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治疗神经性呕吐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治疗神经性呕吐
另有用单味菖蒲煎服治疗神经性呕吐,以石菖蒲复方治疗脑震荡后遗症、神经衰弱、心肌梗死、失音、慢性咽喉疾患等。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1、镇静安神,治失眠症。石菖蒲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能够镇静、安神、催眠,对精神病患者有着一定的镇静和催眠作用;又有着芳香化浊、祛痰湿的作用,对于治疗痰热内扰引起的失眠症状有着显著的疗效。
2、理气活血,治关节疼痛。石菖蒲味辛,可理气活血、祛风宣湿,常用于治疗风湿痹阻、关节疼痛、跌打损伤导致瘀肿疼痛等症,临床上常将鲜石菖蒲、生姜、栀子等捣碎,敷于疼痛局部,可消肿止痛;若将药捣碎后加适量白酒,在锅内炒热后再敷于痛处,效果更佳哦。
3、醒脾和胃,治湿困脾胃症。石菖蒲内含挥发油,气味芳香,能够有效促进消化液分泌及抑制胃肠的异常发酵,所以它可以醒脾和胃助消化,可治疗湿困脾胃症。临床实验中,常将石菖蒲、郁金、藿香等搭配使用,用于醒脾和胃,效果显著。
4、豁痰开窍,治癫痫症。石菖蒲的气味芳香怡人,能够化湿浊,有豁痰开窍的作用,适用于痰湿蒙蔽、清阳不升而引起的神志不清、耳聋目昏、精神迟钝等病症,石菖蒲对于治疗癫痫症的疗效比较不错哦。
5、芳香辟浊,预防疾病。石菖蒲气味芳香,可辟秽化浊,有解毒驱邪之功效,是自古以来就是劳动人民预防疾病的常用良药。古人每到端午节就有用鲜石菖蒲、鲜艾叶挂在门窗上的习俗,作为预防瘟疫之用,这都是源于石菖蒲具有芳香辟浊、解毒驱邪的功效。
6、石菖蒲药用价值高,但它也有着一定的观赏价值。石菖蒲叶丛翠绿,端庄秀丽,香气怡人,很适合水景岸边及水体绿化,是现代园林绿化中常用的水生植物,应用相当广泛。并且石菖蒲还可作插花材料,利用其芳香特性还可制成香料或用以驱逐蚊虫,效果很不错哦。
石菖蒲的副作用
别名:昌羊、昌阳、阳春雪、九节菖蒲、水剑草。
功效:祛湿化痰,开窍醒神,理气活血,和中开胃。
不良反应机制:石菖蒲挥发油中主要含细辛醚、石竹烯、石菖醚等,主要兴奋脊髓神经。
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毒反应,表现为:抽搐、惊厥,外界刺激可诱发和加剧,最后死于强直性惊厥。
治疗与解救:催吐、导泻、洗胃。静脉输液。皮下注射麻黄碱。对症治疗。
宜忌:阴虚阳亢、烦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秦艽、秦皮为之使。恶地胆、麻黄。"
②《日华子本草》:"忌饴糖、羊肉。勿犯铁器,令人吐逆。"
③《医学入门》:"心劳、神耗者禁用。"
通过以上介绍,对石菖蒲的副作用也是有着一些了解,因此这样的药物使用上,也是不能随意的进行,尤其是对这样药性不了解的时候,是不能选择的,而且使用的时候,也是要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选择最佳,利于疾病得到改善。
郁金临床配伍妙用
一、治乙脑,功能清心热,醒神志,开心窍,为治疗热病神昏的要药。凡对邪热引起的神识昏糊等证候,皆可配伍用之。如《温病全书》菖蒲郁金汤以及《温病条辨》安宫牛黄丸等方剂,均配伍郁金,通窍开闭。余在临床亦常以郁金配胆星、菖蒲、竹沥、天竺黄、川贝母、莲子心等,用治乙脑邪热不退、神昏谵语、烦躁不安等症,随证加减,多能得心应手。曾治一邹姓男患儿,7岁,因发热抽搐,急诊入院,经脑脊液等检查,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邀中医会诊,症见高热抽搐,神识昏迷,面赤气粗,头项强直,舌红苔黄,脉数。此乃暑邪内闭,热陷心包,肝风内动。亟予清热熄风,醒神开窍。药用郁金、大青叶、银花、钩藤、菊花各10克,石菖蒲6克,全蝎3克,水煎鼻饲,另加安宫牛黄丸,服药4剂,热退神清,抽搐已平。
