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

山豆根

  • 山豆根的食用方法

    山豆根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5克;或磨汁。外用:含漱或捣敷。山豆根用药禁忌:脾胃虚寒泄泻者忌服山豆根。山豆根麦冬茶功效:清热泻火,解毒利咽。主治:风寒壅遏留连咽喉发肿;口腔溃疡;疮疡。材料:山豆根1g、麦冬3g、射干3g、天花粉3g、甘草5g、绿茶3g。用法:用300ml水煎煮山豆根、麦冬、射干、天花粉至水沸后,冲泡甘草、绿茶5——10分钟即可。可加适量白糖。也可直接冲泡饮用。来源:《慈

  • 梅核气的几个小偏方 山豆根银花汤

    山豆根10克,桔梗5克,麦冬4克,银花3克。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服。治疗慢性咽炎和梅核气都有效。

  • 如何用山豆根治疗扁桃体炎

    用山豆根治疗扁桃体炎方法:山豆根9克,硼砂3克,冰片0.6克。用法:共研细末,吹患处。备注:用于治疗慢性扁桃体炎。

  • 山豆根的营养价值 抗菌作用

    山豆根在体外实验中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苦参碱对多种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山豆根水煎液有较强的抗柯萨奇病毒B5的作用。山豆根对螺旋体和真菌有抑制作用。

  • 山豆根的功效与作用 滋润肺部

    山豆根归肺、胃经,而且属于寒性药材,对肺部有一定的滋润作用,可以缓解肺燥、肺热等肺部不适感。

  • 山豆根的功效与作用

    (一)功能主治清火,解毒,消肿,止痛。治喉痈,喉风,喉痹,牙龈肿痛,喘满热咳,黄疸,下痢,痔疾,热肿,秃疮,疥癣,蛇、虫、犬咬伤。《开宝本草》:"主解诸药毒,止痛。消疮肿毒,急黄发热咳嗽,杀小虫。"《本草图经》:"含以解咽喉肿痛。"清热解毒,本品味甘苦,气寒,如《本草经疏》曰:“山豆根,甘所以和毒,寒所以除热,凡毒必热必辛,得清寒之气,甘苦之味,则诸毒自解,故为解毒清热之上药。”消肿止痛 《本草求

  • 山豆根的营养价值 抗炎作用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等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苦参苷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大鼠足肿胀和棉球肉芽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山豆根附方

    山豆根附方治喉中发痈:用山豆根,磨醋噙之,追涎即愈,势重不能言者,频以鸡翎扫入喉中,引涎出。(《永类钤方》)治喉风急证,牙关紧闭,水谷不下:山豆根、白药等分。水煎噙之,咽下。(《外科集验方》)治积热咽喉闭塞肿痛:山豆根一两,北大黄、川升麻、朴硝(生)各半两。为末,炼蜜丸,如皂子大。每一粒以薄绵包,少痛便含咽液。(《仁斋直指方》山豆根丸)治太阳、少阴之火,为风寒壅遏,关隘不通,留连咽喉发肿,痰涎稠浊

  • 用黄连、山豆根怎么治疗带状疱疹

    采用黄连、山豆根各30克,雄黄、密陀僧、 青黛各20克,蟾酥5克,冰片10克,呋喃西林 70克,0.5%普鲁卡因50毫升,50%甘油50毫 升,70%酒精200毫升。用法:将上药研成细末,充分混匀,加普鲁 卡因、甘油、酒精调呈糊状,储瓶密封备用。用 3%碘酊消毒,以针头刺破水疱后,取糊剂涂搽患 处。最短3日,最长8日,即可治愈。备注:主治带状疱疹。

  • 山豆根的功效与作用 消肿止痛

    山豆根大苦大寒,功善清肺火、解热毒,利咽消肿,为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凡热毒蕴结之咽喉肿痛者均可用之。且入胃经,清胃火,故对胃火上炎引起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均可应用,可单用煎汤漱口,或与石膏、黄连、升麻、牡丹皮等同用。

  • 山豆根和北豆根有什么区别

    山豆根和北豆根的区别1:功效差异山豆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效。主治热毒炽盛、火毒蕴结之咽肿、喉痛、喉风、牙龈肿痛等。北豆根: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的之功效。主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风湿痛、四肢麻木、肠炎痢疾等。山豆根和北豆根的区别2:毒性差异山豆根:现代研究表明,山豆根所含之苦参碱能作用于大脑,引起痉挛, 能麻痹横隔膜和呼吸肌运动神经末梢。以山豆根25g/kg 煎液小鼠灌肠, 结果出现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