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

  • 嗜铬细胞瘤分泌的激素

    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它部位的嗜铬组织,肿瘤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引起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和代射紊乱症候群。源于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瘤约占90%。 嗜铬细胞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20~40岁多见,男女无明显差别,有的有家族史。多数病例发生于肾上腺髓质,单侧,单发。约有10%为双侧,10%为多发性,10%为肾上腺髓质之外。绝大多数位于腹腔之内,除肾上腺髓质之外,多见于腹膜后脊柱两侧,特别是腹主动脉分叉处的巨型付神经节。其它如膀胱、子宫、心肌、卢内等任何有交感神经节的器官均有发生之可能。 高血

  • 嗜铬细胞瘤应该如何预防

    由于嗜铬细胞瘤病人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而使诊断有一定困难,但是在下述情况时应首先考虑嗜铬细胞瘤的可能性: 1、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病人,伴有头痛、心悸、多汗、面色苍白、胸、腹部疼痛、紧张、焦虑、濒死感等症状及高代谢状态; 2、患急进性或恶性高血压的儿童、青少年; 3、原因不明的休克; 高、低血压反复交替发作;阵发性心律失常;体位改变或排大、小便时诱使血压明显增高; 4、在手术、麻醉、妊娠、分娩过程中出现血压骤升或休克,甚至心跳骤停者;按摩或挤压双侧肾区或腹部而诱发高血压症群者; 5、服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血

  • 嗜铬细胞瘤发病原因

    【病因】 嗜铬细胞瘤发病年龄以20~40岁为最多,男女发病率无差别。肾上腺内单发瘤占60%~80%,双侧肾上腺和多发性肿瘤约各占10%左右。嗜铬细胞瘤的发生与胚胎期神经嵴细胞的生长发育有直接关系,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多发性内分泌腺瘤易患多种内分泌肿瘤如甲状腺、甲状旁腺或肾上腺。还有一部分病例伴发冯-林氏病,出现血管生长异常,形成良性肿瘤(血管瘤),还可伴发冯雷克林豪森病,肿瘤长在神经上。 【病理】 嗜铬细胞瘤多为良性,圆形或卵圆形,有完整的包膜,瘤体大小不等,平均lOOg左右,最重者可达3800g。瘤体

  • 得了嗜铬细胞瘤怎么办

    嗜铬细胞瘤治疗方法有哪些?嗜铬细胞瘤一旦确诊并定位,应及时切除肿瘤,否则有肿瘤突然分泌大量CA,引起高血压危象的潜在危险,在早期,诊断多依靠临床特点及腹膜后注气造影等不够准确的技术,手术也多以剖腹探查为主,因而诊断错误及手术失败者居多,近年来,随着生化试验及显像技术的发展,PHEO的定性和定位诊断技术大为提高,术前处理加强摘除PHEO的手术成功率得以提高。 术前应采用α受体阻滞药使血压下降,减轻心脏负荷,并使原来缩减的血管容量扩大,以保证手术的成功。PHEO的定性及定位的诊断一旦明确,应立即用药物控制,以

  • 夏天额头出汗多是什么原因 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常见的的症状就是额头淋漓多汗,出汗具有阵发性,但阵发性发作时面部潮红或变白可同时发生。还会出现心慌、手颤、四肢发凉等,但本病发作时常伴有明显的血压升高,以及因此而引起的头痛症状。

  • 嗜铬细胞瘤术后怎么处理

    嗜铬细胞瘤起源于嗜铬细胞(chromaffin cell)。胚胎期,嗜铬细胞的分布与身体的交感神经节有关。随着肥猪的发育成熟,绝大部分嗜铬细胞发生退化,其残余部分形成肾上腺髓质。因此绝大部分嗜铬细胞瘤发生于肾上腺髓质。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可发生于自颈动脉体至盆腔的任何部位,但主要见于脊柱旁交感神经节(以纵隔后为主)和腹主要见于分叉处的主动脉旁器(Zuckerkandl organ)。 嗜铬细胞瘤是由嗜铬细胞所形成的肿瘤。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可发生于自颈动脉体至盆腔的任何部位。可导致血压异常(常表现为高血压

  • 嗜铬细胞瘤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您的位置: 疾病百科 > 疾病 > 嗜铬细胞瘤 > 嗜铬细胞瘤的检查 嗜铬细胞瘤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测定 (1)尿中儿茶酚胺、香草基杏仁酸、3-甲氧基肾上腺素(MN)和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及其总和(TMN)均可升高。 (2)血浆儿茶酚胺和DHPG测定:血浆儿茶酚胺值在本病持续或阵发性发作时明显高于正常。仅反映取血样即时的血儿茶酚胺水平,故其诊断价值不比发作期24小时尿中儿茶酚胺水平测定更有意义。 2.肾上腺CT扫描 为首选。做CT检查时,由于体位改变或注射静脉造影剂可诱