二、疗中风,有涤痰开窍的作用。凡肝阳化风、痰浊壅阻清窍而引起的中风昏迷、舌强不语者,每用涤痰汤加减,配郁金,其开窍之力尤著。在古今文献医案中,治疗中风舌喑不语,均配伍郁金同治,临床酌加远志、天竺黄,有相得益彰之效。曾治一丁姓,男,54岁,因高血压中风昏迷不语,急诊入院,西医给予降压、输液等,邀中医会诊,症见昏迷不知,口噤牙闭,喉中痰鸣,面赤气粗,大便数日未解,苔厚腻黄,脉滑数。测体温39.7℃,血压 210/130mmhg.此乃肝阳暴张,阳亢风动,气血上逆,痰火壅盛,清窍闭塞。亟予平肝熄风,涤痰开窍。药用羚羊片2克,石决明、郁金、石菖蒲、竹沥、半夏、钩藤、橘红、天竺黄、川贝母各10克,大黄12克,玄明粉15克,水煎鼻饲,日服4次。服后腑通热退,神志清醒,血压降至正常。
三、平癫痫。凡对痰热郁结的神志痴呆,喜怒无常,及抽搐吐涎,癫痫惊狂者,用之清心解郁、化痰止抽。《摄生众妙方》郁金丹,以及《医方考》白金丹等方剂,皆以郁金配伍。余在前人配方的基础上,加入半夏、竹沥、胆星、僵蚕、全蝎等,其效更著。曾治一缪姓,女,24岁,患癫痫病一年余,近二月发作频繁,发时昏倒仆地,不省人事,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移时苏醒,醒后如常人,脉弦滑。此乃肝风挟痰随气上逆,清窍被蒙。治以化痰宣窍,熄风定痫。药用郁金15克,生明矾1克,全蝎5克,石菖蒲、半夏、橘红、茯神、钩藤各10克,服药10剂,痫病未发。
四、开气厥,乃血中之气药,能升降诸气,临床不仅有化痰、止痛之功,且有开气郁、畅心神和苏昏厥的作用。《本草备要》谓:“郁金行气解郁”。余在临床凡遇情志内伤、气怒成厥之证,常用五磨饮子加郁金,可收桴鼓之效。曾治一杨姓,女,38岁,因夫俩打架,突然昏厥不省人事,四肢僵冷,口噤不吐沫,血压110/70mmhg,两脉沉弦。此乃忿怒伤肝,气机逆乱,上壅心胸,阻塞清窍。治以疏肝降逆,行气宣窍。药用郁金15克,木香、檀香、乌药、枳实、槟榔、石菖蒲、青皮各10克,柴胡6克,沉香3克,水煎服。服药9剂,病未再发,后以逍遥丸调理。
五、止胆痛,入肝胆二经,乃血中之气药,能横行利窍,使血流气行,常用于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绞痛,有显著的镇痛作用。《本草纲目》谓: “郁金治血气心腹痛”。据现代药理研究,郁金中含有挥发油,能溶解胆固醇,促进胆汁分泌和胆囊收缩。笔者历年来治疗胆囊炎、胆绞痛,屡用郁金配伍,皆能奏效。曾治一郁姓,女,51岁,右上腹阵阵剧痛,经“b”超检查,胆囊内有大小不等强光团约绿豆大小伴声影,提示、胆结石。建议手术治疗,患者不愿手术,求服中药。症见右胁剧痛,坐卧不安,口苦欲呕,溲赤便燥,舌苔腻黄,脉弦。症属肝胆湿热,结石阻滞不通。治以通腑排石。药用郁金15克,金钱草40 克,海金沙20克,鸡内金20克,木香8克,生军10克,芒硝10克,玄胡10克。服药5剂,便泻10余次,剧痛显减,又按原方服20剂,诸症已除,并排出结石20余粒,约黄豆大小,“b”超复查,结石已不明显。
半边莲有什么功效 调节神经
半边莲中含有的一种植物碱,其作用和烟碱很类似,有调节肾上腺髓质、延脑中枢、神经——肌肉接头、颈动脉和主动脉化学感化器等神经的作用,强度为烟碱的1/5-1/20,可用于治疗神经性呕吐、神经性抽搐等症。
石菖蒲的营养价值 保护血管
石菖蒲提取液可用于保护血管、抗菌消炎、治疗神经性呕吐等。
石菖蒲的副作用
