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

石菖蒲

  • 什么中药泡水喝去湿气 酸枣仁石菖蒲泡水祛湿理气

    材料:生酸枣仁,石菖蒲各10克,菊花5-6朵。 做法:先将生酸枣仁研碎,石菖蒲研成粗末,一起装入双侧纱布袋中制成茶包,茶包放入保温瓶中,冲入1000毫升沸水,加盖闷泡,半小时后将菊花放入茶杯内,倒入泡好的药水,冲泡3-5分钟后即可饮用、 生酸枣仁味酸,敛汗除烦,石菖蒲味辛,性微温,归心,胃二经,可活血理气,祛湿散风,开窍清濛,菊花清肝火,解肝热,三者搭配泡茶饮可起祛除湿热,清肝利胆,活血理气,开窍清濛,健脾和胃,醒脑益智之功,可防治湿热嗜睡之症。

  • 石菖蒲的营养价值 石菖蒲营养成分

    石菖蒲主要含有β-细辛醚、α-细辛醚、石竹烯、α-葎草烯、石菖醚、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类等。

  • 中药石菖蒲及其主要成分

    :随着中药现代化的不断进展,中药治疗疾病达到了分子水平的研究。中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许多成分对人体有害,诱导致癌、致畸。中药现代化的目标就是要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提纯中药中有益的单一的化学成分,达到疗效确切,质量可控,以符合国际标准。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对中药中有益的单一的化学成分进行抗疾病的药理学及疗效观察研究。 癫痫是小儿神经系统中常见病、多发病。小儿癫痫的患病率为3‰~6‰[1],且有增加的趋势。根据古代文献及现代医家验证,中药石菖蒲对癫痫有确切疗效。中药石菖蒲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

  • 石菖蒲食用方法

    石菖蒲辛温行散,苦温除湿,主入心、胃二经,既能除痰利心窍,又能化湿以和中。适于痰浊闭窍及湿阻中焦等症。 石菖蒲治癫痫:九节菖蒲(去毛焙干),以木臼杵为细末,不可犯铁器,用黑豮猪心以竹刀批开,砂罐煮汤送下,每日空心服二、三钱。(《医学正传》) 石菖蒲治心肾两虚的尿频或滑精证:桑螵蛸9g,远志6g,菖蒲6g,龙骨15g,人参9g,茯神12g,当归9g,龟甲15g。以上为末,夜卧人参汤调下2钱。方中石菖蒲宣窍宁心,为佐药。桑螵蛸散(《本草衍义》) 石菖蒲治少小热风痫,兼失心者:菖蒲(石上一寸九节者),宣连、车前

  •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1、镇静安神,治失眠症。石菖蒲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能够镇静、安神、催眠,对精神病患者有着一定的镇静和催眠作用;又有着芳香化浊、祛痰湿的作用,对于治疗痰热内扰引起的失眠症状有着显著的疗效。 2、理气活血,治关节疼痛。石菖蒲味辛,可理气活血、祛风宣湿,常用于治疗风湿痹阻、关节疼痛、跌打损伤导致瘀肿疼痛等症,临床上常将鲜石菖蒲、生姜、栀子等捣碎,敷于疼痛局部,可消肿止痛;若将药捣碎后加适量白酒,在锅内炒热后再敷于痛处,效果更佳哦。 3、醒脾和胃,治湿困脾胃症。石菖蒲内含挥发油,气味芳香,能够有效促进

  • 如何鉴别石菖蒲

    性状鉴别 根茎呈扁圆柱形,稍弯曲,常有分枝,长3-20cm,直径0.3-1cm。表面棕褐色、棕红色或灰黄色,粗糙,多环节,节间长2-8mm;上侧有略呈扁三角形的叶痕,左右交互排列,下侧有圆点状根痕,节部有时残留有毛鳞状叶基。质硬脆,折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横切面内皮层环明显,可见多数维管束小点及棕色油点。气芳香,味苦、微辛。以条粗、断面色类白、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类方形,外壁增厚,有的含红棕色物。皮层宽广,散有纤维束及叶迹维管束,叶迹维管束为有限外韧型,束鞘纤维发达;内皮层

  •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治疗神经性呕吐

    另有用单味菖蒲煎服治疗神经性呕吐,以石菖蒲复方治疗脑震荡后遗症、神经衰弱、心肌梗死、失音、慢性咽喉疾患等。

  • 石菖蒲的营养价值 抗脑损伤

    石菖蒲中含有菖蒲挥发油,内含α-细辛醚、β-细辛醚,具有镇静、抗惊厥、抗抑郁、平喘、改善学习记忆力和抗脑损伤的作用。

  • 石菖蒲药材鉴别

    石菖蒲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药材,不但可以化湿开胃,还能起到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的作用。那么石菖蒲在医学上究竟有哪些具体的功效和作用呢?在中医中又有哪些方剂需要用到它呢?今天三九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详细的学习一下芬香化湿药中关于石菖蒲在医学上应用的相关知识。 石菖蒲 石菖蒲(拉丁学名:Acorus tatarinowii),属天南星科、菖蒲属禾草状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具气味。叶全缘,排成二列,肉穗花序(佛焰花序),花梗绿色,佛焰苞叶状。根茎常作药用。生长于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涧水石空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