  • 嗜铬细胞瘤发病率病因

    嗜铬细胞瘤的病因主要是嗜铬细胞瘤的发生与胚胎期神经嵴细胞的生长发育有直接关系,可能有遗传因素;肾上腺内单发瘤,双侧肾上腺和多发性肿瘤;多发性内分泌腺瘤易患多种内分泌肿瘤如甲状腺、甲状旁腺或肾上腺。 【病因】 嗜铬细胞瘤发病年龄以20~40岁为最多,男女发病率无差别。肾上腺内单发瘤占60%~80%,双侧肾上腺和多发性肿瘤约各占10%左右。嗜铬细胞瘤的发生与胚胎期神经嵴细胞的生长发育有直接关系,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多发性内分泌腺瘤易患多种内分泌肿瘤如甲状腺、甲状旁腺或肾上腺。还有一部分病例伴发冯-林氏病,出

  • 如何正确诊断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约占高血压病因的0.5~1%。90%以上的患者可经手术治愈。因为本病发作时有引起急症意外的危险,加之尚有一部分为恶性嗜铬细胞瘤,故应及早诊治。但由于患者常呈间歇性发作,给某些实验及检查带来一定困难,所以,在检查方法的选择上应综合考虑。 1.定性诊断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是建立在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测定的基础上的但因为嗜铬细胞瘤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发病率并不高,不可能对每一位高血压患者均进行筛查而且有些嗜铬细胞瘤患者没有高血压如有以下情况则应进行诊断性检查:有类似嗜铬细胞瘤的典型的发作性症状而且伴有高

  • 嗜铬细胞瘤治疗方法有哪些

    嗜铬细胞瘤位于肾上腺者占80%~90%,嗜铬细胞瘤治疗方法有哪些?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看看下文的介绍。 嗜铬细胞瘤治疗方法有哪些?嗜铬细胞瘤一旦确诊并定位,应及时切除肿瘤,否则有肿瘤突然分泌大量CA,引起高血压危象的潜在危险,在早期,诊断多依靠临床特点及腹膜后注气造影等不够准确的技术,手术也多以剖腹探查为主,因而诊断错误及手术失败者居多,近年来,随着生化试验及显像技术的发展,PHEO的定性和定位诊断技术大为提高,术前处理加强摘除PHEO的手术成功率得以提高。 术前应采用受体阻滞药使血压下降,减轻心脏负荷,

  • 得了嗜铬细胞瘤怎么办

    1、危象急诊处理 嗜铬细胞瘤危象急救关键在于及早、恰当使用α和β-受体阻滞药。危象病情变化迅速复杂,可从高血压危象突然转为低血压休克,也可几种危象伴发。因此必须准确分析病情,灵活采用治疗措施。急救时应立即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道,一条给药,另一条补充液体。同时必须进行心电监护、血压监护及中心静脉压监测。 (1)高血压危象治疗:急救时α-受体阻滞剂药宜用酚妥拉明,因其作用迅速,静注后1min内见效,作用持续时间短(5~10min),易于控制剂量,不易蓄积。可立即静脉注射1~5mg,并持续静滴维持(250ml液体

  • 嗜铬细胞瘤症状表现有哪些

    心血管系统表现 由于大量的儿茶酚胺间歇地进入血液循环,使血管收缩,末梢阻力增加,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增加,导致血压阵发性争骤升高,收缩压可达26.6kPA(200mmHg)以上,舒张压也明显升高。发作时可伴有心悸、气短、胸闷、头痛、面色苍白、大量出汗、视力模糊等,严重者可出现脑出血或肺水肿等高血压危象。发作缓解后患者极度疲劳、衰弱,可出现面部等皮肤潮红。发作可由体位突然改变,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咳嗽及大小便等活动引发。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个体差异较大,并不与肿瘤的大小呈正相关。 2、代谢紊乱 儿茶酚胺刺激胰岛

  • 嗜铬细胞瘤的病理改变

    嗜铬细胞瘤90%以上为良性肿瘤。肿瘤切而呈棕黄色,血管丰富,间质很少,常有出血。肿瘤细胞较大,为不规则多角形,胞浆中颗粒较多;细胞可被铬盐染色,因此称为嗜铬为细胞瘤。据统计,80%~90%嗜铬细胞瘤发生于肾上腺髓质嗜铬质细胞,其中90%左右为单侧单个病变。多发肿瘤,包括发生于双侧肾上腺者,约占10%。起源肾上腺以外的嗜铬细胞瘤约占10%;中国此项统计结果稍高一些。恶性嗜铬细胞瘤约占5%~10%,可造成淋巴结、肝、骨、肺等转移。少数嗜铬细胞瘤可同时有多发性皮下神经纤维瘤,其中大约25%与Hippel-Lin