1、石菖蒲全株都是有毒性的,特别是它的根茎毒性最大,若是过量服用石菖蒲很容易让人产生幻觉。是药三分毒,在这里小编要提醒各位,石菖蒲的药用疗效虽然很好,但是因为它含有一定的毒性,取用切记要谨慎,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若有阴虚阳亢、烦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应该谨慎服用石菖蒲,以免病情加重。
2、石菖蒲副作用大,不宜过量服用,并且在多本古书上也有记载,比如《本草经集注》上记载到“秦艽、秦皮为之使,恶地胆、麻黄。”;《日华子本草》也有记载“忌饴糖、羊肉。勿犯铁器,令人吐逆。”;还有《医学入门》上也记载着“心劳、神耗者禁用。”
3、石菖蒲的挥发油中含有细辛醚、石竹烯、石菖醚等,有兴奋脊髓神经的作用。若是服用石菖蒲中毒,一般会出现抽搐、惊厥等不良反应,外界刺激更可能会诱发和加剧,最后死于强直性惊厥。而中毒后的治疗和解救方法通常是催吐、导泻、洗胃、静脉输液、皮下注射麻黄碱等。
4、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石菖蒲具有镇静作用,能够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及制止胃肠异常发酵,驰缓肠管平滑肌的痉挛。但现代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多,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辨石菖蒲真伪,伪品与真品既不为同科植物,又不具有真品的功效,误用伪品会贻误治疗,危害健康,所以切记谨慎。
5、临床试验表明,石菖毒副作用大。将石菖蒲挥发油注射于小鼠体内,中毒表现为间歇性抽搐,待数小时后小鼠死于强直性惊厥,说明石菖蒲的挥发油中毒主要是兴奋脊髓。还有将石菖蒲水煎剂注射入小鼠腹腔,不久后小鼠就出现中毒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阵挛性抽搐。
失眠的人能喝茶叶水吗
失眠的人能喝茶叶水吗,失眠的人该怎么注意饮食呢,失眠的人选择茶叶是个问题,因为多数茶叶都有提神的作用,那么,失眠能喝茶吗?失眠喝什么茶?这是很多处于失眠状态的人急需想知道的,很多人由于不确定,所以把茶列入了禁止名单上,其实,正确喝茶也能治疗失眠。
失眠喝什么茶好?下面介绍一些具有安神功效的茶。虽然大部分茶都有提神的作用,但是一些药草茶也是有促进睡眠的作用的,如麦饭石茶,柏子仁心茶,菖蒲茶等按配方煎煮服用效果都不错。菖蒲茶:九节菖蒲1.5g,大枣肉2枚,酸梅肉2枚,红砂糖适量。先将菖蒲切片,放茶杯内,再把大枣,酸梅和糖一起加水烧沸,然后倒入茶杯,代茶而饮。本方有宁心安神,芳香辟浊之功,适用于平素心虚胆怯,突受惊吓,而致惊恐心悸,失眠健忘等症。
安神茶:煅龙齿,石菖蒲。将龙齿研碎,石菖蒲切碎,1日1剂,水煎代茶饮。本方有宁心安神之功,适用于睡卧不宁,不眠多梦等症。麦饭石茶:取麦饭石颗粒,溶于水中,浸泡24小时后,代茶饮,1个月为一个疗程。柏子仁茶:炒柏子仁,将本品炒香为度,然后轻轻捣破,开水泡饮。本品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之功,适用于血虚心悸,失眠盗汗等症。
多动症患者的分型治疗方法
多动症患者的心火旺盛型治疗方法,主 症:心中烦热、急躁、失眠、口渴、舌边红、脉数等证。辨证分析:心火盛,故心中烦热,心火扰神,则急躁失眠,心火上炎,可引起口渴、舌红、脉数等症状。治 法:清泻心火为主。可以采用静灵口服液治疗。静灵口服液滋阴潜阳,宁神益智。用于儿童多动症,见有注意力涣散,多动多语,冲动任性,学习困难,舌质红,脉细数等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者。
