应该如何预防
1)加强围生期保健 重视孕期监护,将肝功及肝炎病毒血清学抗原、抗体检测列为产前检测常规,并定期复查。对HBsAg和HBeAg阳性孕妇分娩时,应严格施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产伤及新生儿损伤、羊水吸入等,以减少垂直传播。 2)乙型肝炎的免疫预防 有效办法是注射HBIG或乙型肝炎血源疫苗。我国新生儿出生后常规进行免疫接种。 (1)主动免疫: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肌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30μg,生后1个月、6个月再分别注射10μg。新生儿对疫苗的免疫应答良好,体内产生HBsAb,可有效保护肝脏不受HBV的感染,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