  • 嗜铬细胞瘤会造成高血压

    人体的肾脏是一个排泄器官,同时兼具生成激素的作用。肾上腺就是一个生成激素的内分泌器官,而在肾上腺髓质等部位存在“嗜铬细胞”,正常的嗜铬组织可以分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激素,这些激素的主要功能就是参与调节人体血压、心律水平等。尤其在人体应急情况下,比如突然遇到危险,收到惊吓,会心律加快、出汗、哆嗦等,这些都是这些激素起的作用。所以一旦这种组织形成“嗜铬细胞瘤”后,产生这些激素的作用就会增强,其瘤体内就会储存大量的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 平时不易被病人或别人察觉,可是一旦遇到某种刺激或者挤

  • 嗜铬细胞瘤检查项目

    1.24小时尿内儿茶酚胺含量:一般升高2倍以上即有意义。 2.药物抑制试验:阳性者有诊断意义,适用于血压持续高于170/110mmHg的患者。 3.药物兴奋试验:适用于阵发性高血压的非发作期。此试验患者承受一定痛苦,并非十分安全。 4.B超检查:为定位诊断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率高,应作为首选定位诊断方法。 5.CT检查:对肿瘤定位更可提供准确信息,诊断准确率高,也为常用方法。 6.其它定位方法:如静脉插管分段采血测定儿茶酚胺、131Ⅰ-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等亦对定位有帮助,后者对肾上腺髓质外嗜铬细胞瘤有

  • 嗜铬细胞瘤治疗注意事项

    1、嗜铬细胞瘤危象的处理 嗜铬细胞瘤患者出现高血压危象时需立即静脉注射酚妥拉明,首剂晕先用1mg,以避免患者对酚妥拉明异常敏感而致低血压休克,然后每隔5分钟静脉注射2~5mg,直至满意控制血压后,再静脉滴注酚妥拉明以维持血压稳定;也可在注射首剂量酚妥拉明后就持续静脉滴注以控制血压。此外,硝普钠也可作为嗜铬细胞瘤高血压危象发作时的降压药物。如有严重心动过速,在用酚妥拉明的同时可每隔5分钟静脉注射1~2mg普萘洛尔并严密观察变化。高血压危象控制后应改为口服α受体阻滞剂直至术前。 2、恶性嗜铬细胞瘤的处理 应该

  • 嗜铬细胞瘤开刀要多久

    从检查到康复正常情况是20-35天,具体如下: 如果是双侧、多发性、异位嗜铬细胞瘤靠近肾动脉要行开放手术(手术4个时左右) 其它均可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手术3个小左右) 1。 医学排查:住10天,确定瘤体性质。性质决定手术方案。同时会筛查其它相应的内分泌器官。 2。 术前准备(在家吃药调节):15-20天(稳定血压、释放瘤内化学物质) 3。 手术前一天:打点滴扩血管,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4。 当天从进手术室到出来总计不超过4小时(含心里辅导、麻醉) 5。 住院5-7天基本可出院。 医学现对嗜铬细胞瘤(

  • 嗜铬细胞瘤患者有哪些表现

    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 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儿茶酚胺释放到血循环中的浓度。儿茶酚胺的影响是广泛的,涉及心、血管、平滑肌以及众多的中间代谢过程。 1.心血管系统表现 (1)阵发性高血压型:此型较具特征性,患者平时血压正常,发作时血压骤升,收缩压常达200—300mmHg,舒张压也明显升高,可达130~180mmHg,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为主的舒张压升高得更明显。伴有剧烈头痛、丽色苍白、大汗淋漓、心动过速(以释放肾上腺素为主者更为明显)、四肢发凉、心前区及上腹部紧迫感,可有心前区疼痛、心律失常、焦虑与恐惧感

  • 嗜铬细胞瘤的症状如何表现

    嗜铬细胞瘤的患者年龄多为20~50岁。主要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儿茶酚胺释放到血循环中的浓度。儿茶酚胺的影响是广泛的,涉及心、血管、平滑肌以及众多的中间代谢过程。 1.心血管系统表现 (1)阵发性高血压型:此型较具特征性,患者平时血压正常,发作时血压骤升,收缩压常达200—300mmHg,舒张压也明显升高,可达130~180mmHg,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为主的舒张压升高得更明显。伴有剧烈头痛、丽色苍白、大汗淋漓、心动过速(以释放肾上腺素为主者更为明显)、四肢发凉、心前区及上腹部紧迫感,可有心前区疼痛、心律失常、焦虑

  • 如何正确诊断嗜铬细胞瘤

    1.定性诊断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是建立在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测定的基础上的但因为嗜铬细胞瘤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发病率并不高,不可能对每一位高血压患者均进行筛查而且有些嗜铬细胞瘤患者没有高血压如有以下情况则应进行诊断性检查:有类似嗜铬细胞瘤的典型的发作性症状而且伴有高血压;高血压对常规降压药反应不好;恶性高血压或急进性高血压(视网膜渗出性改变或伴有视盘水肿);服用降压药引起高血压发作,尤其是在应用β受体阻滞剂后;在运动、手术诱导麻醉插管牵拉腹部脏器分娩或应用造影剂时引起发作性高血压;家族成员有嗜铬细胞瘤或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