痰湿内阻型:主 症:多动多语、注意力不集中、神思涣散、胸闷憋气、恶心、呕吐、痰多等证。辨证分析:小儿脏腑娇嫩,生机旺盛,故有"纯阳"之称,又由于迅速生长发育,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加之后天调护不当,脾常不足,可影响脾的运化,使脾虚失运,水湿内留,时日长久,聚而成痰,上蒙清窍,神机不利,引起此证。此证多见于肥胖型儿童。
治 法:健脾化痰为主。可以采用多动宁胶囊治疗。多动宁胶囊远志辛苦,微温,宁心安神,祛痰开窍。石菖蒲辛温,开窍安神,化湿和胃。龙骨甘涩平,镇惊安神,与远志、石菖蒲相伍,更显祛痰开窍,宁心安神之功,疗效尤佳。
商丘的位置图和作用
商丘穴位于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脚面翘起,脚面连接小腿的筋内侧第一个凹陷处)。
功效作用:
补足气血、保养乳腺、治顽固性咳嗽。
1、缓解治疗腹胀、肠鸣、腹泻、消化不良、便秘、神经性呕吐、急慢性胃炎、肠炎、黄疸、痔疮、便血等。
2、缓解治疗足踝痛、脚气等 。
3、缓解治疗小儿惊厥、百日咳、水肿等。
石菖蒲药材鉴别
石菖蒲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药材,不但可以化湿开胃,还能起到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的作用。那么石菖蒲在医学上究竟有哪些具体的功效和作用呢?在中医中又有哪些方剂需要用到它呢?今天三九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详细的学习一下芬香化湿药中关于石菖蒲在医学上应用的相关知识。
石菖蒲
石菖蒲(拉丁学名:Acorus tatarinowii),属天南星科、菖蒲属禾草状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具气味。叶全缘,排成二列,肉穗花序(佛焰花序),花梗绿色,佛焰苞叶状。根茎常作药用。生长于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涧水石空隙中或山沟流水砾石间 (有时为挺水生长)。花果期2-6月。分布于亚洲,包括印度东北部、泰国北部、中国等国。
药材鉴别
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类方形,外壁增厚,叶迹维管束为有限外韧型,束鞘纤维发达;内皮层凯氏带明显。中柱散列多数维管束,主为周木型,紧靠内皮层环排列较密,主为周木型,紧靠内皮层环提列较密,有少数有限外韧型维管束;中柱中央有时可见少数行信束,纤维束及维管束周围的1圈细胞中均含草酸钙方晶。薄壁组织中散有类圆形油细胞。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功能主治
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理气,活血,散风,去湿。治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
附方
①治癫痫:九节菖蒲(去毛焙干),以木臼杵为细末,不可犯铁器,用黑豮猪心以竹刀批开,砂罐煮汤送下,每日空心服二、三钱。(《医学正传》)
②治少小热风痫,兼失心者:菖蒲(石上一寸九节者),宣连、车前子、生地黄、苦参、地骨皮各一两。上为末,蜜和丸,如黍米大,每食后服十五丸,不拘早晚,以饭下。忌羊肉、血、饴糖、桃、梅果物。(《普济方》菖蒲丸)
③治痰迷心窍:石菖蒲、生姜。共捣汁灌下。(《梅氏验方新编》)
④治温热、湿温、冬温之邪,窜入心包,神昏谵语,或不语,舌苔焦黑,或笑或痉:连翘三钱(去心),犀角一钱,川贝母三钱(去心),鲜石菖蒲一钱。加牛黄至宝丹一颗,去蜡壳化冲。(《时病论》)
