霰粒肿
-
霰粒肿并不是针眼
1.有无痛感可分辨麦粒肿和霰粒肿 麦粒肿俗称“偷针眼”,表现为眼睑局部腺体出现急性化脓性炎症。发病原因包括细菌感染引起红肿发炎,初起时痒感逐渐加剧,眼睑水肿充血,且有胀痛或压痛。而霰粒肿则是由于睑板腺导管堵塞,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形成的囊肿,慢慢发展成为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不红不痛,但持续时间可长达数月。我院眼科专家说,孩子长了霰粒肿,早期症状并不明显,肿块有时候比米粒还小,更不容易发现。家长常常是在孩子闭眼时,才发现眼睑表面皮肤隆起。如果不仔细观察,很容易造成疏漏。在家长自行检查时,可让孩子闭上眼睛,用
-
如何区分麦粒肿与霰粒肿
1、麦粒肿和霰粒肿的最根本区别在于麦粒肿会痛而散粒肿一般不痛。麦粒肿在刚开始时只是很轻微的疼痛,然后疼痛会越来越严重,轻轻触摸肿起的地方会发现有硬块,并且一碰就非常的疼痛。而霰粒肿一般只有在发炎时才会有一点痛。所以知道这个就很好区别麦粒肿和霰粒肿了。 2、麦粒肿和霰粒肿的区别还在于霰粒肿一般需要进行手术刮除治疗,遇到不愿意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以采用热敷发出粒霰肿的眼睛,然后按照医生的嘱咐滴一些抗生素的眼药水。而麦粒肿患者则需要口服抗生素来治疗,一些严重的情况需要进行青霉素的注射,配合医生的嘱咐按时涂一些金
-
麦粒肿和霰粒肿的小知识
麦粒肿为细菌(常见为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睑腺体的急性炎症,根据受累腺组织的不同部位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外麦粒肿是睫毛毛囊所属的皮脂腺(zeiss腺)受感染,俗称“偷针眼”。初起时痒感逐渐加剧,眼睑水肿、充血,有胀痛和压痛,在近睑缘处可触到硬结。发生在外眦部者疼痛特别显著,外侧球结膜水肿,耳前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数日后硬结逐渐软化,在睫毛根部有黄色脓头,积脓一经穿破皮肤,向外排出,红肿迅速消退,疼痛亦随之减轻。 内麦粒肿为睑板腺急性化脓性炎症。因睑板腺被牢固的脸板组织包围,病变较深,故眼睑红肿不很明显。腺
-
眼睛里面长了个疙瘩怎么回事 霰粒肿
霰粒肿是因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和分泌物潴留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又称为睑板腺囊肿,属于常见病,会反复发作。在眼睑上可以摸到坚硬的肿块,疼痛感不明显。早期的小粒霰粒肿可以进行热敷或者理疗按摩消散吸收,无需特别治疗,大粒霰粒肿需要进行手术去除,而且一定要将囊壁清除干净,防止复发。
-
霰粒肿和麦粒肿是一回事吗
一、外麦粒肿与霰粒肿较容易鉴别 病因:外麦粒肿是睫毛毛囊的皮脂腺与睫毛汗腺受葡萄球菌急性感染所致。 诊断: 1、发病时间短,一般几天,眼睑皮肤局部红肿,压之有硬结及压痛,一般位于睫毛根部,由于疼痛宝宝一般拒绝触摸或触摸后哭闹。 2、轻者可自行消退或在三至五日有脓肿成熟,皮肤面呈现黄色脓头,脓肿破溃排除后疼痛立即缓解,红肿也逐渐消退。 3、较重病例可发展为眼睑蜂窝组织炎并伴有耳前淋巴结肿大和压痛。 治疗: 1、早期局部勤做热敷,眼内滴消炎眼药水眼药膏。 2、若脓肿未成熟局部红肿明显或伴有全身感染症状时,除上
-
孩子得了霰粒肿怎么办
孩子得了霰粒肿不要惊慌。 (1)早期较小的霰粒肿,可通过热敷或者理疗按摩疗法,促进消散吸收。 (2)大的霰粒肿,可做手术摘除。
-
莫把霰粒肿当麦粒肿延误治疗
霰粒肿是一种非常多见的儿童眼病,最初发病时,儿童表现的是眼睑上可以看见一个小的肿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肿物逐渐增大.霰粒肿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结膜面型,它的表现是结膜面呈暗红色.肿物不向眼睑皮肤面发展,这种儿童可以通过眼睑结膜面手术,手术中在结膜面做一个小的切口,将霰粒肿囊腔中的坏死变性组织刮出即可.手术后眼睑不遗留瘢痕。 还有一种霰粒肿是皮肤面型,这种孩子的霰粒肿肉芽肿会向眼睑的皮肤面发展,肿物逐渐增大.肿物的囊腔中可以存在大量的血性坏死组织.这种霰粒肿比较复杂,如果不积极治疗,最终囊肿破裂,皮肤面遗留一个
-
麦粒肿和霰粒肿有哪些区别
粒肿为细菌(常见为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睑腺体的急性炎症,根据受累腺组织的不同部位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外麦粒肿是睫毛毛囊所属的皮脂腺(Zeiss腺)受感染,俗称“偷针眼”。初起时痒感逐渐加剧,眼睑水肿、充血,有胀痛和压痛,在近睑缘处可触到硬结。发生在外眦部者疼痛特别显著,外侧球结膜水肿,耳前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数日后硬结逐渐软化,在睫毛根部有黄色脓头,积脓一经穿破皮肤,向外排出,红肿迅速消退,疼痛亦随之减轻。 霰粒肿亦称睑板腺囊肿,是睑板腺出口阻塞,分泌物潴留引起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儿童及成年人均可罹
-
麦粒肿和霰粒肿的区别
麦粒肿为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也称为“睑腺炎”,“针眼”等。其治疗主要用抗菌素眼药水。一些患儿炎症逐渐消退而痊愈;另一些转化为脓肿,其典型表现为周围充血消退,炎症范围局限,皮下有波动感。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排脓,皮肤的破溃可能遗留瘢痕。 霰粒肿为眼睑腺体的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病因主要为皮脂腺分泌旺盛,排除不畅,形成慢性炎症;也可由麦粒肿长期反复发作转变而来。有些长在眼皮内部,较隐匿,包块较大才被发现;有些长在皮肤表面,容易遗留瘢痕。较小的包块,可用抗菌素眼药水短期使用,若包块不能吸收,甚至逐渐长大应作手
-
麦粒肿是什么引起的 麦粒肿和霰粒肿的区别
麦粒肿一般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以局部红肿、疼痛、出现硬结及黄色脓点为主要临床表现。麦粒肿可见于各个年龄层。 而霰粒肿是因为眼睑的睑板腺腺管出口堵塞从而形成的囊肿。它不痛不痒,翻开眼皮内侧是暗红色的,和麦粒肿的表现不太相同,霰粒肿多见于小孩。霰粒肿比麦粒肿更让人头疼,因为它容易反复发作,吃油炸、油脂类食物更容易导致复发。