⑤治好忘:远志、人参各四分,茯苓二两,菖蒲一两。上四味治下筛,饮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开心散)
⑥治心气不定,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不乐,忽忽喜忘。朝差暮剧,暮差朝发,狂眩:菖蒲、远志各二两,茯苓、人参各三两。上四味末之,蜜丸,饮服如梧子大七丸,日三。(《千金方》定志小丸)
⑦治诸食积、气积、血积、鼓胀之类:石菖蒲八两(锉),斑猫四两(去翅足,二味同炒焦黄色,拣去斑猫不用)。上用粗布袋盛起,两人牵掣去尽猫毒屑了,却将菖蒲为细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酒或白汤送下。(《奇效良方》)
⑧治风冷痹,身体俱痛:菖蒲(锉)、生地黄(去土,切)、枸杞根(去心)各四两,乌头(炮裂,去皮脐,锉)二两,生商陆根(去土,切)四两,生姜(切薄片)八两。上六味,以清酒三升渍一宿,暴干,复纳酒中,以酒尽为度,暴干,捣筛为细散。每服,空心温酒调一钱匕,日再服。(《圣济总录》菖蒲散)
⑨治耳聋:菖蒲根一寸,巴豆一粒(去皮心)。二物合捣,筛,分作七丸,绵裹,卧即塞,夜易之。(《补缺肘后方》菖蒲根丸)
⑩治耳聋耳鸣如风水声:菖蒲(米泔浸一宿,锉,焙)二两,猪肾(去筋膜,细切)一对,葱白一握(擘碎),米(淘)三合。上四味,以水三升半,(先)煮菖蒲,取汁二升半,去滓,入猪肾、葱白、米及五味作羹,如常法空腹食。(《圣济总录》菖蒲羹)
⑾治中暑腹痛:石苗蒲根三至五钱。磨水顿服。(《江西草药》)
⑿治噤口恶痢,粒米不入者:石菖蒲一两,川黄连、甘草、五谷虫各三钱.为末,蜜汤调送少许。(《本草汇言》)
⒀治霍乱吐泻不止:菖蒲(切焙)、高良姜、青橘皮(去白,焙)各一两,白术,甘草(炙)各半两。上五味捣为粗末,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煎十数沸,倾出,放温顿服。(《圣济总录》菖蒲饮)
⒁治赤白带下:石菖蒲、破故纸,等分。炒为末,每服二钱,更以菖蒲浸酒调服,日一服。(《妇人良方》)
⒂治小便一日一夜数十行:-菖蒲、黄连,二物等分。治筛,酒服方寸匕。(《范汪方》)
⒃治痈肿发背:生菖蒲捣贴,若疮干,捣末,以水调涂之。(《经验方》)
⒄治跌打损伤:石菖蒲鲜根适量,甜酒糟少许,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⒅治喉痹肿痛:菖蒲根捣汁,烧铁秤锤淬酒一杯饮之。(《圣济总录》)
⒆治诸般亦眼,攀睛云翳:菖蒲自然汁,文武火熬作膏,日点之。(《圣济总录》)
⒇治阴汗湿痒:石菖蒲、蛇床子等分,为末。日搽二三次。(《济急仙方》)
药用禁忌
阴虚阳亢、烦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秦艽、秦皮为之使。恶地胆、麻黄。
②《日华子本草》:忌饴糖、羊肉。勿犯铁器,令人吐逆。
③《医学入门》:心劳、神耗者禁用。
药理作用
石菖蒲有镇静作用。煎剂或挥发油均能使小鼠自发活动减少, 解除单笼饲养小鼠的攻击行为;亦能延长戊巴比妥钠所致的睡眠时间,对阈下催眠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此外, 尚能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研究表明:挥发油中的细辛醚是镇静的有效成分,但除去挥发油后仍有镇静作用, 提示其镇静成分不只一种。
石菖蒲煎剂对戊四氮引起的小鼠惊厥有一定的对抗作用,与对照组相比, 能使自主活动减少,抽搐开始时间推迟, 抽搐鼠数较少。挥发油中的α-细辛醚140mg/kg能完全对抗小鼠电惊厥和戊四氮惊厥,并能对抗家兔侧脑室给Ach所致惊厥,除去挥发油的水煎剂亦有作用。
石菖蒲挥发油对小鼠有较强的降温作用。
石菖蒲根茎水提取物制成的片剂, 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癫痫病及其他神经系统疾患,有较好疗效, 其挥发油对某些神经系统的动物模型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石菖蒲挥发油(β-细辛醚)在一定浓度下有使豚鼠冠状血管扩张的作用。临床常用于冠心病、肺心病等属于痰浊气滞之胸痹者的治疗,其机制可能与其能增加冠脉流量有关, 还可能与镇静、改善消化机能、平喘、镇咳等作用有关。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石菖蒲煎剂内服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及制止胃肠异常发酵,并有缓解肠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石菖蒲中含的细辛醚能对抗氯化钡引起的离体肠管的兴奋作用。
抗真菌作用
菖蒲水浸剂(1:3), 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批癣菌、红色表皮癣菌、考夫曼-沃尔夫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其他作用
石菖蒲中所含的α-细辛醚有平喘作用,能对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收缩, 并有镇咳作用。临床上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有改善作用。
结语:通过上文的了解,我们详细的学习了芬香化湿药中关于石菖蒲相关知识,我们知道了石菖蒲治疗癫痫,痰厥,热病神昏等症状都有着显著的疗效,对此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小编建议大家患有此类疾病还是要在医生的诊断下科学用药哦!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关于芬香化湿药的相关知识,别忘了阅读下一篇文章哦!
石菖蒲功能主治
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 ,健忘耳聋。理气,活血,散风,去湿。治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
①《本经》:"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
②《别录》:"主耳聋,痈疮,温肠胃,止小便利,四肢湿痹,不得屈伸,小儿温疟,身积热不解,可作浴汤。聪耳目,益心智。"
③《药性论》:"治风湿顽痹,耳鸣,头风,泪下,杀诸虫,治恶疮疥瘙。"
④《日华子本草》:"除风下气,除烦闷,止心腹痛,霍乱 转筋。治客风疮疥,
涩小便,杀腹藏虫。耳痛:作末、炒,承热裹窨,甚验。"
⑤王好古:"治心积伏粱。"
⑥《滇南本草》:"治九种胃气,止疼痛。"
⑦《纲目》:"治中恶卒死,客忤癫痫,下血崩中,安胎漏。散痈肿。捣汁服,解巴豆、大戟毒。"
⑧《本草备要》:"补肝益心,去湿逐风,除痰消积,开胃宽中。疗噤口毒痢,风痹惊痫。"
⑨《本草再新》:"止鼻血,散牙痈。"
⑩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消化不良,胃炎,热病神昏,精神病。"
⑾《广西中草药》:"治癫狂,惊痫,痰厥昏迷,胸腹胀闷或疼痛。"
用法用量:3 ~9克。
药材贮藏:置干燥处,防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